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环节与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关系
2009-05-05李奕
李 奕
摘 要:社会实践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环节之一。其与大学生社会实践之间的关系是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分的 。然而目前,社会上对二者的认识存在误区,一些高校也混淆了二者的关系。由此引发了本文对两种社会实践之间联系与区别的思考,并 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社会实践环节如何进一步完善,与大学生社会实践协调发展。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大学生社会实践
中图分类号:G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1101(2009)04-0087-04
Analysis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ocial
practice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
and college students' social practice
LI Yi
(Department of Political Science,Anhui University,Hefei,230039,China)
Abstract:The social practice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parts of ideological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The former is connected with and different from the latter.However,currentlythere is misunderstanding abou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wo from the society.Accordingly,this paper tries to,on the basis ofthe grasp of the causes and differences of the two kinds of social practices,distinguish the two patterns of social practice so as toexplore the ways to improve the social practice of such course and enhance the effect of its practice.
Key words: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social practice;college students' social practice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校思想教育的重要阵地,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的象征。它在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人才方面发挥着举足 轻重的作用。而社会实践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环节。大学生社会实践是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从本质上说,两者是不同性质的社会实践。然而,目前,社会和一些高校对这两种实践存在认识上的误区,因此,有必要进行区分和研 究。
一、二者的产生和现状
(一)大学生社会实践的产生与发展
一般认为,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出现早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社会实践。大学生社会实践是新时期中国大学生主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走 出校园,接触社会,实现自我,自觉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一项重要活动。自1983年以来,团中央、全国学联发起大学生利用假期 搞社会调查,勤工助学,挂职锻炼,用知识和智力为社会服务等的一系列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1987年颁布的《中共中央关于改进和加强 高等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决定》中强调:“青年学生只有在学习科技文化知识的同时,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更多的了解国情,了解社会主义 建设和改革的实际,了解人民群众的思想感情,才能树立起成为有用的人才。”此后,中宣部、国家教委、团中央联合发文,对高校学生参 加社会实践提出明确要求,并作为重要的实践环节被纳入教育计划。从此,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轰轰烈烈、蓬蓬勃勃地开展起来。
80年代,社会实践形式是较为单一的,一般是社会调研、社会考察,或去革命老区、革命圣地,如:延安、井冈山、遵义、大别山区等。 90年代以后,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与青年志愿者活动结合了起来。共青团在大学生社会实践中起到了积极带动作用。他们帮助大学生接触 社会、了解社会,他们还要求大学生利用所学的专业知识,力所能及的为社会服务。比如:“大学生社区援助行动”和“志愿讲解员活动”等。 在这样的形势下,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取得了新的发展。在“大学生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中,青年学生努力发挥知识和技能的 优势,根据群众生产、生活的实际需要,开展深入的志愿服务活动,并将各种实践活动延伸到了学生日常生活之中,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大学生社会实践在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人才方面,显示了它独特的优势。一方面有效传播了社会文明 风气,另一方面使大学生在服务实践中将理论与实际结合,提高了自身素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人才效益。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已 成为高校团组织开展活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校共青团工作日益重要的领域。
(二)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环节的产生与现状
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一门学科理论体系的建设,是在20世纪80年代初提上日程的。但其实从思想政治教育自身的发展来看,在中国共产党 的历史进程中,就不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为这一学科理论体系建设提供了重要的依据。自改革开放以来,在市场经济日益发展的情况之 下,理论教学与实践相结合的呼声越来越强烈。此外,学生要求接触社会,了解社会,融入社会的要求也日益提上日程。因此,在这样的 形势下,把思想政治理论课推向社会,使学校和社会连接起来,充分发挥学校与社会的优势,增强理论教学的现实感和吸引力,培养大学 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有着十分积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环节是从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延伸和发展来的。1998年教育部出台的高校“两课”课程建设方案明确提出,要切实 提高“两课”的教学效果,就必须在优化课程内容的同时,积极引入并强化社会实践环节,构建理论与实践协同的“两课”教学新模式。并且在 专业调整,培养复合型人才的推动下,各校纷纷压缩专业课学时,腾出更多的时间,满足学生自主学习的需要。但思想政治理论课课时由 于制度原因,无法按比例减少,因此许多高校采取了从思想政治理论课课时内划出一定比例时段,让学生进行社会实践,以减少课堂负担 。在一些社会实践组织较好的学校,取得了令社会、学校、老师、学生、家长满意的效果。近些年来,社会实践环节已经成为提升思想政 治理论课教学效果,增强教育实效性的关键,也是大学生正确认识自我、认识社会、找准社会定位、实现自身价值的一条重要途径。广大 青年学生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进一步了解国情,切实感受到改革开放以来各项事业取得的重大成就,大大增强 了责任感和使命感,对于全面提高自身素质亦发挥了积极作用。
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环节的开展还存在一些问题,一些高校尚未把大学生社会实践纳入学校的教学计划,也没 有相应的管理和考核办法。并且,社会和一些学校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环节的认识还存在许多误区,有的将其同大学生社会实践混 为一谈,没有区分其中的差别,还有的学校甚至把课外的许多活动,如卫生扫除、植树造林等都总结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 就是因为没有弄清这项活动特有的规定性。
二、二者的界定、联系和区别
(一)概念的界定
就广义的实践概念而言,主观见之于客观的一切能动活动都可以看作是实践活动。所谓社会实践,是指人类能动地改造自然和社会的全部 活动。而大学生社会实践是指以高等学校学生为主体,将课堂上学到的知识、技能溶进社会的有目的的学习与实践活动。这是大学生在广 阔的社会环境中获取新知识,认识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从各方面得到全面协调发展的一种教育形式,以成才为目的,以融入社会 为要求。
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环节则有着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是区别于传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理论教学的一 种教学模式。它特指课外实践活动,是与课堂理论教学相对应的概念和教学手段。即让学生走出课堂,走向社会,在实践体验中掌握基本 理论知识,培养他们认识问题与分析问题的能力和社会责任感、使命感,以及进一步把知识内化为道德情操,提高学生的品性修养。其方 式有社会调查、参观、访问、教育实习、志愿者行动等了解社会和服务社会的教学方式。广义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是指除了进行理 论教学之外的所有与实践相关的教学方式,它既可以体现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堂教学之中,更多的体现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堂教学之 外。其中既包括课堂师生互动、课堂讨论等课内实践活动,也包括走出课堂的课外实践活动,比如社会调查、教学实习等课外教学活动。
(二)联系与相似
首先,二者都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环节和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都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思想开展进 行的。它们的开展都是建立在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理论基础之上的。实践是整个马克思主义哲学生长和发展的最现实的基础,是它的生命 力的源泉。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是自觉的实践观,具有普遍性和现实性相统一的品格,具有客观性与能动性相统一的内在规定性,因此,马 克思主义科学的实践观为其首要和基本观点。这两种社会实践,都重视实践在认知世界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引导大学生从主观与客观的 关系中把握人类活动,坚持改造主观世界和改造客观世界相结合的方法。
其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环节是从大学生社会实践中延伸和发展而来的
80年代以来,团中央和全国学联发起的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在引导大学生走上向社会,走近群众上发挥了积极作用。 同时也锻炼了青年学生的应用能力,提高其综合素质。在此基础上,在市场经济日益发展的情况之下,理论教学与实践相结合的呼声越来 越强烈。此外,学生要求接触社会,了解社会,融入社会的要求也日益提上日程。因此,教育部在“两课”课程建设方案中,就明确提出在优 化课程内容同时,积极引入并强化社会实践环节,构建理论与实践协同的教学新模式。从而,进一步将学校和社会联系起来,增强理论教 学的现实感和吸引力,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再次,在实践的某些特征上具有相似性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环节和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都是社会实践,在实践的某些特征上具有相似性。如,实践的表现方式、活动的内容和开 展的方式等。它们都遵循大学生成长规律和教育规律,以了解社会、服务社会为主要途径,引导大学生走出校门,深入基层,贴近生活, 贴近工人农民群众。并且,开展社会调查、生产劳动、志愿服务、公益活动等,将学到的知识运用于社会服务中,并在实践中认识国情、 增长才干、锻炼能力、培养品格。
(三)区别与差异
第一,目标与属性的区别
社会实践的目标是在于培养大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面对纷繁复杂、千变万化的社会矛盾作出正确的行为选择的能力,帮助学 生构建正确的思想品德体系,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促进社会实践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结合。而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目标 倾向于理论知识与社会实践的结合,注重培养和发展大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大学生社会实践是高校或院系的团委发起的一种走向社会的实践活动,是一种课外形式的实践活动。而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环节,是高校 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一个组成部分,是明确在教学大纲和课程设置上划分出来的课内的实践活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最终目的不是把思 想政治理论课程当成书本知识灌给大学生,而是还要带领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通过探究、体验、内化、反馈,建构活的认识情景和培养 理论联系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环节并不是一般的社会实践,也更不是简单的以参加校园活动就能替代的。
第二,范围与内涵的差异
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是教学计划以及大纲之外的活动,是课程的一种补充,至多被看作是“第二课堂”或者“第二渠道”。而思想政治理论课实 践环节是一种课程,所涉及的实践活动是课程意义上的活动,纳入学校课程计划,使学校正规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范围比一般的实 践活动更为广泛,其设置没有课堂与课外之分,它既可以存在于课堂内,也可以存在于课堂之外。
就内涵而言,一般实践活动是改造客观世界、实现课题价值的客观活动。而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活动则是指在改造主观世界和优化主 体能力的现实性活动。2 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环节在本质上仍然是一种教学活动,只不过是一种实践化、应用化的教学活动。其是在教师 的指导下,以思想政治理论课理论知识为依托,通过学生对社会实际生活的参与和体验,使其主观世界得到感性的再教育和主体能力的以 优化的过程。
第三,组织和实施方法的差异
大学生社会实践一般是安排在寒假与暑假进行的,有的是学校统一组织的,有计划的社会实践,如,“三下乡”活动;有的则是在学生回乡或 外出的过程中自行开展的,比较自由,课程组织安排是临时的、短期的。而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环节作为一门课程的设置,是有组织、有 计划、有系统的长期教育活动,要有一定的课程结构和相应的实施规范。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环节,在教师指导、前期筹划和后 期总结等方面,更具规范性和系统性。
三、促进两种社会实践协调发展
首先,突破“精英实践”的模式,做到人人实践
“精英实践”模式是指高校以学生干部、学生党员、特长学生等为主题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的一种时间组织模式,是当前高校大学生社会实践的 主要组织模式。这种模式最为突出的问题是只把实践机会集中在一部分骨干学生身上,忽视了最为广大的普通同学的实践要求,表现在本 质上是忽视了普通学生的成长成才需要。而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环节是政治理论课教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课堂教学的延伸。“精英 实践”的模式不能让所有大学生将书本的理论知识落实于实践,不能再现、深化理论知识。因此,这是有违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展开的初衷 的,不能满足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需要,更不能满足广大学生的实际要求。因而,面对新的世纪,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环节需要进 一步完善其组织方式,为全体大学生素质的提高创造条件,提供机会,走出“精英实践”的组织模式,做到人人实践,大众实践。
其次,寻找共性,相互促进,完善实践模式
在分析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环节与大学生社会实践之间联系与区别的基础上,我们需要把握其共性,使两种社会实践相互促进,完善 其实践模式。尤其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环节可以探索确立课内与课外结合、理论与实践结合、重点与一般结合,多层面和多渠道并 举,走出去和请进来并举,基地式小分队活动和分散式个人活动并举的运行模式。可以借鉴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模式,在整合社会资源和充 分调动学生积极性的基础上优化组合,使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形成多种活动形式,点面结合、重点和一般结合、集中和分散结合,从 而建立多样化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模式,促进实践活动有效的开展。并且,课程中的实践环节,要落实教学计划中社会实践的学时 学分,不断完善对学生社会实践考核的方式方法。
再次,严格区分,各有侧重地协调开展
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环节作为其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纳入教学计划和统筹安排的,有着严格的课程安排的。因此,在其开展和实 施的过程中,就要与大学生的社会实践进行严格的区分。分别贯彻和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 意见》(中发[2004]16号)和《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 (教社政[2005]5号 )和《〈意见〉实施方案》(教社政[2005]9号),在认识上,将两种实践区分对待;在实践的活动中,两种实践各成体系,并行不悖。 并且,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社会实践环节在开展的过程中,更要注重与课程的结合,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增强说服力和感染力。以完 善课程体系为基础,以提高学科建设水平和教学水平为目标。
参考文献:
[1] 戴金祥.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环节的理性思考[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5):124-127 .
[2] 许鲁州,陈燕.试析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中的认识误区[J].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6):74-75.
[3] 黄焕初.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环节的界定[J].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6):97-99.
[4] 姜丽萍.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初探[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5(3):34-35.
[责任编辑:范 君 李 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