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新青年》的历史贡献
2009-04-29张艳丽
张艳丽
摘要:陈独秀是中共创始人之一,中共中央一至五届最高领导人,是把古老中国推向现代的重要人物,在中国共产主义运动史和中共党史上有着崇高的地位和影响。他顺应时代潮流与志同道合者一起发动了新文化运动,从而导致中国文化从古代向现代转型,维系了中国社会几千年的古代文化由中国现代文化所取代。
关键词:陈独秀; 新文化运动; 《新青年》
中图分类号:D2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0544(2009)02-0057-03
1915年开始的以《新青年》为中心的新文化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反封建的启蒙运动,开创了中国历史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由旧民主主义向新民主主义转型的新时代,《新青年》倡导的民主、科学的精神,《新青年》对马克思主义的宣传和传播,掀起了思想革命的巨流,使广大青年开始冲破封建思想的牢笼,唤起了人们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关心,点燃了追求真理的火焰,不但为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做了思想上和理论上的准备,也为中国革命的开展与中国共产党的初期发展、中国现代新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陈独秀则是这一运动当之无愧的旗手和主将。
一、 《新青年》的创立
如章士钊所评,“仲甫为天生领袖,一决定事,不能动摇”。[1]陈独秀既已确立“最后觉悟民主的旗帜,以它犀利深刻的批判,振聋发聩的呼喊,一往无前的冲决,矛头直指封建礼教和封建专制,由此揭开了新文化运动的帷幕。
陈独秀认为:“吾国年来政象,惟有党派运动,而无国民运动也。……凡一党一派人之所主张,而不出于多数国民之运动,其事每不易成就,即成就矣,而亦无与国民根本之进步。吾国之维新也,复古也,共和也,帝政也,皆政府党与在野党之所主张抗斗,而且民若观对岸之火,熟视而无所容心……”这就是中国政治改革失败的主要原因。因此,他认为中国要政治改革必须首先革中国人的思想的命。这就是陈独秀创办《新青年》的动机和目的。[2]
《新青年》创刊之初,陈独秀本人是主要撰稿人。据对第1卷第1号全部稿件的分析,各类文稿(包括评论、译著、国内外大事记、通信和世界说苑)共27篇,其中由陈独秀所撰就有13篇,字数占总篇幅的三分之二左右。再从第1卷和第2卷总共12号的文稿发表情况来看,也大抵如此。重要的是,就思想内容来说,陈独秀的文稿更是整本杂志的灵魂,构成了整本杂志的基调。[3]办刊的地点也随陈独秀不断转移。1917年2月,他已就任北大文科学长,杂志也移到北京编辑,此时主编仍为陈独秀。1920年春,《新青年》随他南下上海,再迁广州到1922年7月满九期休刊,此期间编务工作虽由陈望道承担,陈独秀仍为主编。即使1923年到1926年间《新青年》以季刊或不定期的形式出版,明确主编为瞿秋白,陈独秀对之的影响仍为极其深刻。瞿秋白曾言:“秋白是马克思主义的小学生,从1923年回国之后直到1926年10月病倒为止,一直在陈独秀同志指导之下,努力做这种‘狗耕田的工作,自己知道是很不胜任的。”[4]他所言的“很不胜任”自然包括对《新青年》的主编。因而只得求助于“陈独秀同志”。
陈独秀是《新青年》的灵魂,《新青年》伴随着陈独秀由激进民主主义者转变为马克思主义者而成为中国共产党发起组的机关刊物。1920年6月,陈独秀、李汉俊、俞秀松、施存统、陈公培等5人在上海《新青年》编辑部创立中国共产党上海发起组。同年9月1日,《新青年》月刊第8卷第1号作为中共上海发起组的刊物正式出版。《新青年》月刊从这一期开始,陈独秀对刊物进行了大胆的改组和革新。在办刊的指导思想方面,使它由激进的民主主义刊物转变成为社会主义的刊物。在编辑工作的人事安排方面,陈独秀特意邀请早期共产党员陈望道、李达、李汉俊、沈雁冰等参加编辑工作,不再实行由北京和上海的同人轮流编辑的制度。月刊自1920年9月1日第8卷第1号至1922年7月1日第9卷第6号,用大量的篇幅,积极宣传马克思主义。[5]
1923年6月,《新青年》改为季刊,并作为中共中央理论性的机关刊物出版。1926年7月,《新青年》杂志最终停刊。
《新青年》是中国历史上首创的一份内涵丰富深刻、影响广大深远、无与伦比的杂志,它的创刊标志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这场思想解放运动,如春雷初动一般席卷全国,惊醒了整个时代。《新青年》是这场运动的领导者,它宣传“民主与科学”的思想,对封建腐朽思想发动了强大进攻,给军阀政府以沉重的打击;它同各种社会思潮进行较量,迎来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思想。使进步青年、革命志士为之鼓舞,找到了人生的真理。它为中国的解放开辟了道路,绽露出了新世纪的曙光。瞿秋白说,《新青年》是“中国革命的产儿”,是中国旧社会崩坏时候“革命思想的代表”。[6]
二、 《新青年》的主旨
第一阶段,宣传科学与民主,批判封建思想旧文化。在创刊号上,陈独秀发表了《敬告青年》一文,打出了“民主与科学”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旗号,大力宣传欧美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思想,对传统的封建礼教进行抨击,为中国思想解放运动展开了新的局面。陈独秀 “涕泣陈词,惟属望于新鲜活泼之青年,有以自觉而奋斗”。他认为,在目前充满着“窒息之绝望”的中国思想文化界,中国青年应深切地认识到这种情况“于人身则必死,于社会则必亡”的严重性,从而作出“孰为新鲜活泼而适于今世之争存,孰为陈腐朽败而不容置于脑里”的抉择。
陈独秀把拯救中国的希望寄托在青年身上,为此提出了青年必须正确抉择的六大原则性问题:(1)自主的而非奴隶的;(2)进步的而非保守的;(3)进取的而非退隐的;(4)世界的而非锁国的;(5)实利的而非虚文的;(6)科学的而非想象的。
在此思想指导下,《新青年》以近代西方文化之精华科学民主作为评判一切是非的惟一准绳,并着重评判中国传统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其精华的部分,但不可否认也有缺憾的方面,那就是缺乏民主传统,而且有长达两千年之久的专制传统,其中尤其是儒家的三纲五常的伦理道德观念,严重地束缚着中国人的个性。于是《新青年》猛烈抨击三纲五常,主张废除奴隶道德,提倡把伦理觉悟提高到最后的觉悟,唤起国民的独立人格,自居于主人的主动地位;同时提倡文学革命,传播新思想。以白话文代替文言文,一时成为《新青年》战斗的主要任务。《新青年》在前人的基础上,将中国人向西方学习推进到一个更高更深的层次,深入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深入中国人的心灵,呼唤人的觉醒。陈独秀和《新青年》发动的这场新文化运动具有坚决彻底的革命精神。[7]
第二阶段,从宣传民主科学到直接干预政治。这是一个重要的转折期。1918年7月,陈独秀发表《今日中国之政治问题》,表明了《新青年》的态度。即要谈政治,要关心时政。在此阶段陈独秀和李大钊为了直接地参与并指导现实斗争创办了《每周评论》,其宗旨是“主张公理,反对强权”。陈独秀在《每周评论》上发表《除三害》的文章,矛头直指军阀、官僚、政客,战斗力极强。陈独秀还发表了《欧战后东洋民族之觉悟及要求》、《山东问题与国民觉悟》等论文,从国际国内形势分析民众运动和社会改造问题。为唤起民众,陈独秀还到公共场所去散发《北京市民宣言》。随着五四运动发生,《新青年》的主要人物更是直接投入了这场伟大的爱国斗争,并且付出了代价。此时的《新青年》为后来接受和传播马克思主义奠定了政治基础。
第三阶段,传播马克思列宁主义。这对于《新青年》来说是一个飞跃,踏上了历史的高点。1920年是陈独秀的思想向马克思主义飞跃发展的时期。1920年5月,《新青年》出版《劳动者的觉悟》、《上海厚生沙厂湖南女工问题》。陈独秀指出:“社会上各项人,只有做工的是台柱子”,没有他们“我们便不能生存,社会岂不是要倒塌”。他号召工人运动应向更高的水平发展。这些都表明《新青年》已经由宣传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思想转到了宣传社会主义思想,陈独秀等一批早期共产主义知识分子已经把立足点移到工人阶级一边,开始把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结合起来。以《法兰西人与近世文明》、《今日之教育方针》、《东西民族根本思想之差异》、《吾人最后之觉悟》等为代表作,吹响了思想启蒙的号角。从伦理道德、人格修养、宗教信仰、国民性改造等方面,深入社会生活各个领域。
第四阶段,组建党组织。1920年9月《新青年》成为宣传马克思主义的重要阵地。该刊开辟了《俄罗斯研究》专栏,介绍苏俄革命、列宁著作和国际共运消息,为党的成立提供理论指导。此时也展开了对反马克思主义思潮的斗争。陈独秀相继发表文章《关于社会主义的讨论》、《讨论无政府主义》、《谈政治》、《社会主义批评》对反马克思主义思潮进行批判。捍卫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专政的学说。他认为:“实行无产阶级革命专政,无产阶级非有强大的共产党做无产阶级的先锋队当指挥者不可。”[8]所以这阶段《新青年》的工作都是围绕着建党这一个中心任务展开的。
第五阶段,成为党的理论刊物。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成立,《新青年》就成为党的理论刊物。其主要工作是继续反对无政府主义,整顿思想,巩固党的组织;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等等。此时陈独秀发表了许多好文章。如《马克思学说》、《答〈无产阶级专政〉》、《27年来国民运动中的教训》、《列宁主义与中国民族运动》,这些文章多数是研究中国革命斗争的经验和规律,直接为党制定方针政策和指导革命斗争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导。
蔡和森对《新青年》的转变作了简明的概括:“《新青年》以前也是美国思想宣传机关,但是到了仲甫(陈独秀)同志倾向社会主义以后,就由美国思想变为俄国思想了,宣传社会主义了。”[9]诚如任建树所云:蔡和森的这一评论基本上是符合陈独秀的思想状况的。
三、 《新青年》的历史贡献
近代中国有许许多多的杂志。胡适说:“只有三本杂志可以代表三个时代。一是《时务报》,一是《新民丛报》,一是《新青年》。”前两个都是梁启超创办,代表什么时代,胡适没说。任建树认为,《时务报》自然是代表戊戌变法时代。《新民丛报》初步传播新文化,是维新派与革命派就政体问题(君主立宪抑共和立宪)激烈辩论的时代。而《新青年》代表中国旧民主革命向新民主革命转变的时代,处于承上启下的历史地位,肩负着继往开来的革命使命,有着划时代的历史意义。[10]
1. 《新青年》提倡民主和科学,促进了中国近代史上前所未有的启蒙运动、思想解放运动和新文化运动
长期的封建统治,造成了人们的蒙昧无知。为了促进中国社会的变革,19世纪末20世纪初洋务派、维新派和革命派提倡向西方学习,也做过一些启蒙的工作。但是,由于他们根本不敢触动封建社会的根基,所以当时影响很小,对国人所起的启蒙作用也极为有限。中国近代史上真正的启蒙运动兴起于《新青年》创刊之后。《新青年》及其主办者从一开始便以民主和科学为武器,猛烈地抨击封建主义的蒙昧无知,攻打封建主义的思想堡垒,从而大大启迪了国人。启蒙运动的直接成果是国人,尤其是青年知识分子的思想获得了解放,所以,《新青年》及其主办者实际上又发动了一场思想解放运动。
新文化运动是在思想启蒙、思想解放的前提下和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但它所涉及的内容和范围比思想启蒙和思想解放更广更多。它不仅要大破,而且有大立;不仅要解放,而且有建设有创新。比如,在文学革命方面,经过《新青年》及主办人的率先垂范和共同努力,持续了几千年的文言文终于被白话文取而代之,并流行于全国文坛;旧文学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新文学则应运而生,特别是一些新文学作品的问世便赢得了众多读者的青睐,牢牢地占据了文学阵地。
2. 《新青年》培育了中国第一代无产阶级革命者,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做出了突出贡献
《新青年》创刊伊始,便十分明确地表明了该志的主要目的是要革国民思想的命,要改变国人的思想。《新青年》及其主办者尤其寄希望于青年,强调“改造青年之思想,辅导青年之修养,为本志之天职”。果然,其创刊不久,便受到了大批知识青年的欢迎。其中首推毛泽东。
毛泽东很早就成为《新青年》的忠实读者。他在湖南第一师范的老师杨昌济经常为《新青年》写稿,并向同学热心推荐。受老师的影响,毛泽东成为《新青年》的追随者。他后来回忆:“《新青年》是有名的新文化运动的杂志,由陈独秀主编。我在师范学校学习的时候,就开始读这个杂志。我非常钦佩胡适和陈独秀的文章,他们代替了已经被我抛弃的梁启超和康有为,一时成了我的楷模。”[11]
正是受《新青年》的影响,毛泽东、蔡和森等人在经受五四运动的洗礼后,由激进的民主主义者逐渐转变为马克思主义者。1920年,毛泽东到上海,与陈独秀探讨马克思主义。毛泽东回忆说:“他(陈独秀)对我的影响也许超过其他任何人。”“陈独秀谈他自己的信仰的那些话,在我一生中可能是关键性的这个时期,对我产生了深刻的印象。”“有很长一段时间,每天除上课、阅报以外,看书,看《新青年》;谈话,谈《新青年》;思考,也思考《新青年》上所提出的问题。”[12]
周恩来在东渡赴日留学前,得到《新青年》第三卷第四号,甚是喜欢,抵日后,借到了第三卷的全部,热心阅读,觉得“把我那以前的一切谬见打退了好多”,以后在极端苦闷时又重读《新青年》第三卷,其中宣传的新思想强烈地吸引了他,使他顿觉豁然开朗。他在日记中写道:“这几天连着把三卷《新青年》仔细看了一遍,才知道我从前在国内所想的全是太差,毫无一事可以做标准的。”兴奋之余,他挥毫写下了两句诗:“风雪残留犹未尽,一轮红日已东升!”[13]1919年1月,他在天津发起成立觉悟社,创办《觉悟》。1920年1月,赴欧洲留学。经过反复学习与思考,终于成为马克思主义者。
恽代英也说:“我们素来的生活,是在混沌的里面,自从看了《新青年》渐渐地醒悟过来,真是像在黑暗的地方见到了曙光一样”,“我们既然得了这个觉悟,但是看见我们的朋友还有许多都在黑暗沉沉的地狱里生活,真是可怜到万分了。所以我们‘不揣愚陋,就发了个大愿要作那‘自觉人的事业,于是就办了《新声》。”[14]在这之后,陈独秀与恽代英发生了联系,并影响恽代英摆脱无政府主义而信仰马克思主义。
由此可见《新青年》对当时知识青年的影响之大。不仅如此,随着《新青年》推动的整个新文化运动的发展,越来越多的青年接受了新思想并付诸行动。因此,伟大的“五四”爱国运动爆发了,中国近代的历史由此发生了第一个伟大的转折。
除了“五四”爱国运动,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同样与《新青年》和新文化运动有关。《新青年》后来在直接宣传马克思主义方面作出了贡献。一些进步青年也很快地接受了马克思主义并在陈独秀、李大钊的直接领导下,成为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初最早的一批骨干。
3. 以陈独秀为代表的一批先进知识分子造就和支撑了《新青年》这座历史的丰碑
众所周知,那时的《新青年》是青年的导师,是青年解放思想的号角,是反对封建主义的战鼓,《新青年》所到之处莫不激起思想革命的火花。在一个古老的没有民主传统,到了近代仍内忧外患的国度里,以传播科学民主为职志的《新青年》自然具有伟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他的主办人陈独秀因此而名满天下,开始了他一生中最为光彩夺目的辉煌时期,使之成为历史巨人。[15]正如任建树所说:“伟大的五四运动之所以由北京大学学生首先发难,正因为北大是当时新文化运动的中心地。中心地里的中心人物,便是陈独秀。”
不过,由于一些政治原因,多年来,陈独秀创办《新青年》,发起和推动启蒙运动、思想解放运动和新文化运动的历史功绩,也同他做出的其他功绩一样,常常被人为地贬低。很多著作和文章,或者故意大谈陈独秀的所谓思想局限性,或者在不得不引用他的话时,故意不提陈独秀的名字,或者只将功劳归之于李大钊、鲁迅等人……历史的真实被掩盖,被歪曲的情况时有发生。但是,这毕竟是短暂的现象,历史的真相会大白于天下的。对《新青年》与陈独秀的评价也是一样。《新青年》是一座历史的丰碑,而陈独秀则是一位历史的巨人,两者的名字将永远连在一起,这是任何人也否定不了的。
参考文献:
[1][3][14]朱文华.终身的反对派——陈独秀评传[M].青岛:青岛出版社,1997.
[2][5][7][8][10]上海革命史资料与研究(5)[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
[4]瞿秋白.瞿秋白文集·自序[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
[6]瞿秋白.“东方文化与世界革命”[J].新青年,1923,(季刊第1号).
[9]中国共产党史的发展(提纲)[R].“一大”前后(三)[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
[11]埃德加·斯诺.西行漫记[M].北京:三联书店,1979.
[12][15]任建树.陈独秀大传[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13]金冲及.周恩来传(1898-1949)[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
责任编辑 杨小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