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毛泽东政党关系和谐思想研究

2009-04-29高翔莲胡继慧

理论月刊 2009年2期
关键词:历史价值民主党派启示

高翔莲 胡继慧

摘要:毛泽东政党关系和谐思想的主要内容,包括中国共产党内部关系和谐、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之间关系的和谐、中国共产党与外国无产阶级政党关系和谐等基本内容。这些思想不仅在当时具有指导价值,而且为今天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提供了重要启示。

关键词:毛泽东; 政党关系和谐; 民主党派; 历史价值; 启示

中图分类号:A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0544(2009)02-0027-04

“和谐”是指事物各个方面的相互配合协调,在多样中实现有机统一。毛泽东政党关系和谐思想,包括中国共产党内部关系的和谐、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之间关系和谐、中国共产党与外国无产阶级政党关系和谐等内容,毛泽东以中国共产党为出发点和立足点,试图在中共内部、中共与民主党派之间、中共与外国工人阶级政党之间建立一种相互依存、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和谐关系。

一、 在中国共产党内部建立团结、和谐的党员关系

毛泽东认为,中国共产党是无产阶级政党,是革命和建设事业的领导核心,建立一种和谐的政党关系,不仅关系到中共的自身建设,而且关系到中共调动同盟军,甚至关系到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的兴衰成败。而中国共产党内部关系的和谐,则是建立政党和谐关系的基础。他说:“党内的关系如何,关系极大,关系到能不能团结全国人民、团结全世界人民。”[1]如果实现党内关系和谐和党的团结统一,就什么敌人都可以战胜,什么困难都可以克服。“只要共产党团结,必然无坚不破”。[2]在毛泽东看来,和谐的党内关系应该是这样的:

第一,党内同志之间是兄弟般同志关系,应该互相关心、互相爱护、彼此尊重。毛泽东指出:对同志要像兄弟般温暖,“对同志要有同志的、朋友的、兄弟的、姐妹的态度。”[3] “把同志看成兄弟姐妹一样,……问长问短,亲切得很。”[4]毛泽东认为,干部以平等态度待人是建立党内和谐关系的前提条件。“人们的工作有所不同,职务有所不同,但是任何人不论官有多大,在人民中间都要以一个普通劳动者的姿态出现。决不许可摆架子”。[5]特别是上级干部一定要尊重下级干部和群众党员,“对于下级所提出的意见,要能够耐心听完,并且加以考虑,不要一听到和自己不同的意见就生气,认为不尊重自己。”[6]党内上下级关系是同志关系,是平等的关系,不是猫鼠关系。毛泽东认为,党员是党的肌体上的细胞,党员之间的关系是党内最基本的关系,党员之间关系的和谐是党内关系和谐的基础。

第二,党内干部之间应该彼此尊重、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干部党员之间的关系是党内关系的特殊表现形式。早在民主革命时期,毛泽东就特别重视处理他们之间的关系。他说:“外来干部和本地干部各有长处,也各有短处,必须互相取长补短,才能有进步”;[7]“军队干部必须帮助地方干部,地方干部也必须帮助军队干部。如有纠纷,应该双方互相原谅,而各对自己作正确的自我批评”;[8]新老干部应该彼此尊重,互相学习,取长补短,以便团结一致,进行共同的事业。毛泽东认为,“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9]必须建立“干部同生死共患难的精神”。建国后,毛泽东继续强调建立干部之间和谐关系的重要性。他视党的团结特别是党的高级干部的团结为党内关系和谐的关键。毛泽东指出,个人主义和骄傲自满情绪是党内团结的大敌。他告诫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不要逞英雄,不要看不起他人。革命事业是多数人做的,少数人的作用是有限的。所有的同志,首先是老同志,不要翘尾巴,而要夹紧尾巴,戒骄戒躁,永远保持谦虚进取的精神。

毛泽东认为,党内关系和谐的基础是思想和谐。长期以来,党内最本质的矛盾是无产阶级思想和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之间的矛盾。保持党内同志间关系的和谐,不是无原则的“一团和气”,更不是对错误思想和行为作无原则的让步。对于受非无产阶级思想侵蚀后犯错误的同志,一要批评;二要帮助。“希望他们改正错误,对他们不但要看,而且要帮……不但要看他们改不改,而且要帮他们改。”[10]实行“团结和教育的方针,从团结的愿望出发,经过批评或者斗争,达到团结的目的。”[11]毛泽东把它概括为“团结——批评——团结”的公式。毛泽东认为,只有用无产阶级思想克服党内的非无产阶级思想,才能使党员在思想上取得一致,达成共识,从而实现行动上的一致。

为了实现党内关系的和谐,毛泽东还做了以下探索:首先,党内关系的和谐,以不损害党的全局利益为原则。“每一个党员,每一种局部工作,每一项言论或行动,都必须以全局利益为出发点,绝对不许可违反这个原则。”[12]他批评那种为了实现局部关系的和谐不惜牺牲全局利益的错误做法,“一部分同志,只看见局部利益,不看见全体利益,他们总是不适当地特别强调他们自己所管的局部工作,总希望使全体利益去服从他们的局部利益。”[13]要求党员正确处理局部利益与全局利益的关系,顾全大局。其次,实现党内关系的和谐,必须反对宗派主义。“党内宗派主义倾向表现形式多样,对内产生排内性,妨碍党的团结和统一;对外产生排外性,妨碍党团结全国人民”。[14]本位主义是宗派主义的一种表现形式。“不顾大局,对别部、别地、别人漠不关心,就是这种本位主义者的特点”,[15]如果发展下去,对党是很危险的。山头主义也是宗派主义的一种表现形式。毛泽东认为,山头的存在是由于当时历史条件造成的,但是“山头”绝对不是一件好事。他要求全党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做到“党员个人服从党的组织,少数服从多数,下级组织服从上级组织,全党各级组织和全体党员服从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和中央委员会”。[16]再次,实现党内关系的和谐,还必须反对自由主义。自由主义的表现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明知不对,少说为佳;明哲保身,但求无过”。自由主义是十分有害的。“它是一种腐蚀剂,使团结涣散,关系松懈,工作消极,意见分歧。它使革命队伍失掉严密的组织和纪律,政策不能贯彻到底,党的组织和党所领导的群众发生隔离。”[17]宗派主义、山头主义和自由主义都是党内关系不和谐的根源,必须铲除。

二、 在中共与民主党派之间建立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党际关系

毛泽东认为,党内关系的和谐极其重要,但是,仅有党内关系的和谐是不够的。无论在革命时期还是建设时期,民主党派都是一支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中共作为革命和建设事业的领导核心,必须和民主党派建立和谐的政党关系。

中共与民主党派的合作关系源远流长。在民主革命时期,为了战胜帝国主义、封建势力和官僚资产阶级,中国共产党就和民主党派建立革命统一战线和合作关系。新中国成立后这种关系有了进一步巩固和发展。为了在中共和民主党派之间建立一种互信、合作、和谐的关系,毛泽东进行了艰辛探索。

第一,尊重政党的独立性。早在民主革命时期,毛泽东就指出政党独立的重要性,“我们的方针是统一战线中的独立自主,既统一,又独立。”[18]所谓统一性,是指中国共产党与其他民主党派为着共同的政治目的和利益而进行联合和合作,结成统一战线。所谓独立性,是要“保存党派和阶级的独立性,不因合作和统一而牺牲党派和阶级的必要权利”。[19]无政党的独立性,就无所谓合作。“必须保持加入统一战线中的任何党派在思想上、政治上和组织上的独立性,不论是国民党也好,共产党也好,其他党派也好,都是这样。”“无论在思想上也好,在政治上也好,在组织上也好,各党必须有相对的独立性;即是说有相对的自由权。”[20]建国后,中国共产党已成为执政党,这时毛泽东更多地强调民主党派“独立自主”的地位,强调民主党派和中共在政治上和组织上的平等关系。他指出,民主党派在政治上拥护社会主义和接受共产党的领导,如果不尊重民主党派独立自主的地位,干涉或者控制他们内部事务,势必会影响中共与民主党派的合作关系,影响民主党派参加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的积极性。

第二,中共要信任民主党派。因为中共在革命和建设事业中处于领导地位,在党派关系的处理上,毛泽东更多的是强调中共对民主党派的尊重和信任,“在一切有愿意和我们合作的民主党派和民主人士存在的地方,共产党员必须采取和他们一道商量问题和一道工作的态度。那种独断专行,把同盟者置之不理的态度,是不对的。一个好的共产党员,必须善于照顾全局,善于照顾多数,并善于和同盟者一道工作。”[21]1956年毛泽东总结中共与民主党派关系的历史经验时指出:我们“同各民主党派合作得很好,大家互相帮助,有了错误加以批评,共同进步。同时,也采用自我批评的办法,各民主党派也进行自我批评。……过去资本家很怕我们,各民主党派也有一些怕我们。经过了六年的时间,现在他们和我们的相互信任大为增强。过去他们不信任共产党,共产党也不那么信任他们。大家在一起工作,搞久了,常常见面,慢慢地就互相信任了。”[22]

第三,建立“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关系。新中国成立前夕,毛泽东指出:“我党同党外长期合作的政策,必须在全党思想和工作上确定下来。”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前夜,毛泽东常常思考,“究竟是一个党好,还是多个党好?现在看来,恐怕是几个党好。不但过去如此,而且将来也可以如此,就是长期共存,互相监督。”[23]对“确实致力于团结人民从事社会主义事业的、得到人民信任的党派,我们没有理由不对他们采取长期共存的方针。”[24]“要有两个万岁,一个是共产党万岁,另一个是民主党派万岁”。[25]各民主党派之间的互相监督早已存在,他们之间互相提意见,作批评。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更需要来自各方面的监督。“共产党可以监督民主党派,民主党派也可以监督共产党。”“为什么要让民主党派监督共产党呢?这是因为一个党同一个人一样,耳边很需要听到不同的声音。大家知道,主要监督共产党的是劳动人民和党员群众。但是有了民主党派,对我们更为有益。”[26]中共八大将“长期共存,互相监督” 作为处理中共与民主党派关系的方针。毛泽东还强调在处理与民主党派的关系时,要克服关门主义与迁就主义两种倾向。所谓关门主义倾向,就是不愿意或者不能很好地同民主党派、民主人士合作共事。所谓迁就主义倾向,就是对民主党派、民主人士的缺点或错误采取迁就的态度。这两种倾向都不利于共产党与民主党派建立和谐的政治关系。

三、 在中共与外国无产阶级政党之间建立和平相处、求同存异的政党关系

毛泽东认为,仅有国内政党关系的和谐是不够的。中国的革命和建设事业,离不开世界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支持和帮助。因此,无论是在革命时期还是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与外国无产阶级政党关系的和谐也是极为重要的。在中共与外国无产阶级政党关系上,毛泽东提出了以下思想。

第一,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是中共与外国无产阶级政党建立和谐关系的立足点。毛泽东历来重视中国共产党和外国无产阶级政党之间的相互联合和相互支持,同时,他又认为中国革命和建设,主要依靠自己的力量;每个国家、每个民族,都有自己不同的历史条件和地理环境,各国的党应根据本国的情况和自身的条件,独立自主地处理该党的一切事务。他指出“一个国家的党要领导革命走向胜利,不通过自己的路线、自己的经验、自己的头脑、自己的手,而靠别国帮助就不行。”因此,“中国革命斗争的胜利要靠中国同志了解中国情况。”[27]“革命是自主,建设也是自主”。[28]这种独立自主体现在处理自己内部事务时坚持自己的道路和特点。1956年,毛泽东在同拉美一些国家政党的代表谈话时指出:“中国的经验只能提供作为参考,照抄则不可。各国应根据自己国家的特点决定方针、政策,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特点结合起来。”因为中国的经验“即使是好的经验,也不一定同别的国家的具体情况相适合。照抄是很危险的。”[29]毛泽东极力劝导外国无产阶级政党不要硬搬中国的经验,一定要把马列主义的普遍真理和本国的具体情况结合起来。毛泽东在出席各国共产党和工人党参加的莫斯科会议上,反复宣传“独立自主”原则和“各国党完全独立,……各党的事情由每个党自己负责”[30]的思想。可见,毛泽东始终将“独立自主”作为处理中共与外国无产阶级政党关系的立足点。

第二,求同存异、和平共处,是中共与外国无产阶级政党建立和谐关系的基本原则。其一,毛泽东要求中国共产党不能以大党自居,不要把自己的思想强加于人。无产阶级政党不论其历史长短、党员多少、执政与否,都应完全平等、互相尊重、互不干涉内政。他指出,“中国是大国,党是大党,也没有理由看不起小国小党。对兄弟国家要永远保持学习的态度,要有真正的国际主义精神。”“我们在合作方面得到一条经验:无论是人与人之间、政党与政党之间、国与国之间的合作,都必须是互利的,而不能使任何一方受到损害。”[31]毛泽东认为,对于外国无产阶级政党,只要它们坚持马克思主义,我们就可以与之做朋友,建立团结、和谐的关系。各国的国情不同,我们不必强求他们承认中国的思想,走中国的具体道路。其二,毛泽东不允许外国党以“老子党”的姿态凌驾于中国共产党之上,以大欺小。毛泽东反对和抵制前苏联共产党把自己思想、意见强加给中共和其它共产党的大党主义行为,支持兄弟党反对苏共大党主义和前苏联大国主义。针对20世纪50年代的波兰事件,毛泽东指出:“苏波关系不是老子和儿子的关系,是两个国家,两个共产党的关系。按道理两党之间的关系是平等的,不能像旧社会老子对儿子那样。”[32]毛泽东将解决不同意识形态国家分歧的“求同存异”原则,运用于解决同外国无产阶级政党之间的分歧上。1955年,毛泽东会见南斯拉夫驻华大使时说:“(我们)可能还会有些不融洽的地方,但经过一段时间,慢慢的就好了。我们要强调共同的地方,有不同的地方,可以慢慢的谈,可以展开讨论。如果不能得到一致意见,那可以放在一旁。”[33]毛泽东将求同存异、和平共处,作为中共与外国无产阶级政党建立和谐关系的基本原则。

在毛泽东看来,中共内部关系的和谐,是政党关系和谐的核心和基础,直接关系到革命和建设事业的成败;中共与民主党派之间、中共与外国工人阶级政党之间关系的和谐,则是政党关系和谐的重要内容,直接关系到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顺利进行。因此,中国共产党必须把这三种关系都处理好。毛泽东的政党关系和谐思想代表了中国共产党人当时所能达到的认识水平。

四、 毛泽东政党关系和谐思想的历史价值

毛泽东政党关系和谐思想的历史价值在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中都得到了充分体现。

第一,在毛泽东政党关系和谐思想的指导下,中共实现党的团结统一和党内关系的和谐,中共与民主党派之间曾建立了一种和谐、互动的党际关系,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较为和谐的政治局面。

从党内关系看,在民主革命时期,由于建立了团结和谐的党内关系,中国共产党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从而赢得了反帝反封建革命的胜利。新中国成立后,中共成功粉碎了高饶反党联盟,进一步维护了党的团结和统一。全体党员万众一心,众志成城,恢复了国民经济,取得了抗美援朝、土地革命、镇压反革命等斗争的胜利。此后,又开始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完成了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改造,并成功地把中国人民引入社会主义社会。1956年中共在八大的基础上达到了新的团结。

从党际关系看,在民主革命时期,共产党和民主党派建立了革命统一战线,共同致力于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事业。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中共推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方针,在中共与民主党派之间建立了政治协商制度和良性互动的关系: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在国家的大政方针上听取民主党派的意见,与他们协商国家大事;民主党作为参政党,真诚地给中共提建议,为国家大事出谋划策。他们一起共同致力于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政党关系的和谐又促进了政治的和谐。到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中国曾一度出现了“又有集中又有民主,又有纪律又有自由,又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

第二,在毛泽东政党关系和谐思想的指导下,中共在处理与外国无产阶级政党关系时遵循了独立自主、平等互助和不干涉内政的基本准则,既捍卫中国共产党的独立性,又捍卫国家主权。

自1956年苏共“二十大”以后,中苏两党在意识形态领域出现分歧。以赫鲁晓夫为领导的前苏联党以“老子党”自居,不断向中共施加压力,企图在意识形态领域控制中共。以后,苏共将中苏两党的分歧升级为两国争端。1960年,前苏联撕毁合同、撤走专家,导致中苏关系的恶化。中共坚持毛泽东倡导的“独立自主、平等、互助和不干涉内政”的原则,抵制了苏共的大党主义和前苏联大国沙文主义,捍卫中共的独立性和国家主权。中国共产党将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相结合,支持朝鲜和越南共产党领导的反抗美帝国主义的正义战争,20世纪50年代抗美援朝,60—70年代又抗美援越;对社会主义国家建设事业以及亚非拉人民的民族解放事业给予积极支持和援助,从而赢得了他们的信任与尊重。

毛泽东政党关系和谐思想也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毛泽东政党和谐关系的正确思想是毛泽东思想的组成部分,既是马克思主义和谐社会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又是以胡锦涛为首中国共产党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思想来源和理论先导,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具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以胡锦涛为首的新一代中央领导集体,正是在毛泽东探索的基础上,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奋斗目标。

参考文献:

[1][2][3][4][5][6][10][11][22][23][28][29][31]毛泽东文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7][8][9][12][13][14][15][17][18][19][20][21][27]毛泽东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16]中国共产党章程[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24][26]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

[25]李维汉.回忆与研究(下)[M].北京: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86.

[30][32]吴冷西.十年论战(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9.

[33]毛泽东外交文选[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4.

责任编辑 李 萍

猜你喜欢

历史价值民主党派启示
民主党派民主监督应当稳立本位
优质学校建设的历史价值、责任担当与发展趋势
浅谈隋唐大运河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
文革期间北大荒知青版画创作历史价值
国外跨境电子商务税收发展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论美国警察院校政府经费投入保障机制及启示
武陵山片区高校经管类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培养的建设与启示
经济学视角下印章石文化的商业价值
关于完善民主党派内部监督机制的探讨
民主党派 工商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