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学资源在多校区办学中的优化策略
2009-04-29杨春生
杨春生
摘要:在多校区办学背景下,优化整合高校教学资源成为深化教学模式改革、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完善学校管理体制的迫切需要。合理配置利用教学资源是优化高校教学资源的题中之意。要充分把握高校现有资源基础,统筹规划,因校制宜,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为核心,推进以学分制改革为基本内容的教学模式改革。
关键词:高等学校;教学资源;办学效益;内涵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381(2009)06-0006-04
如众所知,1952年我国高等教育的院系调整,将原有综合性大学变成了单科性学校。到了20世纪90年代,我国又抓住跨世纪改革的关键时期,组建了一批学科更加综合的大学。当然,这样一个“逆向”的体制改革经历了酝酿、探索和逐步推进的过程。最初国家提出的是共建、合作办学、划转、合并和协作办学五种形式,并于1992年首先在广东试点;1997年又在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了“共建、调整、合作和合并”八字方针。按照这一方针,经过十多年的持续努力,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实现了深刻变革,教学资源配置的优化程度得到了显著提高。但合并组建的新高校大多实行多校区办学,而多校区办学又带来了一些难以避免的新问题。一是不同校区教学设施共享困难。各校区为满足自身需要都建有适应自身特点的完整的基础设施,如图书资料、教室、体育场所、实验实训基地等教学设施,但由于分处不同校区且在特点上差异较大,设施难以共享,如医学院的图书情报资源和实验设施便难以与其他学科共用;不同校区间的教室和体育设施由于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也难以共享。二是因学生分布不合理造成教学资源浪费。由于各个校区分配学生的方式、容纳学生的数量不同,也会影响教学资源的合理使用。按年级将学生分配到不同校区,就会使得一、二年级集中的校区基础教学设施供应紧张,教室、实验室、体育场馆压力较大;而三、四年级集中的校区相应设施又会闲置;文科、理科学生在不同校区的分布也会影响师资、图书资源和实验设备的利用水平;不同校区学生数是否达到相应的经济规模,同样会影响教学资源规模效益的发挥。三是因校区间人力资源协调困难造成教学资源浪费。由于新校区大多在城郊或虽在市区但校区之间相距较远,教师往返于不同校区之间浪费了宝贵时间。无奈之下,部分教师只能采取集中排课的办法,一天中少则4课时多则10课时的现象司空见惯,而且部分教师只能满足于课堂教学,学生课外辅导和答疑以及学生思想教育均受到一定影响。四是管理模式不当造成教学资源浪费。传统的单一校区高校采取的是校、院、系三级管理模式,而多校区高校由于管理跨度的增加和各校区环境的不同,使得不少高校又增加了一层分校区管理。管理层次的增加带来了管理成本的提高,使有限的教学资源被进一步消耗。五是后勤保障成本增加。不少高校仅校区之间的班车交通费和教师补助,每年就要数百万元甚至上千万元,同时造成学校领导和管理部门精力分散,管理成本增加。因此,如何选择既能满足多校区高校的管理要求又能实现教学资源的合理配置和运用的管理模式已是迫在眉睫。
一、改革和创新多校区管理模式
新中国成立前,我国尚有国立大学、省立大学和私立大学之分;新中国成立后所有大学都收归国有,一切由国家包下来,一切由政府统起来,这是我国高等教育历史上两个最突出的问题。随着高等教育办学体制、管理体制和经费筹措体制的改革,民办高等教育已引起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经济社会的发展对教育的需要,使民办高校有着越来越大的发展空间。所以,部分高校完全可以尝试在某个校区开展股份制和民营高校改制试点,这样既可解除校园置换的压力,吸纳社会资金,用活用足地方教育资源;又能扩大办学规模,给学校和职工带来经济利益。
多校区管理一般认为有三种模式,即块状管理模式、条状管理模式和条块过渡管理模式。块状管理模式突出各个校区的独立控制能力,适合校区距离较远、管理难度较大的多校区高校初始阶段的管理,其弊端是管理机构重叠、管理成本增加、各自为政、资源难以共享。条状管理模式是将校本部各机构管理职能向各个校区延伸,从而减少组织机构数量,提高管理效率,降低管理成本,有效实现教学资源的统一调度、统一管理和综合利用。但这种模式要求各管理部门具有较强的管理信息收集处理能力和决策能力,以应付距离带来的管理困难。条块过渡方式,则是一种由块状管理到条状管理的过渡状态。研究者希望尽快结束过渡状态,实现条状管理模式,以便实行对个各校区教学资源的统一调度。笔者则认为,多校区高校要提高教学资源的综合利用水平,绝对的块状管理模式和绝对的条状管理模式都不是最佳形式。最好的管理模式应当是一种因校制宜、实事求是、“条”中有“块”、“块”中有“条”的管理模式,为区别起见,这里姑且称之为“条块相融式”。以教室资源为例,一些高校的自修教室出现了“占座”现象,而全校实际教室座位数与在校生数的比值却在12以上,这就是教学硬件资源分配不均、治理失衡以及学生“抢占”优质教学资源带来的后果,归根结底,还是一个学生分布方式的问题。目前多校区高校的学生分布方式有两种,即按学科专业将学生分配在不同校区的学院型分布方式和按年级将学生分配在不同校区的功能型分布方式。功能型分布有利于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特点集中进行实验室、图书资料等硬件设施建设,便于统一管理;但低年级学生缺少与高年级学生的交流,难以形成良好的高校文化氛围;每年一度的学生搬迁不仅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同时对学校的安全也造成压力。学院型分布虽然可以克服功能型分布中的文化传承、学生搬迁问题,但如果学科分布不合理也会因校区而产生割裂,不利于学科间的交叉融合,不利于产生交叉型的学科增长点。目前地方高校新设专业比较多,而新设专业的不成熟和不定型,使得加大专业建设的力度、丰富专业建设内涵成为首要解决的问题,创建特色学科也离不开管理模式的变革。
一般来说,学院模式适合于学生规模大、学科门类多且各校区面积差距较大的多校区高校,而功能模式比较适合于各个校区面积相差不大、便于集中和学生轮换的多校区高校。无论哪种方式,都不是块状管理模式、条状管理模式和条块过渡管理模式能够解决问题的,必须通过“条块相融式”管理模式,优化资源配置结构、调整不同资产比例,发挥各种资源的协同作用,使资源利用率得到提高。
二、加强对教学资源的优化配置
对高校教学资源的优化配置,需要加强对全校教学资源的跟踪监测。鉴于篇幅,这里仅就学科、人才、仪器设备三方面资源探讨如下:
一是学科资源。高校的基本组成单位是学科,学科分布对全校教学资源的合理配置具有引领作用,科学调整学科结构是高校资源综合利用的根本。首先,要对各个学科的研究方向、学科力量和资源配置情况做到心中有数,对优势学科和弱势学科了如指掌;其次,要按照学科性质对所有学科进行分类,根据社会发展需要以及学科发展趋势和特点,结合学校资源条件确立各类带头学科;第三,以优势学科为龙头,依据学科发展的内在规律,综合考虑各个学科的具体实际,把所有学科重新组成若干个包含基础学科、应用学科、技术学科在内的学科群,使群与群之间相互支撑、相互依托、相互促进,从而把全校所有学科组织成一个有机的整体;第四,要考虑学科群规模应与所拥有的资源规模相适应,以实现学科与不同校区的规模效益,从整体上提高教学资源的利用水平。
二是人力资源。人力资源是最具意识力、情感力、推动力和原创力的资源,也是高等学校资源中最宝贵的资源。高校人力资源的核心是师资队伍,所以师资队伍建设应当列为高校的头等大事。当然,师资队伍建设需要靠政策、机制和制度作保证,这里的制度主要包括教师的准入制度、培训制度、使用制度、考核制度、晋升制度、分配制度,以及与制度配套的激励机制、约束机制等。研究表明,人在系统内的行为不仅受到系统任务的支配,也受到个体内在因素的作用,以及时间、空间、环境的影响,即人的行为是其行为形成因子集合的函数。所以更重要的是通过日常管理来构建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文化氛围,使教师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人力资源特别是师资资源的分配上,可以通过“以生定编、切块分配、总量包干”的形式,来理顺学校与教学单位间的利益分配关系,促进教学单位主动加强内涵建设,主动适应人才市场需要设置专业和专业方向、调整招生计划和进行师资队伍建设。学校则根据每年秋学期在校生数确定专任教师编制,按学生数折算切块分配给各二级学院,各二级学院对本单位可分配额进行自主安排。
三是仪器设备资源。高校大扩招,使得高校的科学仪器特别是大型、精密、贵重仪器的建设得到了加强。如何发挥大型仪器设备投资的效益,促进仪器开放、资源共享是一个值得认真研究的问题。李岚清同志曾一针见血地指出:“现在重大科研仪器设备重复购置,利用率又不高,造成很大浪费。因此我赞成推动大型科学仪器资源共享,做到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充分利用。”
科学仪器的开放共用、资源共享是教学、科研发展的需要,同时教学、科研的提高又促使科学仪器的开放共用、资源共享走向更高的层次;其次,在科学仪器的开放共用、资源共享过程中,也提高了技术人员从事科学仪器的创新意识,同类仪器台数的增加,迫使仪器管理人员改进技术,并在更高层次上把科技人才资源和科学仪器资源组合起来,为培养人才和经济建设服务;第三,要建立起高校之间科学仪器的开放共用、资源共享社会化公共服务体系网络。今天高校的任何一个部门,只有在开放的环境下不断地与外界交换信息,才能健康地、科学地发展壮大;第四,要充分利用教学设施的不同时间段,实现教学资源的满负荷使用,对于多校区高校来说,要克服各校区在教学资源管理上的隶属割据状态,排除教室资源利用的“撂荒”现象,真正实现教室资源的高效利用。
三、以学分制推进课程资源的优化整合
推进学分制需要充分利用现有网络课程资源。因为课程是学校教育的基础,课程改革是当代教育改革的核心。实行学分制就是要打破教学计划的整齐划一,充分发挥因材施教,量体裁衣的课程功能。
首先,进一步改善课程设置功能,提高课程的利用效率。在具体的做法上可采取以下措施:一是缩短单位课时。从教育心理学角度看,课时的长短与教学效果并不存在正相关。缩短单位课时,可以使教师讲解更加简练,使学生学习的知识得到适当凝练。同时单位课时的缩短能够使课程排列具有更大的时间弹性,使学生在副修课程或第二学历学位修读时,减少与其他专业课和公共课的时间冲突,从而有更多的时间和选择以获得复合型人才的综合素质训练;二是缩短课程学时。压缩课程总学时,同样可促使教师精简教学内容,删减过时或冷僻的知识,使课堂教学更加简练;同时也为学生课外学习和实践留下活动时间。缩短课程总学时体现了现代课程理念,即强调使学生获得学科的学习方法和研究态度及能力,而不是用大量时间来灌输专业知识;三是增加课程供给量。课程供给是学生学习的基本保障。课程总量反映了学校课程资源的总体状况。是培养“宽口径、厚基础、高素质”的高级应用型人才所需要的弹性化教学运行机制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学校的课程总门数要达到一定的数量,覆盖一定的学科领域,涉及一定的学科前沿,改变师资的结构性过剩和结构性短缺问题,使课程资源实现优化配置。这也是世界各国大学课程发展的共同趋势。四是优化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手段和方法,实行跨校区选课等手段,提高单位时间内的教学有效率,间接提高教学资源的综合使用效率。
其次,推进学分制需要实行教考分离。实行教考分离是当前高校考试改革的一种趋势;教考分离也是实行学分制教学管理模式的一种必然结果。教考分离不仅可以促使教师认真研究课程教学的各个环节,严格按照教学大纲规定的内容上课,认真编写教案,认真组织教学,增加对教学的投入;而且可以促进“宽进严出”制度的实施,最大限度地克服和避免考试过程中的舞弊行为;减少学生对考试产生的侥幸心理,对学生平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优良的学风和教风产生积极的影响。
再次,推进学分制需要积极创建数字化校园,创建数字化校园是高校建设和发展的方向。开设网络课堂、网络考场、网络图书馆、网络语音室,创建网络模拟实验室等,是建设数字化校园的重要内容。开设网络课堂,可以引进名牌高校的优质课程资源,满足学生对课程资源需求的多样化,使课堂教学内容更加丰富;开设网络考场,可以使学生多途径获得学分,也为逐步实现教考分离创造条件;创建虚拟实验室,可以低成本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性能力,改善实验场所的紧张状况,减缓购置实验设备带来的资金压力。1998年组建的新的浙江大学,在合并之初就确立了“四校合并、网络先行”的方针,率先进行校园计算机网络建设,一条高速光缆把各个校区紧紧连接在了一起,为学校顺利实现实质性的合并奠定了基础。网络技术的开发利用,既提高了管理效率,又实现了教育资源的综合利用。顺便指出,为了进一步拓展高校资源,我们还要进一步加强国际合作办学的力度,提高国际合作办学的深度与广度,探寻多渠道国际办学的新路子,打造教育国际化平台;要充分利用国际教育资源的优势,提高我国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层次和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