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节久违了的“实在”课

2009-04-14郭玉宏

关键词:可能性

郭玉宏

关键词:可能性;实在课;以学论教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010X(2009)03-0058-02

在唐山市举行的《概率》教学研讨活动中,我有幸听了三年级上册《可能性》第一课时的教学。整节课教师与学生浑然一体,围绕教学目标既有静静的深思,又有尖锐的思维碰撞;多项交流,既有深度又有广度,学生的思维个性得到了充分张扬,使人眼前一亮,是一节久违了的“实在”课。

“可能性”是新课程中新增加的教学内容,与此相关的教学经验还很少,对于教师仅仅是一种尝试与探索。提到“可能性”就不得不提到概率,《现代汉语词典》对它的解释:“某种事件在同一条件下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表示发生可能性大小的量叫做概率,也叫几率,旧称或然率。”可见,概率是客观存在的随机现象在统计上的规律,这种规律为人们所认识,并且反映在人们的头脑中,就成为概率概念。它有两个特点:(1)其结果至少有两个;(2)至于哪一个出现,人们事先并不知道。

前人的研究实验表明:儿童掌握概率概念,从最初的萌芽到具有一定的认知基础,再到基本形成,不是一下子发展起来的,要经过一个从低到高、一步一步逐渐发展的过程。最初是要积累有关“可能性”的经验,了解事件出现的可能性,继而是认识事件出现的随机性,这是儿童认识关于概率概念的最初萌发的认识基础。以后有了事件发生可能性大小的观念,认识可能性大小的具体数量,进而用分数、百分数表示可能性的大小,从而掌握科学的概率概念,这个过程大约要从小学三、四年级起到高中二年级才能完成。显然,小学的教学重点应是随机的观念,而不是其他知识。

所以,数学课程标准对学生第一学段的要求是:(1)“初步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2)能够列出简单实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3)“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4)对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做出描述”,并和同伴交流想法。

作为课标所规定目标的载体——三年级上册教材(人教版)第104~105页的内容,以“可能性”为课题:选取“新年联欢会上抽签表演节目”、“摸棋子”、“生活中的实例”来丰富学生对不确定现象的“体验”,使学生在“参与”中感受数学就在身边,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通过参与“抽签”、“摸棋子”、“涂色”等活动,引导学生在“观察、猜测、验证、交流”中进一步体验确定与不确定现象,并能借助“经验”描述相应的确定与不确定现象,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语言表达能力。

1.本案例要建立新的思维结构。遇到事件就思考它的结果,是“确定”还是“不确定”,如何表述。思维方式应该是:因为事件发生的结果有一种或多种,所以此事的发生是“确定”或“不确定”的。这正是逻辑思维的特征,再借助于语言表达,能够有效地得到发展。

2.这种思维要在“体验”、“感悟”中得到发展。会用“一定、不可能、可能”等语言描述;还得要学生积极参与、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显然,不能靠简单的“告诉”来实现,需要在原有的“经验”中生长出来。

3.学生原有的经验是什么呢?如“主题图中的抽签定节目”、“锤头、剪子、布”、“猜谜语”、“赌一赌”等等,都可以作为学习新知识的“起点”。

4.设计活动、提供动力,使学生“卷入”数学活动的“参与和思考”之中,从而发展他们的思维水平,提升他们的参与热情,请看老师的设计。

首先,教师自我介绍:我除了是一位数学教师,还有一个业余爱好——变魔术。想不想见识一下我的本领啊?接着出示一个袋子说,你任意从袋子里摸出一个棋子,我都能猜出是什么颜色的。谁愿意和老师配合一下?当学生摸的红棋子都被老师猜对时,教师问:“老师神吗?”(生:不神)“为什么不神?”(因为袋子里“一定都是红色的棋子”)教师板书:一定。

(教师借助学生对异地教师具有的陌生感、神秘感和求知欲,以“小魔术”的情景切入,取材于“经验”,顺应了学生“好奇、好胜”的心理,并且蕴含了确定的事件。从学生的参与热情看,是积极地、自然地卷入。)

接着,教师在袋子里放入几个黄棋子说:“从中任意摸一个会是什么颜色的棋子?”教师马上提出小组活动要求:每人摸一次(一人摸时,其余的人猜);摸后放入袋子里搅一搅;记下每人猜对的次数。然后,小组向全班汇报。

(学生在猜之前会想:因为有两色棋子,可能红色、也可能黄色,体验“不确定”;在交流:“为什么没猜对?”时,学生就借助于“摸、猜”的经验,在大脑中运转“因为有红、有黄,所以猜的可能是红,也可能是黄。”提升了对“不确定”现象的体验,也提升了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从“看”到自己“做”是学生所想的,教师马上转到“猜测——操作——交流”的层面,顺着学生的心理需求设计活动,收到了实效。)

在学生汇报完后,教师顺次追问:为什么没有全猜对呀?能摸出白色的棋子吗?板书:“可能”、“不可能”,实现了对不确定现象的初步了解。

此时,学生需要独立的、有思维提升的活动,来显示自己的“能力”。教师设计三个闯关活动:出示有不同颜色球的静态“盒子”三个,学生依托“猜测、摸球、交流”的“具体形象的思维”经验,从“动态转向静态”,用“一定、不可能、可能”口头描述“确定”和“不确定”现象;要求学生完成教材的例2和教材上的课后练习题涂色,独立完成后交流说理;出示主题图并解释生活中“确定”和“不确定”现象。

(学生都想在同伴中显示自己的“出色”,教师抓住这一心理,用“闯关”方式加以“刺激”,用富有激情、激励性的评价引导学生把想法说出来,再让别的学生补充。实现了个性张扬和思维的碰撞,巩固了所学知识,并延伸到现实生活之中,把学生的思维彻底“激活”,实现了对知识的真正理解,并且依托教材资源,加以创造性地应用。)

课的结尾,教师说,课要结束了,我“一定”会把你们的出色表现介绍给我的学生,我和你们“可能”还会见面的,希望你们继续搜集“确定”和“不确定”的现象,看看它们有没有大小可分,有没有规律可循?

(教师引导学生回味所学,延伸到课外,带着疑惑进,带着问题出,使学生在数学思考中生活,实现数学的价值。)

总之,讲课教师始终围绕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心理特点,设计活动、进行评价,都是以满足学生的真正“需要”展开的。这样,就实现了教学的真实、高效,是实实在在的“以学论教”。

【责任编辑 高洁】

猜你喜欢

可能性
浅淡电子凭证在会计入账的可能性
供应链风险发生大小、发生与持续时间的估计:一个动态贝叶斯的推理网络研究范式
海南省热带花卉文化研究
观念可能性与现实可能性
小学数学《可能性》智慧教育案例设计
外星人存在的可能性及人类的搜寻工作
关于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融合的思考
长治市中学开展街舞课程的可行性研究
串一串,语文阅读更精彩
浅谈大数据背景下个人隐私保护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