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现代教育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的整合

2009-04-14孟社平孟淑敏

关键词:现代信息技术整合兴趣

孟社平 孟淑敏

摘 要:现代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的有效整合,为学生提供生动、逼真的学习情境,促使学生眼、手、耳、脑等各种器官的参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拓宽思路,灵活思维。

关键词:小学数学;现代信息技术;整合;兴趣;拓宽思维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09)03-0053-02

数学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有利于培养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或学习新的知识,能突破教材的重点、难点,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课堂充满生机与活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体意识。同时,多媒体教学集声、光、动画为一体,又为学生提供了生动逼真的学习情境,促使学生眼、耳、手、脑等多种器官同时接受激发,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和思维的发展,更有利于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

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创设亲临其境的教学情境,能唤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促使他们保持持久的学习热情,从而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在愉快而轻松的学习氛围中,容易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并且能激发内在的学习要求。根据小学生年龄小、好奇好玩、求知欲强的特点,教师可借助于多媒体技术将动画、声音、图片、视频有机结合,创设一些生动的问题情境,有效地激发“我要学”的心理需求,从而产生主动学习的动机,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例如,《生活中的大数》的教学,我设计了3分钟的动画,让学生通过观看动画,数出在这段时间内有多少只鸟飞出,然后引导学生算出一小时有多少只鸟飞出,再算出一天有多少只鸟飞出来,从演示的动画中来学习从几十到较大数几百、几千、几万的数的知识。可爱的小鸟,优美动人的音乐,成功地营造出了一种乐学氛围,使枯燥的学习变得轻松快乐而更易于接受,为学生自主有效地学习奠定了良好基础。

又如教学《圆的认识》这一课时,我利用多媒体软件设计如下情景:在动物运动会上,三只小猴进行骑车比赛。小猴的车轮是圆形的,推起来既快又平稳地前进,二猴的车轮是椭圆形的,一高一低的进行,大猴的车轮是方形的,甚至不能滚动。比赛结果,最终小猴轻而易举获得了冠军。精彩有趣的比赛画面,引人注目。此时,教师引导学生:车轮为什么要做成圆形的?车轴又为什么安在车轮的中心位置?此时,学生的参与热情非常高涨。接下来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尝试画圆,剪圆,折圆找圆心。利用圆形纸片探究半径、直径的特征及其关系。最后,屏幕上再次出现车轮及轴心转动时留下的轨迹,结合画面,学生借助圆的特征圆满地解决了课始引发的重要问题,从中可以看出,学生对问题的提出、探究、解决来自于情景的创设。

二、直观演示结合,突出教材的重点

多媒体技术的形象化和直观化特征,克服了传统教学单一的局限,发挥了信息技术的多媒体功能,把丰富的信息多层次、多渠道、多角度地向学生进行传输和反馈,促进了学生多种感官的参与,使学生处于积极的思维状态,也使教学环境得到延伸和扩展。例如,教学《圆的周长》一课,为了突破“圆的周长总是直径的3倍多一点儿”这个重点,我用课件进行演示,先展示大、中、小三个圆的周长拉曲为直成三条长短不同的线段,然后用三条直径分别去测量各自的周长,量3次后都剩余一小截,用红色闪动剩余的一小截,让学生直观形象地看到“圆的周长总是直径的3倍多一点儿”这个规律。这个动态的过程是传统教学手段所不能解决的,而用电脑课件却能轻而易举地帮助学生观察和理解新课程,达到了突出教材重点的目的。

又如,认识钟表。直观演示创设情景,我设计了动画,让学生在创设的情景中愉快地学习。让时针和分针自我介绍,动画中出现了几个不同时刻的钟面,让学生仔细观察,再想一想整时是怎样看出来的?学生通过比较,异中求同,最后概括出“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的规律。

三、动静结合,突破教学的难点

小学生对比较抽象、枯燥的许多知识难于理解,多媒体技术化静为动,化抽象为形象的功能,发挥着靠教师用嘴讲解无法达到的效果。现代信息技术可以把教学的难点分散、易化,帮助学生形象地揭示数学知识的内在规律,正确理解和掌握学习难点,科学地构建数学知识结构。

在教学“1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时,通过让学生做游戏和小猴玩两幅动画来体现,画面上有2个朋友,又跑来3个小朋友;有5只小猴,又跑来3只小猴。使学生知道把两个数合在一起用加法算,了解加法的意义。对于减法,可通过动画显示气球飞起,小鸟飞走,还可利用将减去的部分慢慢移走,然后逐渐隐去消失等直观形象的展示,从而形象地说明从一个数里去掉一部分,求剩下多少,用减法算。学生懂得了这个问题后,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自主学习,并利用信息技术完成学习任务。

又如:教学《角的认识》时,学生最容易形成“角的大小与构成角的两条边的长短有关”的误解。为了消除学生这一误解,可创设这样的教学情景:先在计算机屏幕上出示了一组两个角相等的而两条边不等和两个角的两条边相等而角度不相等的画面,要求学生判断每对角的大小。结果好多学生判断错误,于是要求学生分小组通过拼角、做角、折角、找角、画角等操作实践方法进行验证,得出正确的答案。明白了两条边的延伸变化与角的大小变化是毫无关系的,使学生在动手操作中观察,在观察中动脑,从而得到大量的感性认识,形成角的表象,掌握角的特征,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加深了对科学知识的印象与理解,突破教学难点。

四、展示知识形成过程,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

数学中的运算定律、公式,一定要展示其形成过程,通过信息技术演示知识的形成过程,让学生在探究中发现规律,就能使一些抽象的概念形象化、具体化,达到优化课堂教学的效果。

例如,教学平行四边形面积时,先让学生利用电脑绘画,然后引导学生推导面积公式。让学生汇报自己展示知识形成的过程,我用多媒体展示了学生的不同想法,使学生形象直观地看到推导出求平行四边形面积的方法。在操作计算机的展示过程中,学生不仅看到了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法,而且还了解到其他同学灵活的思维方法,获得了

新的启示,从而形成了新的认识、新的感知,教学达到拓宽学生思路,培养学生参与意识的效果。

五、拓宽解题思路,注重学生思维灵活性

学生学习能力的形成与学习的方法有着密切的关系,能力的培养主要通过思维和操作形成。多媒体辅助教学,能为学生创设一个多向思维的情景。

又如,在“轴对称图形”教学一课中,引导学生在对网页上的图形进行充分地分析、概括后,初步理解了“轴对称图形”的特征。教师进而启发学生,要求学生绘出一个或几个轴对称图形。学生根据所学概念的特征,在“画图”中自由创作。有的直接用鼠标拖出一个三角形,然后对其进行复制、旋转,再移到一起;有的拖出一个长方形,再拖出一个等腰三角形,把它们按轴对称的要求进行组合。有的甚至画出颇有创意的复杂的轴对称图形,并根据它的形状来起名。这一互动环节的顺利展开,多媒体技术发挥了它积极的作用,弥补了实物、书本等无法给予学生多样化感受的不足。学生不但巩固了“轴对称图形”的概念,也激发起他们的创造性思维,本节课中学生还能在教师设计的课件中进行“创意拼图”,可以设计一幅,也可以设计多幅。学生张开了想象的翅膀,学生的作品不同,进程也不同,这是传统学习工具所无法做到的。认知工具的改变,使“轴对称图形”一课充满生机,大大提高了学习效率,学生的创造性灵活思维得以充分放飞,每一位学生的个性都得到了充分展现。

总之,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数学教育的价值、目标、内容以及学与教的方式会产生重大的影响。因此,教师需要将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整合起来,提高信息技术与数学的学习效果和效率,从学生心灵需求出发,给孩子们一个享受快乐学习的机会,以学生为主体,开拓数学教育新途径,优化课堂教学,开辟丰富多彩的课堂活动,想学生所想,了解学生所需,做到相互渗透,彼此联系。这样,才能进一步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责任编辑 高洁】

猜你喜欢

现代信息技术整合兴趣
高中政治教学与现代信息技术教育整合的思考
现代信息技术在小学武术教学中的应用解析
现代信息技术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现代化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
记初中英语词汇教学的一次归类、整合改革及反思
音乐与科学有效整合的研究
智力因素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研究
试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幼儿教育中美术与科学整合的研究
低年级识字教学中游戏的设计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