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艾灸疗法医案分析《针灸大成》的灸疗学术特点

2009-04-05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9年4期
关键词:腠理杨氏外感

(广州中医药大学,广东 广州 510405)

《针灸大成》是由靳贤在杨继洲《卫生针灸玄机秘要》的基础上,补辑重编而成,该书除了集中反映太医杨继洲的针灸临床经验之外,还广泛采辑明万历以前的针灸文献,在编排上理论与实践结合,经文与注解相得,文字与图谱相辅,堪称中国古代一部针灸百科全书[1]。《针灸大成·医案》共辑录针灸医案33则,其中涉及艾灸疗法医案16则,从《针灸大成》医案分析而知,杨继洲艾灸疗法具有以下特点:

1 治病求本

治病求本,辨证是关键,杨继洲擅长脉诊,他强调“凡医之用药,须凭脉理”,故辨证时,认真按脉,以脉查因[2]。如在治疗张靖宸公夫人崩不止的医案中,夫人表现为身热骨痛,烦躁,疼痛较甚,病情严重,杨继洲为其诊脉发现她的脉是“六脉数而止”,判断她不是内伤而是外感,加上误服凉药所致,抓住了外感这一本质,先予羌活汤除外感,再为其艾灸膏肓和足三里以培补元气。后感言:“若外感误作内伤,实实虚虚,损不足而益有余,其不夭灭人生也,几希”。

杨氏的辨证施灸,治病务求其本还表现在经络的辨证上。如:“己巳岁,尚书王西翁乃爱,颈项患核肿痛,药不愈,召予问其故?曰:项颈之疾,自有各经原络井俞会合之处,取其原穴以刺之。后果刺,随针而愈,更灸数壮,永不见发。大抵颈项,乃横肉之地,经脉会聚之所,凡有核肿,非吉兆也。若不究其根,以灸刺之,则流串之势,理所必致矣。患者慎之。”在这则医案中,杨氏强调:“颈项之疾,有各经原络井俞回合之处,取其原穴以刺之”。如果不按照经络的循行位置辨证施灸,不究其根,灸刺不当,则会引发流串之势。这个案例中,杨氏为其先针后灸,循经选穴得当,起到“永不见发”的好效果。

2 提倡针、灸、药结合

杨氏认为,人之发病,有七情六欲所伤,外有六淫邪气所侵,疾病的病位也有所不同。病在肠胃,要用药物治疗,病在血脉,要用针刺治疗,病在腠理,要用熨鴌治疗[3]。正如《针灸大成》中杨继洲自己所说:“何夫喜怒哀乐心思嗜欲之汩于中,寒暑风雨温凉燥湿之侵于外,于是有疾在腠理者焉,有疾在血脉者焉,有疾在肠胃者焉。然而疾在肠胃,非药饵不能以济;在血脉,非针刺不能以已;在腠理,非熨鴌不能以达,是针灸药者,医家之不可缺一者也[1]”。

前面提到的那则疳积的医案就是针灸药并用的典范,杨氏为其针块中,灸章门,再给予蟾蜍丸,针灸药共同作用,起到了较好的效果。

又如治疗一结核在臂,杨氏判断是痰核结于皮里膜外,“非药可愈”,于是先为其针刺风池穴,再于痰核上艾灸二七壮,以通行经气,数日即平妥。在这里,杨氏根据具体情况,舍药而取针刺和艾灸,针刺、艾灸各用其所长。根据病位、症状等,判断采用何种治疗方法,使各种治疗方法发挥更好的效果,是杨氏治验的一大特点。

在治疗张靖宸公夫人崩不止的医案中,杨氏先用汤剂除其外感,再用艾灸膏肓和足三里来培补正气,先药后灸,各司其职,井然有序。当然杨氏并不是一定要针灸药并用,根据具体情况灵活选择。杨氏对针灸药所应用的范围相当了解,当针则针,当灸则灸,当药则药,并不执于一端,只不过在针灸治疗方面,体会的更深。

3 临症灵活,不拘于定论

杨继洲认为无论是针刺还是艾灸,都要与天时相呼应。对于灸法而言,需要“正午以后乃可灸,谓阴气未至,灸无不着,午前平旦骨气虚,令人癫眩,不可针灸”“灸时若遇阴雾、大风雪、猛雨、炎暑、雷电虹霓,停候清明再灸”。但是又强调急难不拘此[1]。

在一则患痢吐血案中,虽“是日不宜针灸”,但杨氏见病情危急,紧急为其针气海,并艾灸五十余壮,脐中痞块儿即散,后经调理而痊愈。其后,杨氏感慨说,病有标本,治有缓急,若拘于日忌,痞块如何能消。

杨氏的临症灵活还体现在壮数上,如:“是岁公子箕川公长爱,忽患惊风,势甚危笃,灸中冲、印堂、合谷等穴,各数十壮,方作声。若依古法而止灸三五壮,岂能得愈?是当量其病势之轻重而已。”杨氏强调,壮数要依病势轻重来决定,如果依据古法定论,只灸三五壮,对许多较为严重的疾病是不会取得良好疗效的。

综上所述,《针灸大成》中所记载的艾灸疗法医案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体现了杨继洲在艾灸疗法的应用上治病求本,提倡临床上针、灸、药结合以及临证灵活,不拘于定论的思想,对艾灸疗法的理论和临床研究提供了有利的参考。

[1]杨继洲.针灸大成[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1,105,419.

[2]吕志连,杨继洲.《针灸大成·医案》简析[J].吉林中医药,1984,4(5):43.

[3]高希言,马巧琳.论杨继洲对灸法的贡献[J].中国针灸,2006,26(6):451-453.

猜你喜欢

腠理杨氏外感
腠理部位当属半表及腠理病的治疗探析
从“讳疾忌医”说“腠理”
腠理概念辨析及运用初探
Fort Besieged
支楠教授治疗外感温热病经验
一个坏官员导致冤假错案
止嗽散加减治疗外感咳嗽36例
背部足太阳膀胱经走罐治疗外感高热30例
《针灸大成》中“杨氏医案”的灸法运用
消失的金粟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