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动因

2009-04-03陈本昌

东北财经大学学报 2009年2期
关键词:海外并购中国企业动因

陈本昌

〔摘 要〕文章首先阐述了跨国公司直接投资的诱发要素组合理论的基本内容,然后,从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中国政府对外投资政策的变化,中国企业自身的发展壮大,以及东道国的资源、技术、市场、管理和政策法规等诱发因素对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动因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中国企业;海外并购;动因;投资诱发要素组合理论

中图分类号:F273.7文献标识码:A文

章编号:1008-4096(2009)02-0019-03

一、问题的提出

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企业的海外直接投资及并购活动呈现出跳跃式的发展态势。根据商务部统计数据,从2003年的28.5亿美元增加到2004年的55亿美元,2005年的122.6亿美元,2006年的211.6亿美元,2007年非金融类投资187亿美元,如加上金融类投资可超过350亿美元。根据清科研究中心统计资料,2007年,中国公司并购海外公司有37起,相比2006年的17起增长117.6%。清科中心.2007年中国创业投资年度研究报告[DB/OL].http://www.zero2ipo.com.cn/research/ report/2007vc.htm对外直接投资以及跨国并购的迅猛发展,说明中国的企业参与国际化经营的步伐加快,也说明中国的企业具备了一定的国际竞争能力,因此才能走出国门,直接参与世界市场竞争。

对于中国企业这一轮海外并购热潮,国内外很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分析,给出了各自不同的解释。笔者试图从跨国公司直接投资的诱发要素组合理论来对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动因进行分析。

投资诱发要素组合理论认为,任何形式的对外直接投资都是在投资直接诱发要素和间接诱发要素的组合作用下而发生的。

所谓直接诱发要素,主要是指各类生产要素,包括劳动力、资本、资源、技术、管理及信息知识等。直接诱发要素既可存在于投资国,也可存在于东道国。如果投资国拥有技术上的相对优势,可以诱发其对外直接投资,将该要素转移出去。反之,如果投资国没有直接诱发要素的优势,而东道国却有这种要素的优势,那么投资国可以通过对外直接投资方式来利用东道国的这种要素。一些发展中国家通过向技术先进的国家投资,在当地建立高技术分公司或研究开发机构,将其作为科研开发和引进新技术、新工艺和新产品设计的前沿阵地;或者与东道国联合投资创办企业,在实际生产经营过程中直接学习别国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从而获得一般的技术贸易和技术转让方式得不到的高新技术。因此,东道国的直接诱发要素同样也能诱发和刺激投资国的对外直接投资。

间接诱发要素是指除直接诱发要素以外的其他诱发对外直接投资的因素,主要包括三个方面:(1)投资国政府诱发和影响对外直接投资的因素。如鼓励性投资政策和法规、政府与东道国的协议和合作关系等。(2)东道国诱发和影响对外直接投资的因素。如东道国政局稳定,吸引外资政策优惠,基础设施完善,涉外法规健全等。(3)全球性诱发和影响对外直接投资的因素。如经济生活国际化以及经济一体化、区域化、集团化的发展,科技革命的发展及影响,国际金融市场利率和汇率波动等。发达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主要是直接诱发要素在起作用,这与他们拥有这种要素的优势有关,如资本、技术及管理知识等。而发展中国家则在很大程度上是间接诱发要素在起作用。

根据投跨国直接投资诱发要素组合理论的解释,中国企业的海外并购行为的动因可以归结为以下四个方面因素。

二、全球性诱发和影响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因素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经济全球化水平达到了一个空前的高度。一方面,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促进了各种资源和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更加自由地流动和配置,推动了国际直接投资和跨国并购的发展,当今世界各国经济对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的依存度在不断提高,国际贸易、国际投资额屡创新高(2006年全球贸易额达11.7万亿美元,国际直接投资额达1.3万亿美元,跨国并购额达8 880亿美元)UNCTAD.2007世界投资报告[R].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7。经济关系的不断加强使得各国从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中的获益更多,参加贸易的各国从专业化生产和规模经济中获益匪浅,各国以更低的代价获得了更多、更齐全和更优质的产品。另一方面,由于各国的经济更多地暴露在世界市场的风浪之中,在市场机制的条件下,世界经济发展成果分配的矛盾,导致了贸易保护主义和经济民族主义,影响着世界经济的稳定发展。但是,在全球经济运行规则——市场经济统一的前提下,各国都进一步开放本国市场,为各国企业的跨国经营提供了便利,阻碍企业全球经营的各种制度和体制障碍进一步消除,有力地遏制了经济民族主义和贸易保护主义进一步盛行。中国加入WTO,成为世界经济大家庭中的成员,经过几年的过渡,阻碍企业进入世界市场的体制和机制问题已经基本理顺。全球化的资源配置打破了民族国家市场空间有限对国内生产的需求约束,扩大了中国企业的生产可能性边界,获得规模经济收益,刺激了中国企业提高参与世界市场竞争的能力。

三、中国政府诱发和影响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因素

1.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提供了中国企业走出国门的宏观背景。经过30年改革开放,中国的GDP从1978年的3 624亿元增加到2007年的246 619亿元。邓宁(1980)提出的投资发展阶段理论将经济发展水平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为人均GNP400美元以下;第二阶段为人均GNP400—1 500美元;第三阶段为人均GNP在2 000—4 750美元;第四阶段为人均GNP5 000美元以上。他认为,一国对外投资情况同一国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密切相关,随着人均产出的增加,一国的国际直接投资流量会逐渐增加。2007年中国人均GNP为2 500美元,处于邓宁所划分的第三阶段,这一阶段对外投资流出稳定发展,资本流出速度快于资本流入,某些拥有优势的企业开始向外投资。目前中国的海外并购企业,正是拥有了某些资本、规模等优势的企业。

2.中国政府对外投资政策的变化,鼓励了中国企业走出国门,进行跨国并购。目前,中国财富增长速度很快,储蓄存款、企业积累的资金、以及外汇储备都在高速增长,外汇储备已达1.6万亿美元之多,位居世界第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引进外资的力度一直有增无减,从数量上始终是资本净输入国。而贸易和资本“双顺差”,使得国家的外汇储备越来越多,对国内的宏观经济运行造成了巨大压力。一方面,外汇的剧增导致央行被动投放基础货币,国内流动性泛滥,减轻通货膨胀压力加大。另一方面,世界经济失衡的大环境下,外汇储备资产缩水问题也非常突出,中国政府在保证外汇储备安全性与流动性的同时,也开始探求外汇资产保值和增值的收益性问题。购买国外原材料、对外投资、跨国并购等方式将外汇花出去就成为中国政府和中国企业的理性选择。这不仅可以抑制国内的流动性泛滥,减轻通货膨胀压力,还可以实现资产的保值和增值。因此,中国政府改变了改革开放初期外汇短缺、资本短缺时对资本流出的限制,逐渐对中国企业走出去采取了鼓励的政策,这对中国的企业海外并购是一个很大的推动因素。中国已经具备向国外大量投资的资源条件和政策条件。

四、中国企业自身的诱发因素

中国的企业经过几十年的改革和发展,公司治理结构取得了显著的改进,在制造能力、成本控制、质量管理、运营管理等方面积累了一定的优势,以及由于劳动力低成本而具有的价格优势和国内市场优势等,使中国企业已具备了一定的国际竞争力;随着国企改革不断深化,企业并购在许多时候成为产业结构深入调整的一种选择。同时,中国产业整合,越来越多的企业通过资本运作手段,有效整合市场资源,增强核心竞争力,获得了规模发展,这些都为我国企业海外并购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李胜.我国企业跨国并购的动因及其发展趋势[J].现代经济,2007(6)卷(5)期(总第59期):94-96然而,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更多的发展中国家加入到全球竞争中,特别是中国加入WTO之后,国外庞大的资本、先进的技术、强大的并购能力冲入中国,中国企业廉价劳动成本优势逐渐丧失,缺乏核心技术和国际化品牌的弱点显露出来。面对全球化时代的竞争,国际市场对于中国企业具有越来越重要的意义。中国企业必须寻找自己的合作者,要主动寻找全球合作的机会,要把自己的价值链放到全球价值链中,同全球资源进行整合。任何一个产品不是由一个国家,而是要几十个国家来完成,每个国家都有机会在这个生产价值链上发挥作用,取得一定的份额。横向跨国并购成为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中国企业正在主动或被动地寻找自己的份额,让自己融入全球化,提升企业国际竞争力,谋求更大的发展空间。

五、东道国的诱发因素

1.从东道国的直接诱发要素来看,对资源、市场、技术、管理、效率等寻求是海外并购的直接动因。对于制造业企业来说,并购可以迅速获得现成的生产要素和生产能力,有利于企业对市场变化迅速做出反应,进入东道国市场并占有市场份额;对于自然资源开采和加工企业,并购可以使得企业获取稳定的原料来源,有利于开拓市场份额和巩固市场地位;在技术研发能力方面,企业通过并购能完整地获得原有企业的研发团队、专利技术等,使得企业的竞争优势得到提升,还避免了巨额的研发投入乃至所承担的风险;对于金融类的海外收购来说,利润或效率的诉求是中投公司及各大金融机构海外收购的直接动因。

2.从东道国的间接诱发要素来看,已发生的中国企业跨国并购案例的对象多为欧美发达国家或新兴工业化国家(美国、欧洲、澳大利亚、日本、加拿大和韩国)的企业。这些地区拥有比较成熟和发达的产品市场、要素市场和金融市场。最明显的一个间接诱发要素是这些地区相对完善的金融市场,市场准入壁垒较低、开放程度较高、对外国投资限制较少、在资源配置效率上具有比较优势,可以为我国企业境外融资提供方便,也刺激了中国企业的并购行为的发生。实际上,并购的目标资产不仅体现财富的物质属性,关键在于一个有效率的市场因素蕴含其中,这才是我国企业并购的目标所在,比如中投公司对黑石和摩根士丹利的股权投资。

由于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还处于刚刚起步的阶段,对于我国企业跨国并购行为的理论研究和探索也刚刚开始,因此,还有很多理论和实践问题值得我们去研究和探讨。在未来的时间里,中国从事跨国并购的企业,应该充分考虑国际、国内和东道国的各种因素,在进行充分论证和战略规划的基础上,使并购行为收益最大化。お

参考文献:

[1] UNCTAD.2007世界投资报告[R].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7.

[2] 林康.跨国公司与跨国经营[M].北京:对外贸易大学出版社,2000.

[3] 王艳.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研究[J].商场现代化,2007,3月(上旬刊)总第496期:131-132.

[4] 李胜.我国企业跨国并购的动因及其发展趋势[J].现代经济,2007,(5):94-96.

[5] 清科研究中心.2007年中国创业投资年度研究报告[DB/OL].http://www.zero2ipo.com.cn/

research/ report/2007vc.htm.

[6] 史建三.跨国并购论[M].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1999.

Study the Motives of Chinese Enterprises overseas Mergers & Acquisitionsオ

—— base on the Theory of Investment-induced Factors Combinationオ

Chen benchangオ

( liaoning UniversityShenyangchina110136)オ

Abstract:The paper first elaborate the theory of Investment-nduced Factors Combination, then,survey the motives of Chinese enterprises merger & acquisitions from economic globalization deeply development, fast growing of Chinese economy, the change of governments FDI policy, development and strength of Chinese enterprise,and resource,technology, market,management and polices etc.of host nation.

Key words:Chinese Enterprise Mergers & Acquisitions MotivesInvestment-induced Factors Combination

おぃㄔ鹑伪嗉:杨 放)

猜你喜欢

海外并购中国企业动因
课程思政的动因、理路以及堵点治理
中国企业海外并购中的代理问题与治理机制
大学生参与法治社区建设探微
迈过海外风险
吉利汽车的发展战略及财务分析
跨国公司本土化战略研究
浅议海外并购后的整合管理
我国商业银行海外并购的风险度量及防范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