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等职业学校工学结合与校合企作培养模式的应用
2009-04-02易贵平张瑜
易贵平 张 瑜
摘要:以天津工程师范学院附属技师学院为例,详细介绍中等职业学校如何运作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培养模式,指出了其过程中需要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关键词: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管理基础;管理模式
国家“十一五”发展规划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这是我国职业教育前所未有的历史发展机遇。与此同时,职业教育的发展也面临着规模、效益、质量、模式、可持续发展等诸多问题。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不仅是国家和政府的事情,还需要职业教育工作者遵循职业教育的发展规律,探求职业教育的发展新路。企业参与技工培养是职业教育发展至关重要的因素之一。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面向社会、面向市场办学是职业学校改革发展的重要经验。仅靠学校自身搞封闭式办学,同企业生产实际相脱离,很难培养出社会所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天津工程师范学院附属技师学院,是一所以机、电、计算机类专业为主,具备技师、高级技师培养能力,集学制教育、职业培训、技能鉴定、就业服务为一体的职业院校,为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指定的国家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机电项目)和高技能培训联合委员会成员单位、中央财政支持建设的职业培训基地、天津市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学校凭借雄厚的师资、设备优势,构建了一个服务于天津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并辐射全国的职业教育平台。多年来,学院在工学结合、校企联合办学的实践中坚持“实行两个开放,培养双高人才”的办学思路,即实行向企业开放、向社会开放,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积极探索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走出了一条教学与生产实际相结合、能力培养与服务就业相结合、与企业“零距离”接触的特色办学之路。
工学结合,高度挖掘校内资源,以校厂融合模式实现高技能人才培养目标
在工学结合的实践中,表现为“探究、体验、应用、技术”等过程的学习,是一种以真实情景中的相互作用或交互作用为基础的对话和转变的过程。学校前身为天津市劳动局第三半工半读中等技术学校,一直秉承半工半读、工学结合、产教结合的传统,并在发展的过程中建立了一个为学生提供综合性实习的附属工厂——天津市第五机床厂。多年来,学校发挥附属工厂在技能型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通过资源融合,建成生产型实训基地,将学生的操作技能、职业素质、职业道德培养与工厂生产、技术革新进行有机结合,形成了优势互补、互利互惠的工学结合模式,达到了办学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
(一)在教学资源上进行校厂有机融合
实习工厂拥有生产场地达10000平方米、金属切割设备200余台,配套设备齐全。为充分发挥工厂现有场地、设备等资源在工学结合中的作用,学校对实习场地布局进行了合理规划和调整,将实训中心与实习工厂进行了有机融合,建立了机加工实训中心、数控实训中心。学校购进大型加工中心、数控车床近60台,重点对数控加工专业加大投入,建立了数控编程教室,所有设备均为生产型,贴近企业实际生产,充分体现了当前机电行业发展方向。调整后,机加工专业实训设备、场地与实习工厂生产车间融为一体,为实施工学结合创造了条件。
(二)在教学安排上按照阶段性梯度教学
学校对各专业教学内容进行了有机整合,实施模块化教学。实训教学由基本技能训练、专业技能训练、综合技能训练和生产强化训练四个阶段组成,各环节都与实习工厂的生产实际相结合,并对学生采取工时考核,全面实现产训结合,以便让学生熟悉生产的各个环节,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和职业道德。
学校将工厂的生产任务作为学生训练选题,根据学生专业不同、层次不同及学期不同分别制定工时考核制度:从基本技能训练开始,将适合于学生训练课题的零件和加工工序交由学生完成,达到工人工时考核的10%~20%;综合技能训练阶段学生完成工人工时考核的40%~50%;三年级学生要求具备独立操作能力并达到工人工时考核的60%以上。
(三)在生产模式上实现学校、工厂共赢
学校所购置的加工中心、数控车床不仅用于数控专业教学,也用于与实训教学紧密联系的产品。教师和学生利用现代化设备的优势,协助工厂完成产品加工,使设备得到充分利用,在为工厂创造经济效益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拓展其知识面,也使实习指导教师收入得以增加。这些举措极大地调动了教师教学的积极性和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学校与工厂的有机融合,形成了学校、工厂、教师、学生共赢的良好局面。一方面,学生在实训过程的现场学习与体验,满足了高技能人才面向生产一线的职业素养形成;另一方面,减少了学校在学生技能训练中的消耗,将纯消耗变为生产性消耗,使学校有更多的财力、物力支持学生进行全方位的技能训练。
学校最大限度对企业开放,实行校企互动,培养面向企业一线的高素质技能人才
职业教育是一种就业教育,就是要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的高素质劳动者。只有向企业开放,才能真正了解企业对人才培养规格的要求,更加明确对人才培养的针对性、适应性,从而满足市场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
通过努力,学校与中国神华集团神东煤炭公司、兵器工业总公司、三星电机有限公司、三星电子有限公司、经纬集团、中环高科技有限公司、摩托罗拉有限公司、富士光机有限公司、法国必埃姆公司等数十家大中型企业建立了长期友好合作关系。任何一家企业的加入对学校而言都是一次难得的发展机会。在校企合作中,学校与企业针对社会和市场需求共同制定人才培养计划,实现定向培养。通过工学交替的方式分别在学校和用人单位进行教学,学生毕业后直接到用人单位就业,实现了学校与用人单位之间的高度、密切的合作,从根本上解决专业教学的职业针对性、技术应用性以及学生就业等方面问题,能有效地为社会经济建设服务。
早在2000年,学校就开始了对校企合作办学的探索,如机械类和电工电子类专业与神东煤炭公司等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学校与神东煤炭公司的合作已经扩展到多个层面,有三年制高级工班、一年制中级工班、短期技师培训、高级技师培训及专项培训。各层次培训的培养计划和培养目标由学校制定后与神东煤炭公司共同商议,根据企业实际进行修订,完全按照生产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实施。如神东煤炭公司提出要培养一批电钳工,使这批学员既要掌握钳工技能,又要掌握电工技能,于是我校采取了“60%学时(钳工)+40%学时(电工)”的培养方案,并根据企业生产实际对每个模块进行调整,得到了企业的认可。
为满足企业的实际需要,我校还利用寒暑假选派学校的优秀教师进入企业一线开展培训,节约了企业的人才培养时间和经费。为使教师能够更加及时地了解和掌握企业所使用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情况,使今后的培训更加具有针对性,学校领导率机电维修专业骨干教师前后十余次进入神东煤炭分公司生产一线,与企业技术人员、技术工人及各层次管理人员进行了交流、沟通,分析企业对人才培训的实际需求,从培养形式、培养目标、培养方法等各个层面进行研究与探索,开创了为企业培养人才的新思路、新局面,先后为神东煤炭分公司开设维修电工、机电维修、焊接等培训班9个,培养对象涉及一线在职员工、新聘员工、技术骨干,培训层次包括学制教育和各类短期培训,近三年培训达500人次。此外,学校还积极为天津市各大中型企业进行职工技能培训,先后为立林集团、富士光机有限公司、天津钢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二十余家用人单位培养了近3000名技术骨干,为企业竞争力的提高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学校还与兵器工业总公司、石家庄造币总厂等十余家大型企业开展合作。为兵器工业总公司参加全国技能大赛选手进行赛前集训,选手经过培训取得两金、一银、一铜的好成绩。为石家庄造币总厂进行钳工工种的赛前培训和选拔,选手最终在大赛中取得一金、一银、一铜的佳绩。
走出去,请进来,构筑校企合作立交桥
(一)走出去,学生进入企业现场实训
教学设备和手段的现代化是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必要条件。最先进的生产力、最真实的职教情景、最有效的职业教育资源,不是在学校而是在企业。为此,学校不是盲目投资购置设备,而是充分利用校企合作的生产现场进行教学和实践,并引进企业的先进设备,充实校内实训基地。目前,学校已与天津丰田汽车有限公司、三星电子有限公司、摩托罗拉有限公司、力神电池股份有限公司等20余家企业开展合作,设立实习基地,实施“2+1”模式开展校企合作。“2+1”模式,即前两年学生在校内进行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的训练,在第三年进入企业一线进行生产现场的实际训练,使学生在实习过程中技能不断提高,全方位检验其在学校学习的成果,使学生在正式工作前基本适应工作环境。学生在实习期间享受工伤保险待遇,基本薪酬能够达到1000~1500元/月。
(二)请进来,企业顶尖技能人才进入校园讲学
在不断加强学校师资队伍建设的同时,学校注意到校内师资与企业高技能人才的知识结构和层次具有一定的互补性。为全面提高学生的技能水平,使学生具备更多的面向生产一线的知识积累和技能积累,学校聘请企业高技能人才进入学校讲学。他们结合企业生产一线实际问题传授解决技术难题的方法和经验,对技能训练过程中重大技术问题和关键性的工艺措施进行探讨,开展相关技能传授、专题讲座。同时,学校还根据教学需要选派教师参与企业的生产和技术改造,以提高教师对新技术、新工艺的理解和掌握。
实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促进了办学体制、管理体制、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增强了学校办学实力,提升了整体办学水平。2003年学校被指定为国家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2005年成为高技能培训联合委员会成员单位。
校企合作与工学结合有待探索和思考的问题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办学模式,对于深化教学改革,完善技能人才培养模式,产生了积极的作用,但仍有一些亟待探索和解决的问题。
企业是经济部门,学校是教育部门,两者的关系并不好处理,为此,对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定位要充分考虑企业的收益评估问题。首先,必须认清企业的收益源头是市场需求。作为一个利益主体,企业有它的利益诉求,即企业是以实现利润最大化为目标的,追求利润最大化是企业的主要动力因素,也是企业的主要任务。与职业院校共同培养技能人才应该说不是企业直接追求的目标。因此,必须处理好以下几个问题:
(一)理清企业与院校的关系,健全工学结合制度体系
只有地位明确,在一定的制度体系保证下,才能实现教学与生产各方面的协调,才能有效地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构建有效的动力机制。一般企业往往不愿参与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学校则难以灵活地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安排学生的技能训练。对于企业,可以在基于学校总体发展目标的前提下,依靠相应的管理体制和制度来保证双方的共同利益,并促进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走向成熟。
(二)建立结合企业生产实际与学生培养需求的人才培养方案
校企合作教育最根本目的是培养合格的劳动者,也是学校和企业共同追求的目标。依此而言,建立结合企业生产实际与学生培养需求的人才培养方案是一个重要基础。一定要请企业参与培养方案的制定,特别是企业中的一线管理人员,他们的需求反映了企业、社会的需求,要将企业、社会的需要融入到培训中,使学校培养的学生满足企业、社会的需要。
(三)解决好师傅、学生之间的利益关系
企业培训师队伍建设是提高工学结合教学培训质量的保障条件,对参与学生培养的企业技术人员、技术工人要有相应的技能等相关要求。而这些技能水平高的技术人员、技术工人基本上为企业的生产骨干,如何保障他们的实际利益平衡,确保他们在生产和人才培养上都做出成绩,需要进行思考,形成对策。例如,德国专门建立师傅学院,技术工人必须经过师傅培训并获取相关专业的师傅资格证书以后才可以在企业承担带学生实习的培训任务,而且承担这种实习任务后,相应会得到较高的补贴。目前,大多数职业院校高技能教师短缺,特别是实习指导教师严重短缺。为了保证学生培训质量,可以考虑建立企业培训师队伍,建立适应工学结合需要的企业培训师资格证书体系。通过资格认定和待遇激励建立企业培训师队伍,既能保证企业人员的总体活力和稳定性,又可发挥其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
受教育者在学校是学生,在企业是学徒。这种双重身份的理论意义就是能够使学生学以致用,把在学校的理论知识学习和在企业的有针对性的实际训练紧密结合起来,并在为企业创造价值的同时,也使学生获得一定劳动报酬,体验获得劳动成果的喜悦,最终形成正确的劳动观念和态度。但是,一些企业经济利益观念狭隘,把受教育者当作廉价的劳动力使用,忽视对其培训和安全教育,使校企合作难以长期坚持下去。应依法加强对学生参加企业劳动培训的保护工作。这是我国职业院校开展工学结合培训活动的一个重要问题。由于职业院校刚入学学生的年龄关系,其劳动环境和强度受法律的特定保护。为此,建议企业要做好相关工作,保障学校与学生的权益。其一,学校要按照我国《劳动法》的有关规定,对参加企业培训学生的年龄、劳动场所和环境等进行审核与检查;其二,要与企业签订符合法律规定的培训合同并办理相关保险,确保学生每天与每周的工作时间;其三,要重视学生劳动前的安全教育,使学生熟悉相关防护设施,增强自我保护的能力。
当然,在校企合作中还有许多问题甚至是根本性的问题有待解决,但我们相信: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必将成为今后职业教育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作为国家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国家高技能培训联合委员会成员单位,今后学校将抓住职业教育大发展的机遇,乘势而上,加强实践中的理论研究,进一步完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办学模式,为天津滨海新区建设和环渤海地区经济发展,为国家高技能人才培养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