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现代汉语双音节形容词重叠式AABB的语音形式分析

2009-03-27

现代语文 2009年2期
关键词:语速

崔 蕊

摘 要:本文以《现代汉语形容词用法词典》为依据,考察了现代汉语双音节形容词重叠式的A1A2B1B2语音形式,包括B1和B2的声调、A2的声调、AABB的轻重模式,并初步认为语速和语体色彩对A1A2B1B2的语音形式有一定的影响。

关键词:双音节形容词 AABB 语音形式 语速 语体色彩

一、引言

关于双音节形容词AB的重叠形式AABB的语音形式,前人作过比较多的研究,大多学者会提到重叠之后B所发生的显著的语音变化,比如朱德熙(1956)认为,现代汉语“双音形容词XY按照XXYY的格式重叠。最后一个音节读高平调,也是重音所在。例如‘老老实实‘干干净净”。赵元任(1979)认为,“XXYY里边的重音,如上所说,是在最后一个音节,哪怕基本形式是第二字轻声,……一个轻声音节恢复重音时,或者用阴平声(不管原来哪一声),或者恢复原来的字调(读书人倾向如此)”。从胡明扬(1987)对形容词重叠后的分类中可以看出,有些词重叠之后B保持本调,例如“干脆”,有些变成了阴平调,如“含糊”,还有一些是两可的,例如“舒服”。吕叔湘(1980)所附《形容词生动形式表》中谈到双音节形容词的重叠形式时,认为AABB“在口语中BB常读阴平调,第二个A读轻声,第二个B常儿化。例如:慢慢腾腾的、干干净净儿的”。王国璋、吴淑春等(1996)则认为AABB的第二个B都读作轻声,在注音的时候都是标记为轻声的,至于BB则是有的读轻声,有的读本调。

这些研究为本文的开展打下了基础,但是因为这些研究都比较零碎,没有就AABB这种形容词重叠形式的语音全貌进行深入的描写和解释。本文想集中讨论以下几个问题:(1)A1A2B1B2中的B1和B2读什么调,是不是读同样的调;(2)A2读什么调,是不是任何情况下都读轻声;(3)这个四音节结构的轻重模式是什么。

由于上面这些文献中所讨论的AABB式并不属于真正的AB的重叠式,比如朱先生所举“慢慢腾腾”并不是由“慢腾”重叠而来,“慢腾”本身不成词。胡明扬先生在文中所收录的例子如“委屈、腼腆”等也不能重叠。王国璋、吴淑春等的著作中收录的AABB式重叠范围更广,很多都不属于本文要讨论的由双音节形容词AB重叠形成的,例如“矮矮胖胖、轰轰烈烈、鼓鼓囊囊”等。所以本文不打算以这些文献中收录的形容词为考察对象。本文所依据的是郑怀德、孟庆海编著的《汉语形容词用法词典》,对其收录的1027个形容词进行穷尽式考察,参考以上文献,得到能够进行AABB式重叠的双音形容词111个,列举如下:

安分 安静 安全 安稳 安心 别扭 仓促 苍翠

苍茫 长久 敞亮 匆忙 葱绿 从容 大方 地道

端正 肥大 干脆 干净 高大 高兴 工整 公正

孤单 古怪 含糊 浩荡 和睦 和气 糊涂 滑溜

欢畅 欢快 欢乐 欢喜 慌忙 慌张 恍惚 简单

健康 紧张 开心 坎坷 快活 快乐 宽敞 阔气

老实 冷清 亮堂 零散 零碎 罗嗦 麻利 马虎

冒失 勉强 明白 模糊 黏糊 暖和 漂亮 平安

平常 平淡 平稳 普通 奇怪 奇妙 切实 轻松

清楚 清淡 清净 曲折 确切 确实 确凿 热闹

认真 实在 舒服 舒适 爽快 顺利 松软 松散

随便 塌实 甜蜜 拖拉 弯曲 完备 完全 完整

文静 稳当 窝囊 稀疏 详细 潇洒 辛苦 圆满

扎实 真切 真正 整齐 准确 仔细 自在

二、B1和B2的声调

通过调查和对比我们发现,如果基式(我们称重叠之前的AB式为“基式”,下同)中的后一个音节是轻读的,那么重叠之后的B1和B2的读音有以下三种情况:(/前为变调,/后为本调,下同)

(1)只能变为高平调,例如:

别扭(niu)→别别扭扭(niū niū)/*(niǔ niǔ)

马虎(hu)→马马虎虎(hū hū)/*(hǔ hǔ)

(2)不能变为高平调,只能读本调,例如:

文静(jing)→文文静静 *(jīng jīng)/(jìng jìng)

详细(xi)→详详细细 *(xī xī)/(xì xì)

这样的例子还有:仔细、清净、松散。

(3)既能读高平调,又能读本调,本调为高平调的不变,例如:

大方(fɑng)→大大方方(fāng fāng)(本调为高平调)

地道(dɑo)→地地道道(dāo dāo)/(dào dào)

舒服(fu)→舒舒服服(fū fū)/(fú fú)

这类词还有:

和气 糊涂 滑溜 含糊 敞亮 地道 恍惚 快活

阔气 宽敞 紧张 老实 冷清 亮堂 罗嗦 麻利

冒失 明白 模糊 黏糊 暖和 漂亮 清楚 热闹

实在 舒服 爽快 塌实 拖拉 稳当 窝囊 仔细

扎实 自在

这种两可的情况是怎么出现的呢?我们认为和语速有很大的关系。当语速加快的时候,这组重叠形式中的BB就读高平调;当语速放慢的时候,BB就读本调。这个道理很容易理解。还有一个与此相关的因素在起作用,就是语体色彩的影响,也就是说,如果是书面语色彩较浓的词语,重叠以后倾向于读得较慢,所以比较倾向于读本调。但这只是一个倾向,书面语也可以读得比较快,此时BB就读高平调。当然,这里的书面语的数量也比较少,大概只有“恍惚、模糊”等。

至于(1)、(2)只有一种读音的情况是什么因素在起作用,目前我们还不清楚。

如果基式的后字是非轻声的,那么,重叠之后,BB一律读本调,而不能读高平调,例如:

平稳(wěn)→平平稳稳*(wēn wēn)/(wěn wěn)

勉强(qiǎng)→勉勉强强 *(qiāng qiāng)/(qiǎng qiǎng)

整齐(qí)→整整齐齐 *(qī qī)/(qí qí)

这类词数量比较大:

安分 安静 安全 安稳 安心 仓促 苍翠 苍茫

长久 匆忙 葱绿 从容 端正 肥大 干脆 干净

高大 高兴 工整 公正 孤单 古怪 浩荡 和睦

欢畅 欢快 欢乐 欢喜 慌忙 慌张 简单 健康

开心 坎坷 快乐 零散 零碎 勉强 平安 平常

平淡 平稳 普通 奇怪 奇妙 切实 轻松 清淡

清净 曲折 确切 确实 确凿 认真 舒适 顺利

松软 松散 随便 甜蜜 拖拉 弯曲 完备 完全

完整 稀疏 潇洒 辛苦 圆满 真切 真正 整齐

准确

这组词重叠之后还读本调的原因大概有下面两个:

首先,从构词方式的角度来看,这组词大多数都是联合式构词,构成AB的两个语素A和B在整个双音词中的地位是同等重要的,语素的意义在构成词的意义的过程中也起到同样重要的作用。构成词的两个语素的意义要么属于同一个意义范畴,比如“和睦、平安、甜蜜”等,要么属于不同意义范畴,是从不同的角度来形容事物和现象的,比如“肥大、高大、松软”等,两个语素的意义都是实在的,对于词义的构成都是不可或缺的。还有一部分词的构成方式是支配式的,比如“安心、安分、开心”等,这和联合式构词一样,两个语素的地位同样重要。

比较这组词和前面讨论过的BB读成高平调的词,就会发现,重叠后变调的AABB的基式在构词上也有自己明显的特点,即使构词方式有时不能确定,但是可以肯定的是构词的两个语素中间,其中的一个或者两个在意义上是比较虚的,这个比较虚的语素只起到衬托音节的作用,对词的意义的构成所起的作用不大。

由此,是不是可以说,意义空灵的语素,其调值也是不稳定的,会在特定的环境下发生特定的变化,具体到AABB中就变成了高平调;而意义实在的语素则往往难以发生变化,具体到AABB中就是保持了本调。

其次,从语体色彩来看,这组词中有一部分属于书面语词汇,重叠之后BB很难发生变调,比如“苍茫、浩荡、确凿、稀疏”等。

由此看来,大家在谈到双音形容词的重叠式时笼统地说“后面两个音节读成高平调”是不准确的。以上的讨论已经证明,读成高平调只发生在后字为轻声的时候,需要指出的是,后字读轻声的双音形容词在所有能重叠的双音形容词中并不占数量上的优势,更何况,也并非所有后字读轻声的双音形容词重叠后B都读成高平调。

三、A2的声调

吕叔湘先生指出,在口语中,AABB的第二个音节通常读成轻声;有些应用性词典在为AABB式注音的时候,将第二个音节都注为轻声。我们认为,A2是否读成轻声,也应分不同的情况来处理。在基式后字为轻声的时候,并且重叠式中的BB只能变调为高平调的情况下,A2都要读轻声,还举上文中的例子:

别扭(niu)→别别扭扭(biè bie niū niū)

马虎(hu)→马马虎虎(mǎ mɑ hū hū)

如果基式后字为非轻声时,重叠之后A2可以读本调,也可以读轻声。原因和语速有关系,当说话人读得较快的时候,A2往往读为轻声,当说话人读得较慢的时候,A2往往读本调:

古怪(gǔ guài)→古古怪怪(gǔ gu guài guài)/(gǔ gǔ guài guài)

完整(wán zhěng)→完完整整(wán wɑn zhěng zhěng)/(wán wán zhěng zhěng)

当然,有些书面语色彩很浓的词,通常语速不会太快,所以A2也很难读为轻声:

葱绿(cōng lǜ)→葱葱绿绿 *(cōng cong lǜ lǜ)/(cōng cōng lǜ lǜ)

吕先生所说的在口语中通常读成轻声的观察还是很准确的,但是在书面语中的情况与在口语中的情况有所不同,王国璋、吴淑春等在《现代汉语重叠形容词用法例释》中将所有A2都注为轻声则是不妥的。因为从词典所收的条目来看,很多都是写文章的时候才会用到的很书面化的词汇,作者还引用了作品中的例句,我们现在摘录一条来看看:

真真切切(zhēn zhēn qiè qiè):清楚确实,一点不模糊。

作补语:6小孩子的哭声随着那滚滚的浓烟传出来,听得~。(魏巍《谁是最可爱的人》)7当妈妈的眼睛是最敏锐的,女儿心情的任何一点微妙的变化都能够看得~。

词典中这样的例子不在少数,事实上,这些书面语色彩比较浓的形容词重叠后,A2并不读轻声,而是读本调。

四、AABB的轻重模式

我们同意赵元任先生关于后字为轻声的基式重叠之后的轻重模式的描写:

XXYY里边的重音,如上所说,是在最后一个音节,哪怕基本形式是第二字轻声,X·Y。例如:慌·张→慌·慌张张·的/(较少见)慌·慌·张·张·的。

但是,赵元任先生没有对这种轻重模式进行解释。我们认为,重音在最后一个音节的原因并不是纯语音方面的,还同其他因素有关。学者们在讨论AABB式的时候,都认为AABB不能独立使用,而需要在其后加一个“的”(作谓语或者补语时)或者“地”(作状语时)。也正是这个轻声的“的”,造成了AABB重音在最后一个音节的格局。“AABB的”在韵律上可以分为两个韵律段,一个是“AA”,一个是“BB的”,各自都要求有自己的重音所在。在“AA”中,承载重音的是第一个A;在“BB的”中,因为在口语中A2通常读轻声,和它紧挨着的B1在理论和事实上都不会一下跨到一个很高的音,只能作为一个过渡音存在,它没有B2重,最重音就落在B2上。

另一方面,AABB经常与轻声“的”连用的现象也可以解释为什么后字为轻声的基式在重叠以后BB都要念成高平调。因为,如果BB仍然读轻声,就出现了四个轻声音节连用的现象,这在音理上是说不通的。因为汉语中的轻重交替模式最常见的是两个音节,这是标准音步。其次是三音节的超音步。一个重音和四个轻声音节连用构成的是什么韵律单位很难确定,在实际发音中也有困难。需要提出的是,汉语中存在一个重读音节和三个轻声音节连用的现象,例如“胖乎乎的、乐呵呵的”等。

后字非轻声的重叠式AABB的轻重模式为:

AB→AABB·的/A·ABB·的

五、小结

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双音形容词重叠式A1A2B1B2的语音形式(1)B1和B2的声调;(2)A2的声调;(3)AABB的轻重模式这三个问题进行了讨论。初步得到的结论是:B1B2并非在任何情况下都读高平调,这取决于基式后字是否轻声以及语速和语体色彩等因素;A2也并非在任何情况下都读轻声,也同语速和语体色彩有关;A1A2B1B2中,B2最重,B1、A1次重,当A2不轻读的时候,语感上与A1、B1同样重,但是A1、A2、B1三者的轻重还需要实验的方法来验证。这种轻重模式大概与AABB需与轻声“的”共现这个因素有关。

参考文献:

[1]胡明扬.北京话初探[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

[2]吕叔湘.现代汉语八百词[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

[3]王国璋,吴淑春,王干桢,鲁善夫.现代汉语重叠形容词用法例

释[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

[4]赵元任.汉语口语语法(吕叔湘译)[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

[5]郑怀德,孟庆海.汉语形容词用法词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6]朱德熙.现代汉语形容词研究[J].语言研究,1956,(1).

(崔蕊 北京大学中文系 100871)

猜你喜欢

语速
辩论赛之语速
说话时语速慢点有益身心
论视译在同传教学中对译语语速和翻译质量的影响
从受众听觉及内心变化浅析新闻播音语速快慢的问题
“速听法”在大学英语视听说课程中的运用初探
提高小学语文普通话朗读水平探讨
用声音感化课堂
语速里的微妙心理
地道口语是怎样练成的等
谁是昏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