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衔璧”与投降礼仪
2009-03-27路伟
路 伟
摘 要:黄金贵先生《“面缚”考》一文,从文献资料、词义训诂和礼俗制度等三个方面论证了《左传》等文献中“面缚”一词的含义是“系颈”。文章中也解释了与“面缚”关系十分密切的“衔璧”一词,认为“衔璧”是“饭含”的意思。但是,这一解释是不正确的,“衔璧”不是“饭含”,而是投降者“持其祭器”,也就是把礼天的“璧”作为进献给受降者的“贽”礼。
关键词:饭含 衔璧 投降礼仪 贽礼
黄金贵先生的《“面缚”考》[1]一文(以下简称黄文),认为《左传》中“面缚”一词的含义是“系颈”,并从文献资料、词义训诂和礼俗制度等三个方面进行了论证,具有较强的说服力。但是,黄文在解释与“面缚”相关的,也是亡国投降之礼组成部分的“衔璧”一词时说:“按:衔璧,即‘饭含”,我们认为黄文的这一解释是不正确的,理由如下:
一、“饭含”的含义
“饭含”是“饭”和“含”的合称[2](P4)。
关于“饭”。《荀子·礼论》:“始卒,沐浴、鬠体、饭唅,象生执也。不沐则濡栉三律而止,不浴则濡巾三式而止。充耳而设瑱,饭以生稻,唅以槁骨,反生术矣。”其中“饭以生稻”,王先谦集解:“生稻,米也;槁,枯也”[3](P244)。可见,古代殡殓时,用米填实死者口中叫“饭”。
关于“含”。《说文》作“琀”,《玉部》云:“琀,送死口中玉也”。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按《说文》此字,即含之俗……唅琀皆俗俗字”[4](P94)。“含”亦作“唅”,《左传·文公五年》杜预注:“含本亦作唅”[5](P1842)。上引《荀子·礼论》中的“唅以槁骨”,王先谦集解:“槁骨,贝也”[3](P244)。古代殡殓时,用珠、玉、贝等物填实死者口中叫“含”。
从《荀子》的“饭以生稻,唅以槁骨”来看,“饭”和“含”在古代的含义是不同的。
《春秋左氏传·文公五年》:“王使荣叔来含且赗,召昭公来会葬,礼也。”杨伯峻先生说:“于死者以珠玉等物实口中,其事曰含,……其所实之物亦曰含,此‘归含是也”[6](P537)。
后来,“饭”和“含”的实物发生了变化,体现着明显的社会地位的差异。《后汉书·礼仪志第六》:“饭唅珠玉如礼。”[7](P3141)梁刘昭注引《礼稽命征》曰:“天子饭以珠,唅以玉;诸侯饭以珠,唅以珠;卿大夫士饭以珠,唅以贝”[7](P3142)。从这段话可以看出,从天子到士,“饭”的实物一律是“珠”,但“含”的实物不一样,天子“含”的实物是“玉”,诸侯的是“珠”,卿大夫士的是“贝”。
总之,“饭含”就是古代葬礼中,用珠、玉、贝等物填实死者口中。
二、“衔璧”不是“饭含”
黄文把“衔璧”解释为“饭含”有矛盾,不符合《左传》《史记》等书的原义。
“衔璧”在《左传》中凡二见。
一次见于《左传·僖公六年》:“许男面缚、衔璧,大夫衰绖,士舆榇。楚子问诸逢伯,对曰:‘昔武王克殷,微子启如是。武王亲释其缚,受其璧,而祓之,焚其榇,礼而命之,使复其所。楚子从之。”[5](P1798)
另一次见于《左传·昭公四年》:“王使速杀之,遂以诸侯灭赖,赖子面缚、衔璧,士袒舆榇从之,造于中军。王问诸椒举,对曰:‘成王克许,许僖公如是。王亲释其缚,受其璧,焚其榇。王从之,迁赖于鄢。”[5](P2035)
从这两次记载来看,赖子向楚国行亡国投降之礼,根据逢伯的解释,是学许男(许僖公);而许男向楚国行亡国投降之礼,根据椒举的解释,是学习宋微子启的。
关于宋微子启向周武王行亡国投降之礼,亦见于《史记》,《宋微子世家》是这样记载的:“周武王伐纣,克殷。微子乃持其祭器,造于军门,肉袒面缚。左牵羊,右把茅,膝行而前,以告。于是武王乃释微子,复其位如故。”[8](P1610)
从亡国投降一方讲,他们的国君或首领的表现总是“面缚”“衔璧”“肉袒”,其中《左传》中的许男和赖子是“面缚”和“衔璧”,没有提到“肉袒”,《昭公四年》的记载中,“袒”的是“士”。《史记》中“宋微子”是“面缚”“肉袒”,没有提到“衔璧”,但提到了宋微子“持其祭器”。然而,《左传·僖公六年》中逢伯讲述宋微子之事时,却提到了“武王亲释其缚,受其璧”,如果宋微子没有“衔璧”,那么,武王就不可能“受其璧”,可见宋微子也应该是“衔璧”的。其实,“衔璧”在《宋微子世家》中的表述是“持其祭器”,“衔璧”就是“持其祭器”。
从上面的这些记载看,行亡国投降之礼的人,最后总是得到好结果的。由于逢伯通过宋微子的故事暗示楚王“礼而命之,使复其所”,“楚子从之”,所以许男得到了一个较好的结果。赖子也因为椒举的暗示,得到了“迁赖于鄢”的好结果。宋微子也因为“行亡国投降之礼”,得到了“于是武王乃释微子,复其位如故”的好结果。
从受降一方讲,他们的君主总是以“宽容”的态度对待投降者,“释其缚、受其璧、焚其榇、复其位”。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黄文将“衔璧”解释为“饭含”,在情理上是不好理解的。投降一方的国君总是“衔璧”,按黄文的理解总是“饭含”,即口里有“稻”“米”“珠”“玉”“贝”等物,而受降一方总是“受其璧”。按照黄文的理解,“受其璧”就只能是投降一方将口里的“稻”“米”“珠”“玉”“贝”等物吐给受降一方。另外,《史记·宋微子世家》将《左传》中的“衔璧”写作“持其祭器”。按照黄文的理解“衔璧”是“饭含”的话,也无法理解“饭含”和“持其祭器”的关系。可见,黄文的解释是有问题的。
三、“衔璧”的含义
那么“衔璧”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其实,直接的正面的解释古人也已经做过。《左传·僖公六年》杜预注:“缚手于后,唯见其面,以璧为质,手缚故衔之”[5](P1798)。陆德明《经典释文》:“本又作贽,音至。写本作贽,今同”[9](P156)。杜预认为,许男是把“璧”当作“质”的。陆德明从版本的角度进一步认为“质”就是“贽”。“质”和“贽”在其他文献也经常出现,如《孟子·藤文公下》:“传曰:‘孔子三月无君,则皇皇如也,出疆必载质。”赵歧《章句》:“质,臣所执以见君者也”[10](P247)。《荀子·尧问》:“吾于天下不贱矣,然而吾所执贽而见者十人,还贽而见者三十人,貎执之士百有余人。”[3](P361)《汉书·郊祭志上》:“三帛二生一死为贽”[11](P1191),颜师古注:“三帛,玄、纁、黄也;二生,羔、雁也;一死,雉也。贽者,所执以为礼也”[11](P1192)。可见,所谓“贽”就是古人初次拜见尊长或敬重的人时所持的礼物。对于投降者来说,受降者自然应该是“尊长或敬重的人”了。
“贽”在古代还十分讲究等级。董仲舒《春秋繁露·执贽》说:“凡执贽,天子用畅,公侯用玉,卿用羔,大夫用雁。”[12](P793)《国语·周语上》:“犹恐其有坠失也,故为车服、旗章以旌之,为贽币、瑞节以镇之,为班爵、贵贱以列之,为令闻嘉誉以声之。”韦昭注:“贽,六贽也。谓孤执皮帛,卿执羔,大夫执雁,士执雉,庶人执鹜,工商执鸡”[13](P38)。
“璧”是美玉的一种,《说文·玉部》:“璧,瑞玉,圜也”。因此,在古代“璧”是用来祭祀“天”的。《周礼·春官·大宗伯》:“以苍璧礼天”,郑玄注:“璧,圜象天”[14](P762)。理解了这一层意思,《史记·宋微子世家》用宋微子“持其祭器”来代替《左传》中的“衔璧”也就不难理解了。
亡国投降之礼虽然和丧葬之礼有许多联系,但毕竟不是一回事,二者还有许多不同之处,我们可以把“亡国投降之礼”叫作“假丧葬之礼”。但是,黄文把“假丧葬之礼”的“衔璧”误当作真“丧葬之礼”的“饭含”了。
最后,我们还应该指出,国君“面缚”“衔璧”“肉袒”“大夫衰绖”“士舆榇”,这些亡国投降的礼仪在以后的很长时间内都还在史书中出现。“衔璧”在《晋书》中就出现过很多次,例如《晋书·卷五·孝愍帝纪》:“十一月乙未,使侍中宋敞送笺于曜,帝乘羊车,肉袒衔璧,舆榇出降。群臣号泣攀车,执帝之手,帝亦悲不自胜。御史中丞吉朗自杀。曜焚榇受璧,使宋敞奉帝还宫。”[15](P130-131)《晋书·卷四十二·王濬传》:“壬寅,濬入于石头,皓乃备亡国之礼,素车白马,肉袒面缚,衔璧牵羊,大夫衰服,士舆榇……造于垒门。”[15](P1210)《晋书·卷九十五·艺术·陈训传》:“皓以问训,训曰:‘臣止能望气,不能达湖之开塞。退而告其友曰:‘青盖入洛,将有舆榇衔璧之事,非吉祥也。寻而呉亡。”[15](P2468)《晋书·卷一百二十八·载记·慕容超传》:“超叹曰:‘废兴,命也。吾宁奋剑决死,不能衔璧求生。”[15](P3184)
后世的人们用到“衔璧”时,一直都把它和亡国投降联系在一起。“衔璧”已经成为一个亡国投降的代名词了。例如:南北朝庾信的《周柱国大将军纥干弘神道碑》:“乘机一战,宜阳衔璧”[16](P224);宋代夏竦的《遣兴示彦博》:“太宗嗣位,江表初平,李氏衔璧,吴越献地”[17](P621);宋代李流谦的《中书祭故太尉尚书令王文贞公文》:“坚垒自衔璧,饥师不足攻”[18](P276)等等,都是。这些例子中的“衔璧”,可以直接理解为“投降”。这和“饭含”更是一点关系也拉不上。可见黄文把投降礼仪中的“衔璧”解释为葬礼中的“饭含”是不正确的。
总之,我们认为“衔璧”就是投降者“持其祭器”,把礼天的“璧”作为进献给受降者的“贽”。
参考文献:
[1]黄金贵.“面缚”考[J].文史,1985,(23).
[2]李如森.汉代丧葬礼俗[M].沈阳:沈阳出版社,2003.
[3]王先谦.荀子集解(诸子集成本)[M].北京:中华书局,1954.
[4]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M].北京:中华书局,1984.
[5]杜预.春秋左传正义(十三经注疏本)[M].北京:中华书局,1980.
[6]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0.
[7]范晔.后汉书·礼仪志第六(李贤等注)[M].北京:中华书局,1965.
[8]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1982.
[9]黄焯.经典释文汇校[M].北京:中华书局,1980.
[10]焦循.孟子正义(诸子集成本)[M].北京:中华书局,1954.
[11]班固.汉书·郊祭志上(颜师古注)[M].北京:中华书局,1962.
[12]董仲舒.春秋繁露(四库全书本)[M].四库全书(181册)[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13]国语[M].韦昭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
[14]贾公彦.周礼注疏(十三经注疏本)[M].北京:中华书局,1980.
[15]房玄龄.晋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4.
[16]庾信.庾开府集笺注(卷八,吴兆宜笺注)[M].四库全书(1064册)[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17]夏竦.文庄集(卷二十八)[M].四库全书(1133册)[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18]李流谦.澹斋集(卷五)[M].四库全书(1087册)[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路伟云南蒙自 红河学院人文学院 661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