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索绪尔的系统性思想对隐喻现象的影响

2009-03-27

现代语文 2009年2期
关键词:索绪尔隐喻

杨 洋

摘 要:作为认知语言学的重要概念,“隐喻”并没有被索绪尔在其著作中直接提及,但是,通过对索绪尔理论的深入分析让我们认识到,索绪尔的理论对后来认知语言学的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可以说,索绪尔的系统性理论是隐喻合理存在的重要前提。本文将从三个方面来论述索绪尔对于隐喻的预见。

关键词:索绪尔 系统性理论 隐喻

刘润清(2002)曾指出“自从索绪尔的《普通语言学教程》问世以后,几乎一切语言学流派都沿着他指出的方向探索前进。”作为现代语言学的开创者,索绪尔的语言学思想对其后的语言研究产生了深远影响,隐喻就是其中一例。隐喻的许多特征总是和我们使用的语言相一致的。由此,我们有理由从索绪尔的语言学理论体系入手研究隐喻。

索绪尔关于语言基本特征的思想是其后语言学研究的源头,他的系统性思想为其后的语言学工作者研究隐喻带来了启发性的提示,在语言学领域得到广泛地应用。

一、索绪尔的系统性理论

语言是系统的,这是索绪尔关于语言本质的首要观点。索绪尔不赞同把语言符号与整个语言系统分离的观点。他在《普通语言学教程》中指出“把符号只是简单地理解成符号本身,无疑是把它从所处的系统分离出去”,而且他证实了研究语言的正确方法是把语言系统作为出发点。索绪尔主张,通过分析可以从宏观角度去识别语言系统的成分。他指出,“可以设想,由个别的语言符号开始,把个体的语言符号组合在一起,就构成语言系统,相反,以整个语言系统作为起始点,通过分析,可以识别组成语言系统的成分”。

进一步说,索绪尔在其著作中论证了组成系统的成分之间是相互联系的。他认为:一个语言符号是思想和与之联系的声音的结合体,但是,单个的语言符号无法实现其自身的价值,更不用说使整个语言系统得以实现,除非可以和邻近的成分结合起来。索绪尔给出这样的解释,“一个符号所处系统的其他符号要比这个符号所代表的意义和声音更重要”。语言是一个包含很多子系统的高级系统,这些子系统由相互联系的成分组成。深入理解语言系统与其组成成分之间的关系,是理解索绪尔的系统性理论的关键。

索绪尔的系统性不仅体现在他对系统和微观的系统间各成分关系的说明上,还体现在他对语言这个宏观系统的鸟瞰上。索绪尔提出的语言的共时性和历时性,使我们知道语言的发展是从过去到现在的一个演变过程。语言系统中的某些词可以表达不止一个意义,这一点表明了语言是共时的。同时,我们知道,一词多义现象是若干年语言进化的结果,这证实了语言是历时演变的结果。如果我们可以证明隐喻作为一种语言现象同时具备这两个特点,那么,索绪尔的理论对认知语言学的影响就不言而喻了。

二、建立在系统性基础上的隐喻

人类对隐喻的探究已有了千年的历史,早期人们把隐喻视为一种修辞手段。然而,到了19世纪,柏拉图学派认识到,隐喻是人类内部的一种机制,既反映了语言的本质,又反映了人类的本质。在此基础上,国内外已经有许多学者对隐喻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著述,开始从认知的角度研究隐喻。

当代隐喻理论认为,广义的隐喻是语言和思想的最基本的成分。一个范畴赖以得到解释的概念域是用另一个概念域来解释的。隐喻把推理与联想结合到了一起,因此隐喻也可以理解为联想式推理。换言之,在隐喻结构中,两种似无联系的事物之所以可以相提并论,是因为人类在认知领域对他们产生了相似联想,最终会利用这两种事物的交融来解释、评价、表达他们对客观现实的真实感受。而不能否认的是,相互关联的两事物一定共存于某一系统当中。

任何新的隐喻都始于常规性隐喻。于是,把对隐喻性词语的词源和现状隐喻的研究纳入隐喻的研究范围是非常必要的。为了研究语言系统和语言现象之间的辩证关系,语言学研究的目标是描述我们看不到的语言系统,并向人们揭示它的特性和本质。语言系统和概念系统的联系和相互作用有助于阐释语言的社会特性和概念特性,从这个意义上讲,隐喻研究和语言学研究应该紧密结合在一起。

三、隐喻与索绪尔整体的语言学思想的关联

语言存在的意义在于能够表达人的思想。符号所传达的信息、概念、意义,激发起来的联想或感情都是心理现象。语言符号的心理性是索绪尔语言学理论的一个突出特点。在此,可以看出他心智哲学的倾向。考察索绪尔语言观的哲学基础时,有些学者把索绪尔的语言学视为心灵描写主义语法,正是清楚地看到了索绪尔语言观的心理性特征。

从另一方面来说,认知语言学的哲学基础是体验主义哲学。根据王寅(2002)的介绍,体验哲学包括心智的体验性、认知的无意识性、思维的隐喻性三项基本原则。思维的隐喻性指人的概念系统主要是隐喻性的,它通过隐喻来建构,通过隐喻来确定。隐喻之所以能用语言来表达,正是因为概念系统中存在着隐喻。需要说明的是,隐喻性投射不是任意的,而是有理据的,是受到我们身体经验制约的。

之所以断言认知语言学中的隐喻和索绪尔的系统性相关,还在于隐喻本身离不开象似性和区别性。两个事物因为某种潜在的或显见的相似特征被联系起来,而这两种特征之间又不完全等同,否则,就没有使用隐喻的必要了。这也正是把“相异性”列为比喻的四要素之一的必要性所在。这正与索绪尔关于系统性的论述一脉相承:索绪尔认为,系统中仅有各成分之间的联系是不够的,对立关系也是系统中重要的关系。两者的论证过程极为相似,因此,我们无法否认索绪尔的系统性的观点对认知语言学中隐喻的理论有着深远的影响。

这样看来,索绪尔语言学思想的哲学基础与认知语言学的哲学基础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即二者都是建立在系统性特征基础上的、从心智出发来研究语言问题的。

参考文献:

[1]刘润清.西方语言学流派[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

[2]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

[3]王寅.认知语言学的哲学基础:体验哲学[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2,(2).

[4]赵艳芳.认知语言学概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5.

(杨洋 哈尔滨师范大学中文系 150025)

猜你喜欢

索绪尔隐喻
爱的隐喻
英语读思言的隐喻意象与教学互见
A Cognitive Study of English Body Idioms in Textbook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nceptual Metaphors
论隐喻理论构建的参照维度及连续统
概念隐喻新类型中的认知机制探讨:共现性还是相似性
基于隐喻相似性研究[血]的惯用句
浅析历时和共时的关系、意义和局限性
试论索绪尔语言思维观中客观世界的消解
皮尔士与索绪尔符号学异同辨析
索绪尔语言学思想常在常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