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实用英语教学改革关键因素分析
2009-03-17黄华
黄 华
摘要:通过分析当前高职英语教学的现状,指出高职英语教学改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提出实用英语教学是英语教学改革的一种思路,并对企业需求、校本教材开发、教师队伍建设、第二课堂活动、教学方法、评价方式等六个关键因素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高职院校; 英语教学改革; 关键因素
高等职业教育近年来取得了跨越式发展,培养了一大批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在实现了规模扩张之后,提高高职教育教学质量成为当前各方关注的焦点,以就业为导向的课程改革已迫在眉睫。根据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的要求:“高等职业院校要积极与行业企业合作开发课程,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建立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规范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提高课程教学质量。”上述要求不仅针对专业课程改革,对于基础课程同样具有指导作用,因此,高职英语教学也要顺应其要求,积极进行课程改革,大力开展实用英语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高职英语教学的现状分析
以等级考试为评价标准,强化了高职学生的弱势随着经济全球化时代的到来,英语作为一种世界通用语言越来越受到重视。各高职院校在英语教学上均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大学英语教研室教师人数往往是一个高职院校基础学科中最多的。英语也几乎是所有在校学生的必修课,而且相当多的院校将英语三级证书的取得与学生的毕业证书发放相关联,英语教学成效往往就以三级考试的通过率为衡量标准。而在通过三级考试后,相当数量的学生就不再学习英语了,到学生毕业的时候,这张三级证书已大大缩水。因此,才会有学生感叹,在高职学了几年英语后,毕业时英语水平反而不如高中。在以分数论英雄的现行高考评价模式下,高职院校的生源大多在学术型知识的掌握上有所欠缺,而高职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一个类型,其培养目标是以技能取胜的一线应用型人才,侧重于工作实际的实用英语,才是符合企业的需求且适合高职院校学生能力的教学改革之道。
以精读模式为授课主体,降低了学生的积极性 英语作为一种工具,强调听、说、读、写、译并举。2000年,教育部高教司在《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试行)》中也指出,高职英语教学的目的是经过系统的教学,“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技术,具有一定的听、说、读、写、译能力,从而能借助词典阅读和翻译有关英语专业资料,在涉外交际日常活动和业务活动中进行简单的口头和书面交流”。但在实际课程安排上,除了英语专业的学生外,一般学生的英语课程均是以“大学英语”为课程名称,实则是英语精读课程。由于课时有限,教师根本不可能兼顾听、说、读、写、译。一般来说,在课堂上,教师将教材中的重点词汇、句型、语言点、语法现象一一精讲。很多语法现象不过是在“炒”高中的“冷饭”而已。大学的学习方法和高中的差别就是大学更注重学生自我学习的能力。因此,教师的要求不像高中那么细致严格,布置的作业不像高中那么多,考试更不像高中那么频繁。所以,词汇的复现越来越少,知识点的巩固越来越差强人意,知识应用的机会更是寥寥,这也就是高职生毕业时英语水平不升反降的一个主要原因。这种“精英化”的学科教学模式显然不能满足以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的高职英语教学的需求。
以统编教材为教学用书,削弱了教学的针对性 经过这几年的教材建设,高职英语教材已经走出了沿用普通本科高校大学英语教材的窘境,开发出了一批高职院校专用的英语教材。但仔细分析这些统编教材不难发现,教材无非是在语言点的难度上有所降低,话题的选择上更具时代性,但编排的体例并没有打破学科教学的框架,并没有明显体现高职英语教学实用的特点,更没有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而实施的有针对性的教学,教材仍然没有摆脱统编教材的束缚。
高职实用英语教学的关键因素
“高职教育的特点决定高职英语将岗位群化,学之有用,学之能用,学习者将来工作可能涉及的业务或者岗位英语应该成为高职英语教学的核心,以凸显高职英语的‘职业化、‘岗位化的特点。”当前高职英语教学改革要强调实用英语的教学,应用性、实践性和实用性正是高职实用英语教学的三大特征。因此,实用英语教学要注意以下几个关键因素:
以企业、学生需求为目的从认知的观点看,学习源于学习者内在的心理活动而非外界因素。高职学生对自己在学校所学的内容在将来的工作中是否有用十分敏感,这直接影响他们的学习动机。因此,高职英语教学应以满足社会、企业需求为目的,培养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这是高职英语教学改革的核心,也符合应用语言学的观点。应用语言学关注在一定背景环境下的语言学习,其中之一就是学习者的需求。高职教育强调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一是要满足社会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二是要满足学生就业的需要。高职的培养目标决定了高职的课程设置与实施方式,理所当然必须冲破学科知识本位的课程建设思想,坚持以能力培养为本位的课程体系构建。我们要结合高职院校的专业特点,进行岗位及岗位群的分析,详细了解毕业生所从事的岗位群对英语应用能力的一般性要求和个性化需求,从而有针对性地制定实用英语教学大纲,分解教学目标,实施教学内容,让学生在学校所学的知识在实际工作中切实有用。这样不仅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与企业的需求相一致。
以校本教材开发为基石教材是体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的载体,是把教育思想、观念、宗旨等转变为具体教育现实的中介,是实现培养目标的重要工具。“外语教学的特殊性决定了外语教材的不可替代的功能,因为外语学习者几乎完全是在缺乏语言使用环境的情况下学习外语的,外语教材是其获得语言输入的最重要的渠道之一。”近年来,高职英语教材建设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是,市场上的高职英语教材没有哪一种能够同时满足不同层次、不同专业学习者的需求。这就要求每个学校的英语教师,对教材、对自己学校学生的专业、英语水平和接受能力等展开教学研究,开发出适合自己学校的校本英语教材,使学生在掌握“够用”的英语语言基础知识的基础上,重新构建新的“实用的、够用的”英语知识体系。例如,笔者所在的南京化工职业技术学院,共有34个专业,经过英语教师与专业教师共同做的专业分析,我们将校本实用英语教材的开发限定在三个大方向上,即化工大类、机电大类和经贸大类。每个大类,我们分别成立教材开发小组,由英语教师、专业教师和相关企业人士共同担任开发任务。对于每一大类,我们都从实际工作中挑选出典型的16个工作场景,每个工作场景可以完全独立,场景之间也有内在逻辑关系,场景内容的编排不拘泥于固定的形式,以此保证在实际工作中复现率高的词汇、常用的表达方法、常见的文体、必须的沟通技巧等都在教材中得以体现。每一单元还附有自学指南,提供一系列与本单元有关的延伸读物或视听材料,供有兴趣的学生进一步学习。
以教师队伍建设为重点先进的教学理念需要具有高度认同感的教师去实施。“由于英语在中国是一门外语,使用的环境有限,学习者接受外语输入和技能培训主要依赖课堂教学,因此,在学生的英语学习过程中,英语教师的作用无论怎样强调都不过分。”近年来,各校加大了英语教师队伍建设的力度,使教师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更加合理,科研和教研能力得到迅速提高。可是,对于多数高职院校来说,高职院校实用英语教学还是一个比较新的课题。一般院校没有实用英语课程建设规划,师资结构比较单一,多数教师都是教“英语精读”课程的。他们长期从事精读课教学,尽管他们很优秀,但却较少研究实用英语课程的特点,难以在短时间内改变自己形成已久的教学模式和方法。因此,实用英语课程教师队伍的建设是当务之急。首先,要让教师转变观念,改变那种以学科体系为中心的思维模式,要从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的角度来研究实用英语教学课程;其次,要改变角色定位,教师的作用不在于简单地向学生提供语言信息,而在于组织语言信息、创设语言情境,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的探索活动,以及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促进者而非灌输者;再次,要大胆启用一定数量的硕士研究生或企业人员,形成教学研究团队。尽管他们教学经验不足,但他们具备专业背景,能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用场景,能把课堂所学的与实际需要紧密结合,让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得到实质性的提高。
以第二课堂活动为补充北京大学胡壮麟教授认为:“在中国外语环境下学好外语,谁能在模拟或构建接触和使用外语的环境(即第二课堂)上下工夫,谁就将获得好的教学效果。”除了课堂教学外,学校可以通过以下途径强化学生学习实用英语的效果。一是在校内专业实习实训场所中,以中英文对照的方式进行环境、设备等标识,实现实用英语环境;二是在专业实习过程中,加入实用英语的考核要求,在真实的工作场景下,进行英语课程的小考核;三是组织以英语为交流语言的校园文化活动,比如,英语校区导游大赛(单人口头)、机械零件拆装(你说我做,双人听说)、排除工艺故障(小组讨论、团队竞赛)、校园节能建议(书面表达)等。总之,第二课堂可以多形式、多时序、多空间的方式实施,让更多的学生在真实的英语语境下,有更多的时间接触英语。
以教学方式改变为突破教学活动是教与学统一的活动过程,也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特殊的认识过程和实践过程。高职实用英语课程设置的目标要从传统的注入知识型向现代的探索素质型转变,教师授课方式从“连续型细节式”向“跳跃型平台式”转变,教学形式由“单一课堂教学”向“多形式的交互教学”转变,教学氛围由“被动消极”向“主动积极”转变,通过实用英语课程的教学,帮助学生“重新发现”所学知识的应用价值,使学生逐步养成重视“实践应用”和自主学习的良好品质。
以务实多元评价为指导课程评价的实质是课程实施后的价值取向。“出色的教学包含着认真仔细地评价学生。”根据高等职业教育的内涵,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是直接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技术型应用型专门人才,所以课程评价应以是否符合社会就业对人才的需求为基本原则。实用英语课程教学考试内容应加强与工作实际的联系,重视考查学生在实际工作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沟通的能力。考试方式应灵活多样,可以单元作业的方式累加计算,也可以专业实习场景做真实模拟,还可以笔试、口试综合进行等。总之,要克服等级英语考试中过分注重语言点,忽视语言的实际应用,过分强调分数,忽视能力的弊端。
课程是教育教学改革的核心,也是教育教学改革的难点。高职实用英语课程就是要突出英语的实践性和实用性,要积极与行业、企业合作开发课程,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的任职要求,大胆改革课程体系和内容,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以达到提高英语教学质量的最终目的。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OL].http://www.moe.edu.cn/edoas/website18/49/info24249.htm.
[2]石冉.浅论高职英语教学改革[J].教育探索,2008,(6).
[3]束定芳.外语教学改革:问题与对策[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164.
[4]文秋芳.英语口语测试与教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287.
[5](美)约翰·S·布鲁贝克.高等教育哲学[M].郑继伟,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87.
作者简介:
黄华(1974—),女,华东师范大学教科院博士研究生,南京化工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英语教学、高等教育学。
(本文责任编辑:李亚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