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职教育在新疆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中的作用

2009-03-17范树花

职业教育研究 2009年2期
关键词:人力资源开发中职教育新疆

摘要:数量庞大、素质较低的农村人口是制约新疆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新疆农村经济要发展,必须开发农村人力资源。因此,应在考察新疆农村人力资源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中职教育在新疆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中的作用,并提出有效发挥中职教育在新疆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中作用的相应对策。

关键词:新疆;中职教育;农村;人力资源开发

近几年,在新疆经济结构调整的过程中,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不足成为影响农民致富的重要制约因素。加快新疆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有多种途径,笔者拟就发展中职教育在新疆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中的作用加以探讨。

新疆农村人力资源现状

农村人力资源是指农村人口体力与脑力的总和,包括数量与质量两个方面。农村人力资源数量指农村范围内构成劳动力的那部分人口的数量,农村人力资源质量指农村劳动力所具备的体质、智力与技能的水平。社会越发展,对人力资源质量的要求就越高,因此,提高人力资源质量是人力资源开发的中心内容。

农村劳动力数量庞大,但未能充分就业新疆农村居民的就业率远低于城市居民就业率,更低于内地发达地区农村居民就业率。2006年,在新疆总人口2050万人中,农村人口1 272.23万,占62.06%,其中就业人口441.65万,就业率为34.71%,而当年新疆城镇人口777.77万,就业人口370.10万,就业率为47.58%,农村人口就业率比城市低12.9个百分点。这意味着大量具有劳动能力但缺乏就业机会的农村劳动者闲散在家,也没有外出谋职,他们不但不能运用自己的劳动能力为社会创造财富,而且还要应付必需的日常消费。

农村劳动力素质较低2006年,新疆农村劳动力就业人口为441.65万,其中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占90.60%。在农村劳动力总体结构中,文盲或半文盲占4.58%,小学文化程度的占38.49%,初中文化程度的占47.53%,高中文化程度的占6.20%,中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占3.20%。从经济均衡发展与城镇化的角度看,新疆地区农村人口与城镇人口的素质存在较大差别,庞大的低素质农村人口占新疆人口总数的60%以上。一般认为,具备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劳动者更容易实现向城镇的转移。从农村就业人口所从事的行业加以分析,2006年新疆农村就业人口中从事第一产业的占74.80%,从事非农产业的仅占25.20%。这说明新疆农村就业人口近四分之三从事第一产业,而进入第二、第三产业的人口比例较小。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较低新疆农村居民家庭2006年的人均纯收入为2 737元,低于2005年全国的平均水平(3 254.93元),特别是工资性收入与全国的平均收入水平相差很远。从构成比例看,全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36%来自工资性收入,而在新疆2006年这一比例仅为9%。通过比较分析可见,新疆农村居民纯收入较低的主要原因在于工资性收入水平较低,这与新疆农村居民就业以低效率的第一产业为主的分析是相符合的。

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择业面窄低素质导致农村居民既没有能力,也没有足够的胆量尝试外出找工作,因此大多集中在第一产业。那些外出谋职的农村居民涌向城市后,由于素质较低,只能在建筑、餐饮、理发等行业谋得职位。2007年,国家统计局新疆调查总队对新疆1 550户共7 309人进行了调查,其中183人外出就业,占就业劳动力人口4511人的4.1%,从这些外出就业者的就业地点与所从事的行业看,其择业能力明显不够强。由表2可见,外出务工的劳动力大多集中于县级市,能够向更广范围、更远区域流动的能力较低。由表3可见,即使这些劳动者外出就业,也没有多少人能从事较高层次的职业,60.66%的人分布在第一产业,仍从事与在家乡区别不是很大的体力型劳动。在2007年外出务工的农村劳动力中,有20人返回了家乡,其中不识字或识字很少的1人,小学文化程度的8人,初中文化程度的11人,表明回乡的全部都是文化素质较低的劳动力。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无一人返回,这说明具有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劳动者更容易实现向城镇的转移,转移后长时间在城镇就业的可能性也较大。

根据以上分析,可以将新疆地区农村人力资源的现状概括为:数量庞大,素质较低,农村居民人均收入低,外出务工就业竞争力弱。

中职教育在开发新疆农村人力资源中的作用

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劳动、卫生、经济、教育等部门。其中教育特别是中职教育对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作用至关重要。因为中职教育是对受教育者从事某种职业必备的知识与技能的教育,是基础教育与就业之间的桥梁,同时也是从业人员获得新的训练、适应职业变换的重要途径。

促进农村劳动力素质提高以当地经济建设为中心目标开展教育与培训的中职教育,可以帮助农民学习和掌握一种以上实用技术与致富本领,提高其文化知识水平和受教育程度,提高其职业素质,促进其增加经济收入,这是关系到农民切身利益的大事。因此,大力发展面向农村的中职教育,可以培养出为农村振兴和农民脱贫致富服务的人才,从而提高新疆农民的整体素质。

促进农业科技应用与传播,是实现农业科技成果物化的中介职业教育是将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最直接的手段和桥梁。学界、科技界每年都有大量新的科学技术成果推出,但若没有能用、会用这些成果的人,就难以实现依靠科学技术促进农民增产增收、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目的。中职教育是在普通教育程度上实施的面向职业需要的专业教育,旨在提高劳动者的素质,使农民及时接受新信息、新技术、新成果,并将其应用于生产实践,从而改变新疆农民长期存在的“没有知识不会用,思想保守不愿用,怕担风险不敢用”的思想意识。

促进农民兼业化,有利于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中职教育除了培养农业生产和经营管理者外,还应承担培养农民掌握兼业能力的职能。随着新疆产业结构的调整,劳动力就业结构必将发生深刻变化,无论是向本地非农产业转移就业,还是向城镇转移就业,农民都必须接受技能培训与职业教育。我国未来20年将进入城镇化发展机遇期,预计到2020年,我国的城镇化水平将达到55%左右,新疆计划在2020年使第一产业就业人口比例降至35%左右,使第二、第三产业就业人口比例增至65%左右,这意味着大量农村富余劳动力需要转入城市就业。因此,中职教育将在组织农民工进行技术、技能培训,以针对性代替盲目性,促进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促进新疆少数民族经济发展、政治稳定,有助于构建和谐新疆目前,新疆农村人口中少数民族居多,南疆的和田、喀什、柯孜勒苏、阿克苏四个地州的少数民族农牧民占新疆农牧民总人口的95%以上,许多还处于游牧的生活状态,受教育程度偏低。近年来,引发新疆社会稳定问题除宗教原因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少数民族农民家庭普遍收入低、生活水平不高,少数破坏分子利用这种暂时的状况制造民族矛盾。因此,积极发展面向农村、面向少数民族的中职教育,对农牧民进行职业培训,一方面,有助于改善农牧民的生活条件,使其享受安定的生活,增强抵制民族分裂势力破坏活动的自觉性;另一方面,也有助于使少数民族群众产生学习更多知识与技术的需求,不断缩小民汉差距,使新疆的社会环境更加和谐、融洽。

中职教育在新疆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中发挥作用的途径

建立多层次的完善的职业教育体系,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对象十分广泛,主要包括农村现有从业人员、初中辍学生、初中毕业生、高中毕业生、农民工、农村技术人员等,这决定了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对象的多样化及内容的多元化,因此,应开展多形式、多类型、多规格的职业教育与培训,以满足各种群体的需求。对农村的农民与技术人员,应开展各种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对初中毕业生与辍学生,应根据其未来就业的方向,通过各类中职学校教育,使其掌握相应的知识和技术;对农民工,应在其转移到城市之前开展一些职业技能及行为规范等方面的培训。由此建立起一个包括短期、中期、长期等各种形式的,包括农村职业技术资格教育与素质培训、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农村进城务工人员教育与培训的,完善的中职教育与职业培训网络体系,从整体上提高农村人力资源的素质。

突出农村职业教育的实用性与技能性特征新疆农村职业教育在不同程度上存在着“普通教育化倾向”,近些年中等职业学校之所以办学困难,生源不足,主要原因在于没有体现出中职教育应有的实用性与技能性,不能以高质量的毕业生占据就业市场。要改变这一现实状况,中等专业学校需要在面对市场上下工夫,要认真研究当地农村经济发展的特点及当地农村需要什么样的学生,从市场需要出发设置针对性、适用性较强的专业,使中职教育成为受农村劳动者欢迎的教育形式,充分发挥其为当地经济发展服务的作用,培养“留得住、用得上”的新型农民。

城乡中职教育应共同承担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任务农民素质的提高主要应依靠农村中职教育与培训加以落实,新疆未来几十年的发展重点是向城镇化、新型工业化道路迈进,城镇化、新型工业化建设意味着将农村大量富余劳动力转向城镇,由第一产业转向第二、第三产业就业。这些转移的农村劳动力在进入城镇就业之前,必须接受职业技能培训,否则仍只能从事层次不高收入也不高的脏、累、差的工作。因此,对新疆大量存在的素质不高、又必须转移的剩余农村劳动力加以培训势在必行,这一培训应由农村职业教育与城市职业教育相结合共同完成。农村职业教育在对农民进行技能培训的同时,还应开办劳动力输出培训班,以外出务工人员的需要为主,开展技术培训、安全生产培训与法律知识培训等;城市职业培训既要面向农村成人,又要面向农村的初中毕业未继续升学的青年,使他们一方面学习在城市就业所需的基本职业技能,另一方面了解城市生活方式、适应城市生活规则、熟悉城市环境。

多方筹集资金,加大中职教育投入新疆的职业教育基础较为薄弱,经费投入不足、师资力量欠缺、缺少实训设备设施与实践教学基地等种种问题的存在,归根到底是由于缺乏资金。为了使新疆的中职教育健康、快速发展,应多方筹集资金,自治区及各地方政府财政应加大对职业教育的经费投入,使中职教育经费保持较大比例的逐年上升,应鼓励各行业、企业和社会力量投资兴办急需的应用型专业人才教育,或采取捐资、入股、定向培养等形式支持新疆中职教育的发展。

办好少数民族职业教育办少数民族职业教育要结合新疆的实际,考虑到各少数民族受经济、文化、教育、风俗习惯、传统观念等因素影响导致的各民族之间教育发展的不平衡,其中职业教育的不平衡、不发达尤为突出。首先,可在汉语职业学校中开设少数民族专业班,使学生在学期间持续学习汉语,毕业时既能提高汉语运用水平,又能掌握一项专业技术,可在以使用汉语为主的地区就业,也可在南疆少数民族集中的地区就业。其次,可在少数民族人口占多数的地区建立示范性民族职业学校。居住在南疆的人口82%属维吾尔族,在这些地区有必要开办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要发展这些地方的经济,使农牧民脱贫致富,必须大力发展少数民族职业教育,培养大批的少数民族专业技术人才和高素质的劳动者。另外,由于南疆处于偏远地区,当地职业培训资源有限,可以开展其他形式的教育与培训。有条件的地方可开展远程教育,建立远程教学服务网络进行网络教学,或利用优秀教师的课件进行多媒体教学,促进新疆农村人力资源开发。

通过发展中职教育开发新疆农村人力资源的重点、难点都在少数民族地区,因此,自治区各级政府应充分认识到发展中职教育是促进新疆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农村劳动力转移,实现新疆经济可持续增长的必由之路,是全面开发新疆农村人力资源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统计局.新疆统计年鉴:2007[G].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7.

[2]国家统计局新疆调查总队.新疆调查年鉴:2007[G].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7.

[3]刘文亮,等.吉林省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发展中等职业教育的思考[J].东北师范大学学报,2006,(4).

[4]庄西真.论职业教育在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中的作用[J].成人教育,2004,(12).

[5]樊小东.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与教育问题探析[J].中国成人教育,2007,(2).

[6]聂春霞.新疆中等职业教育困境思考[J].新疆教育学院学报,2002,(12).

作者简介:

范树花(1978—),女,新疆昌吉人,硕士,石河子大学师范学院教育系讲师,研究方向为比较教育、职业教育。

(本栏责任编辑:王恒)

猜你喜欢

人力资源开发中职教育新疆
河西走廊人口较少民族人力资源开发的战略思考
论公共部门人力资源开发的制度安排
对新环境下中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认识与探索
人力资源开发与智力资本提升的关系探析
校企合作模式下中职物流德育工作研究
浅析师爱在班级管理中的作用
谈信息化建设对河南省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促进作用
新疆多怪
新疆对外开放山峰
新疆对外开放一类口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