郊区配网台区低电压治理关键因素分析
2016-07-18杨琦翟礼明
杨琦 翟礼明
摘 要:阐述了台区低电压及其危害,从人员因素、方法因素、设备因素、环境因素4个关键因素分析了郊区配网台区低电压治理对电力企业经济效益及社会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关键词:台区;低电压;关键因素
一、低电压及其危害
(一)低电压定义及其成因。由于供电线路陈旧、供电线路布局不合理、电力变压器过负荷供电或电网负荷的功率因数过低等原因引起的用户计量装置处电压值持续一小时低于国家标准所规定的电压下限值,称为“低电压”。
(二)低电压危害。(1)降低各类电机的启动转矩、最大转矩、最大过负荷能力,严重时将会导致电机无法启动。(2)影响照明类家用电器的照明度,使电视、广播、通讯等信号质量下降,降低电气设备的使用寿命。例如当电压降低5% ,普通电灯的照度降低1 8% ;电压降低10% 。则照度降低35%。由于电源电压下降。引起电灯功率下降、光通量减小和照度的降低。特别是对那些利用放电现象而发光的放电灯的影响。如果电源电压过低,灯就不能稳定起燃。当瞬时电压下降1 5%时,放电灯将开始熄灭。(3)低电压运行使线路损耗增加。当电压较低时,正常运行时的三相负荷平衡状态就会发生变化。由于负荷不平衡和三次谐波电流的作用,产生零序电流和零序电压.会使电网及设备的无功负荷增加,降低功率因数,增加损耗。(4)电网电压降低到一定程度时会出现电压崩溃,造成大面积停电事故。(5)用户投诉增多,影响公司优质服务形象。由于低电压的存在会导致用户使用电力的质量受到影响,进而会引起用户的不满,进而增加用户投诉的几率,从而影响公司的形象。
二、郊区配网低电压台区治理的关键成功因素
关键成功因素(Critical Success Factors,CSF)的概念由洛克特(Rockart,1979)提出,引入信息系统研究领域,用于需求分析和信息系统规划。CSF是指为了取得满意的结果将保证个人、部门或组织在竞争中取得成功或良好的业绩和表现,必须给予特殊和持续关注的管理问题和组织领域。1987年Slevin和Pinto把关键成功因素的概念应用于项目管理研究。
(一)人员因素。(1)培训力度不够。为加强低电压台区治理,电力企业需要组织低电压治理专项培训,不定期组织企业内部人员技术培训,组织专业人员进行低电压信息PMS系统培训及录入工作。(2)技能水平有待提高。台区治理成员需多次参与培训,要求其对于低电压治理手段有较为深刻的掌握,并且能够针对供电现场不同的情况制定出合理的治理方案。
(二)方法因。(1)电压检测手段少。在低电压现象发生后,台区治理人员可通过现场检测及时获取信息,为方便采集台区低电压信息,需尽快完善配网运行监测系统中配备的电压监测模块,实现实时监控全部台区及用户的电压质量信息。(2)台区运行管理不到位。台区低电压治理需有专人负责,专人管理,定时、不定时进行现场台区及用户电压质量采集,学会利用配网运行监测系统进行台区电压质量信息的实时监控。(3)系统平台信息录入错误。经核查发现,GIS、PMS系统数据库一些参数未填写或者录入错误,系统按照录入参数计算时,造成遥测数据不合格,影响了地区整体指标。
(三)设备因素。(1)供电线径细、半径长。 部分10kV线路存在不同程度的老化现象,加之近年来城乡负荷增长迅速,供电线径及供电半径不满足现有重负荷的要求,造成线路压降大、耗损大,末端电压低,部分线路存在严重“卡脖子”现象。(2)无功补偿能力不足。随着城乡经济发展,供电区域内产生无功的电器使用增多,线路原有的无功补偿柜无法满足需要,导致线路功率因数低,线损增加,台区末端供电电压偏低。合理提高供电电压,对电网进行升压改造是降低线路损耗的有效措施。(3)变压器供电能力不足。部分台区变压器容量小,由于变压器容量与带载能力成正比,导致小容量变压器不能满足高负荷台区的用电需求。因此要增加电源点,提高高压和10kv线路的供电能力,同时对过负荷配变进行增容或者分容改造,对于低电压干线进行升级。
(四)环境因素。(1)受季节性影响较大。迎峰度夏时期易发生“低电压”现象。在每年6月至9月迎峰度夏期间,随着各类用电负荷的增长,随之而来的“低电压”更为集中,主要出现在降温负荷突增时段。因此要选用节能型变压器,对长时间连续运行的设备提倡使用节能型电机,但此类电机目前起动转矩偏小,频繁启动负载慎用,负载率在85%左右的设备才推荐使用,否则不能体现除节能效果。
三、结束语
通过台区“低电压”综合治理工作的关键因素分析,找准治理落脚点,加快治理步伐,不仅满足了农村目前迫切需求,延长了配电设备的使用寿命,给企业用户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同时也促进了社会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
参考文献:
[1] 李彩霞,赵玉珍,郭建锋,电网中低电压运行的危害及预防措施 [J].煤炭技术 2007年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