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2009-03-07管友桥
管友桥
摘要:“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是校企合作的有效形式,但在实践中步履艰难。为了走出困境,应积极探寻发挥政府的职能作用、改善学校的基本办学条件、丰富模式内涵等针对性较强的途径来确保这一模式的有效实行。
关键词:推进 订单培养 路径探析
“订单式”培养的基本出发点是坚持以就业为导向,实现学校、学生与用人单位“三赢”。但在实践中却呈现出“国家倡导无措施、企业观望无行动、学校努力无成效”的“三无”局面, “订单”数量不多、质量不高,或只是表面上的合作、没有深度的融合。如何化解困惑、走出困境,有效推行“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路径,亟待我们去探究。
一、积极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
“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不仅是校企双方的行为,更应是政府的行为。为了促使改革不断深化和有序、有效进行,政府必须有所为。
(一)出台政策
推进“订单式”人才培养,不仅需要教育行政部门的倡导与扶持,更需要建立一套刚性的制约机制和柔性的激励机制相结合的法规保障体系。德国“双元制”职业技术教育之所以享誉世界,并成为人们争相仿效的典范,就在于出台了一系列强有力的政策法规作保障,形成政府主导、全民参与、严格规范的职业教育体系。为了推进“订单式”人才培养,借鉴德国“双元制”的成功经验,政府应在以下两个方面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
第一,国家应制定企业计提职业教育专项基金的法定文件。从法理上说,企业既然消费了学校培养和提供的人力资源,获得了符合要求的高素质的员工,就应该为“订单”培养的成本提供一定的补偿,合理承担职业教育的部分费用。为了保证该部分经费有固定的来源,国家就可硬性规定将现时职工教育经费的计提比例按工资总额的2%提高到5%,其中2%用于企业内部职工的岗位技能培训,其余的3%用于与对口职业院校进行“订单”培养的专用经费,并且允许从税前扣除。这样做既可以增强企业的社会责任感与职业教育意识,又可减轻国家财政压力与解决学校的部分资金困难,还可通过目标明确的定向培养为企业提供素质较高的技能型人才,为其提高产品质量、劳动生产率及降低产品的生产成本提供了有力保证。
第二,政府要出台校企双方共建实训基地的政策。实训基地对学生技能的培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基地设施的性能结构、技术参数与配套完整的程度直接制约学生的质量。但实践设备的价值昂贵、更新频率快,仅靠学校的资金实力要解决其先进性或与企业实际的生产设备的层级接轨,那将是十分困难的,故政府应制定鼓励企业接收毕业生实习、与高职院校合作共同创办实习实训基地的政策,如企业出资与学校共建实训基地的资金可免交企业所得税、企业接受高校毕业生实习可获得财政的定额补助或银行的贴息贷款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利用行政政策与经济杠杆促使校企合作、实现双赢,真正使产学合作的“订单式”落到实处。
(二)搭建平台
校企合作、产学研结合是高职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订单式”也是高职人才培养的最佳模式。但在开展“订单”过程中,校企双方因信息不畅、沟通不够,致使学校往往处于被动难堪的境地。因此,政府应发挥其职能作用,搭建校企合作的沟通平台,为校企合作牵线搭桥,增强企业和学校的相互了解。既便于企业有针对性的参与学
校的专业建设、课程改革、教学形式与实践环境的选定,又便于学校有针对性的开展教学与教改。
二、丰富充实“订单式”培养内涵
(一)注重能力培养的综合性
高职教育的实质,就是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为终极目标。“职业能力”有丰富的内涵、很强的职业性和目的性。能力是就业的基础,没有能力本位教育,就业教育就失去了载体。“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突出了“能力的职业性”,将企业用人标准、职业岗位标准与人才培养过程密切结合起来,充分体现了高职教育的办学特色。但是,在“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实施过程中,因对人才“职业能力”理解的偏差,过多地注重了学生岗位专项能力培养,不同程度地忽视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在突出“能力职业性”的时候,还要注重“能力的综合性”。“职业性”立足于眼前,“综合性”则立足于未来,“职业能力”就是指职业人的“综合能力”,它是高职人才培养的核心目标。学生的综合能力通常包括操作能力、认知能力、表达能力、社交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显然,如果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只局限于目前上岗需要的职业技能,将会影响学生的长远发展。 “职业性”突出的是“应用性”特征,“综合性”体现的则是“全面性”与“发展性”特征。只重“应用”不重“发展”则“应用性”不能持久,实际上也未达到“应用”的目的;而只重“发展”不重“应用”,则发展也会成为一句空话。因此,在确立具体的人才培养目标时,必须将二者有机统一起来。既要有人的发展目标,也要有企业的目标;既要注重针对性,也要兼顾全面性。
(二)注重订单形式的多样性
不同的企业、不同的时期就要用不同层级、不同规格的人才,为了满足企业对人才的不同需求, “订单”的寻求、商谈和方案的设计可以突破时间、数量、区域的界限。既可以为企业设计三年的远期“订单”,做到招生与就业定向化;也可以为急需人才的企业设计一年或半年甚至更短的短期“订单”,为其特定岗位“量体裁衣”,培养特殊人才;可以是批量“订单”,形成“订单”班级,也可以是零星“订单”,形成“订单”组;可以是本地企业“订单”,也可以是外地企业“订单”。总之,学校要根据行业、企业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对人才的要求,重新开发设计课程、整合教学内容,增强人才培养的适应性与针对性,真正使企业感受到学校培养的人才“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
三、完善“订单式”人才培养的基本条件
“订单式”培养具有很强的针对性与目的性,因而要求办学的基本软件与硬件条件要与之相配套。
(一)“素质项目化”课程的设置
“订单式”培养究其实质就是“能力本位”教育,而实现此目标就必须将原学科体系设置的课程知识点与完成工作项目所需的知识点对应进行分拆,将原跨项目的学科课程体系回归到原始态的工作项目整体性的知识、技能、情景体系;以工作岗位为依据、以工作项目为载体、以项目过程为线索、以项目结果为目标,将知识、技能、态度、情景融会一体,构筑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为终极目标的职业教育课程模式。为此,按照“从工作中来、到工作中去”的课程开发思路,在对“订单式”培养课程的程设计必须注意“五个”贴近,即贴近专业研究分析职业能力、贴近岗位研究分析操作能力、贴近项目研究分析专项能力、贴近任务研究分析应变能力、贴近能力研究课程与项目的融合。
(二)“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
“订单式”素质项目的教学给教师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因教学内容既含操作技能、又含专业知识、还含工作情感,故原教师所具备的素质很难适应。此时,教师的身份具有三重性,即知识传授者的教师、操作技能指导者的师傅、工作态度与情感引导者的领导。教师原有的学科课程知识的结构是“条条”形的,要求知识的深度;而现素质项目所需知识是“块块”形的,提别强调知识的广度与工作任务的贴近性与有用性,一个项目所需知识应是原几门学科相关知识的有机重组;项目操作技能不同于学科的专业实践,它强调与实际工作的紧密性与仿真性,一个项目的操作要能真正生产出符合社会标准的有用“产品”,这一块也恰恰是我们高职教师的弱项,现有许多教师只会动口不会动手,若能动手只知皮毛、技术不精湛,很难生产出标准产品,也很难给学生起操作上的示范作用。教学质量的好坏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教师水平的高低,为此,校方要积极创造条件选派专业教师下企业挂职锻炼,参与企业产品研发、技术改造等工作,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和技术应用水平。与此同时,还要聘请合作企业的技术人员参与教学,改善师资队伍结构,实现学校教学与企业技术要求之间的“无缝对接”。企业通过给学生授课、指导实习实训及与教师的业务交流,增强了对学校与学生的了解,有利于今后有针对性的加强对新员工的管理。
(三)实践教学基地的完备
学生操作技能培养的物质前提是实践教学基地,学校的教学只有拥有对口性、实用性、先进性、开放性、完备性的实践教学基地,才能培养出适应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才能使学生实现“零距离”上岗,才能降低企业的人力资源培养成本从而为其创造利润,这也是高职院校顺利获得企业人才“订单”的前提。实践基地的建设要体现教学的职业场景,让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在环境中陶冶人的职业情操。当然,这种环境的提供不仅是学校要加强实践教学设备的投入,更要注意校企合作,采取“筑巢引凤”或“引凤筑巢”的形式,将企业的先进设备、先进的工艺技术、先进的管理经验带进课堂。也可与相应规模、技术的企业进行联姻,共建实训基地。让学生进行顶岗实习,亲身感悟企业的文化氛围与工作场景,为学生提供一个在做中学、在学中做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