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俄国加入协约国集团的宗教文化因素
2009-01-28孟昭臣
孟昭臣
摘要:1870年,教皇国世俗权力被剥夺了。“罗马问题”成为教皇国的当务之急,梵蒂冈欲借助大国恢复它过去的世俗权力。在寻求“罗马问题”解决的同时,历任教皇欲在欧洲把脱离罗马教会的新教特别是东正教归罗马教皇管辖。教皇在两大集团国家中寻求支持者,最终因宗教情感因素,教皇站在了德奥同盟国一边,俄国作为异教徒与志同道和的法、英、意组成了协约国集团。
关键词:俄国;一战;协约国;宗教
中图分类号:K51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0961(2009)06-0073-03
19世纪70年代曾雄踞僧俗之上一千一百多年的教皇国陨落了。1870年8月,意大利趁普法战争之际,出兵进驻罗马,使梵蒂冈专事教会的事务,教皇国也缩小成弹丸之地。
教皇国被消灭,“罗马问题”(即教皇恢复世俗权力和归还罗马的斗争)成了教皇的当务之急,并成为其对外政策的工具。教皇欲借助欧洲大国的势力达到其目的,并积极参与大国间乃至与其有关的欧洲以外的事务。
19世纪90年代末,当国际局势改变和两大强国集团关系紧张时,利奥十三世认定,“实现他的计划的时机已到”,因而从1887年便将自己的外交方针转变为与法俄同盟友好。利奥十三世认为法俄联盟有解决“罗马问题”的可能,而这个问题只有削弱意大利才能解决。
开始,梵蒂冈打算与法国合作共同反对意大利,那是因为中欧强国(德国和奥匈帝国)不支持梵蒂冈的要求。法国同梵蒂冈保持良好关系,是想借助天主教会在殖民地进行传教活动,还可利用“罗马问题”反对意大利。梵蒂冈此时极力渲染它在法俄同盟中所起的决定性作用。1893年11月,梵半官方刊物《罗马观察家报》说,法俄同盟是宗座的创造。梵蒂冈与法俄接近被看做是反对德、奥匈、意三国同盟的政策。
在与法国接近的同时,梵蒂冈外交界开始争取同俄国的接近并恢复1867年中断的外交关系。利奥十三世指望梵俄建交将提高罗马教廷的国际威望并保证在“罗马问题”上俄支持它。俄国借助梵蒂冈将俄国天主教会首先是波兰地区的天主教会变成俄国的忠实臣民。俄还将俄梵协作看做是削弱罗马教廷在巴尔于的亲奥活动的手段。俄国于1894年5月在梵蒂冈设公使馆。利奥十三世及其继任者提出与俄国缔结宗教条约,并且罗马教廷力争在俄国建立圣使馆。它还积极努力使俄国驻梵公使馆升格至大使馆。东正教会主教团坚决反对宗教条约和驻俄圣使馆,担心天主教会独霸俄国。
梵蒂冈与法俄接近使德国不安。1889年7月9日,德国外交部报告指出,不应当低估教皇的力量,德国应当通过奥地利向罗马施加影响,奥地利可以向教皇指出,“当他以法兰西首席主教和异教俄国的盟友面目活动时”,对他是有害的。
1904年,法国同梵蒂冈断绝外交关系,并于1905年通过了教会与国家分离法。梵法蜜月期结束了。其原因客观上是意大利实际上开始脱离三国同盟,因此梵德接近,它们回到了传统的关系上;主观上法国反教权政策促使梵蒂冈依靠德国、德皇和德皇的盟友奥匈帝国。
法梵绝交后,梵俄关系仍继续保持多年,其原因就是1905年俄国的革命事件。1905年12月,梵蒂冈颁布教皇致俄国天主教会大主教与主教的通谕,要求天主教徒“始终站在秩序一边”,要求他们忠君。俄国政府对其非常欢迎,沙皇对其“特别感激”。过去,俄国同梵蒂冈保持若即若离的关系;现在,俄国向各大使馆、公使馆和领事馆发出外交部通函,称“内务部认为,鉴于目前发生的事变,罗马天主教传教团僧侣不仅来波兰王国,而且来俄国各地信奉天主教居民区向工农讲道以抵制农民运动与社会主义运动,实属有益。因此对上述神职人员申请来俄不加阻扰,一律照准……”俄国向梵蒂冈敞开了大门。
自1910年后,梵俄关系逐步恶化。1912年8月和1913年,梵蒂冈分别向俄国提交陈述俄国天主教会情况的备忘录。备忘录提出了一系列要求,罗马教廷要求扩大俄国天主教会的活动,在彼得堡设立总主教讲道坛与教皇圣使馆,扩大天主教教育等等。这些要求与沙皇政府保持东正教会统治地位的宗教政策发生冲突。另外,俄国当局不信任天主教僧侣,怀疑他们支持波兰民族运动,将会影响俄国对波兰的有效控制。这是其一。其二,罗马教廷与德奥的关系日益亲密,也对梵俄关系影响愈来愈大。
梵蒂冈和教皇因“罗马问题”游荡在大国之间,与“异教”的俄罗斯在共同利益上进行过紧密的合作,但终因宗教问题而分道扬镳。但教皇还在努力把东正教纳入其管辖之下。
1893年9月,在芝加哥召开了世界宗教大会,大会发言和决议的基调是要求一切宗教联合起来,梵蒂冈不反对基督教会联合的思想,但过去和现在的立场一贯是,联合应当通过一切非天主教基督教会归教皇管辖的形式。利奥十三世认为这是恢复教皇中世纪世界权威的条件。
对于联合东正教会问题,1898年2月,俄驻梵代表说,教皇追求的预定目标是:利用东正教教会组织的软弱和缺点达到使它服从统一的罗马纪律的目的。利奥十三世准备承认东正教会教义方面和其他的特点,但要求东正教会承认教皇对它们的最高权力。教皇首先向东方呼吁:天主教会与东正教会的分歧并不大,他说:“同我们的意见不一致的主要问题是罗马第一主教应居首位的教义。”他号召东正教会同罗马教会重新联合并恢复统一,他还向各斯拉夫民族发出呼吁,号召他们同天主教会恢复统一。
1054年东西教会分裂,被称为“希腊正教”的东正教逐渐向巴尔干和中亚地区发展,1448年,俄罗斯正教会借君士坦丁堡教区牧首在1439年佛罗伦萨宗教会议上与罗马天主教会重新修好违背了东正教教义为由,在莫斯科召开东正教会议,推选俄罗斯人担任主教。16世纪末,随着东罗马帝国的灭亡,东正教的东方各国被奥斯曼土耳其所征服,莫斯科都主教脱离君士坦丁堡自立,自封为东正教会的首脑,宣布俄罗斯承袭罗马帝国,莫斯科是“第三罗马”和“基督教的新世界中心”,建立牧首区,形成使用斯拉夫语的俄罗斯正教会,东欧各国正教亦陆续宣布自主。东正教不承认罗马教皇的权威和领导。俄罗斯东正教会是国家机器,但教会的最高领导权属于沙皇,教会完全依附于世俗政权。
庇护十世继续执行使非基督教会服从罗马管辖的方针。虽然他反对在教义问题上对东正教会让步,但承认教皇统治权的合并派教会。教皇把加里西亚看做在俄国宣传教会合并与传播天主教的起点站,加里西亚合并派教会的都主教到俄国去了一次,他曾企图说服旧教教会归顺教皇。
欧洲任何地方的宗教和教会也不像巴尔干国家和东欧那样与政治混在一起。梵蒂冈与奥匈帝国,广为利用这个条件,借助宗教与教会实现本身的政治目的。1913年初,奥匈帝国发表正式声明,宗教保护权是君主国自古以来的权利,君主国珍视这一权利的实现,就像法国珍视它对天主教徒的保护权一样。
利奥十三世支持“天主教泛斯拉夫主义”,它是奥匈
皇帝统治南方斯拉夫人,使其在天主教的怀抱中联合起来的计划。天主教泛斯拉夫主义具有明显的亲奥性质。1881年在罗马举行“全斯拉夫的”基里尔·美多德节上,教皇曾“竭力宣扬现在斯拉夫人所向往的新中心是奥地利而不是俄国,宣扬奥地利是主要的斯拉夫和天主教国家,而俄国虽然是斯拉夫国家,但不信奉天主教……”…
德国也渐渐对教会合并派发生兴趣,它千方百计地向加里西亚的希腊天主教徒,或者更确切些说,向希腊教会合并派信徒表示自己的好感。教皇宣传部部长拥护三国同盟反对俄国,1895年,他因积极支持三国同盟和奥匈帝国向巴尔干渗透而获得奥匈皇帝授予的大十字勋章。俄驻维也纳秘书说,“他的理想是使波斯尼亚一黑塞哥维亚那全体居民天主教化”。
塞尔维亚政府认为,塞尔维亚与梵蒂冈建立关系后,奥匈保护权自然取消。于是,19世纪末塞与梵进行缔结宗教条约的谈判。沙俄对此表示反对,认为缔结这种条约将加强罗马教廷与天主教在巴尔干的地位。在一战前,塞尔维亚再次提出宗教条约,俄不再反对,因为只有通过塞尔维亚政府和罗马教廷建立直接关系才能结束奥匈帝国至今对上述地区天主教徒的保护。由于奥匈政府的干涉,塞梵谈判受阻。梵蒂冈支持奥匈帝国对阿尔巴尼亚、黑山、保加利亚和南斯拉夫等国的侵略。1912年,梵蒂冈在有关巴尔干国家的事务中的表现是,如果不是公然敌视东正教,起码对奥地利政策及其利己的无理要求非常支持。
虽然教皇尽了五六十年的努力,基督教会的联合仍然没有实现。梵蒂冈在巴尔干采取亲奥政策,并以日益公开的同盟者身份加入德奥同盟,公然支持德奥的教会合并派用天主教统一东正教。这极大地刺激了俄罗斯,并使其远离梵蒂冈去追寻志同道合的伙伴。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赞成合并的运动在保加利亚、罗马尼亚活跃起来,但俄国东正教会坚决反对与罗马教会合并。俄国驻梵蒂冈公使写道:毫无疑问,一旦时机成熟,教廷将动手实际解决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纳的教会合并问题,并将得到奥匈帝国政府的积极支持。
19世纪末,梵蒂冈又恢复了同德奥长期密切合作的政策,罗马教廷坚定不移地指望德国。威廉二世知道,宗教是极为重要的政治因素,利用教皇为德国利益服务是德国的一贯方针。
德国统一,改变了传统欧洲政治军事平衡局势。德国提出了一个“泛德意志同盟”,它在欧洲是向比利时、荷兰、卢森堡、罗马尼亚、巴尔干诸国、意大利与法国的领土进行扩张。痛恨斯拉夫人民的泛德意志主义者,制订瓜分俄国、奴役斯拉夫人民首先是波兰人的计划。梵蒂冈支持这个计划,那是因教皇认为:欧洲有一个以服从、秩序、尊重当局和敬重教会为主宰的国家,每个天主教徒可以自由地按照自己的信仰生活,这个国家就是德国。
促使梵德联盟巩固的因素还有一个,那就是信奉天主教的奥匈帝国与德国是一个联盟的成员。奥匈帝国被梵蒂冈视做欧洲的天主教堡垒与在巴尔干诸国传播天主教的基地。奥匈帝国的老皇帝日甚一日地听从教会并受耶稣会士的影响,皇位继承人弗兰茨·斐迪南受耶稣会士的影响更深。
以弗兰茨·斐迪南大公为首的奥地利要占领塞尔维亚并将其领土并入哈布斯堡版图。奥匈挑动巴尔干各族人民的宗教纠纷作为推行它的巴尔干政策的重要手段。1908年10月,奥匈帝国正式宣布兼并波斯尼亚与黑塞哥维那。德国支持奥匈帝国的政策和行动。
两个敌对的集团在“保护基督教徒”、“保护天主教徒”和“保护东正教”等的口号下进行争夺。利奥十三世预见到最近期间欧洲列强即将发生军事冲突。亲梵蒂冈作家将利奥十三世描绘成“缔造和平的”教皇。实际上,在教皇国灭亡初期,为了“罗马问题”的解决,教皇期盼进行一场大国间的战争,德国及其盟国意大利在它所期望的战争中败北,来恢复罗马教廷昔日的地位。耶稣会人士坚持认为,只有欧战才能为恢复教皇国扫清道路,正如1902年5月14日红衣主教所说,“只有剑或奇迹能够解决”。“欧战之后,列强应开代表大会,重新承认教皇的世俗权力……”
当欧洲大战来临之际,梵蒂冈认为,罗马教廷的命运此时还是与最胜任欧洲宪兵角色的国家联系在一起,这个国家它认为不是法国,因为法国实行反教权措施;也不是新教的英国,更不是俄国,教皇在恢复他的世俗权力问题上无论如何不可能对俄国寄予很大希望;而是德意志帝国,因为德国在梵蒂冈看来坚如磐石,况且与梵蒂冈有联系的天主教中央党在梵蒂冈的一贯支持下自20世纪初已成为德国的领导党、执政党。因宗教因素,教皇站到了德奥一边,俄、英、法、意则成为梵蒂冈的对立面。
在地理位置上,俄国接近德奥而远离法、英、意,在利弊抉择和宗教氛围中,面对“异教”咄咄逼人的形势,俄罗斯显得形单影只。此时,“沙皇政府也害怕在德国面前陷于孤立,纵然它不像法国怕得那么厉害”。出于“趋利避害”考虑,俄国不得不远交法、英、意。它们之间在争夺利益上彼此都有矛盾,但在宗教上与梵蒂冈相左这点上找到了结合点,这成为促使它们组成协约国集团的因素之一。
俄国虽然与教皇及梵蒂冈搁置宗教成见,进行过一段密切的合作,但终因宗教信仰的不可调和关系,加之德、奥匈利用宗教作为武器咄咄逼人的形势,使俄国从精神和利益双方面考虑,做出了最后的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