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俄国戏剧舞美特点初探

2016-11-11王颖颖

人间 2016年27期
关键词:舞美俄国戏剧

摘要:本文对俄国舞美各要素尤其是布景、道具和服装进行分析,采用文献综述法对各要素的发展史进行梳理。并对各要素在戏剧舞台上的类型及功能阐释和说明,阐释立体布景与平面布景,绘画布景与透视布景的特征,角色型、辅助型、特征型道具的不同功能,角色型、表现型、还原型服装的使用,明晰当今俄国舞美变迁的特征及内涵。

关键词:舞美;俄国; 戏剧

中图分类号:J8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9-0232-01

俄国戏剧发展史也是一部舞美艺术形成发展的历史。根据俄国戏剧史可以划分舞美艺术的各个阶段。舞美艺术根源于古代仪式活动和民间表演中的前舞美艺术,发展于十六至十七世纪末的宗教戏剧和宫廷戏剧中,高涨于十八世纪的推崇西欧风潮中,在十九到二十世纪初不断探索新的艺术形式。

舞美艺术包括布景、道具、服装、化装、灯光、音乐等。其中最重要的是营造表演时空背景的布景、自成一体或辅助功能的道具和有角色特征或娱乐效果的服装。以下对布景的发展史、道具的三种功能及服装的三种类型三个部分一一解读。

一、布景发展史

布景是舞美中起着营造表演时空背景的作用。布景的划分:根据组成结构有一堂景和三面墙之分;根据绘制工艺有透视布景和绘画布景之分;根据形状有平面布景和立体布景(实用布景)之分。

古代戏剧表演较简单,一般露天进行,也就谈不上专门的布景艺术。如民间表演《沙皇马克西米利安》在普通房子里演出,不需要布景,只需要一张椅子作为沙皇的宝座就够了。十六十七世纪戏剧表演中舞美形式更多样,但主要在道具的精致上。一般在剧院或教堂进行表演,只是对环境进行简单布置。如《炉刑宗教剧》中布置教堂:教堂大厅中间放一圆形屏帐,中间放一盆炭火,这样模仿炉刑场景。十八世纪舞台美术的布景受西欧影响,随戏剧艺术的发展有了较大提高。因演出剧目不同而有区别:歌剧和芭蕾舞剧专供宫廷贵族欣赏,布景富丽堂皇;有些话剧则是从歌剧和芭蕾舞剧用过的布景中捡来搭配的。舞台美术的发展与剧本的内容有密切联系。

古典主义悲剧中,受制于三一律通常只用一堂景,为增加舞台空间感一般采用透视布景,画面逆光处理,但是较抽象,缺乏民族和时代性。在歌剧、芭蕾舞剧和一部分喜歌剧中室外景较多,多采用绘画布景。随戏剧发展,部分采用了室内景,即三面墙布景的体系。

十九世纪布景绘制工艺发展较快。冈扎戈根据多年的实践经验,提出舞台布景和演员的舞台动作相结合的理论。另一位意大利美术大师卡诺比善用绘画中光的效果,如火光、月光的投射,起到强烈的渲染气氛效果。同时存在的还有实用布景,有立体与平面、活动与固定之分。立体布景指在木制框架(梯子、斜坡、平台等)上覆着绘有图画的亚麻布,扮成岩石、桥、礁石等立体事物,使表演环境更加逼真。现在的布景艺术更精巧,通常由专做布景的美术家领导团队完成,步骤也更繁琐。先由美术家根据剧本的风格选择抽象或具体的布景主题、文字和光线色调,制成各部分的布景草图。根据草图做出包括侧景、檐幕在内的布景整体并观察效果。最后是做真实尺寸的布景投入使用。

由此可见,布景的发展经历了由简到繁,由取自西方到独立创作,由一堂景到三面墙,由生搬硬套到与剧本融合的过程,一步步随俄国戏剧的发展而成熟。

二、道具的三功能

道具在表演中作为添景物自成一体或起第二性的辅助作用。包括各种装饰物(伞、手杖等)和小的生活用具等。具体分为角色型道具、辅助型道具和特征型道具三类。

角色型道具。常用于仪式,具有独立特征。如古代祭拜中的野兽图腾、圣餐礼上的供桌。《迎春》仪式分“迎春”、“贺春”和“葬春”三大部分,表现迎春神、庆贺春神到来和葬春神的过程。在“葬春”中有道具的使用:扮演春神的姑娘在圈子里跳舞,伴唱者歌颂春神在人间的欢乐;此时另一姑娘身裹白被单出现,所有人表示惊慌并转过脸说“死神,死神”;大家开始与死神搏斗,死神用树枝打倒春神;接着就是送葬的仪式。白被单与树枝都有角色型道具的特征。而在20世纪下半叶到21世纪初,道具的角色型功能在剧院大师的创作中获得新生。如表演基督之死时扯破檐幕,表演婚礼时摔破瓦罐。

辅助型道具。用于展示技巧、能力、动作,角色的性格特征或表演情境。如在民间戏剧或传统戏剧中圆木可扮作婴儿,梳子可扮作纺车等。借助木棍可表演在广场上滑行的骑士;借助凳子人可表演登山;舞扇可表现日月升起、鸟群飞翔、微风拂叶的过程。古代民间表演以牵线木偶戏为例。表演中最常见的是“维尔捷普(вертеп)”:一种便携的两层式的木箱。高约两米宽约一米,每层通过绳穿过窗孔控制木偶。上层表演的内容与基督耶稣的诞生有关,下层表演与希律王杀婴儿有关。道具创造情境,演员置身其中利用各种工具表现生活。

特征型道具。用于表明活动地点、人物身份特征。如表明职务身份的帝王权杖、军长的锤形杖、高级神职人员的长手杖以及表明生活情境的伞、行李、公文包、钱包、手机等。

三种功能并不对立。同样的事物,经常在同一舞台不同时刻甚至同时扮演三种类型的任一种。这依据的是“瞬时再现”(мгновенное перевоплощение)法则。

三、服装的三类

服装在表演中表现角色特征或起娱乐效果。在戏剧历史上有三种典型的戏服类型:角色类、表现类和还原类。

角色类服装。这类服装有时覆盖全身,着此装的同时进行歌舞。如南俄戏服表现的是一种宇宙模型,作为演员的伙伴表现演员与时间、历史的联系。再如民间表演的手指操控木偶表演中,耍木偶的人腰间扎一条被单,像条裙子,演出时双手将被单翻在头顶上,遮住头部当作屏幕即开始表演。

表现类服装。是一种演员外形改变的方法也是表演的元素之一。在仪式和民间表演中,易容常带有怪诞、讽刺的特点。如男人扮女人,女人扮男人,年轻人扮老人,美女扮巫婆或扮各种动物。如民间表演熊戏中,人反穿皮袄扮作熊,表现地主老爷的恶行和丑态。

还原类服装。还原角色生活时期真实的服装特色及心理状况,表现日常生活习俗。具有独立特征,是舞台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前两种服装的创作基础。

三种服装类型适用于戏剧表演的任何时期:从古代仪式和民间表演到现代艺术实践均适用。古代仪式及民间表演中的角色服装,像所有其他舞美元素一样是无数无名民间大师的创作结晶。直至20世纪戏服的设计一开始就是艺术家有意识创作的结果,到20世纪下半叶,戏服作为舞美的元素已经脱离演员,有独立的角色了。

通过以上对俄国舞美各历史阶段发展的纵览,以及对主要舞美形式(布景、道具、服装)特点的解读,可以发现俄国现代舞美,相对古代有以下特点:

1.无意识到有意识:由古代前舞美艺术无意识的形成到现代专门舞美家的有意识创作;

2.由简到繁:由露天表演、随手拿日常用具开演到在专门场所布置背景墙有专门道具表演;

3.单一到多样:由说唱表演加被单(音乐和道具)的表演到布景、道具、服装、化装、灯光、音乐的协调组织;

4.学习西欧到俄国自创:由依赖引进西欧美术家做布景到自主改革舞美艺术与本民族文化融合。

作者简介:王颖颖(1992-),女,汉族,山东济南人,在读研究生,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文学院,研究方向:俄罗斯文学。

猜你喜欢

舞美俄国戏剧
传统戏剧——木偶戏
七颗钻石
1.2019世界集邮展览开闭幕式舞美效果图 2.武汉天地世界音乐节效果图
戏剧评论如何助推戏剧创作
论戏剧欣赏与戏剧批评
论舞台装置的隐喻性表达
“首届舞美大师论坛——感受视听空间的表现力”在京举办
戏剧就是我们身边凝练的生活
哥德巴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