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影视作品视角下第三者问题的社会学思考

2009-01-20常蕾蕾

湖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9年5期
关键词:第三者

常蕾蕾

[摘要]本文主要针对第三者现象在影视作品中涌现并日趋增多这一社会现象,选取几部电影作品中的第三者形象为分析对象,由影视到现实,通过文本分析方法以及主客观分析方法对第三者问题进行探讨,旨在透过影视作品中存在的问题反思第三者出现原因,寻求解决办法及问题对策,以期弱化第三者问题夸大化的趋势。

[关键词]影视作品视角;第三者;社会学思考

[中图分类号]C91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4738(2009)05-0029-04

“第三者”现象在我国婚姻家庭中渐呈蔓延泛滥之势, 并对人们的婚恋观和家庭观产生了严重影响,社会各界对此给予了极大关注。从法律角度来说,“第三者” 系指明知他人已有配偶仍与之产生恋情并造成婚内夫妻感情恶化或离婚者[1]。而作为一个社会学概念,它通常是指介入他人婚姻,与夫妇中的一方有婚外性关系的人[2]。从主观要件方面看,只要是“婚外恋”的,就构成“第三者”。过去,第三者常常被说成是“第三者插足”,也就是说,这种“插足”式的关系只要是在一定的时期内比较稳定地维持着,而不是“一夜情”或者买卖关系,不管最后是不是以婚姻为目的,都应该算是“第三者”。笔者在此探讨的第三者也主要指介入他人婚姻并可能破坏夫妻双方关系及感情的人。

一、影视作品中的第三者形象及问题剖析

2008年的几部颇具气势和影响力的电影作品几乎都无一例外地选取了第三者介入。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梅兰芳》、《画皮》、《非诚勿扰》三部岁末大剧。它们都以绝对优势创造了高票房纪录和高观看率,其中除了明星大腕的倾情演绎外,第三者的情感纠葛也大大地吸引了人们的眼球,为其成功立下了汗马功劳。其中的第三者形象具体分析如下:

《梅兰芳》——孟小东作为梅兰芳的搭档,她青春美丽有才,由衷地欣赏爱慕梅兰芳,并与梅兰芳日久生情,两情相悦,致使梅妻上门争吵。在看清她和梅兰芳所处的形势后,为了不成为梅兰芳的绊脚石,为了让他在事业的舞台上更上层楼,她毅然地抽身远走。

《画皮》——小唯出尘脱俗、清纯可人的九尾狐小唯,只因王生的搭救而在那一瞬间芳心暗许,明知道王生已有妻子,却仍旧爱得痴迷。在试图做王生的小妾遭拒后,甚至不惜以杀人为代价威胁王生的妻子佩容,为的只是取而代之,能够和王生在一起。其因爱而生的破坏力让人叹为观止。直到最后一刻,她仍旧不惜以生命为代价去成全爱人的选择,可谓将第三者的痴情演绎到了极致。

《非诚勿扰》——梁笑笑作为空姐的梁笑笑性感优雅,只因一次偶然的机会爱上了有妇之夫,明知道等待之后仍是等待,却依旧爱得欲罢不能,只能以酒精麻醉自我,逃避现实。但现代女性的自觉意识又让她不甘心永做一个见不得光的第三者。于是几番争扎几番痛楚,求死未成之后,她终于摆脱旧梦,决绝地跟第三者的身份做了告别,投入到了新的生活中。

综合上述三个电影中的第三者形象,我们不难发现如下问题:第一,电影中的第三者多为正面形象。作为第三者,她们不仅青春貌美,温婉可人,还信仰爱情忠于爱情,甚至为了所爱的人可以作出让步作出牺牲,而这种纯精神的爱恋总会触动人们内心的柔情,让人不忍责怪。此外,她们还都有很强的自立和自省精神,在充当第三者角色时并不是稀里糊涂,不可理喻。对于爱情,她们可以勇敢地去追求,如痴如醉不问归路,但迷惘与挣扎过后她们总会勇敢地跟对方说再见,跟第三者身份彻底告别,在华丽的转身之后成全完整的自我;第二,作为第三者,有时为了达成目的,即使再可爱的一个人也可能变得很疯狂,为爱不惜一切代价,给他人造成巨大伤害;第三,作为第三者爱慕对象的第二者,在这场三角关系中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他们从心里接受了第三者,但又不能背叛自己的家庭,徘徊在妻子与情人之间,他们矛盾重重,却又欲罢不能,到最后往往伤害的不只是“第一者”和“第三者”,甚至也伤害了自己;第四,第三者的出现不管是明是暗,总会或多或少地牵扯出原配作对比,而作为受害者,第三者希望取而代之的原配,她们本身不一定不好,只是与第三者相比少了些许外在的诱惑,而第三者的出现总是让其不得不为了维护爱情或家庭而奋起抗争;第五,社会对出于感情需要的第三者没有绝对的谴责,持宽容同情态度,对“第二者”也很少有批评态度。

二、第三者现象涌现的原因剖析

俗话说“世上有,戏上有”,电影作品中的第三者形象虽有虚构成分,但不排除现实中真正存在的可能性,这也正是人们常说的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基于上述三个荧屏第三者形象,我们可将第三者出现的原因简单归结如下:首先,能够吸引女性第三者的男性多是人到中年的成熟男人,事业有成,处事干练,懂得怜惜女人;可以说,他们有绝对优秀的外在条件,对年轻女子有致命的吸引力。也正是因为这一点,温柔漂亮的年轻女子通常容易动情,主动投怀送抱;而优秀的男性或是真的不满原有婚姻,对第三者情有所钟,或是缺乏责任意识,但到最后则都坦然接受年轻女子,婚外恋关系正式宣告诞生。换言之,出现第三者并不全是第三者的过错,而是男女双方合力的缘故。若第二者忠于自己的配偶,有责任意识,则第三者再怎么心甘情愿,主动诱惑,最终仍得黯然离去。其次,社会舆论对第三者的谴责越来越小,特别是对出于感情原因的第三者抱有同情态度,甚至有人提出“爱情里没有第三者,只有先来后到之分”。

以上几点是基于电影形象分析得出的第三者出现原因,而在现实中,第三者的出现原因绝不仅是上述几点概括得了的,具体而言,其出现原因可归纳如下:

(一)历史原因

一夫一妻制是基于社会的发展,在私有财产制产生之后,为了子女继承财产的需要而产生的,并不像我们一般人想象的那样普遍。默多克曾经在1949年对世界238个社会进行统计,实行一夫多妻制的有193个,占总数的81%,还有2个则是实行一妻多夫制,占1%。1973年,也有学者重新对全球854个社会婚姻形式进行分析,结果再度证实了严格的单偶婚制只占其中的16%,另外有39%的社会基本实行单偶婚制度,但同时存在少数的一夫多妻制[3]。此外,从渊源关系上说,第三者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是人类原始时代性自由残余的表现。人类为了克服原始性杂乱带来的种种恶果而选择了个体婚制,但个体婚制又始终没有摆脱杂婚制的骚扰。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书中指出“其实性关系的相对自由绝没有随着偶婚制甚至个体婚制的胜利而消失”,“虽然加以禁止,但终不能根除的通奸,已成为与个体婚制和杂婚制并列的不可避免的社会制度了”。

(二)社会原因

社会学家认为,历史上的非道德主义往往出现在社会结构大动荡的时代。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市场经济尚未完整地确立其自身形态。一元化价值模式瓦解,社会结构处于高度的分化与整合过程中,社会结构中缺乏传统主体文化价值的有力支撑,必然会导致人的行为无序与道德滑坡。传统人际关系的破裂,必然带来社会结构的“脆化”和社会规范的“弱化”[4]。第三者的出现正是这种社会结构脆化在家庭问题上的具体表现。

在生产力水平比较低下的时候,联结夫妻双方关系的不是感情,而是义务。双方为了共同维护这个家庭的正常运转而克制了自我情感的空缺,夫妻关系多为“凑合型”或“维持型”。但随着改革开放后我国生产力的迅速发展,维持生计已不再是家庭的首要话题,就像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讲的那样,人类在满足了低级的生理和安全需求以后,便进一步寻求更高一级的满足,此时家庭关系就由“机构型”向“友伴型”转化,随之而来的即是夫妻双方对情感交流和精神契合的看重。一旦这种精神需要无法满足,便会转向婚姻外寻求解决办法,为第三者的出现提供了契机。

同时,经济的发展,受教育程度的提高使人们日益独立,让人们更喜欢在社会的各个层面突出自我。特别是以中产阶级和白领阶层为代表的年轻人,他(她)们不希望组成固定的家庭,至少不希望过早地受到家庭的羁绊,于是做第三者成了他(她)们的一个备用选择,这在客观上增加了社会上第三者的数量。

此外,社会转型期的一大特点就是东西方文化的交流增多。在引进先进文化的同时,西方的一些性自由和性放纵的思想也流入我国,并被部分男女盲目接受和仿效。与此同时,一些传统的“白头偕老”、“休戚与共”等重视婚姻和家庭关系的思想不再被人们认可,而“爱情至上”、“不在乎天长地久,只在乎曾经拥有”的思想则大行其道。与之同步的是,作为社会舆论导向的大众传媒也总是以第三者情感纠葛为卖点,为第三者辩护,美化第三者行为,降低了人们对第三者应有的谴责。于是,整个社会的舆论压力降低,为第三者的出现提供了一个宽容的社会大环境。

(三)个人原因

人们择偶时大都在青年时期,经验、阅历和成熟度不够,主观的设想与感情体验尚处于幼稚阶段,接触面不广,而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社交圈子的日益扩大,独特的新鲜的异性随处可见[5]。其中可能有比当初选中的更“优秀”更“合适”的,正所谓错的时间遇上对的人。于是,羡慕、崇拜、眷恋之情油然而生、潜滋暗长,加大了出轨的可能性。同时,人是一种感性的动物,对美好的事物总有天然的追求欲和占有欲,而这不断更新的欲望单凭婚姻中的另一半去满足是不现实的。于是人们转而向婚外去探寻去实现。而人的本性又具有劣根性,得不到的总是好的,得到了便不再珍贵,就像有了红玫瑰想要白玫瑰,有了白玫瑰又对红玫瑰念念不忘。所以,面对婚姻外的花花世界,总有人耐不住去尝试诱惑,去满足渴求。

此外,人到中年,夫妻双方由于沟通不畅,互信度不够或者心理、价值观念的不同步变化,很容易产生分歧或争吵,加剧了婚姻危机。司登堡(L.Steiberg)和司里堡(S.B.Silverberg)提出,如果把家庭生命周期的每个阶段的婚姻满意度连成一条曲线,那么这条曲线是呈“U”字形,即初婚和年老时,夫妻的婚姻满意度都比较高,而中年夫妻的婚姻满意度相对较低[6]。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促使了第三者的出现。

三、解决第三者问题的对策分析

婚姻从来都不是一个人的事情,就像我国《婚姻法》规定的那样“婚姻系指一男一女间建立起来的以终生共同生活为目标的合法的两性结合关系”,它需要的是夫妻双方的共同维护和共同经营。因此,在婚姻中出现第三者以前,夫妻双方就应该有危机意识,注重平日里对彼此的关心,合理调适夫妻关系。具体而言就是要认识和接受爱情的可变性并在婚姻生活中努力营造条件使爱情不断更新升华,时刻保持和培养自己的吸引力;对家庭和社会尽责,互相关心,共同抚育子女,自觉抵制外来诱惑,维护家庭稳定;夫妻平等,在家庭中消除性别歧视,夫妻在人格感情、经济、家庭事务分配、家庭事务决策、双方的姻亲关系等方面保持一种平等的关系;相互支持,相互鼓励,共同提高,既是生活上的伴侣,也是事业上的同志[7]。此外,对于夫妻来说尤为重要的是责任意识。婚外的世界虽有很多的诱惑,人类的本性也有“猎新”的特质,但人毕竟不是动物,不能只听任动物的本能作用。希布塔尼指出:“在所有社会中一般都认为,某些冲动是必须加以控制的,至少要使它们处于理性的监督之下。”[8]所以,坚守自己的责任,履行自己的义务,对家庭负责是排除第三者的第一要义。

由于现在的第三者仍以女性居多,因此,在教育上仍应注重对女性独立自主精神的培养,使广大女性有独立的经济基础,进而在精神上独立,树立第三者可耻的意识,不依赖男性,不去做第三者。即使真的是情非得已爱上了有妇之夫,也要视情况而定,不盲目破坏别人家庭,不以爱情的名义巧取豪夺。

作为两性世界另一半的男性,对于“第三者”问题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除了把持好自我,不盲目攀比,不因为经济地位的提高而去寻求外在的“艳遇”外,男性还应该有抗拒诱惑的免疫力,有对爱情的忠贞和对家庭的责任感。否则,最后不只是伤己害人,甚至会牵连到整个家庭。假若夫妻双方真的已无感情,家庭无法维持,那也要通过合法程序结束这段婚姻,再开始与“第三者”交往,这是对彼此都负责任。

此外,法律、大众传媒以及社会舆论对制止第三者行为,消除第三者问题也有不容忽视的作用。具体而言,作为社会强制约束力的法律不仅要在法律条文上有对夫妻忠实的义务及违背后的责任作出明确规定,还要切实贯彻离婚过错赔偿制度,对犯错方进行惩戒,对受害方进行安抚,以法律手段维护社会公正,规范社会秩序。而作为影响受众心理的大众传媒则应该在反映现实的时候少为第三者辩护,少为出轨者寻找理由。同时,要更多地宣扬女性的自立自主精神,促进女性的自我觉醒,为社会创设一个积极向上的舆论导向。最后,对于社会舆论,则需要从源头上对人们进行教育,使人人都对第三者有一个正确的看法,从心里排斥做第三者,如此,全社会都将不耻第三者行径,对第三者的出现形成了威慑。

四、结语

总之,第三者问题无论在电影作品还是生活中都已屡见不鲜,并日益影响和改变了人们的婚恋观。忠于感情,顺应人性需求在一定程度上是以人为本,是一种社会进步,但人毕竟是社会的人,扮演着一系列社会角色,也相应地承担一系列社会责任。这就要求人们在可能情感出轨,可能充当第三者时,多一些理性的思考,多一些责任意识,权衡好孰轻孰重,而不只是让感情冲昏了头脑,做了感情的奴隶。

[参考文献]

[1] 肖良.试论用法律手段遏制“第三者”现象的蔓延[J].成都大学学报(社科版),2003(1):17~18.

[2] 胡会.离婚损害赔偿中若干问题的思考[DB/OL].(06-07-18)http://www.studa.net/minfa/060718/17020519-2.html

[3] 张文霞,朱东亮.家庭社会工作[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5.

[4] 刘杰森,孙方明.婚外恋的社会学视角[J]. 社会,2001(4):34-35.

[5] 陈一筠 .婚姻与家庭[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4:37.

[6] 司登堡,司里堡.家庭生命周期的影响因素[J].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the family,1987(49):751-760.

[7] 张文霞,朱东亮.家庭社会工作[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242.

[8] 基·瓦西列夫.情爱论[M]. 三联书店.1984:169.

猜你喜欢

第三者
人形
第三者侵害配偶权的侵权法责任研究
第三者无意但不无辜
试论婚姻关系中“第三者”的概念和表现形态
把婚姻逼上绝境的,绝不是第三者
第三者插“头”
试论影视剧中的第三者现象
关键词
丈夫出轨,可以告第三者吗?
第三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