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学生群体性事件成因和处置研究

2009-01-20王烁生

湖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9年5期
关键词:群体性事件高校学生

王烁生

[摘要]高校学生群体性事件是影响高校稳定的重要因素。本文通过对高校学生群体性事件的涵义、表现形式、特征、划分、动机和诱因进行分析,提出解决高校群体性事件的防范手段与处置措施,这对维护高校的稳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高校;学生;群体性事件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4738(2009)05-0020-03

一、 高校学生群体性事件的涵义、表现形式、特征和划分

(一)高校学生群体性事件的涵义

广义的群体性事件是指由同类个体组成的整体,由于某种共同的要求,造成对社会具有不平常影响的事情[1]。高校学生群体性事件是由大学生参与,形成有一定规模、组织和目的的集会、游行、静坐请愿、聚众闹事等群体行为,并对社会和校园管理产生影响的事件。大学生的集群行为常常是由对某一事件的片面认识而引起的。大学生由于社会经验不足,生活阅历浅,缺乏全面、深入、辩证思考问题的能力,常常以偏概全、以点代面,形成偏激的观点或想法,一旦有合适的时机或途径,再加以某些心怀叵测的人的鼓动,容易产生“情绪共振”而爆发群体行为。

(二)高校群体性事件的表现形式

高校群体性事件的表现形式与其他社会群体性事件大致相似,只是其参与者主要为在校大学生,因此也有其特点。从其具体表现形式看,主要包括罢课、游行、聚会、静坐、围攻等方式,对教学和社会秩序有一定的干扰。在新媒体时代,网络舆论的形成非常迅速,一个热点事件的存在加上一种情绪化的意见,就可能成为引发大学生群体性事件的导火索。大学生为了实现某一目的,利用网络大规模传播,发布某一方面信息,以发泄不满、制造舆论。网络因其具有传播广且言论具有自由度和匿名性,而成为社会或学校焦点问题的信息传播中枢。

(三)高校群体性事件的特征

高校群体性事件具有以下几种特征:一是参与者具有一定的同质性,主要参与者是在校大学生,年龄一般都处于19—25岁这个年龄阶段,高校群体性事件具有交互性、盲动性等青年群体事件所具有的特点。二是难以预见性,不仅仅限于在某些重要的日子或有纪念意义的时段,常常受到许多难以预料的外界因素的影响而改变形式,造成更大的危害和后果,超出事件参与者的原来设想。三是合理的要求与违法行为相互交织,处理上需要较高的政策与法治水平,在冲动情绪的支配下,大学生有时会采取极端甚至违法的方式寻求问题解决的方式,这样的事件爆发出来后常常难以控制。四是部分群体性事件存在外部势力的挑拨、煽动。近年来发生的高校群体性事件,常有社会上各种敌对势力、敌对分子和少数别有用心的人挑拨、煽动。五是目的的单纯性和行为的偶发性,高校群体性事件的主体是学生,他们在爱国、维权、反腐等旗号下,冲动和好奇所形成的群体性能量是很大的,如果一旦误导成功,学生就能倾刻汇成群体性的发泄。

(四)高校群体性事件的划分

高校学生群体性事件按是否涉及政治内容,大致可分为三类:即政治类群体性事件、非政治类群体性事件和复合类群体事件[2]。如1999年在全国范围掀起的反对以美国为首的北约轰炸我国驻南使馆的游行,这类事件起因相对清晰,具有较强的政治性。按照性质的不同,又可以划分为合法的群体性事件和非法的群体性事件。合法的群体性事件是指同类个体组成整体后,共同采取合法的手段维护自身合法的权益,虽对社会造成较大影响,但未违反国家禁止性法律规定的群体性事件。按照表现形式不同,还可以划分为消极的大学生群体性事件和激进的大学生群体性事件。消极的群体性事件是指采取静坐、罢课等消极不作为手段对社会上造成较大影响的群体性事件。激进的群体性事件是指同类个体在组成整体后,共同采取集会、游行、集体围攻党政机关及其他要害部门,堵塞交通,甚至采取打、砸、抢等暴力手段对社会造成较大影响的事件。

二、 高校群体性事件成因分析

(一)高校群体性事件动机分析

高校群体性事件的动机是多方面的,他们有的时候带有一定的盲目性和冲动性,群体性事件发生的动机也是各有不同。

1.消极心理倾向。近年来,我国大学生中存在的心理障碍问题日趋严重。有关调查结果显示,全国大学生中因精神疾病而退学的人数占退学总人数的54.4%,有28%的大学生具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其中,有近10%的学生存在着中等程度以上的心理问题,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已相当严重[3]。另外,大学生的心理需要是复杂多样的,对客观存在环境的情绪反应具有不稳定性。他们遇事易冲动、兴奋,或争吵、反抗;他们对社会现实非常敏感,反应迅速,他们的喜怒哀乐,一般都表现得比较充分而具体,情绪变化与外部基本是一致的。在思想意识、情感情绪上互相影响,为群体心理和行为的形成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2.高校群体性事件是大学生在多重压力下暂时释放压力和满足需求的途径。当代大学生面临学业、就业、生存、贫困以及情感等多重压力,这使部分学生对现实产生困惑和不满,一旦遇到合适的机会,这种不满就会通过某种渠道表现出来,高校群体性事件是大学生在多重压力下的暂时释放压力和满足需求的途径。

3.高校群体性事件是大学生寻求自我实现的方式。大学生处在人生道路的成长过程中,正在学习、探索、思考、选择,缺乏应有的锻炼与考验。大学生具有特有的政治敏感性,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嫉恶如仇的正义感和争强好胜的上进心,具有敢想、敢干、求真的精神。但是,一部分大学生,由于年龄较轻涉世不深,判断是非的能力尚欠缺,观点容易片面,情绪容易偏激,行为容易冲动,而且不考虑后果,自我控制能力较差,对国情、社情、校情缺乏客观的了解,环境氛围一旦有利于事端形成,在从众心理支配下,这些学生就会制造事端。

4.模仿和从众行为的影响。相同的生活空间,相近的年龄,相投的兴趣爱好,相似的思维定势,相仿的行为方式,使得大学生成为社会结构中最敏感、最易动、最活跃、最不稳定的特殊群体,易于群体性事件的发生。群体对个体的压力主要来自于信息性压力和规范性压力,在突发事件发生时,由于各类信息不完全,在信息不足或阻滞的情况下,人们习惯于认为众人提供的信息更加全面可靠,众人的选择总比自己正确,因而产生信息性压力,表现出从众心理,同时新的群体规范制约着成员的言行,使人们不愿被他人看成是偏离者,害怕受到他人的谴责和集群排斥的心理,导致其从众,表现出规范压力下的从众。可以说大学生群体由于年龄的相近,相互之间情感的相悦性,使得在突发事件发生时,容易产生认同感,从而更容易表现出从众行为。

(二)高校群体性事件诱因分析

高校群体事件的诱因十分复杂,包括政治事件、后勤服务、教育收费、学校管理、经济纠纷、文化因素等诸多问题。

1.社会政治事件影响。学生对社会生活中发生的事件(正面的)形成共同的信念(如民族自豪感)和感想(如热爱祖国),产生普遍的情绪,大学生往往会采取集会、游行等群体性行为的方式共同抒发情绪,激发社会责任感。

2.社会热点问题的影响。大型集会、演出和比赛等管理不善,例如:体育比赛活动中,由于观众认为裁判员执判不公,引起哄闹,妨碍比赛进程;如果进一步发展,或有关人员干预不当,则可能转化为殴打、攻击裁判员、运动员事件;事件如果进一步恶化,还有可能引发更为严重的打、砸、抢、烧等犯罪活动。

3.高校的管理、服务与大学生的需求不一致。随着高校改革的不断深入,诸如实行学分制、调整专业设置、后勤服务社会化、学习优劣分层、联合办学等重大改革措施的陆续推出,原有的平衡格局被打破,各种新问题、新矛盾不断涌现,涉及学生利益的某一事件如收费、教学、生活管理等存在处理不当,而解决的方法、手段、措施又相对滞后,与学生的实际需求存在差异。

三、 高校群体性事件防范与处置应注意的问题

高校群体性事件绝大多数是由内部矛盾引起的,一些学生要求的合理性同反映形式的违法性交织在一起,增加了解决矛盾的困难。另外,一些学生的要求是合理的、应予解决的,但法律和政策没有明确规定或规定不够完善,也加大了处置这些事件的难度。还有一些是历史遗留问题叠加在一起,处理起来比较复杂。同时,由于参与者人数众多,学生思想上存在“社会对大学生包容” 、“法不责众”和客观上形成不闹不解决、小闹小解决、大闹大解决的心理,还有一些师生对行为合理性、合法性存在认识上的偏差,给群体性事件的处置带来很多困难。因此,要想妥善处理好群体性事件,首先应当加强同学生的交流沟通,用道理说服大学生比用强硬的措施来解决取得的效果可能更好。

(一)加强高校群体性事件防范工作

1.树立“以生为本”的理念。通过道德舆论导向、优良校风学风宣传、校园文化建设、表扬批评等软性管理与教育,让大学生体验道德生活的意义。潜移默化地影响他们的道德修养。努力维护大学生的合法权益,尊重学生的尊严、人格和需求,制订切实可行的大学生生活管理制度和道德评价体系。德育教师和管理干部要同学生建立起平等的关系,加强沟通交流,畅通信息反馈渠道,了解学生需求,解决实际问题,创设宽松的道德生活环境,为学生个人权利的表达和实现释放空间[4]。

2.增强预警教育意识,建立舆情预警机制。增强以针对性、主动性、实效性为主要内容的疏通机制意识。针对性就是要求我们在工作中抓住社会重点、热点问题和大学生亟待要求解决的问题。主动性即密切关注学生的思想和心理变化,经常深入到学生中去,调查学生的所求所需,努力回答学生的所思所问,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实效性即在工作中切忌形式主义、教条主义,克服简单化、片面化,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因人制宜,因事制宜,因时制宜,注重工作的效果[5]。完善校园信息收集、报告、处理机制,关注网络、手机短信的信息传播渠道,建立舆情收集、预警、干预机制,有效防控重大群体性事件的发生,不断提高处理群体性事件的能力。进一步拓宽信息渠道,扩大信息来源,将触角伸到学生工作的生活、学习等各个层面,建立健全灵敏、高效的信息网络,落实信息责任制;构建网络信息传播圈,争取“赢得学生”的主动权,引导大学生民主参与形式的健康发展。

3.健全组织建设。充分发挥高校团组织在群体性事件的作用,只有培养出一支具有高度责任感,冷静理智的学生干部队伍,才能使高校群体性事件在尚未爆发的阶段就能得到觉察并予以控制。加强学生干部的锻炼至关重要。有关调查显示,发生群体性事件时,45.15%的团学生干部会去制止事件的发生,并告知老师;而处于此环境的普通学生,他们去制止,并告知老师和学生干部的只有27.24%,29.23%的普通学生则认为是事不关已,不进行参与。

(二)正确处置高校群体性事件

1.建立科学应急处理机制。在高校群体性事件发生时,一些学生为求解决问题,往往采取极端行为,导致事件恶化。对于此类突发事件,往往留给高校职能部门的时间有限,临时应对中难免紧张失序,以致处理不够及时,酿成严重后果。因而,必须建立科学应急处理机制,对突发的高校群体性事件及时做出反应。要有突发事件处理办法,明确概念、处理程序、信息通报范围等。应成立群体性事件处置领导小组,加强对群体性事件的应对决策和组织指挥。聘请有关专家进行专门培训,以掌握群体性事件处理技能。

2.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大多群体性事件是因为信息沟通传递渠道不畅,出现信息屏蔽。所以畅通信息渠道,显得至关重要。建立和完善校内新闻发布制度,有利于在事情发生的各个阶段及时发布权威和真实信息,实现与学生及媒体的良好沟通,引导舆论的发展方向。调查中,大学生普遍认为,只有更多地加强与学生沟通才能有利于妥善处理好大学生群体性事件。只有牢固树立“一切为了学生,一切依靠学生”的思想,改进工作作风和工作方法,深入学生,体察民意,扎扎实实为学生解决实际问题,才能从根本上减少群体性事件的发生。

3.运用柔性化解方式。当代大学生面对的是飞速发展的社会与现代化,多信息、高科技的学习和生活环境,社会的发展要求大学生必须具备应对各种突发事件的能力。为了大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为了大学生的健康成长,高校职能部门,如党委宣传部、学生处和团委等需要发挥自身优势,深入细致地做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导他们正确处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树立法制观念,提高他们的自控能力,使大学生树立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减少群体性事件的发生。此外,要加强学生会在学生日常管理中的作用,使学生会真正拥有履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完善”职能所需的条件和必须的物质支持。从调查中发现,膳管会、宿管会等组织在预防大学生群体性事件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存在被弱化和忽视的问题。所以,必须加强学生会等学生组织在学生日常管理中的作用,真正赋予这些组织一定的权利。

(三)做好高校群体性事件善后工作

1.加强心理干预和教育。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加强心理干预和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心态。可以考虑开设一些定期的和对象明确、针对性强的专题课,并充分利用新媒体网络、BBS、飞信和传统媒体广播、增报、校刊等手段,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提高大学生的心理保健意识。此外,由于教师及学生管理人员的人格和心态会直接影响人格未定型的大学生,因此,心理健康教育的对象不仅仅限于学生,还要通过讲座、讨论等方式,提高教师等相关人员的心理健康水平,为学生成长营造一个文明和谐的心理环境。同时,要鼓励学生参加各种校园活动和加入各种社团,使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得到充分发挥。

2.区分事件性质处置好善后工作。属于国际、国内、民族重大热点和敏感问题引发的群体事件,要通过形势报告会、座谈会、讲座等形式,组织青年学生学习中央有关文件,既要保护好爱国热情和民族情感,又要坚决抵制错误思潮,引导青年学生自觉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决策上来。属于教育体制改革中涉及学生切身利益问题引发的群体性事件,要及时帮助解决学生们的困难和问题,对法律和政策有明确规定的,督促有关方面及时落实;对要求合理、一时难以解决的,要深入细致地做好说服教育工作。

3.总结教训,防止复发。对于高校群体性事件初步平息后,要尽快查清引发事件的深层原因,妥善解决引发群体性事件的实质问题,尽可能满足其合理要求,安抚并稳定学生情绪,恢复校内正常秩序。尤其要认真分析事件发生的原因,提出进一步改进的方法和措施,巩固稳定局面,防止和复发;通过事件组织学生干部进行认真总结,对事件处理中的经验、不足和教训加以总结分析,形成分析报告,以有效预防和及时处置类似事件。

[参考文献]

[1]黄凌娟.群体性事件概念之简析[J].公安教育,2007(3):32.

[2]章清.新时期高校群体性事件刍议[J].当代青年研究,2005(10):43.

[3]韦耀东,等.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亟待加强[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7(1):61.

[4]李少荣.大学生集群行为的应对与德育反思[J].高教探索,2006(2):84.

[5]孙兰英.论高校突发性事件的预警教育机制[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2006(9):120.

猜你喜欢

群体性事件高校学生
学生写话
涉警网络舆情危机与群体性事件
高校学生常见突发事件情况分析
浅析征地拆迁群体性事件的成因、特点及管控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学生写的话
群体性事件应急管理路径优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