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个人的教育史

2006-02-15王开东

人民教育 2006年5期
关键词:教育史情结神话

王开东

读《破译教育的密码》,我感觉到精神之流在我体内穿过,心甘情愿地沉浸在思想带来的震撼中!我欣赏作者,在于他能够透过表象,抓住事物的本质,条分缕析地理顺其中的逻辑关系,然后作出独到的阐释。

该书第一部分是作者独特的教育哲学及其运用,这也是全书的核心所在。作者用天才的奇思妙想,将神话、寓言、电影作为素材,运用教育现象解释学的方法,对教育学上的一些“主题”进行独到的阐释,解析出这些“主题”背后的人类集体无意识。如在《不听话的意义——从教育的角度解说亚当和夏娃偷食禁果的神话》中,作者站在教育学的角度,完全颠覆了这个神话的传统解读。亚当和夏娃不听上帝的话,偷食禁果,于是,他们受到惩罚。一直以来,我们常为“不听话”的孩子感到头痛,却从来没有想过一辈子都听话的孩子会多么可怕!而人类的先驱,终于走出了听话的桎梏,勇敢地对上帝说了“不”——其实,这并非是在犯错,而是在成长,是在为成长付出代价!

如果说,这个解读让我惊喜的话,那么后一层解读则让我惊异:作者剥去上帝的凶狠的外衣,让他成为一个老谋深算的父亲,这简直就是神来之笔!上帝知道儿子终究会犯错,他于是推迟他犯错的时间,设置犯错的各种诱惑,让他最终走出这一步获得智慧果——而这,正是父亲的真正意愿!

作者对童话的理解同样意味深长。他认为每个人都拥有自己的童话,它象征一个需要用全部生命来解答的“情结”。而《天虫》一文无疑就是作者自己的“情结”。透过此文,我看到作者层层包裹后最孤单落寞的心。《天虫》讲述一个12岁的被同性群体排斥的孤独男孩,在其他同学获赠蚕种的时候,他养了几只从树上采集的“天虫”的故事。故事的结尾,当男孩子们慵懒苍白的蛾子钻出蚕茧之后,一只穿着美妙衣裳的蝴蝶,凝神留恋了很久,慢慢张开巨大的翅膀,飞向湛蓝的天空。那一刻,在女孩的惊呼和男孩的沉默中,“我”无声地流下了眼泪……

在这个童话中,有作者成长的影子,有作者的一生愿望的缩影。每个人内心中都渴望自己从丑小鸭变成白天鹅,这是人类共有的情结,只是在这样的梦想里要面对多少冷眼和鄙薄,才可能将天虫化为蝴蝶啊!

在第二部分《海拔五千——探索面向未来的课堂》中,作者提出了面向未来课堂的几个关键词——主题·可写·互文·对话·存在,这是作者对未来课堂的建构,也是作者在实践中探索的结果。《斑羚飛渡》和《丑小鸭》就是在这种思想支撑下的课堂探索。这两堂课,在中小学语文界已引起一阵波动。我想这也是思想之石投到平静之湖的必然结果。

在《一个人的教育史》中,作者给我们一个意外的惊喜,它的价值在于我们可以借此看到一个教育探索者完整清晰的个案。在这一个案中,“种子和岁月”是作者经常提到的词,就像作者喜欢将自己的某一主题称为史:阅读史、心灵史、教育史。在作者的眼里,教育无非是撒下一颗种子,然后,等待岁月的捡拾。对个体而言,任何一个受教育的过程,它的价值和功用,它对心灵发育的引领,完全可以用“史”来标志。孟子就曾经说过:“其进锐者其退速。”因此,教育绝对不能短视,不能急功近利,而要耐心地守候:等待种子发芽、鹅黄、吐绿,经历风霜雨雪……于是,我们看到,这本书与有些书大不相同之处,就在于此书有根、有觉、有慧,是苦吟出来的,是从血管里滴出来的,是黑夜里绵延漫长的思索。

猜你喜欢

教育史情结神话
基于PAD的SPOC混合教学模式在教育史课程中的构建与应用研究
毛绒情结
“战斗民族”的体育情结
探索潜意识深处的情结
浅析中国教育史学科发展现实路径
是情结控制了你,还是你控制了情结
蔡元培构建教育民主决策制度的尝试
“神话”再现
答案
郑小和神话历险记(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