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学校持续发展的动力
2006-02-15许序修
许序修
坐落在秀丽的厦门鸿山之上、与鼓浪屿隔海相望的福建省厦门双十中学,是全国唯一一所以辛亥革命纪念日命名的学校,也是福建省一级达标学校,教育质量一直名列全省前茅。
2002年,陈江汉上任双十中学校长时,深感自己肩上的担子不轻。建校80多年来,历任校长带领学校创造的业绩,让双十人内心充满了景仰!
怎样才能使这所历史名校勃发持续的生命力,达到更为辉煌的高度?陈江汉决心要闯一闯。
4年过去了,陈江汉和他的教师们闯出了一条创新之路,双十中学跃上了新的发展台阶。
一
“一所学校的先进文化,足以产生生生不息的精神力量。”语文教师出身的陈江汉,言谈中透出几分睿智,“一所学校的文化脉流是其生命力所在,其核心是思想和精神、理想和追求。
思想和精神必须传承、弘扬,理想和追求必须发展、创新”。陈江汉通过“三请”、“三立”把这一理念悉心贯彻在学校日常的管理之中。每逢重要活动,必请老校长、老校友向师生们讲学校的光荣历史和优秀精神,勉励师生们努力学习,勤奋工作,勇为最先,追求卓越;每逢新教师上岗,必请老教师向新教师传授成功的教学经验和优良的工作作风,做好传帮带,促使新教师快速成长;每逢周一升旗仪式,必请品学兼优的学生作为升旗手,在国旗下讲话,强化学生自我教育。
“培养什么人才是学校的根本大计。”陈江汉说,学生要立志,有远大志向,树立报效国家、服务他人、献身社会的精神;教师教书要立人,要坚持教书育人的双重操守,既当经师又当人师,为学生一生的发展奠基;学校教育要立国,要坚持坚定正确的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确保学生生动、活泼、自主地发展,树立为国家的未来负责的意识。
“三请”和“三立”使学校的文化脉流得以传承,学校的持续发展也有了良好的基础。
但是,要使一所历史名校永葆辉煌,立于不败之地,谈何容易!
陈江汉和学校班子成员认真分析教育发展的趋势,全面、系统地总结学校的办学经验,确立了“育人为本,德智双馨,全人发展,终身受益”的办学目标,并以此作为学校持续发展的新起点。
“育人为本”,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严格遵循教育规律和人的成长规律,把学生培养成为真正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发展的“四有”新人,充分体现教育的生命性、社会性、发展性价值。
“德智双馨”,就是坚持德育为首,把学生培育成为一个有知识、有思想、有智慧、有精神、有人格魅力的勇于担当人生责任、社会责任和国家责任的健全而和谐的人。“全人发展”,就是高度重视“知、情、意、行”的熏陶和历练,使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内化为理想和信念,确立崇高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自觉、积极地为民族、国家的未来而奋斗。
“终身受益”,是使学习成為学生日常的生活方式,给学生的理想、道德、精神、情操以深刻的陶冶,让学生产生对知识、智慧的强烈渴望和对人生、未来的执著追求,形成健康的情感态度和良好的行为习惯,对其一生产生深远的影响。
正确的目标指引使学校焕发出生机活力,使师生展现出昂扬奋发的精神风貌,学校的各项工作都步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轨道——
“以教研促课改、以课改促素质、以素质促质量”成为学校教学工作的主旋律;“以德育促实践、以实践促探究、以探究促创新”成为学科活动的重头戏;天文协会、科技创造协会、艺术团、文学社、记者团、学生网站、学校电视台、足球俱乐部、篮球俱乐部等科技、文体团队的活动如火如荼,各种类型的素质竞赛和公益活动也蓬蓬勃勃地开展起来。
二
学校大刀阔斧地向人的全面发展目标挺进。有些人却担心,这样做能否确保学校升学率的领先地位?
对此,学校领导非常清醒:“只有果敢地从教育急功近利的怪圈中突围出来,坚定实施素质教育,增创新优势,提升增长点,形成鲜明的办学特色,学校才能真正立于不败之地。”
陈江汉喜爱书画艺术。苏东坡论吴道子画“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康有为认为“书法与治法,势变略同”。陈江汉从中得到了一些启示。“教育与书画殊途同归,既要重法度,也要重豪放,更要重新意和妙理。”他说,“教育要富有新意,离不开创新;教育要揭示妙理,离不开探索;教育要充满豪放,离不开气魄;教育要体现法度,离不开规范。但是,创新是一切发展的动力,是一切特色的标志,是一切规范的前提。名校要发挥优势,突出特色,就要大胆创新,全面实施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素质教育。
”他带领班子成员,根据课程改革、学校发展和师生成功的需要,精心实施了“五大工程”。
“烛光工程”以培养学者型、专家型教师为龙头,充分发挥优秀教师群体的导向性、示范性、辐射性作用,促进教师素质的全面提升,旨在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专业过硬、能力全面、特色突出的能适应素质教育要求和学校持续发展要求的高素质教师队伍。
“星光工程”则充分满足素质教育和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设立礼仪之星、服务之星、文学之星、艺术之星、体育之星、环保之星、智慧之星、创新之星、希望之星等称号,积极营造蓬勃的学校文化生态环境,让学生的特长和优势都得到充分发挥,智力和创造力都得到全面发展。
“铸魂工程”立足学生整体、全面、和谐的发展,切实把育人与铸魂统一起来,强化学生的公民意识、民族意识和责任意识,重视学生真善美雅、知情意行的培养,通过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教育,内化、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形成高尚的品格和崇高的人格。
明眸工程”,以保护眼睛、提高学生的身心素质和生命质量为突破口,引导学生认识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热爱生命,树立正确的生命意识,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
“三园工程”旨在通过信息校园、绿色校园和艺术校园的建设,实现校园的优化、美化和现代化,全面提高师生的现代意识、环境意识与审美意识,促进人与自然、社会关系的协调,现代技术与传统美学的完美结合,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和谐统一,形成融自然生态、现代科学技术和审美创造艺术为一体的优良育人环境。
陈江汉精心打造这一系列工程的全部目的,在于借此改善学校育人环境,更新办学的理念,丰富教育的内涵,创新管理的机制,激活师生的创造活力。通过精心实施这几项工程,学校工作出现了令人鼓舞的新局面——
教师产生了强烈的专业发展追求。教师们把自身的专业发展当成自己的权利需要和责任需要,自觉接受教育新理念,及时研究新课程改革的理论和实践问题,把获得的理念、经验、问题放到课程实践中去理解、去检验、去探索、去完善。近年来,学校涌现出36位省、市学科带头人。
学生的特长优势都得到充分发挥。灵活多样的学习形式和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使学生能够充分地根据自己的爱好和兴趣、优势和特长,确立自己最佳的奋斗方向。尤其难能可贵的是,学生的目标取向已不仅仅盯在考试分数上,而是力求在多样性、生动性和主动性的教育过程中展示自己的才华,增长自己的智慧,获得人生发展的更大优势。
学生形成了强烈的主体精神。学生的人生使命感、公民责任感、民族自豪感得到升华,他们自发建立社区服务网点,开展社区公益服务;自发举办义捐、义卖活动,向贫困、边远地区的学生献爱心;自发成立各类研究小组500多个,承担各种公益研究400多项……
学生和国家的未来成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给学生一双明亮的眼睛”,已升华为“为了学生一生的幸福”和“为了国家未来的振兴”的行动。关心学生的身心健康、关注学生良好个性习惯的养成,重视学生优势潜能的开发,加强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已成为教育教学的核心理念;维护学生的权益,确保学生的身心健康已上升为提高教育质量的前提。
师生的创新精神勃发。“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优秀传统,敢为人先、自尊自强的民族精神,在师生的心中深深扎了根;向时代英模学习,勇攀科学文化高峰已成为师生的自觉行动;学校的科普活动丰富多彩,学科的探究形式多种多样,师生的科技兴趣、创新能力不斷增强。
“五大工程”,使学校的发展切实步入了素质教育轨道。
三
陈江汉认为:“学校创新文化的内核在于课程和课堂文化的创新。
”学校以敢为人先的精神,把培养“优秀的公民”和“适应时代发展的人才”充满创新活力的省市学科带头人。作为持续发展的特色追求,把中学课程与大学课程、社会课程联系起来,建立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与中学课程、大学课程、社会课程整合渗透、立体交叉的新型中学课程体系。
——针对育人铸魂和培养优秀公民,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结合国家课程内容,渗透社会课程,开设了《中华民族精神概论》、《公民与社会》、《时事与政治》和《化学与人类》等社会课程。
——立足位于海峡西岸特殊的地理位置,学校与闽南文化学术研究会合作,开发、编写《闽南文化》等系列教材,开设地方和校本系列课程。
——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更多更好的人才,学校与厦门大学共同构建“高中阶段大学课程学习计划”,开设大学学分课程,大胆实施高中与大学之间人才培养的衔接教育。
——为拓展学生的人文环境视野,学校与国家环保总局和瑞典隆德大学合作开办“中瑞(瑞典)合作环境小硕士项目实验学校”,积极探索与国外机构合作培养社会人才的新路子。
——为充分发挥学生的特长和优势,学校与厦门爱乐乐团、上海交通大学等单位合作,开设艺术、篮球等特长班,以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和谐发展。……
为确保课程的顺利实施,陈江汉强调教师要成为“三种能手”:从创造课程内容的角度来说,要成为编写教材的能手;从提高教学质量来说,要成为高效教学的能手;从促进课程内涵发展方面,要成为课程研究的能手。
陈江汉说:“素质教育的推进和课程改革的深化,要求教师参与课程建设和课程编写等工作,这就要求教师也要全面发展,成为多面手。其实,教师编写教材是有优势的,他们通晓教学的规律,了解学生的认知实际,编写出来的教材更有针对性,更能得到学生喜爱。事实证明,教师成为教材的编写者,也能更快地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在双十中学,教师参与编写教材已经不是新鲜事。除了学校承担的各级各类教材、教辅编写任务之外,教师们还积极编写地方教材和校本教材,《向左看向右看》的电影课教材还荣获福建省课程改革优秀成果一等奖。
教师们说:“参与编写教材获得的不只是走进教材世界的深刻体验,更重要的是让我们对教材的结构、内容和目的、要求等方面有更准确、透彻的把握和理解,有利于我们更科学、更有效地使用好教材。”
为了使新教师迅速成长为高效教学的能手,双十卓有成效地实施了“四阶梯速培法”。第一,导师式“一对一”指导。让师德高尚、技能过硬、经验丰富的教师,每人负责指导一名新教师,全面过好教学素养关、技能关。第二,全开放、互动式听课。实施常态的互相听课和切磋,让所有教师都参与指导新教师,使新教师广采博纳,优势发展。第三,抓好苗子和给好担子。当新教师胜任岗位工作后,及时发现好苗子,让他独当一面,给予他发挥才干、砥砺意志的机会。第四,给足信心和赋予重任。当新教师取得出色的工作成效,具有强烈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时,给予充分信任,激励他挑起重任。
课程改革的实施者是教师,教师理所当然应该成为课程研究的能手。陈江汉说:“新课程改革是素质教育最为重要的实践探究形式,教师要成为素质教育的推动者和实践者,就必须对课程进行全面、系统、深入的研究。”为了使课程研究富有成效,他一方面要求每个教师都要善于在课程实践中发现“真”问题,形成原创性的校本教研专题,另一方面特别强调要从素质教育的高度去审视这些“真”问题,力求把握课程改革与素质教育的关系和规律。
四
师法日新,大道自然。不懈的创新,使双十中学的教育教学质量连年攀高:4年来,双十学生获得科技创新成果26项,有1200多人次获得包括国际奥赛金牌在内的各类奖项,艺术、体育等方面也硕果累累。学校被评为“全国绿色学校”、“全国先进家长学校”,福建省“公民道德建设示范基地”、“文明学校”和“素质教育先进学校”,厦门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先进单位”等。
陈江汉说:“当学校真正成为学生经历生活、享受生命的乐园时,当学生感受到学校教育是一条充满欢乐、幸福的道路时,当学生得到生动活泼的成长时,学校的持续健康发展便成为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