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晋北民间瓦当

2005-04-29

山西文学 2005年6期
关键词:晋北兽面瓦当

房 光

瓦当属于陶器类。陶器在我国的发展史可追溯到远古时代,火和熟食之后,陶器随后产生。人类早期最富革命性的创造莫过于陶器的发明,粘土变为陶器,标志着人类开始通过化学反应改变一种物质的形态。相对于粘土,陶器具有形状,并且致使粘土中铁的氧化物转化成了三价铁或二价铁,变成了一种全新的质地。作为建筑构件,瓦始于西周。半瓦当与瓦同时面世,战国晚期出现圆瓦当。半瓦当便是老百姓通常所说的板瓦上的滴水,专业术语称为仰当;圆瓦当乃筒瓦上的猫头,亦即覆当。

晋北民间瓦当是一个独立的概念;地域以外的瓦当形态不在涉及范围以内,同时不包括地域以内存在的宫殿和寺庙瓦当。作为重要的建筑构件,瓦当的意义在于对瓦的实用性作更大程度上的强调和补充,装饰性能尚在其次,然而世人最看重瓦当之处恰是后者。惊人之至,瓦从诞生至今,规格、形状和内部结构几乎没有发生变化,历代古瓦藏品便为实物可证。2003年底,考古工作者在今陕西省西安市西13公里的秦阿房宫遗址距离前殿夯土台基南壁三米处,居然首次发掘出一片保存完整的秦宫铺瓦屋顶,板瓦及筒瓦的铺设与现在完全一致,至少可以证明约两千年来瓦的使用方法同样没有发生变化。如此一以贯之的保持和延续,是祖先的这项发明无以超越,还是后代太缺乏创造力了呢?与瓦相比,瓦当的情形更糟,非但没有达到超越和保留,反而倒退了。砖是瓦的同伴,早期画像砖图案,囊括了稼穑、狩猎、市井、宴乐等社会生活的种种风貌,瓦当图案不及画像砖。但是,早期瓦当依然决绝,素面瓦当除外,花纹、兽面纹均有,文字从一字到十几字不等,加上单线分割和圆圆的乳钉,繁缛或简约,精美之极。以晋北为例,大同平城故址出土的“富贵万岁”、“传祚无穷”瓦当(2003年和2004年大同市操场城街,新发现“皇魏万岁”瓦当、残当各一枚),字体介于隶楷之间,浑朴疏朗,轻弹有声,文物价值甚高,收藏家视为珍品。现在所能收集和见到的晋北民间瓦当,遑论美学品格制作工艺,最起码的要求首先就不过关,连结实都谈不上,去之少说当在千里万里之遥。

小小瓦当,传递出的社会经济文化信息堪称充沛。谁都知道,瓦和瓦当的制作过程一定离不开模具。《礼记·礼运》中的“范金合土”,便是指利用模具制造砖瓦。模具与瓦当的关系,相当于母亲与孩子。模具系硬木雕刻而成,阴刻占多数,作者是心灵手巧的民间艺人,至少也是一个不错的木匠。模具胎生瓦当。卓越的瓦当必然出自非凡的模具。衡量模具重要的指标一是图案设计,二是雕工。现存的晋北民间仰当图案多为植物纹饰,1949年后出现五角星;覆当多系兽面纹,差不离皆是与猫面酷似的虎面纹。已知瓦当演变史显示,宋代以后兽面瓦当渐成霸主气候,没有理由要求一个地区的民间瓦当例外。可是不用仔细观察就可以得出结论,晋北现有民间瓦当图案构思上的雷同,不属于借鉴性质,大可归为集体想像力的贫乏,智慧与经验的苍白,审美水准的平庸和对于自然及生活的麻木。如果这些都不是,只能看成是对于瓦当的轻率或工作态度的不诚实了。至于雕刻工艺环节上的粗糙,更像是敷衍或应付,快要越出模具制作起码要求的疆界了。晋北民间瓦当历来如此,还是祖先的一门原本精湛的技艺后继乏人,导致失传?由于民间瓦当缺乏不同时期具有代表性的品种作比较研究,难下结论。较之同一地域内其他带有艺术成分的手工制品,瓦当的艺术水准要低,甚至不及窗花、面塑一类速朽的小玩意儿。

民居外观直接体现户主的贫富程度,瓦曾经属于奢华和梦想。只有板瓦铺排的单设瓦房已经不多,板瓦之上增添筒瓦,所谓双设瓦者,在晋北民间可谓凤毛麟角。有这样一个现象,即使是在凤毛麟角的双设瓦房上,通常都有几种图案决不相同的瓦当排列在一起,形成混乱的视觉效果,令人困惑不解。老民居一般开间不大,多为三米左右,以并排三间为一处民居计算,一处民居铺设板瓦、筒瓦各为四十八行至六十行样子,亦即共有仰当和覆当各四十八枚或六十枚。出于节约建房造价考虑,相当一部分民居房屋后檐用普通瓦代替带当瓦,姑且一律按前后檐均使用带当瓦合计,二者相加一处民居仰当、覆当总共不过二百余枚,何况实际上多数要小于这个数字。同一民居,瓦当何以变幻花样?原因其实并不复杂,显而易见,当初建房时启用了旧瓦。从破烂房屋上拆卸下的旧瓦,东拼西凑,形成了奇特的组合。在晋北民间寻访,一间房子上往往能找到几个不同种类的瓦当,从一个侧面泄露了晋北民众物质生活的实情和真相。

但是,晋北民间瓦当并非一无是处。由于模具出自无名氏之手,看得出他们本不精通此道,属于赶鸭子上架性质,反而难得地显示出一种审美品质:一种随心所欲之美,一种毫无章法的外行之美,一种胡作非为之美,一种无意插柳柳成荫的歪打正着之美,一种部分成分上更接近于原始本真的美,一种变形走样因而具有了另类属性的、抽象的、超现实的、几乎是难以企及的、绝对不可复制的美……比如一个“猫头”,猫纹虎纹狮纹饕餮纹抑或什么纹无以区分,只知是一个兽面纹,可贵之处全蕴藏在无以区分之中。这样的瓦当,火气褪尽,沉淀饱含着浓郁的岁月沧桑,当然富有收藏玩赏乃至研究价值了。文人爱用瓦当制砚,置于书案,时时把玩,不失为一件雅事。晋北民间瓦当制砚断然不行,太粗糙易碎了。

瓦当被誉为城市和村落的标形器,晋北民间瓦当因而便是晋北村落的标形器了。毫无疑问。

猜你喜欢

晋北兽面瓦当
瓦当
晋北地区半干旱风沙区典型林分适宜性评价
武凤杰:中国晋北蚕桑的开拓者、产业扶贫带头人
方寸见佛韵——隋唐佛教瓦当浅析
商周青铜器兽面纹“蕝”部小议
图案于社会之中——再析上古时代的“兽面”母题
浅析殷周时期复合兽面纹饰
晋北戏曲文化特征及其旅游开发分析
论汉代瓦当书法的气
良渚玉器神人兽面像的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