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赵长城略考

2005-04-29李千和

山西文学 2005年6期
关键词:赵武灵狼山大青山

李千和

1968年,我在一张旧报纸上读到翦伯赞教授写的《内蒙访古》,对其中关于赵长城的地理方位曾有怀疑,我不敢相信当年的赵长城能是修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境内的大青山、乌拉山、狼山的顶上。2004年我致力于秦汉九原之地理方位的考证,又牵涉到赵长城问题,于是写成这篇略考。

翦老在文中写道:“早在战国时,大青山南麓,沿黄河北岸的一片原野,就是赵国和胡人争夺的焦点。在争夺战中,赵武灵王击败了胡人,占领了这个平原,并且在北边的国境线上筑起了一条长城,堵住了胡人进人这个平原的道路。据《史记·匈奴传》所载,赵国的长城东起于代(今河北宣化境内),中间经过山西北部,西北折人阴山,至高阙(今乌拉山与狼山之间的缺口)为止。现在有一段古长城遗址,断续绵亘于大青山、乌拉山、狼山靠南边的山顶上,东西长达二百六十余里。按其部位来说,这段古长城正是赵长城遗址。”我以为这种看法不能成立。

据《史记》所载,战国赵氏原本春秋时晋国的公卿,到公元前475年,我国历史上进人战国时期,赵襄子始立赵国,都晋阳(今山西太原境内)。到公元前 386年,赵敬侯元年,始迁都邯郸(今河北邯郸)。期间长达近百年,赵国并没有修筑长城。到公元前333年即肃侯十七年,赵国才开始筑长城。《史记·赵世家》中写道:“十七年,围魏黄,不克。筑长城。”(《史记》第288页)那段长城位置在何处?并不清楚,统观上下文,也并未提及与胡人交战争夺地盘之事,由此分析,那段长城不会是筑在今内蒙古境内的大青山、乌拉山、狼山顶上。

公元前326年,肃侯在位二十四年,卒,其子武灵王即位。其时,“武灵王少,未能听政,博闻师三人,左右司过三人。及听政,先问先王贵臣肥义,加其秩;国三老年八十,月致其礼。”(《史记》第288页)到公元前307年即武灵王十九年,长大成人的武灵王开始“北略中山之地,至于房子,遂之代,北至无穷,西至河。”(《史记》第289页)这里的“北至无穷”,显然是指古代国之北方没有人烟的地方。这里也没有提及与胡人交战并筑长城的事。就在这一年,武灵王决心穿胡服,习骑射,他在召见大臣楼缓谋划时提到其先王“立长城”之事,武灵王说:“我先王因世之变,以长南藩之地,属阻漳、滏之险,立长城,又取蔺、郭狼,败林人于荏,而功未遂。今中山在我腹心,北有燕,东有胡,西有林胡、楼烦、秦、韩之边,而无强兵之救,是亡社稷,奈何?夫有高世之名,必有遗俗之累。吾欲胡服。”(《史记》第289页)武灵王在这段话中提到的并不是他筑长城,而是先王立长城,败林胡之事,而且也没有明确所立长城的具体方位。联系上下文分析,那段长城可能是用以拒林胡人的,而林胡人是活动在现今山西省境内的晋西北一带,所以其先王所立的那段长城可能位于今山西境内,不可能位于今内蒙古境内的大青山、乌拉山、狼山顶上。

关于赵国武灵王的历史活动,《史记·赵世家》中记载得比较详细。他的主要功绩乃是多次用兵攻略中山国的地盘,终于在二十六年(即公元前300年)复攻中山时,“攘地北至燕代,西至云中、九原。” (《史记》第291页)显然武灵王于公元前300年所略取的地盘不是从内蒙胡人手中夺得,而是从中山国王手中夺得,而中山国所占之地属今河北与山西的北部交界处,所以,武灵王所争夺得到的这个地盘绝不会是今内蒙古大青山南麓、黄河北岸的那片平原。

公元前299年即武灵王二十七年,武灵王让王位于太子何,史称惠文王。他自号主父,实际上仍掌权。公元前297年即惠文王二年,“主父行新地,遂出代,西遇楼烦王于西河,而致其兵。”(《史记》第291页)在这段记载中,武灵王(主父)所行的所谓新地,是指他从中山国所略取的地盘。武灵王(主父)所西遇的楼烦王,是在今山西境内晋西北一带扎占与活动的胡人。“西河”是指今内蒙古境内开始向南流的作为陕西山西两省天然分界线的黄河。可见,武灵王(主父)与楼烦王之间发生的战斗,只是一场在黄河东岸的遭遇战。这场战斗并不是争夺地盘的战斗,更不是争夺内蒙古境内大青山南麓、黄河北岸的那片平原的战斗。双方的战斗胜负如何,也看不出来。至于说武灵王修筑长城的事,这里更看不出来。

综上所述可知,《史记·赵世家》中并没有记载赵武灵王在今内蒙古境内的大青山、乌拉山、狼山顶上筑长城的事。

翦老在叙述他的看法时提到《史记·匈奴传》,那么《史记·匈奴传》中又是怎样写赵长城的呢?

《史记·匈奴传》这样写道:

秦昭王时,义渠戎王与宣太后乱,有二子。宣太后诈而杀义渠戎王于甘泉,遂起兵伐残义渠。于是秦有陇西、北地、上郡,筑长城以拒胡。而赵武灵王亦变胡服,习骑射,北破林胡、楼烦,筑长城,自代并阴山下,至高阙为塞,而置云中、雁门、代郡。其后燕有贤将秦开,为质于胡,胡甚信之,归而袭破走东胡。东胡却千余里。与荆轲刺秦王秦舞阳者,开之孙也。燕亦筑长城,自造阳至襄平,置上谷、渔阳、右北平、辽西、辽东郡以拒胡。”(《史记》第620页)

从这段话中可以看出,战国秦昭王、赵武灵王时,秦、赵、燕三国为拒胡人,都曾筑过长城。秦、燕两国所筑之长城,地理方位非常明确,没有可疑之处。而赵国所筑长城的地理方位似不好确定。既盲赵武灵王“北破林胡、楼烦,筑长城”,就可知其所筑长城正是拒林胡人和楼烦人的,又言“筑长城,自代并阴山下,至高阙为塞”,就意味着林胡人、楼烦胡人一定都被赶出了“自代并阴山下至高阙”一线的塞外。如果翦老的看法成立,那就是说,赵武灵王是把林胡人、楼烦胡人从今山西境内一直赶到今内蒙古境内的大青山南麓、黄河北岸的那片原野上,又同他们在那里进行了反复的争夺,最终击败了他们,把他们逐出大青山北。武灵王又兴师动众到大青山、乌拉山、狼山顶上筑了一道长二百六十余里的夯土长城。可是,在《赵世家》中我们看不到这方面的丝毫信息。如此猜断妥当吗?显然不妥。

上段话中的“筑长城,自代并阴山下,至高阙为塞”,可能是翦老把今内蒙古境内大青山、乌拉山、狼山顶上的夯土墙遗址看成是赵长城的文献依据。翦老在自己文中将《史记》中的“代”解释成“今河北宣化境内”,把“阴山”解释成今内蒙古境内的大青山、乌拉山、狼山一线山脉,把“高阙”解释成“今乌拉山与狼山之间的缺口”,如此一来,赵长城至少也长达两三千里,而且绝大部分不在今山西境内,而是在今内蒙古境内了。我不知道翦老对自己的这种解释是否有过怀疑。

在这里,我有几个观点提供给读者深思:

1、赵武灵王时期,对赵国生死存亡构成威胁的,不是今内蒙古境内的大青山、乌拉山、狼山一带繁衍的胡人,而是以国都邯郸为中心的周围地区所存在的秦、魏、齐、燕、中山等诸侯国,相比而言,林胡、楼烦、东胡的威胁微乎其微。所以,赵武灵王与敌国争夺地盘的斗争主要的都是发生在以邯郸为中心的周围边境地区。他不会把今内蒙古境内的大青山南麓、黄河北岸的那片原野当作赵国必得之地盘去与胡人争夺。

2、赵武灵王时期,各诸侯国互相攻伐,争夺人口,争取地盘,战斗极其频繁。与这些兼并战争相比,秦、赵、燕三国的拒胡战争并不重要。频繁的战争使各国的经济都濒于崩溃。赵武灵王如果要修筑“东起代(今河北宣化境内),中间经过山西北部,西北折人阴山,至高阙(今乌拉山与狼山之间的缺口)为止”的那道长达两三千里的长城,那需要多大的人力物力?需要多长的时间?倘若他真的倾国力人众去修那道长城,他的国都邯郸早就为别国所占有了。所以,赵武灵王绝不可能到翦老所理解的那个地方去修筑长城。

3、多少年来学者们在谈到“长城”这个东西的时候,往往把“长城”与“塞”混同起来。人说“塞外”,就是指长城以外,久而久之,习而惯之,人们往往把“长城”与“塞”等同起来。好像一说“塞”,就是说“长城”。其实这是一种错觉。“塞”,其本义是“军事关卡”的意思,“塞外”本义是“关外”的意思。中国最早的长城,始筑于春秋,是修筑在乎地之上的,目的是为防止别的诸侯国进攻。战国时期秦、赵、燕三国为拒胡所修的长城,为起阻挡作用,也会修筑在人马易于通过的路口,不会修筑在人马不易攀登的山顶上。秦始皇所修万里长城,只是一个传说,并没有真正连贯而成。在历史上,长城的真正作用,并不曾阻挡住中国南北民族之间的交往(包括战争),它只起到了一个汉族统治者一厢情愿认可的与北方胡人相分隔的国界线的标志而已。以此种观点,我们再来分析赵长城问题,就会别见洞天。

诚然,《史记·匈奴传》中有记载称赵武灵王“北破林胡、楼烦,筑长城,自代并阴山下,至高阙为塞,而置云中、雁门、代郡。”但是,这并不是指赵武灵王跑到大青山去筑长城。这里的“自代并阴山下,至高阙”,是“为塞”,而不是“筑长城”。“为塞”就是建立“军事关卡”,派兵把守,使敌人不易通过。这些“塞”上定然会有城堡,但这些“塞”与“塞”之间并不一定都得筑一道人造长城。“自代并阴山至高阙”,可以建筑很多“塞”(军事关卡),但并不意味这些“塞”(关卡)都被长城连接起来。武灵王在军事上筑了长城,并“自代并阴山下至高阙”筑了很多“塞” (关卡),在行政上,建置了云中郡、雁门郡、代郡这三个郡。这就是《史记·匈奴传》中那段话的正确含意。我以为翦老对那段话发生了误解,所以,他把赵长城弄到了今内蒙古境内的大青山、乌拉山、狼山顶上去了。如果如今那里确有夯土墙遗址,那也一定不是赵长城。至于“阴山”、“高阙”之地理方位何在,本文姑且不论。欢迎方家指正。

附注:

①本文所引《史记》为岳麓书社2002年第二版。

②本文所引翦伯赞《内蒙访古》中的文字均栽于现行高中语文教材第二册。

猜你喜欢

赵武灵狼山大青山
太上忘情
保护大青山
游狼山
巍巍大青山
大青山颂
一片片树叶
捉兔子的狼
捉兔子的狼
一代雄主竟被饿死深宫
一代雄主赵武灵王,结局竟是饿死深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