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
搜索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
2023年5期
浏览往期
订阅
目录
音乐学研究
从二元分立到三足鼎立①
—— 中国近代音乐美学的嬗变与转型
契丹—辽细腰鼓与大鼓文图考辨
中原地区宋代壁画墓中演乐图像“祝寿观念”探析①
晚清时期在沪西人教堂婚礼用乐及乐师考述
中国古谱记载与出版形式的更迭演化①
《律音汇考》所载乐器之“体”与“用”
上海中华音乐会的创办及其音乐歌舞剧活动考述①
中国古代声乐文献研究述评①
范仲淹弹《履霜操》的心理动因与伦理诉求①
协奏曲的范式转换①
潮州弦诗乐“潮化”外来乐曲的手法分析①
器乐文化圈的自洽性与他洽性①
—— 从贵州少数民族拉弦乐器的两个中心分布圈谈起
青海同仁“六月会”乐舞的文化符号研究
手用指法髣髴①
—— 唐抄本卷子中记载的前代失传符号化琴用记谱法
从霍洛维茨现象看音乐表演表现力问题
—— 由塔拉斯金的音乐评论引发的再讨论
机遇、挑战与未来:元宇宙对基础音乐教育的影响
19 世纪以来西方音乐表演能力影响因素实证研究述评①
中国民族歌剧的唱、演、白①
中国专业作曲及理论的国际化进程与特色(作曲篇)①
贝多芬《第五交响曲》前景配器中音色整合的结构力
歌剧《奥赛罗》“幕·场·景”的曲式构建
戏剧影视学研究
发掘现代艺术勃兴的珍贵现场
—— 论《民国时期电影文献辑刊》之编汇价值
“文明互鉴”视域下的剧作《一场暴风雨》①
新见余上沅译作《情感心理学》手稿之考释①
戏改前史:《新闻报·艺月》与战后剧运道路的寻索①
欧洲三大电影节最佳影片奖的偏好差异:一项实证研究
近年来中国神话题材动画电影的编创新境及思考
舞蹈学研究
创作的意识与中国民间舞的作品形态(上)①
上古楚地乐舞探赜①
主体视角下现实题材舞蹈创作的民族性呈现①
艺苑札谭
20 世纪八九十年代我国“艺术一般”概念研究述评①
当代影视审美异化之忧及艺术批评之德①
近代特殊教育中艺术教育功能发展脉络初论①
名家说课
音乐文献学的性质及其在中国音乐史研究中的意义
—— 中国音乐史学问题思索之五
彩色图版
本期名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