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XR技术加持下的公共图书馆数字化展览服务研究

2025-02-20周一

江苏科技信息 2025年2期
关键词:南京图书馆公共图书馆

摘要:随着数字化进程的加速,南京图书馆作为全国第三大公共图书馆,在古籍数字化扫描、数字资源发布及线上服务平台构建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然而,在这些成就的背后,也面临着物理空间局限、数字资源深度挖掘不足及版权管理复杂等挑战。为此,文章提出将XR技术融入南京图书馆的数字化展览服务体系之中,旨在通过这一前沿技术,提升读者的互动参与度和沉浸式体验,进而推动图书馆在数字化转型道路上的持续创新与卓越发展。文章首先对南京图书馆当前数字化展览服务的现状进行了全面梳理,既肯定了其在数字化建设上的显著成效,也坦诚地指出了存在的短板与不足。此外,文章进一步探讨XR技术加持下南京图书馆数字化展览服务的优化策略,包括脑机交互与混合现实技术在展览空间中的创新应用,虚拟展览与互动交流的无限可能以及利用大数据优化读者体验与资源推荐等。

关键词:XR技术;公共图书馆;数字化展览;服务研究;南京图书馆

中图分类号:G252.17文献标志码:A

0 引言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公共图书馆作为知识与文化的重要传播机构,其展览服务形式也迎来了变革。南京图书馆作为江苏省的文化地标及重要的知识服务中心,一直致力于利用先进技术来提升服务质量,扩展现实(Extended Reality,XR)技术的出现就恰恰为图书馆展览服务带来了全新的体验方式,极大地丰富了展览内容,拓宽了服务边界。XR技术是指通过计算机将真实与虚拟相结合,打造一种人机交互的虚拟环境,可以实现虚实结合、三维立体呈现,包括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AR)、混合现实(Mixed Reality,MR)等形式[1。在XR技术的加持下,数字化展览服务正逐步成为公共图书馆发展的新趋势。本文以南京图书馆为例,探讨XR技术如何赋能公共图书馆的数字化展览服务。期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为公共图书馆数字化展览服务的创新提供借鉴,更好地推动公共图书馆在数字化时代的创新发展。

1 XR技术概述与图书馆应用前景

XR技术正在逐步渗透并重塑着人们的生活与工作方式。XR技术的核心在于其强大的能力,能将真实世界与虚拟元素无缝结合,进而构建出一个既具沉浸感又充满交互性的三维立体环境。该技术不仅继承了VR技术的沉浸性、交互性与构想性,而且能在此基础上为用户带来前所未有的体验。近年来,XR技术凭借其沉浸性、想象力及交互性,在多个领域都展现出了巨大的应用潜力,在图书馆服务创新领域更是焕发出了无限活力[2

2 南京图书馆数字化展览服务现状分析

2.1 现阶段成果

南京图书馆自2007年就开始系统地开展古籍扫描工作,于2011年起向公众提供扫描件阅览服务。目前,南京图书馆已发布了包括《南京图书馆藏清人文集全文影像数据库》在内的多种数字资源。这些资源涵盖了整个清朝时期的重要文献。南京图书馆上线了线上平台,使更多读者能更方便地进行查阅、研究[3。此外,南京图书馆积极推出“网上服务更精彩”专题,该板块整合了海量的数字资源,涵盖了自建资源、开放获取资源、少儿数字图书馆、南图讲座与网上展厅等6大栏目,提高了用户的阅读体验。

数字记忆是当前图书馆数字化服务中的一个重要方向。南京图书馆与国内其他图书馆一样,注重通过数字资源来展示国家记忆与地区记忆,进一步强调对知识文化的公开。南京图书馆在数字化服务中也借鉴了国外部分国家图书馆的成功经验,强调多方合作与资源共享理念,通过制定明确的目标体系及执行策略,不断规范并监督自身的数字化服务,以适应社会需求及行业发展趋势。

随着南京市在2021年优化完善公共文化数字化平台的服务功能,市区两级公共图书馆与文化馆建立了近50个网络互动平台(如微信、移动客户端等)。南京市还通过线上演出、知识讲座及专题展览等多种形式的数字文化服务活动,进一步提升了数字公共文化覆盖率。这些都为南京图书馆智慧化转型奠定了基础。

2.2 剖析不足

虽然南京图书馆在数字化建设方面已取得了显著成果,但在信息飞速发展的当下,其提供的服务体验与效能,相较于用户日益增长的需求,仍显不足。具体而言,存在以下几方面的挑战:

(1)随着馆藏资源的不断扩充,尤其是数字资源的急剧累积,物理空间的局限性日益凸显。这不仅限制了新资源的引入步伐,也影响了读者对既有资源的充分利用与探索。(2)尽管南京图书馆在数字资源的采购与重制上有所进展,但其深度加工能力仍然不足。许多数字资源仅停留在浅尝辄止的层面,难以满足用户对深度信息挖掘的迫切需求。

数字化展览的推进过程中,版权与知识产权问题如同暗礁,稍有不慎便可能触礁。若未经授权擅自使用数字数据,即会侵犯他人的相关权益;若没有妥善保管数字数据,则会面临被黑客窃取或泄露的风险。

如何巧妙地将传统服务与数字化服务无缝对接,实现两者的优势互补;如何在数字化浪潮中提升整体服务效能,是南京图书馆面临的重要课题。值得注意的是,电子资源的团购模式虽能降低成本,但却可能导致资源同质化现象加剧;而招标采购过程中,若忽视质量把控,则可能削弱馆藏图书的多样性与竞争力,进而影响图书馆的特色与品牌影响力。

3 XR技术在南京图书馆数字化展览服务中的应用探索

依托XR技术将能在图书馆数字化展览服务领域开展一系列大胆而富有创意的尝试与应用探索。

将MR技术应用于博物馆与图书馆领域,即可增加读者的互动体验与沉浸式感受。借助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赋能的身体与面部/情感追踪系统,参观者就能够凭借自然的动作与即时的情感表达,来直接操控展览空间内的图像流动。该技术能够极大地提升观众的参与热情与专注度,为读者营造出一种更为完整且封闭的感知体验[4。脑机交互技术的引入,也为展览空间开辟了前所未有的创新路径。据南京大学相关研究表明,通过巧妙融合脑机交互、XR及AI增强等前沿数字媒体技术,即能够构建一套基于脑机交互的人境交互系统。该系统能无缝融入并强化特定主题与内容的展览空间。这一技术革新,在南京图书馆的数字化展览中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不仅显著提升了用户的沉浸感受,还极大地丰富并深化其互动体验。从公共领域到商业环境,再到教育机构,AR与XR技术的深度融合正悄然改变着人们与周遭环境的交互模式,为大众开辟了信息获取的全新渠道。南京图书馆敏锐洞察这一趋势,积极考虑将这些前沿技术融入展览设计的每一个环节,旨在通过为读者提供更加丰富多元的视觉与感官体验,来激发其参与热情。另外,学术图书馆在对于XR技术的运用上具有独到的优势,如通过创建校园制作空间/沙盒活动或策划与XR技术相关的活动。

4 XR技术加持下南京图书馆数字化展览服务的优化策略

4.1 脑机交互与混合现实技术在展览空间中的创新应用

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的研究揭示,脑机交互和XR等数字媒体技术能够显著提升展览空间中的人境(即人与环境)交互体验。研究项目聚焦于通过脑机接口技术改善观众的参观体验,增强展览空间的互动性。具体而言,研究团队不仅对脑机技术进行了全面综述,还深入探讨了脑机系统的具体设计与应用,以及观众在互动中的感知机制。

基于上述研究成果,该学院的研究人员开发了一套以脑机交互为核心的人境交互系统,将这套系统应用于特定主题的展览空间。该系统的设计理念是以参与者为中心,融合了空间感知、MR及软硬件集成等先进技术,旨在创造一个更加引人入胜且互动性强的展览环境。研究人员希望通过这一创新设计,进一步提高用户的参观体验和互动参与度,为未来的展览空间设计提供新的思路和技术支持。

这种综合性的方法不仅拓展了脑机交互技术的应用场景,而且为如何利用先进科技改善公众的文化体验提供了新见解。南京大学的研究成果强调了技术与人文之间的桥梁作用,展现了科技如何更好地服务于人类的生活体验。例如,AR技术的发展应用,改变人们的沟通及信息感知方式[5。AR可将图像、文本及视频等丰富的媒体内容叠加到真实环境中,进一步让虚拟图像与现实世界融合,帮助博物馆更好地展示展品。如:克利夫兰艺术博物馆推出的ArtLens2.0应用程序,就使用了图像识别技术来检测艺术品,向游客提供解释性内容。南京图书馆也可借鉴这一经验。

4.2 探索虚拟展览与互动交流的无限可能

欧洲社会科学研究研讨会指出,将XR技术在博物馆与文化机构中应用需要面临很多挑战。通过线上、线下互动融合,XR技术促进了远程协作并显著增加了公众参与度。南京图书馆可借鉴这一理念,在其官网或移动应用上推出虚拟展览功能,让无法到场的观众也能参与其中,进一步通过线上互动平台与现场观众进行实时交流[6。利用VR技术创建一个逼真的虚拟展览空间,观众只需佩戴VR头盔或通过手机观看,即可身临其境地感知展览内容,这种沉浸式的体验能吸引更多因各种原因无法亲临现场的受众。结合AR技术,南京图书馆可在虚拟展览中嵌入实时互动元素,如观众可以通过语音或文字与虚拟展品进行互动。这样不仅能够增加观众的参与感,而且能够提升观众的学习兴趣。此外,通过共享XR技术,图书馆可以与其他文化机构合作策划跨地域的虚拟展览,在扩大展览影响力的同时,也能促进不同地区文化的交流融合。

4.3 利用大数据优化读者体验与资源推荐

通过分析用户的阅读历史偏好,图书馆可以为读者提供更为个性化的服务,可利用大数据技术对用户信息进行全面的采集、分析,包括用户的性别、职业、借阅记录等数据。基于这些数据来建立用户个性化阅读档案,为其精准推荐适合的书籍;南京图书馆还可以借助智能数据挖掘软件系统,对用户的基本信息和相关需求信息进行深入分析,以便能实现更为精准的用户服务[7。如通过对用户借阅行为的纵向分析,来掌握其信息行为的变化规律;通过分析用户的反馈信息,来了解其对于图书馆的满意度与忠诚度;为了进一步提升用户体验,南京图书馆还可发展如在线咨询、电子书籍借阅与虚拟展览等数字化服务,不断优化图书馆网站和移动应用,以便读者进行访问与使用。

为了提升读者的互动体验和个性化服务,可以在这些平台上设置留言板和收藏模块,与图书馆的图书检索系统对接。通过这种集成,不仅可以方便读者表达意见和保存感兴趣的资料,而且能利用大数据技术分析用户行为,为每位读者推荐更加贴合其兴趣的读物[8。此外,举办多样化的读者活动或建立一个活跃的读者社区,有助于增强读者的归属感和参与感。这样的举措不仅能够促进读者之间的交流,还可以加深他们对图书馆的情感联系,从而进一步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效果。

4.4 打造全方位数字阅读新生态

南京图书馆已经推出了“网上服务更精彩”专题活动,整合了大量数字资源供用户免费使用。这一举措不仅丰富了用户的阅读选择,还进一步通过自建资源、开放获取资源、少儿数字图书馆、南图讲座与网上展厅等6大栏目,为不同需求的读者提供了全面的服务。未来南京图书馆可以开发更多的线上展览项目,为读者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远程阅读服务。如可以通过增加对数字化工具的使用频率,提高员工的技能水平与工作效率,改善服务交付并提升客户体验;也可以利用3D全息投影、虚拟现实或是电子墨水等技术来模拟纸质阅读,进一步改进用户的数字阅读体验。南京图书馆可以根据区域文化特色来积极构建特色资源库,将当地重要的历史、文化、学术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交通、特产以及传统技艺等人文资源进行数字整合,在丰富馆藏内容的同时,能更好地满足读者的个性化需求。

4.5 借鉴国际经验,优化用户体验与馆藏保护

南京图书馆可以通过借鉴康奈尔大学的数字图书馆架构来提升用户体验和加强对馆藏的保护。康奈尔大学采用了一种简单且开源的文档结构来组织图像文件,这种结构不仅简化了读者的浏览和导航体验,还确保了馆藏资料在数字化过程中的完整性。

在这一架构中,扫描的图像会自动链接到对应的文档位置,类似于书籍的页码系统,从而构建出一个完整的数字书。每个数字书主要由两部分组成:(1)独立的位图图像文件集合。这些文件包含了书中所有的图像内容。(2)文档结构文件。它负责将图像文件与文本内容等其他部分有效关联起来,形成一个连贯的整体。

为了进一步提高信息检索效率,每个数字文档都会创建一个数据库条目,支持按作者或标题进行搜索,这不仅方便了读者查找所需资料,也提升了整体的信息检索体验。通过引入康奈尔大学的数字图书馆架构,南京图书馆不仅能为用户提供更加便捷的服务,还能更好地保护珍贵的馆藏资源,实现数字化转型的同时保持文献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4.6 数字化展览服务中的技术细节以及提升观众体验方面的效果

南京图书馆利用XR技术将珍贵古籍数字化,通过线上平台展示给公众。如2021年,南京图书馆将“楮墨流辉—南京图书馆藏国家珍贵古籍展”搬到线上,吸引了超过千万人次在“云端”感受古籍之美。这种线上展览扩大了观众群体,降低了实体展览的成本和风险。XR技术在博物馆与展览中的应用还包括通过AR增强和VR虚拟现实技术实现数字展厅、虚拟会展和超现实展览等新型展会形式。这些技术不仅丰富了展览内容,还增强了信息传递效果,提升了观众的参与感与互动性。XR技术在南京图书馆的应用包括故事化设计的导览系统,即观众可以选择不同的角色,根据角色的不同提供不同的导览路线和展品打卡要求,给用户带来差异化和定制化的观展体验。这些技术能够实现文物藏品的1∶1数字复刻,将这些藏品从库房中“搬”出来,以数字化的方式展示给公众。

南京图书馆评估XR技术在提升观众体验方面的效果,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金陵图书馆在2024年举办的“元宇宙立体书展”中,融入了MR、VR、AI人工智能等技术。这表明图书馆正在尝试将XR技术应用于读者体验中,XR技术在文化遗产领域的应用研究强调了其增强沉浸感、存在感与代理能力的关键特征,这些特征对于改善观众体验至关重要。XR技术在影视制作、文旅演艺、短视频生成、直播电商与教育培训等领域的应用,展示了其在创新数字文化新业态和数字消费新模式中的潜力以及在非遗项目保护和传承工作中的应用,提高了沉浸感、交互性和多元信息感知的要求,有助于实现物理空间与虚拟空间的交互和融合,提升观众体验。

5 结语

综上所述,南京图书馆可通过深化与XR技术的融合,不断探索脑机交互、混合现实等前沿技术在展览空间中的创新应用,以打造更为生动、立体且富有感染力的数字化展览。与此同时,关注对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综合运用,通过优化读者体验、提升资源推荐精度等创新举措,让每一位读者都能在南京图书馆找到属于自己的文化盛宴。笔者坚信,在数字化时代,公共图书馆通过XR等新技术的加持应用,一定能为推动现代社会文明进步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郭慧.新技术赋能基层图书馆智慧阅读推广创新服务研究:以响水县图书馆数字化服务为例[J].新世纪图书馆,2024(4):55-59.

[2]吕海晖.数字化信息技术下图书馆信息化建设[J].信息记录材料,2024(4):58-60.

[3]曾婧.图书馆数字化服务与大数据分析技术的应用研究[J].办公自动化,2024(3):60-62.

[4]范仲星.公共图书馆数字化建设新技术应用研究与启示:以广州市越秀区图书馆为例[J].河北科技图苑,2024(1):80-85,79.

[5]张旭丽.区块链技术驱动公共图书馆红色文献数字化版权管理路径研究[J].山东图书馆学刊,2023(6):57-62.

[6]安春媚.信息技术推动公共图书馆数字化转型[J].文化产业,2023(34):49-51.

[7]吴媛.基于5G技术的智慧图书馆数字化信息共享平台建设[J].信息记录材料,2023(12):183-185.

[8]吴志静.基于XR技术的高校图书馆数字化展览服务研究:以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图书馆数字化展览为例[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22(11):90-97.

(编辑 姚 鑫)

Research on digital exhibition services in public libraries with XR technology: taking Nanjing Library as an example

ZHOU Yi

(Nanjing Library, Nanjing 210018, China)

Abstract:With the acceleration of digitalization, Nanjing Library, as the third largest public library in China, has achieved significant results in digital scanning of ancient books, release of digital resources, and construction of online service platforms. However, behind these achievements, there are also challenges such as physical space limitations, insufficient deep mining of digital resources, and complex copyright management. Therefore, this article proposes to integrate XR technology into the digital exhibition service system of Nanjing Library, aiming to greatly enhance readers’ interactive participation and immersive experience through this cutting-edge technology, and promote the continuous innovation and outstanding development of the library on the road of digital transformation.The article first comprehensively reviews the current status of digital exhibition services at Nanjing Library,acknowledging its significant achievements in digital construction and candidly pointing out its shortcomings and deficiencies. In addition, the article further explores optimization strategies for digital exhibition services at Nanjing Library under the support of XR technology, including innovative applications of brain computer interaction and mixed reality technology in exhibition spaces, unlimited possibilities for virtual exhibitions and interactive communication, and the use of big data to optimize reader experience and resource recommendations.

Key words:XR technology; public libraries; digital exhibition; service research; Nanjing Library

猜你喜欢

南京图书馆公共图书馆
AIGC时代公共图书馆无线网络优化策略研究
南京图书馆藏珍贵宝卷掠影
纽约州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政策研究
基于图书奖评选的公共图书馆采访创新研究
MOOC时代公共图书馆服务探索研究
互联网时代公共图书馆引领社会阅读举措探析
公共图书馆延伸服务的实践与思考
谈公共图书馆如何建立自助服务推广长效机制
走过南京图书馆的名人们
南京图书馆低龄少儿馆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