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GC时代公共图书馆无线网络优化策略研究
2025-02-18忻伟隆曹晓蔡俊
摘 要:无线网络是公共图书馆开展数字化服务的基础,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无线网络对于公共图书馆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文章以南京图书馆为例,分析了其无线网络建设现状及存在的问题,阐述了其无线网络优化总体方案及具体方案,总结了其无线网络优化成效,以期为其他公共图书馆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公共图书馆;AIGC;无线网络;用户体验;南京图书馆
中图分类号:G258. 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1588(2025)01-0031-03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尤其是生成式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 Generated Content,AIGC)技术的发展,各行各业纷纷利用相关技术创新工作方式,提高工作效率。在此背景下,图书情报学领域掀起了学习和研究AIGC技术的热潮,众多学者针对AIGC技术在图书馆服务、阅读推广、馆员素养、法律风险等领域产生的影响进行了深入探讨。无线网络系统是连接图书馆与用户的纽带,是公共图书馆开展数字化服务的基础,对于公共图书馆提升服务质量和用户体验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1]。AIGC时代背景下,公共图书馆必须面对数据量及用户需求快速增多的严峻考验,其无线网络普遍存在的网络带宽资源有限、信号覆盖不均衡、网络安全风险较大等问题,不利于其服务质量的提升。因此,笔者以南京图书馆(以下简称“南图”)为例,研究了AIGC时代公共图书馆无线网络优化策略。
1 南图无线网络建设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南图于2007年开展无线网络建设,理论覆盖范围为地下负三层至地上八层的全部区域,其无线网络系统中的无线接入点(AP)共计66个,全部采用“新华三”(原名“华三”)品牌的放装型AP设备(主要型号为WA2220 -AG、WA2612 -AGN、WA2620i-AGN和WA4330-ACN),由部署于中心机房的无线控制器(AC)进行统一管理与调度,是南图开展网上信息查询、业务办理、座位预约、信息发布与推送等服务的硬件基础。该系统自启用以来,已运行17年之久,其间虽然经历了数次局部性优化与调整,但仍存在部分亟待解决的问题。
1. 1 网络信号覆盖不均衡
南图的空间结构颇为复杂,建筑布局包含多个楼层与房间,虽然保障了馆藏资源的存放与阅读推广活动空间,但墙体、隔断及障碍物较多,对无线网络信号的影响较大,难以实现全覆盖,在书架密集区域、楼层角落及远离无线接入点的位置存在信号盲区。
1. 2 网络吞吐量存在瓶颈
在考试前夕、节假日、大型活动举办期间等特定高峰时段,南图的入馆用户数量显著增多,其无线网络系统必须面对大量用户的并发连接与高速数据传输需求。但是,南图目前的网络容量难以同时满足大量用户的用网需求,在高峰时段,网络拥堵、数据传输速度下降等问题屡见不鲜,导致用户的网络使用体验不佳,不利于南图数字化服务质量的提升。
1. 3 管理难度较高
南图无线网络的管理与维护是涉及多个环节的复杂任务,包含设备配置、用户认证、网络监控等多个核心环节,这些环节之间存在显著的相互依赖性和动态变化性,管理难度较高,要求相关管理人员必须具备专业的技术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在缺乏有效管理手段和策略的情况下,无线网络可能会频繁出现信号不稳定、连接中断等故障,不仅会影响用户的使用体验,还会降低无线网络的可靠性和可用性,进而引起用户的不满和投诉。
1. 4 安全性能较弱
南图的无线网络因具有一定的开放性,故时常面临被黑客攻击和非法入侵的风险,对用户的隐私安全构成重大威胁。除此之外,如果有大量未经授权的设备随意接入南图的无线网络,就会导致网络安全性能的下降。
2 南图无线网络优化总体方案
为确保无线网络优化方案的实施不会对运行中的无线网络系统造成额外负担,南图在保留无线网络配置的情况下,增置了一批新型设备,构建了一套全新的无线网络系统,以全面替换旧的无线网络系统。在无线控制器的部署策略方面,南图采用虚拟化技术,把两台物理无线控制器整合虚拟化为一台逻辑无线控制器,以提升无线控制器的可靠性,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在馆内办公区域,南图统一采用面板式AP,以解决放装型AP信号覆盖不均衡的问题。在馆内公共区域,南图虽然仍使用放装型AP进行网络部署,但对设备的安装位置进行了细化,以确保公共区域无线网络信号的强度与稳定性。此外,南图还将无线网络的所有访问网关及动态主机配置协议(DHCP)服务部署于核心交换机之上,以减轻无线控制器的负载,规避高峰时段可能出现的网络拥堵现象。南图优化后的无线网络系统架构与布局可参考图1所示的南图网络优化拓扑图。

3 南图无线网络优化具体方案
3. 1 覆盖范围优化
为应对无线网络覆盖不均衡的问题,南图通过增加AP设备数量、优化设备布局的方式,扩大无线网络信号覆盖范围;利用功率放大、智能天线阵列等信号增强技术,以及第六代无线网络技术(Wi-Fi 6),进一步提升无线信号的传输距离和穿透力。此外,南图还借助无线网络监测工具对无线网络系统运行情况进行实时监测,精准识别无线网络覆盖薄弱区域,并根据监测数据灵活调整AP设备的配置与位置。
3. 2 容量管理优化
针对网络吞吐量瓶颈问题,南图采取了灵活的无线网络容量管理策略:一是利用动态带宽分配技术,根据实时的网络负载与用户需求信息,智能调整网络带宽资源,以保障高峰时段的用户使用体验[2]。二是利用负载均衡机制,通过多台AP设备分散处理用户请求,减轻单一AP设备的负载压力,并利用智能算法优化数据传输路径,提高网络吞吐量和响应速度[3]。三是充分考虑网络扩容需求,通过增加性能更强的网络设备、提高出口总带宽等方式,扩大网络容量,提升网络整体性能,以应对未来用户数量的增长和网络需求的增多。
3. 3 管理手段优化
为简化管理流程、提高效率,南图对无线网络管理手段进行了革新:一是建立统一的认证平台,支持密码认证、短信验证码认证、二维码认证等认证方式,简化用户认证流程,在提高认证效率的同时,防止未经授权的设备接入网络,增强无线网络的安全性。二是建立智能监控平台,实时监控无线网络的运行状态和数据,及时发现和处理网络故障和异常行为,并通过数据分析预测潜在的网络问题,及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三是利用自动化运维工具,实现网络设备的自动配置、升级和故障恢复等,降低无线网络系统的运维成本,提高运维效率。四是加大对无线网络运维人员的培训和管理力度,提升他们的专业素养。
3. 4 安全性优化
南图在无线网络安全性方面进行了全面优化:一是优化加密传输机制,采用强加密算法对无线网络传输的数据进行加密处理,防止数据在传输过程中被非法截获,并加强对加密密钥的管理,以确保密钥的安全性与可靠性。二是构建完善的防入侵检测与防御体系,实时监测网络异常行为和潜在的安全威胁,一旦发现可疑活动,立即触发相应的防御机制,以遏制潜在的网络安全风险。三是优化安全审计与日志管理机制,提升无线网络系统的网络活动记录与追踪能力,有效追溯和分析存在异常的网络行为和数据,并定期审查和分析安全日志,以持续提高系统的安全防护水平。
4 南图无线网络优化成效
4. 1 提升用户的网络使用体验
南图无线网络优化方案的实施,有效消除了馆内信号盲区,用户在馆内任何位置都能享受稳定、高速的无线网络服务;提高了无线网络的传输速率,用户在下载资源、在线阅读及观看网络视频等的过程中,能体验到较优化前更快的加载速度和更流畅的操作感受。
4. 2 增强无线网络的稳定性与可靠性
南图无线网络优化方案不仅注重网络传输速率的提高,还关注无线网络的稳定性与可靠性,通过定期维护、升级网络设备及构建故障预警机制等手段,降低了网络中断的风险,确保用户在使用无线网络的过程中不会频繁遇到掉线、无法连接等问题。同时,南图还加大了对无线网络的安全防护力度,通过升级加密技术、设置访问控制权限、定期进行安全审计等手段,有效抵御黑客攻击和非法入侵,为用户的数据和隐私安全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4. 3 提升数字化服务质量
南图无线网络性能的提升,为南图数字化服务的普及与深入开展提供了有力支撑,优化后的无线网络系统可满足更多用户的网络服务需求,显著降低了用户在使用无线网络过程中遇到问题和阻碍的概率,为南图数字化服务的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有效提升了南图数字化服务质量。
4. 4 提高网络资源利用率
南图利用智能信道分配算法减少了无线信号干扰,提高了频谱资源的利用率,以保障馆内用户都能享受到高质量的网络服务[4]。此外,南图优化后的无线网络系统的多用户并发访问能力显著增强,能够满足高峰时段大量用户的在线需求,显著提高了网络资源利用率及数字化服务效率。
参考文献:
[1] 张楠.有线无线网络深度融合赋能智慧图书馆网络建设研究[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23(S1):25-28.
[2] 王磊.通信网络资源分配算法研究[J].计算机与网络,2019(23):42-43.
[3] 高旗,吕娜,缪竞成.基于负载均衡的无线虚拟网络映射算法[J].计算机应用,2022(10):3148-3153.
[4] 李明明,乐光学,代绍庆,等.无线mesh网络中可信协同信道资源分配策略[J].电信科学,2017(5):62-74.
(编校:冯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