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英语”在线课程建设理论和实践研究
2025-02-19侯晓静
摘 要:文章分析了“实用英语”在线课程的设计原则,理清了课程建设的必要性,详述了在线课程建设期间的具体细则。课程在教学中的实际应用以及最终的评价机制也让“实用英语”在线课程融入信息技术,在提升施教者以及学习者信息化水平的同时,从理念和设计上摆脱传统课堂的束缚,保证了在线课程的时效性、信息化、趣味性以及思想深度,确保课程以学习者为中心,满足个性化、差异化学习的同时,为学习者终身学习提供了可能。
关键词:实用英语;在线课程;课程建设;具体实施
中图分类号:G642.0 " " " " " "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1-0142(2025)01-0013-04
为适应数字教育新形势,将信息技术融入教学活动,提升教师教学能力和信息素养,推进“课堂革命”,即“高校教学理念、结构、模式、过程、方法与技术等一系列整体性范式的转变”[1],泰州职业技术学院(简称泰职院)英语课程团队集聚优质资源,结合本院教学实际,认真规划课程框架,努力搭建泰职院在线“实用英语”课程。
英语属于公共基础课程,2010年以来一直行进在教学改革的路上,由原先的大一统教学逐渐迈向个性化。自2020年起,学校响应国家号召,启动了“实用英语”在线课程的建设工作。课程团队基于对学生背景的全面分析以及对课程的深思熟虑,确立了在线课程建设的目标:不完全基于教材,通过“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三者的有机结合,以真实场景为抓手,满足不同院系在各自工作情境下的教学需求,完成听说读写译的基本技能训练,切实解决外语教学的实效性问题[2]。在线课程为学习者而建,旨在为其节约时间成本,拓宽视野,提升学习效果,同时也希望能为其他高校的课程建设提供借鉴。
1 在线课程设计原则
1.1 在线课程的深度、广度和温度
微课视频是在线课程的核心,对于英语学科而言,不同知识点的微课视频以及与之相配套的课件和测试等资源为在线课程的搭建提供了充实的内容,而资源结合的深度和广度则是在制作时应遵循的原则之一。 同时,课程的设计要适合学生的认知水平,让学生感到有用、可用,能持续学习。如职业规划、公文写作、即时接待、按需采购等方面的内容,需与未来的工作、生活实际贯通,实现学以致用。如此,才能让学习者充分利用碎片化的、适宜的时间学到工作、生活中能用到的知识,让学习者感受课程的温度。
1.2 线上、线下课程的关联化和模块化
在线课程通过先期的预热环节、中期的学习环节以及后期的拓展环节有效构建师生学习共同体。师生一起品味语言、解析文化现象,提升研判阅读能力以及语言表达沟通能力,启发对社会、文化热点问题的深度探索。同时不断更新的阅读材料或与时事相关联的讨论话题,让在线学习与现实生活有更好的关联性。在知识的选取上,既可以是基础知识,又可以是模块化知识,以模块方式组织资源,保证资源的可选择性。
1.3 在线评估的过程化和细分量化
评价是为内化知识服务的,就人文性课程而言,过程性的考核,知识的积累,文化的传承都应该进行细分量化。“实用英语”在线课程从课件学习,到视频观看,到作业完成,按照闯关的模式一点点形成量化,同时辅以回答问题,在线交流,组间评价等最终形成完备的流程式的评价体系。
2 在线课程建设的必要性
2.1 人才培养需求的必要性
21世纪以来,中国高等教育逐步大众化,泰职院是高职院校,培养的是技术技能型人才。依据《高职英语课标(2021年版)》的要求:“各高校应根据学校类型、层次、生源、办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等,遵循语言教学和学习规律,合理安排相应的教学内容和课时,形成反映本校特色、动态开放、科学合理的大学英语课程体系。”泰职院英语课程团队集全体智慧,力求探索一条既能满足我院的人才培养,也能为各大高职院校的课程建设提供借鉴的课程建设之路。
2.2 教学能力提升的必要性
教学能力包括学科知识运用能力、教学设计能力和教学实施能力。其中教学设计是在线课程建设中重要的环节。只有进行精心、科学的教学设计,才有助于课程目标的高效达成[3]。但是在线课程并非将传统课堂照搬到平台上,教学设计与传统课堂不同,具体表现有以下几点:(1)微课视频有别于传统课堂,教师需对每一个单元的知识点进行细致的分析和归纳,精炼语言对知识点通过视频进行恰当的讲解,以供学习者反复观看,语言紧凑,信息量强大,重点突出。(2)平台有别于教室,教室直观、随性,教师可与学生面对面,有亲切感,而平台却有着记录、便捷、远程、储存等各类信息化功能,教师进行教学设计时需要考虑平台与教室的区别。(3)平台组织有别于课堂组织,在线课程是围绕视频授课,因此课程的系统性和章节性就需重组和完善,按照课件、视频、作业测试、拓展的顺序组织学习,重构有别于课堂的在线课程脉络。(4)平台考核有别于课堂考核,在线课程更关注过程性考核的细分量化,平台中每课的练习和测试与授课内容相符,针对性强,考核更全面、更具体、更流程化、更细化。这一切的设计都对教师信息、制作、搜索等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
2.3 教学团队建设的必要性
在线课程建设需要强大的教学团队支持,团队成员需要具备良好的英语应用能力、沟通能力、课件和微课制作能力、教学组织与把控能力等,通过集体研习、分工合作、尽己所长才能完成在线课程建设这样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同时在此过程中也促进了教学团队的建设。
3 在线课程建设具体实施
3.1 平台各项指标的分析
平台的设置包括首页、活动、资料、通知、测试、作业、考试、管理等等,每一个平台参数中又包括若干的内容。(1)首页是学习者在线课程学习时展示的页面,这个页面中设置了三级目录,总目录为章节目录、分目录为单元目录、子目录为内容目录。子目录按照课程研讨要求,分听说模块、阅读模块、写作模块以及文化拓展模块。整个任务点的设置也是按照闯关模式设置。(2)活动参数包括签到、投票、选人、抢答、主题讨论、随堂练习、问卷、评分、分组任务、活动库等。这几个方面涉及课堂学习的组织,同时涉及过程性的细分评价。(3)资料这一栏目包括课程资料、题库、作业库、试卷库以及其他素材五个方面,包括动画、图片、漫画等资源的汇集。(4)通知、测试、考试栏目中,按照相应要求进行内容发布,下达的指令会直接到达学习者的手机端,学习者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施教者的任务要求。(5)管理栏目包括班级管理、教师团队管理、助教管理、课程管理等,施教者将学员及教师信息导入系统,课程管理包括学生端设置以及课程门户,子任务中还设有通知服务、课程试读、视频试看时长、课程章节、课程复用等。
3.2 在线课程的课件制作
课件制作是在线课程建设的重中之重,课件包括子目录中所有内容。课件的设置经过了课程组的反复讨论,从模板设置到总纲编排到讲解流程都有固化的模式,以Job Interview为例:在listening and speaking部分,设置了四大类,Part one: a video clip、Part two: conversations、Part three: conclusion、Part four: daily talks。A video clip部分是以视频导入(Watch the video clip and note down questions of the interviewer and answers from the interviewee.),本章节视频选取的是The Devil Wears Prada(《穿普拉达的女人》)中Andi Sachs去天桥面试的段落,依据视频内容提出了4个问题:(1)Who are you ?(2)What are you doing here ? (3)So you don’t read runway?(4)Before today,you have never heard of me?因为是在线课程,答案都标注在下一张的PPT上。导入时使用视频是为了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引发讨论的话题,让学习者对本次课程主题产生浓厚的兴趣。在Part two中,安排的是两个样例的听写与呈现,这部分内容是为了展现面试工作情境下如何发问以及回答,学习者可在对字、词、句的深入学习后进行恰当的演示。Part three部分汇集了10句与Job Interview 相关的工作问题,有针对性地对该工作场景进行各种对话问题的罗列,学习者需要反复诵读。Part four是操练部分,给出实地面试的工作场景,要求按照细则呈现合乎逻辑的对话。此外,在整个课件制作中贯穿思政的相关内容,Job Interview给学员灌输的是职业道德,在第三部分与职业相关的问与答中,设置了这样的句子:面试阶段首先应该做到什么?回答:面试时首先应做到不迟到、不爽约以及有问题及时沟通等等,通过这些问题的回答与思考提升了学习者的职业素养,对学习者进行了职业道德教育。
3.3 在线课程视频的制作
视频依据课件制作,在线课程的视频需要具备观赏性,时长短,碎片化等特点。观赏性能让学生快速产生继续学习的欲望,时长短能让学习者不至于产生厌烦感,碎片化可以让学习者学习更有新鲜感,同时能更加广泛地汲取英语知识。录制视频前,课程组再次修改、美化课件,配以图片,嵌入动画,对字体和色彩再次加工处理,同时组织完善视频讲稿,斟酌讲解语句,统一着装按序拍摄,后期查看所拍视频,并添加字幕以及过场动画,统一制作视频封面等。
3.4 在线课程资源的完善
在线课程不仅需要课件、视频,还需要与本教学内容相关的各种资源。当今正处于一个信息化的时代,大量的平台提供了海量的信息资源,然而学习者的学习时间有限,需要施教者有取舍地提供优质资源。课程素材的来源可以是英文报纸、双语新闻、优秀微课、电影片段、职场掠影、中国文化等,从中选用优质的素材经二次加工后,发放至泛雅学习平台以供学生拓展知识、开拓眼界,打开思路。资源建设的同时考虑到英语是语言类课程,应该且必须承担起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任务,高职类教材在选题上,与西方习俗、西方文化相关的情境化题材比较多,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元素相对缺失,导致学生在跨文化交际中不能弘扬并传播本族文化,因此在资源库建设时,课程组有意识地增加了与中国传统文化、社会发展、生活习俗相关的素材。资源库建设完成后,还应适时更新增加每年的热点问题。此外,在其他资源栏目中特设了文化模块,选取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等方面内容的视频,确保所选资源契合主流价值,契合主题。为使文本资料更加生动形象,增强可读可视性,因而基于静态或者动态的图片资料也是在线课程资料完善的重点。
4 在线课程的应用
4.1 预热预习
任课教师课前都会布置相应任务,推送与本单元有关的视频,还是以Job Interview为例,视频为The Devil Wears Prada(《穿普拉达的女王》)中两段超级精彩的面试,一是去天桥面试米兰达的助理,二是离开天桥,成功面试成为一名记者,回归自己自由自主的人生。两段视频时长约8分钟,学生在观看的同时需要将台词记下来,并将记下的台词发送回平台,同时按照组员分工,完成第一段面试的角色配音,上传平台。
4.2 自主学习
预热过后是学习者在线自主学习阶段。学习者按照规定好的闯关模式依次完成课件、视频以及作业或者测试。此过程中遇到问题可以放到讨论区提问,施教者会给出恰当的解释和答复。
4.3 主题讨论
主题讨论环节设置和本单元本章节相关的话题,还以该单元为例,讨论话题设置的是和职业道德相关的内容,(1)何为职业道德?(2)职业道德包括几大部分?(3)面试中应关注的点是什么?(4)如何在今后的工作中更好地遵守职业准则?同时建议学员完成霍兰德职业兴趣测试,以对自己今后的工作有个先期了解。
5 在线课程的评价机制
传统教学评价主要源自签到+作业+考试,以最终考试为主,一般来说,考试可占七成,这样的评价方式局限性很大,无法实际反映学习者的学习状况,无法对整个学习流程进行科学评价,迫切需要出台科学的评价方式。根据学院要求,课程组是在泛雅平台建设在线课程,平台可以记录学生的参与程度,同样也可对在线学习成绩进行统计。评价的设定是在后台进行的操作,课程组经过严格的商讨,制定了如下在线课程考核评价,具体见表1。
制定的测评方案重在体现学习过程,目的是希望评价结果更加客观,更加合理,更能引发师生的共同关注。传统课堂中,评价关注的是对学生群体的横向比较,而在线课程的评价,则更注重学习者的自我认识,自我评价以及自我发展。在整个教学流程中,收集、整理、分析学习全程的行为数据,重在构建学习者的学习数据库,学习者根据教师要求,按时按点,保质保量地完成各项学习,完成自我评价。当然在线评价也不能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应遵守共享资源的评价标准,引导学生开展在线课程学习,监测整个学习状态,及时给予评价指导,尽可能让评价的效果最大化。
“实用英语”在线课程经过多年建设,目前已经搭建了一定框架,并已用于实际教学,根据反馈,后期建设中课程组拟加设专项文化输出模块、交际互动模块、专项测评模块,同时完善视频资源的进阶化。
参考文献:
[1]刘振天,刘强.在线教学如何助力高校课堂革命? —疫情之下大规模在线教学行动的理性认知[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0(7):31-41.
[2]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的通知[EB/OL].(2020-06-01)[2024-05-27]. http:" //www.moe.gov.cn/srcsite/A08/s7056/202006/ t202006"03_462437.html.
[3]龚玲莉.谈应用型高校建设英语在线课程的必要性及建议[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21,34(4):161.
(责任编辑 杨荔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