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课程思政在高职通信类课程设计中的应用与实践

2025-02-19唐红锁费贵荣夏小俊

泰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5年1期
关键词:课程设计课程思政

摘 要: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高等职业院校在专业课程中积极融入思想政治教育。文章以“5G全网建设技术”这一通信类专业核心课程为例,通过深入挖掘课程中的思政教育资源,重构课程内容,明确课程思政目标,并探索和实践课程思政的具体内容和途径。本研究旨在为高职通信类专业课程的课程思政教育提供有效参考。

关键词:课程思政;课程设计;通信类课程

中图分类号:G642.0 " " " " " "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1-0142(2025)01-0009-04

2020年5月,教育部正式颁布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不仅为高等教育领域指明了新方向,也标志着课程思政理念在高等教育体系中的全面深化与系统化推进。该纲要的出台,是基于对当前社会发展需求与学生全面成长规律的深刻洞察,旨在通过课程这一核心环节,将价值观的引导自然而然地融入知识的传授与能力的培养之中,从而构建起一个既注重专业技能训练又强调思想道德素养提升的人才培养新模式。

“5G全网建设技术”作为通信技术类专业的一门核心“应用”型课程,不仅是传授5G移动通信前沿知识与技能的课程,更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创新思维与职业道德的重要平台。课程通过系统讲解5G移动通信的基本原理、关键技术、网络规划、建设、维护及5G+应用场景等核心内容,为学生构建了一个全面而深入的5G知识体系。课程设计以我国通信行业的发展现状、热点、应用为背景,以通信应用为切入点,以通信理论为载体,以信息传输方法为引领,以该学科中的名人逸事、时政要闻、科技创新等作为思政主题[1]。起到专业技术与思政融合育人的良好效果,能激发学生爱国情怀、社会责任感以及探索未知的热情。通过在“5G全网建设技术”教学过程中的课程思政建设和实践,对于探索课程思政在专业教学基本载体上的实际运用以及促进专业高质量发展有着良好的示范作用。

1 课程思政的教学设计

1.1 课程思政背景下的教学目标

课程思政背景下的专业课程首先需要紧密结合本专业人才培养规划设置教学目标,然后根据课程的特点和教学要求,精准定位并融入适宜的思政教育内容,涵盖政治素养的培育、法律法规意识的增强,以及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的激发等多个方面的内容[2]。细致审视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明确各知识点、技能点中蕴含着的丰富的思想政治要素,分析其对学生思想政治素养的影响[3]。再结合专业课程的实际情况和既定教学目标,制定出既促进专业知识与技能提升又强化思想政治素养培育的综合性课程目标。这些目标应相辅相成,形成有机整体,确保学生在掌握专业本领的同时,也能在思想境界上实现质的飞跃。“5G全网建设技术”课程思政教学目标如下。

(1)树立正确的政治信念和爱国情怀。本课程深度融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理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秉持“术道并重”的教育理念。通过生动剖析移动通信技术的辉煌发展历程,特别是国内通信行业领军人物的奋斗历程与成功案例,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怀。同时,强化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认知与认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政治信仰,坚定对中国共产党领导及社会主义制度的信心,培养其成为具有高度责任感和使命感的时代新人。

(2)增强法治观念和安全意识。面对日益严峻的网络安全形势,强化学生的法治观念与安全意识。课程内容有机融入《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条例》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间谍法》等法律法规,使学生深刻理解安全要求,内化法律精神。通过分析安全案例、模拟法庭等教学活动,增强学生的法治意识,培养其自觉遵守法律、尊重法治的良好习惯,为维护网络安全贡献力量。通过警示教育,案例展示等手段,让学生了解利用专业技能从事危害国家利益和公众利益活动的严重后果,包括但不限于网络泄密、间谍活动、散布虚假信息及破坏通信设施等行为,强调学生作为未来国家网络安全守护者的责任与使命。鼓励学生将所学专业知识与技能积极应用于社会科学普及和5G应用推广等正面领域,为促进社会进步和技术发展贡献力量。

(3)培养创新能力和科学发展意识。作为未来的移动通信行业的从业者,应具备创新意识,以科学发展观念看待事物。面对移动通信技术日新月异的快速发展,“5G全网建设技术”课程不仅要求学生掌握扎实的无线通信技术基础,更强调培养其敏锐的思辨能力[4]。通过介绍先进事迹、分析实际案例、探讨开放式问题等教学手段,引导学生深入剖析技术背后的逻辑与原理,学会从不同角度审视问题,提升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组织学生参与科研项目、创新实验等活动,激发他们对未知领域的探索欲,培养其勇于探究、敢于突破常规的勇气,引导学生将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融入日常学习与实践,鼓励他们运用所学知识改造旧技术、研发新设备,为社会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

(4)铸就团队协作和工匠精神。5G全网建设作为一项高度复杂的系统工程,离不开团队的紧密协作与个体的卓越贡献,需要加强学生沟通能力与团队协作精神的培养。通过实例分析、团队任务,强化学生之间的沟通与合作能力,让他们在共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相互支持、协同进步。同时,面对5G网络建设中的种种挑战,如高温、高空等艰苦作业环境,以及每一道工序、每一项参数的精确要求,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具备务实严谨的工作态度,不畏艰难、勇于担当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对待每一个细节都要力求完美。通过案例分析、实地参观等方式,让学生深刻体会工匠精神的价值与魅力,引导他们将追求卓越、精益求精的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1.2 课程思政背景下的教学设计

(1)设计理念。在“5G全网建设技术”课程中融入思政元素,将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相融合,传授5G技术知识的同时,注重价值观念的引导,使学生理解技术背后的社会意义和价值;将思政元素与专业技能训练融合,使学生在提升技术能力的同时提升思政素养;将人文关怀与情感交流相融合,通过情感交流增强学生的归属感和责任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设计思路。通过梳理5G技术的发展历程,技术变革,深入挖掘思政元素。讲述中国5G在全球竞争中的崛起,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怀。介绍5G技术背后的科学原理和创新故事,引导学生学习科学家们的探索精神和创新精神,组织实践教学活动,如参观5G基站建设现场、参与5G应用项目等,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技术魅力的同时加深对思政元素的理解。技能训练环节,要求学生掌握优化技术,强调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鼓励他们在实践中不断追求卓越,提升自我。通过这样的教学设计,期望能够全面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培养出既具备扎实专业技能,又拥有高尚道德情操的新时代通信技术人才。具体教学设计如表1所示。

2 课程思政教学实践

在泰州职业技术学院现代移动通信技术专业中,“5G全网建设技术”课程作为课程思政实践的前沿阵地,在坚守专业知识与技能传授的基础上,创新性地将思政元素深度融入教学活动,取得了一定成效。

(1)校企协同构建沉浸式学习生态。通过与中兴通讯校企共建ICT行业创新基地,构建集理论教学、岗位技能实训与工匠精神培育于一体的综合学习环境,将理论教学和岗位技能训练紧密结合,将工匠精神有机融入课程学习情境。学生不仅能够感受到浓厚的企业氛围,还能在解决真实工程问题的过程中,亲身体验到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和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教师的言传身教,加之解决实际问题的成就感,可以激发学生的劳动热情、动手实践能力,内化价值观念,使工匠精神成为他们未来职业生涯的坚实基石。

(2)技能实践与思政育人深度融合。在“5G全网建设技术”课程中,将技能实践与思政教育紧密结合,形成相互促进、相得益彰的教育模式。首先,精心设计实践项目,确保每个项目都蕴含丰富的思政教育资源。例如,在“5G网络切片部署”实践中,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切片配置的技术细节,还引导学生思考切片技术在智慧城市、远程医疗等社会领域的应用价值,激发学生对技术创新服务于社会进步的思考。其次,注重在实践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责任感与使命感。通过构建真实的工作场景,如网络故障排查、系统优化等,让学生亲身体验到作为通信工程师的责任重大。同时通过教师言传身教,强调在技能实践中遵守职业道德规范,不得利用技术从事违法或不道德的行为,培养学生的法治观念和自律意识。再次,鼓励学生在实践中勇于创新、敢于挑战。通过设立创新实验、开放课题等形式,激发学生的探索欲和创造力,培养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能力。

(3)专业知识讲解中的思政渗透。教师在专业知识讲解的过程中,将思政元素融入“专业知识”,做到润物细无声,潜移默化中感染学生。例如在讲授我国移动通信发展史时,融入“永不消失的电波”“抗美援朝战争中的通信”“全国劳动模范、无线网络优化专家——刘通”等红色故事来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和学习热情;在讲授“无线网络架构的演进知识”时融入我国无线通信事业从无到有,从学习到超越西方发达国家的艰辛历程,激发学生自立自强,不畏艰难,勇于创新的精神;在将“EPC核心网架构”与“5G核心网架构”对比分析中,提升学生辩证思考问题的能力。

(4)在线课程资源的思政化升级。对现有的在线课程资源进行全面升级,增加与思政相关的微视频、纪录片片段等拓展学习资料,如选取“大国工匠”等纪录片中与信息通信技术相关的故事和片段作为拓展视频学习资料。拓展资源不仅能丰富课程内容,还能通过鲜活的人物故事和中国智慧的发展实例,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接受思政教育,增强了对国家信息通信技术发展的自豪感和责任感。同时,通过在线测试和思政相关试题的设置,有效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效。

(5)课后拓展任务中的思政强化。课后巩固任务设计时融入思政元素,例如在基站勘察设计课后任务需要学生利用Mapinfo工具制作校园内基站分布图,包括宏站、微站、室分多达20个基站,地点包括男生宿舍、女生宿舍等,勘察经纬度时,要多次测量,任务重且难度大,需要学生认真细致,并且要以团队的方式完成。不仅锻炼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严谨细致的工作态度,还让学生深刻体会到通信工程建设的不易与重要性。这样的任务设计,既是对课堂知识的巩固,也是对思政素养的进一步强化。

经过一系列精心设计的课程思政教学实施探索,“5G全网建设技术”课程在课程思政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不仅深化了专业知识的传授,更在提升学生思政素养、综合素质及学习动力方面展现了强大潜力,有效推动了专业课程教学与课程思政建设紧密结合、同向同行,形成了高水平课程思政育人目标,确保课程思政建设高效、持续推进。

3 评价体系优化与完善

为全面而精准地评估学生是否达到“5G全网建设技术”课程设定的思政教学目标,构建基于多方主体的过程性综合评价体系,确保评价的全面性和深入性。多元化评价包括学生自评、学生互评、教师评价、辅导员评价等,过程性评价主要为每次课程任务结束后及时完成评价,教师通过评价结果对学生思政目标掌握情况进行分析,优化教学内容和方法,针对评价中表现未达标的学生,制定个性化的辅导计划,包括额外的学习资源推荐、一对一辅导等,确保每位学生都能在“5G全网建设技术”课程中实现专业知识与思政素养的同步提升。

4 总结与展望

在移动通信技术日新月异的时代背景下,立足“5G全网建设技术”课程的红色文化底蕴与鲜明的行业特色,课题组深入探索了课程思政建设的创新路径。通过精心挖掘专业课程中蕴含的丰富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对教学设计思路进行了系统性优化,将课程思政元素融入专业知识传授与技能培养的全过程,实现思政教育与专业教学的有机融合。这一实践不仅有效完成了课程思政的教学任务,更在潜移默化中帮助学生树立了坚定的民族自信心与自豪感,激发了他们投身国家信息化建设、服务社会发展的热情与动力。

展望未来,高职院校应继续秉承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不断深化课程思政建设的内涵与外延,创新教学方法与手段,努力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课程思政育人体系,为培养更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肖华,刘洺辛,李灿苹,等.多维度课程思政元素挖掘方法研究——以“光纤通信”课程为例[J].工业和信息化教育,2024(3):20-23,49.

[2]宋华斌,熊亚蒙,吴明珠.双线融合模式下计算机网络与通讯技术课程思政改革实践[J].现代商贸工业,2024(8):1672-319.

[3]宋毅,杨裕翠,王晖.课程思政背景下“通信原理”课程教学改革实践探索[J].工业和信息化教育,2024(3):71-74,79.

[4]袁军伟,郭艳美,都永坤,等.新工科背景下课程思政建设机制及创新举措——以矿山抢险与救援课程为例[J].高教学刊,2024,10(12):62-65.

(责任编辑 刘 红)

猜你喜欢

课程设计课程思政
龙凤元素系列课程设计
中秋明月
基于OBE理念的航空医学课程思政教育改革探讨
学好质量管理,锻造品质人生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湘绣专业实施课程思政的可行性研究
基于Articulate Storyline的微课程设计与开发
MOOC环境下微课程设计研究
基于自动化系统的PLC课程设计
开放大学课程设计与资源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