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可弯曲负压吸引鞘联合输尿管软镜治疗肾 输尿管结石

2025-02-19胡琪

基层医学论坛 2025年3期
关键词:输尿管软镜输尿管结石肾结石

【摘要】 目的 研究分析对肾结石、输尿管上段结石采取可弯曲负压吸引鞘、输尿管软镜联合方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南丰县人民医院2023年8月—2024年5月收治的80例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手术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经皮肾镜碎石术治疗,观察组实施可弯曲负压吸引鞘、输尿管软镜碎石术联合治疗,对比2组患者围手术期各项指标,手术前后肾功能各项指标变化情况,手术前后炎症因子、疼痛变化情况,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术后清石率。结果 观察组术中出血量(41.47±2.12)mL,手术后肾功能指标水平[血尿酸(blood uric acid,BUA)(397.16±132.39)μmol/L,血清胱抑素(cystatin C,Cys-C)(624.16±214.72)μg/L,β2微球蛋白(β2-microglobulin,BMG)(51.15±19.38)μL/min)]、炎症因子[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15.93±4.72)mg/L,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21.51±5.23)pg/mL]水平、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2.34±0.72)分,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2.50%)均低于对照组的(55.98±2.16)mL、(463.46±141.15)μmol/L、(739.17±246.39)μg/L、(63.59±21.19)μL/min、(20.64±4.73)mg/L、(26.25±6.68)pg/mL、(3.74±1.02)分、15.00%;观察组住院时间(6.18±0.26)d,术后留置导尿时间(4.62±1.54)d,短于对照组的(6.68±2.23)d、(8.13±0.32)d;观察组术后清石率(97.50%)高于对照组(80.00%)(P<0.05)。结论 对肾、输尿管结石实施可弯曲负压吸引鞘联合输尿管软镜治疗,可减轻患者术后疼痛感,降低炎症因子水平,改善患者的肾功能指标,缩短手术时间,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缩短住院时间,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 肾结石;输尿管结石;输尿管软镜;肾功能

文章编号:1672-1721(2025)03-0041-04" " 文献标志码:A" " "中国图书分类号:R692.4

输尿管上段结石、肾结石均是临床较为常见的结石疾病,主要症状为血尿、尿频(腰痛、血尿)等,大大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影响其生理、心理等各方面健康[1-2]。若结石直径较小,可采取口服排石药物、增加每日饮水量等方式进行干预;若结石直径较大,需及时实施手术疗法,比如输尿管镜碎石术,对人体损伤较小,患者术后各项机能恢复速度较快等,被广泛应用于各类结石临床治疗中[3-4]。但术中难以实施负压吸引,碎石无法顺利排出体外,且术后相关并发症(比如输尿管狭窄、感染等)发生风险较大,不利于提高手术疗效、改善预后。可弯曲负压吸引鞘灵活性较高,医师可结合围手术期实际需求对应弯曲,顺利进入至各个肾盏中,有利于提高碎石清除率和吸引率,有效防范血块的形成,进而降低术后一系列并发症(比如血尿)发生率,提高手术安全性和有效性[5-6]。鉴于此,本研究分析对肾结石、输尿管上段结石采取可弯曲负压吸引鞘、输尿管软镜联合方案的临床疗效,旨在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南丰县人民医院2023年8月—2024年5月收治的80例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手术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2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可比性,见表1。

1.2 入选标准

纳入标准:临床资料齐全,无缺失或信息不全等不良情况;影像学检查、症状表现等确诊为输尿管上段结石、肾结石,且满足临床诊疗资料[7];满足手术治疗适应证,无过敏反应或禁忌证;年龄≥18岁;术前血氧饱和度等各项生命体征平稳;单侧结石,结石直径≤20 cm。

排除标准:认知、精神或交流等功能异常;凝血功能异常;传染性或感染性疾病,比如肺结核等;血液或免疫等系统疾病,比如白血病等;恶性肿瘤,比如胃癌;输尿管过于狭窄;心、肝、肾等重要器官或组织病变严重。

1.3 方法

对照组实施经皮肾镜碎石术治疗。行全身麻醉,引导患者维持截石位,常规消毒、铺巾,通过尿道留置输尿管硬镜,明确患侧输尿管开口后,逆行置入输尿管导管(F5)、保留肾盂,输尿管镜拔除后,置入导尿管(F18),固定;体位调整为俯卧位,垫高腹部(高度5~10 cm),在超声指导下以穿刺针(18G)穿刺目标肾盏,根据导丝走向使用筋膜扩张器至F18—F20,置入Pel-away鞘,搭建经皮肾渠道,留置输尿管境,行钬激光或气压弹道碎石操作,低能量(0.8~1.0 J)、高频率(15~20 Hz)碎石,手术后置入双J管(F6)、造瘘管(F14—F18)。

观察组实施可弯曲负压吸引鞘、输尿管软镜碎石术联合疗法。行气管插管全身麻醉,辅助患者在手术床上尽可能保持膀胱截石位,基于导丝引导下把输尿管置入输尿管中,匀速上移并把结石推送至肾内或者保持原位,放置可弯曲负压吸引鞘(型号C型-11-350),与吸引器紧密连接,将吸引压力控制在100~200 mmHg(1 mmHg=0.133 kPa),连续压力泵输注水,流动速度控制在150~200 mL/min。留置输尿管软镜,确定结石位置,联合实施钬激光碎石操作,以吸引鞘持续吸引,并维持水流的畅通性、手术视野的清楚性,降低肾盂压力,有效吸除碎石。

对照组、观察组术后均放置双J管,术后出院前复查腹部卧位X射线片了解结石清除效果。

1.4 观察指标

(1)围手术期各项指标。记录2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留置导尿时间、住院时间。(2)手术前后肾功能各项指标变化情况。于手术前1 d、手术后5 d采集2组患者清晨空腹静脉血样3 mL,以3 000 r/min速度离心10 min,分离血清后取上层清液,以肌氨酸氧化酶法检测2组患者的BUA水平,以肌氨酸氧化酶法检测2组患者的血清胱抑素水平,以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2组患者的BMG水平。(3)手术前后炎症因子、疼痛感变化情况。采集2组患者手术前1 d、手术后5 d血清样本,以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2组患者的CRP、IL-6水平。以VAS[8]评定2组患者的疼痛感,分值0~10分,0分代表无痛,10分代表剧烈疼痛,分数与患者的疼痛感呈负相关。(4)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术后清石率。记录2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即术后感染、术后发热或菌血症等)和术后清石率。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5.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行χ2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围手术期各项指标

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住院时间和术后留置导尿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见表2。

2.2 肾功能各项指标变化情况

相比于对照组,观察组手术后肾功能指标BUA、Cys-C、BMG水平均较低(P<0.05),见表3。

2.3 炎症因子和疼痛感变化情况

相比于对照组,观察组手术后CRP、IL-6水平和VAS评分均较低(P<0.05),见表4。

2.4 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术后清石率

相比于对照组,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较低,术后清石率较高(P<0.05),见表5。

3 讨论

输尿管结石、肾结石均是临床发生率较高的泌尿外科疾病,且症状严重程度与结石直径、大小等因素存在密切联系,随着病情的不断加重,一系列并发症发生风险也随之加大,需及时实施规范化、科学化的治疗干预[9-10]。临床治疗结石的方式较多,需结合具体状况选择对应的方式。输尿管软镜碎石术是在输尿管软镜引导下实施钬激光碎石治疗,进而破坏结石,但术后并发症可能会降低患者生活质量[11]。对此需依靠各种器械的治疗优势,减少围手术期损伤的发生,以期提高手术疗效。常规导入鞘碎石术效果理想,但术后结石排出难度较大,可能会加重人体损伤。

可弯曲负压吸引鞘作为一种前端能够弯曲、连接负压的导入鞘,能结合术中操作需求随意弯曲前端,促使其能安全进入肾盏中,完全吸出体内积血、碎石,防止碎石堆积、疾病复发等不良情况的发生[12-13]。在负压吸引干预下,要尽快吸出碎石,确保水流的畅通性,降低肾盂压力,缩短手术时间,提升碎石清除的有效性。连续负压吸引能抑制感染性肾结石所诱发的细菌形成,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4-15]。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住院时间和术后留置导尿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这说明,联合治疗可加快患者术后身体恢复。本研究结果还显示,相比于对照组,观察组术后BUA、Cys-C、BMG、CRP、IL-6水平,VAS评分更低(P<0.05),且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较低,术后清石率较高(P<0.05),可见联合方案疗效显著,治疗安全性、有效性较高。

综上所述,对肾、输尿管结石患者实施可弯曲负压吸引鞘联合输尿管软镜碎石术治疗,可改善患者肾功能,降低炎症因子水平。

参考文献

[1] 周文湖,陈道勋,卢东明,等.经尿道可弯曲负压吸引鞘碎石取石治疗肾及输尿管上段结石的初步疗效[J].现代泌尿外科杂志,2023,28(12):1028-1031.

[2] 李武学,许长宝,赵兴华,等.一次性输尿管软镜应用可弯曲负压外鞘治疗2~3 cm肾结石的临床观察[J].临床泌尿外科杂志,2024,39(4):292-295.

[3] 周小波.末端可弯曲负压吸引鞘联合输尿管软镜治疗复杂肾结石的效果[J].中外医学研究,2024,22(13):25-29.

[4] 曹靖,马阳阳,林洪祥,等.逆行输尿管软镜联合可弯曲负压吸引鞘治疗>2 cm肾结石的疗效观察[J].浙江临床医学,2024,26(3):392-393,397.

[5] 林剑峰,叶志彬,涂建平,等.可弯曲负压吸引鞘与常规鞘联合一次性输尿管软镜治疗上尿路结石的疗效比较[J].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23,23(9):652-656.

[6] 吴德尧,朱大金,王杰,等.输尿管软镜联合可弯曲负压吸引鞘治疗肾结石的疗效观察[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23,27(2):109-112.

[7] 徐炳福,刘兰,郭香丽,等.临床内科疾病诊断与护理[M].昆明:云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4:273,278.

[8] DAU J J,HALL T L,MAXWELL A D,et al.Efect of chilled irrigation on caliceal fluid temperature and time to thermal injury threshold during laser lithotripsy:in vitro mode[J].J Endourol,2021,35(5):700-705.

[9] 金晓华,范波,朱海亮,等.微通道经皮肾镜一期联合逆行输尿管软镜治疗复杂性肾结石疗效及血液指标观察[J].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2023,33(3):385-389.

[10] 胡力仁,范先明,林剑锋,等.可弯曲负压吸引鞘联合输尿管软镜治疗2~3 cm上尿路结石[J].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22,22(9):763-766.

[11] 吴小将,田文俊,郑达闻,等.可弯曲负压吸引鞘联合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直径2~3 cm上尿路结石的临床研究[J].中华全科医学,2023,21(9):1516-1519.

[12] 李凡,杨芳,董芸芸,等.头端可弯曲输尿管负压吸引鞘联合输尿管软镜治疗上尿路结石术后无管化有效性和安全性研究[J].微创泌尿外科杂志,2023,12(4):247-251.

[13] 詹留松,刘百川,赵建朋,等.可弯曲负压吸引鞘辅助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J].中华腔镜泌尿外科杂志(电子版),2024,18(3):271-276.

[14] 陈玉军,匡仁锐,高亮,等.可弯曲真空辅助输尿管导引鞘在逆行肾内碎石术中的初步应用经验[J].中华泌尿外科杂志,2022,43(6):447-450.

[15] 戴建航,肖云新,杨伟明,等.末端可弯曲输尿管吸引鞘与负压吸引鞘辅助输尿管软镜治疗<2 cm肾结石疗效比较的随机对照研究[J].现代泌尿外科杂志,2024,29(5):417-420.

(编辑:肖宇琦)

猜你喜欢

输尿管软镜输尿管结石肾结石
鬼针草水提物对大鼠肾结石改善作用
祛除肾结石,鸡中有内“金”
维生素D、高钙尿和肾结石的关系探讨
输尿管软镜结合钬激光治疗肾结石的效果观察
输尿管结石采用后腹腔镜手术治疗的观察
60例输尿管中下段结石患者行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术中的护理体会
彩色多普勒超声闪烁伪像在超声定位的体外冲击波碎石中的价值
输尿管硬镜下两种碎石术的疗效对比
经尿道电子输尿管软镜钬激光治疗肾和输尿管上段结石临床研究
探讨经皮肾镜联合电子输尿管软镜治疗复杂肾结石的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