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国数字出版发展态势盘点
2025-02-16毛文思
摘 要 2024年,搭乘数字中国、网络强国建设、大力促进数字经济发展的战略东风,我国出版业加快数字化转型升级步伐,出版融合发展迈向深入。2024年,数字出版在政策引导、内容建设、技术应用、模式创新、人才建设、国际传播能力、保障机制等方面均取得了长足进展。数字出版迈向高质量发展,已成为新时代我国文化建设的重要生力军,在文化强国建设、发展数字经济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文章全面梳理2024年中国数字出版发展状况,阐释2024年数字出版发展的新特点、新成绩,从中可见数字出版发展的路径方向。
关键词 数字出版;转型升级;融合发展;文化建设
2024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的关键之年。中国数字出版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引,积极发展新质生产力,向高质量发展持续迈进,在内容建设、技术创新、路径拓展、国际传播、人才建设等方面都取得了积极进展。具体而言,2024年,中国数字出版呈现以下发展态势。
1 社会价值引领作用更加突出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在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中赓续中华文脉。高扬中华民族的文化主体性,把历经沧桑留下的中华文明瑰宝呵护好、弘扬好、发展好”。这为中国数字出版高质量发展指明方向。
2024年,数字出版社会影响力进一步增强。据《2023年度中国数字阅读报告》显示,数字阅读用户规模达到5.70亿,数字阅读用户规模占网民规模的比例,已超过50%[1]。在习近平文化思想引领下,数字出版意识形态阵地属性进一步增强,价值引领作用更加凸显。《中国为什么能》等23部作品入围中国音像与数字出版协会“2024年数字阅读推荐作品”[2]。第十七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首次把网络文艺作为独立门类进行评选表彰,10部网络文艺作品获得优秀作品奖荣誉。其中,《陶三圆的春夏秋冬》《滨江警事》(第1部)《我们生活在南京》3部网络文学作品入选,这在网络文学精品化发展道路上具有里程碑意义[3]。网络文学、网络游戏、动漫等新兴数字出版形态已成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兴起蓬勃的“国风”浪潮。2024年,涌现出一批在非遗传承上表现出色的游戏产品。中国文字博物馆制作的《甲骨文动漫故事:鼎喵喵和鼎小喵》,以甲骨文的“鼎”字为原型,进行动漫人物设计,并在甲骨文的文字中选取“衣食住行”“春夏秋冬”等主题,反映商代社会风貌,通过生动活泼的动漫形象和叙事表达,让甲骨文这种中国古老文字的呈现更加有温度,更加有效地传递给大众,特别是青少年。该作品入选“2024年网络文明建设优秀案例”[4]。
2 出版融合发展态势持续深化
出版融合发展是出版业培育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途径。2024年,主管部门持续深入实施出版融合发展工程,有16家平台入选“2024年度数字出版优质平台”。青岛出版集团旗下“全环境立德树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少儿绘本大系——AI阅读融合出版平台”,着眼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养新时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聚焦少儿出版,以纸质绘本内容为基础,运用VR、AI等新技术,通过互动式点触绘本、绘本App、绘本音频、绘本动画等呈现方式和传播形态,开发实现读故事、听故事、讲故事、创作故事四位一体,为孩子带来满足多样化场景的绘本阅读
体验[5]。
可以看到,2024年出版单位围绕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普遍加强了出版融合发展的统筹部署,将出版融合发展提升到更高的战略位置,结合自身优势出版资源和优势业务板块,积极拓展融合发展路径模式,着力打造新支撑点和增长极。比如,2024年江苏凤凰出版传媒集团制定出台了《凤凰集团关于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意见》,在项目实施、技术创新、品牌建设、渠道建设、团队建设等方面,持续加快创新,打造新优势,构建以内容创意为核心,数字技术为基础,出版+新业态、出版+新质生产力的业务架构[6]。2024年7月,浙江出版联合集团成立集团数字融合技术委员会,该集团在数字出版和出版融合方面已经形成了具有一定规模和品牌影响力的产品矩阵,通过“一超多极”的平台建设模式,在数字阅读、知识服务、大数据分析等领域建成一批平台集群。再如,博库的“火把知识”严选服务平台,平台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等技术,进行多模态内容生产,构建涵盖纸质图书、电子图书、有声书、课程、视频等多元化知识产品,打造阅读服务体系,为出版单位等内容机构提供内容承载、传播、变现与用户一体化的数字阅读解决方案[7]。
2024年,发展新质生产力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要务。发展出版业新质生产力,充分发挥新质生产力对产业的赋能作用,打造产业发展新优势新动能,这是出版业当前的重要任务。在2024北京国际出版论坛、2024中国数字出版博览会、全民阅读大会等重要行业会议上,各位业内专家学者纷纷聚焦以新质生产力赋能出版业高质量发展这一议题进行深入探讨交流。中国出版协会理事长邬书林提出,出版企业应以数字化为目标着力推动科技创新,提高出版效率,并为读者提供多元化多场景的阅读体验;注重版权保护,推动版权的合理利用和价值最大化;优化产业结构,积极探索国际出版合作新模式;加强新型出版人才培养与引进[8]。中国新闻出版传媒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马国仓认为,要始终坚持优质内容始终是出版业的主体,新技术和新业态是双翼,出版业发展新质生产力要“强主体插双翼”,具体要在3个方面着力:①以技术赋能发展;②加快推进媒体融合;③加强自主知识
产权[9]。
发展新质生产力要求出版业重新举旗定向,谋划新发展路径,通过与教育、旅游、娱乐等领域的深化融合,构建“出版+”的多元化业务架构,实现产业链和价值链延伸。比如,2024年火爆出圈的3A游戏《黑神话:悟空》就是由浙江出版传媒集团数字传媒有限公司出版的,浙版集团为游戏品质提供了重要保障,该游戏的大热也为浙版集团带来更多与其他游戏企业的合作
机会[10]。
2024年,研学成为多家出版单位发展新质生产力、寻求新增长点的重要方向。比如,少年儿童出版社成立了开展研学活动的独立部门,并聚焦优势品牌,打造有特色的研学产品,而虚拟研学、在线研学兴起,研学在数实融合趋势下释放出更大的发展潜能。
3 人工智能赋能行业创新作用显著提升
2024年来,人工智能技术深度融入数字出版流程。智能写作助手帮助作者快速生成内容大纲、润色文字,显著提升创作效率。在编辑环节,智能校对工具能够精准识别语法错误、事实性差错,保障内容质量。AIGC技术让内容产业在知识生产、信息获取和人机交互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正在引发新一轮的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不断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成为出版业科技创新应用关注的重点领域。
2024年,AI模型在出版领域逐步应用,涌现出一批面向出版需求的行业AI大模型,在内容生成、内容审校、语言理解等方面有突出成效,助力出版效能持续增强。2024年初,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发布了方正星空出版大模型,面向出版、期刊等领域,推出方正智能编辑助手、方正鸿云AI工具集、方正智能审校V5.0等“智能+”系列工具,可以辅助编辑进行内容筛选和审稿,尤其在处理大量投稿时智能编辑和审稿更有优势。2024年6月,数传集团发布了AIGC产品——AI编辑工作室,该产品包含AI选题策划编辑、AI作者、AI画师和AI审校团队等在内的15个AI编辑岗位,覆盖了选题策划、内容创作、装帧配图设计、内容审校等环节,该产品已在多家出版单位应用[11]。此外,还有文修智能校对大模型具有“90秒校对审核20万字”的能力。中国知网发布中华知识大模型5.0,可支撑知识服务、科学研究、探究学习、生产经营、辅政决策、辅助诊疗、智慧司法、工业制造等多领域应用场景,助力各行业机构构建数智化新基座。中华书局古联公司与南京农业大学推出了首个古籍整理大模型——“荀子”古籍大语言模型,包含了“四库全书”在内的古籍文献超20亿字大型语料库,能够实现自然语言理解、自动翻译、诗歌生成、自动标引等功能。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在旗下阅读平台“书天堂AI新阅读平台”上应用了图书垂类AI大语言模型(一书一库),面向广大读者提供多模态内容呈现及智能化知识服务并上线了AI数字人伴读、版权溯源服务等功能[12]。
4 教育出版数字化进一步发展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推进教育数字化”,数字化成为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战略性任务。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中作出“加强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的任务,提出“开展基础教育扩优提质行动;制定实施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开展基础教育扩优提质行动;办好特殊教育、继续教育,引导规范民办教育发展,大力提高职业教育质量”等具体部署。2023年12月,教育部办公厅等四部门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规范义务教育课后服务有关工作的通知》,对于促进义务教育课后服务领域产品和服务规范化发展起到积极
作用[13]。
出版单位着力构建教育产品体系和服务体系,实现教育平台多样化和产品多介质,不断深化“纸电融合”发展模式。2024年秋季学期,2022年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修订教材陆续投入使用,开展新一轮教辅出版改革,教材的更新推动以新版教材为核心的数字化教学资源和教育服务产品将加快建设步伐。如2024年人民教育出版社围绕新课标、新教材规划多个系列的音像数字出版产品,不断深化“纸数融合”理念,提升人工智能等技术应用水平,加强数字资源和网络培训服务,初步构建符合教育现代化发展要求的数字教育出版服务体系[14]。
人工智能在教育出版领域应用进一步深入。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打造的“全球国际中文智能化教学服务云平台”,汇集教材出版、教育技术、教学研究等内容资源,为国际中文教育的师生量身打造,推动国际中文教育实现智能化、立体化、数据化,该平台入选国家新闻出版署“2024年度出版融合发展工程数字出版优质平台”[15]。2024年10月,北京发布《北京市教育领域人工智能应用指南(2024年)》,明确了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的应用规范,从教、学、评、育、研、管等6个领域中的29个典型场景提出规范要求,为学校、师生开展人工智能应用教学实践提供指导,确保人工智能技术在教学、管理、科研等各个环节中充分发挥作用[16]。
5 网络文学版权链条持续拓展
2024年,网络文学作为数字版权源头活水作用持续提升,版权链条持续延展。网络文学向游戏、动漫、影视等领域的内容输送能力持续增强。网络文学企业对版权运营的布局进一步深化。阅文集团成立“10亿生态扶持基金”,从在前置IP孵化、IP视觉化开发、多模态基建3个方面持续构建IP生态。2024年上半年,阅文集团的版权运营及其他业务收入创3年内最大增长幅度,增幅达到73.3%。2024年上半年,阅文集团完成了对腾讯动漫的资产收购,进一步完善了阅文IP运营生态体系。
值得一提的是,近两年微短剧快速兴起。截至2024年6月,我国微短剧用户规模已达到5.76亿人,占整体网民的52.4%[17]。随着微短剧市场的快速发展,逐渐成为网络文学IP改编的新领域,也成为网络文学企业争相布局的新赛道。番茄小说与红果短剧、番茄畅听等平台联动并借助抖音等流量入口,凭借短剧实现了在IP运营方面的弯道超车。2024年,番茄小说加大了对IP改编的投入力度,继与爱奇艺影视达成合作之后,与优酷也达成了合作关系,携手推动优质IP的影视化和动漫化落地[18]。在短剧方面,红果短剧与番茄小说两大平台实现了互相赋能。截至目前,上线短短一年多的红果短剧App月活数已达到1.4亿,已成为番茄小说IP生态中的重要一环。微短剧市场快速发展,在社会价值观引领方面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正加快迈向精品化、
规范化。
相关管理部门加强了对微短剧的管理:①落实备案制度,自2024年6月起,要求所有在网络平台上播出或推送的微短剧,都必须持有网络剧片发行许可证或上线备案号;②广电总局发布通知,要加强对微短剧片名的审核,要对片名中存在的不良倾向进行及时纠偏并在导向、体例、艺术等方面提出新要求,要求片名不得包含恶俗、恶趣味等违背公序良俗的用语,且不得渲染极端对立、复仇、暴戾、焦虑[19]。
未来。随着微短剧逐渐步入良性发展轨道,将进一步推动优秀网络文学IP的短剧化改编。
6 数字出版国际传播力影响力持续增强
2024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七次集体学习时明确强调:“推进国际传播格局重构,创新开展网络外宣,构建多渠道、立体式对外传播格局”,对于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再次提出重要指引[20]。
作为文化“走出去”的重要力量,网络文学、动漫、游戏、电竞等新兴文化领域在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全面提升国际传播效能、增进国际文化交流互鉴方面的作用持续提升。数字阅读海外布局进一步深化,截至2023年,我国数字阅读出海作品总量达到76.24万部(种)。其中,网络文学是中国与世界之间文化交流的重要桥梁。据中国音像与数字出版协会《2023年度中国网络文学发展报告》显示,2023年,中国网络文学“出海”作品(含网络文学平台海外原创作品)总量约为69.58万部(种),同比增长近30%[21]。《斗罗大陆》等9部阅文集团旗下作品入选文化交流典藏书目,入藏欧洲各地文化机构[22]。继2022年16部中国网络文学作品首次入藏大英图书馆之后,2024年11月,《庆余年》《斗罗大陆》等在内的10部中国网络文学作品再次被收录进大英图书馆的中文馆藏书目[23]。
近年来,“出海”已成为中国游戏企业寻求发展的重要途径,游戏在国际传播能力方面发挥的作用也日益提升,游戏出海渐入“深水区”。2024年,中国自主研发游戏海外实际销售收入超过180亿美元,达到185.57亿美元,同比增长13.39%。实现了年增长率的由降转增[24]。部分游戏企业在海外市场取得瞩目的成绩。其中就不得不提到3A游戏《黑神话:悟空》。截至2024年11月18日,《黑神话:悟空》在Steam上的销量已突破2 200万份,收入超11亿美元。12月3日,Steam平台销量突破2 300万份;在《时代》杂志公布的2024年的十大最佳游戏榜单中,《黑神话:悟空》位列第7名。《黑神话:悟空》不仅带动了中国主机游戏市场的热度提升,也让中国游戏与全球游戏实现进一步接轨。2024年11月,在被誉为“游戏界奥斯卡”的游戏大选(The Game Awards,TGA)入围名单中,《黑神话:悟空》获得包括年度游戏在内的4项提名。虽然最终无缘“年度游戏”奖项,但也荣获年度最佳动作游戏(Best Action)和玩家之声(玩家投票奖)两项大奖,已然开创了中国游戏
历史[25]。
7 数字版权保护机制更加全面
随着数字文化形态、模式不断涌现,数字版权链条持续延展,对数字版权的保护、管理与运用提出更高要求。特别是AI大模型的快速发展,对数字版权治理体系带来空前挑战,技术发展、产业创新、版权保护之间的关系需要进一步平衡。生成式人工智能(AIGC)环境下版权保护和运用成为行业关注的重要课题。
2024年以来,国内外出现多起AI引发的版权案件。比如,2024年2月,广州互联网法院对生成式人工智能(AIGC)平台侵权责任作出判决,认定被告某AI公司侵犯了原告对奥特曼作品的复制权和改编权;4月,全国首例AI生成声音人格权侵权案,法院认定AI开发者在未获得合法授权情况下使用配音师声音开发涉案AI文本转语音产品,构成侵权行为。12月4日,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发布了《加强人工智能版权保护,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倡议书》,提出人工智能技术发展一方面要保护创作者、内容生产者的合法权益,也要激发全社会创新创造活力。在尊重和保护版权的前提下,推进人工智能技术合法合规的开发与应用。提出生成式人工智能语料库建设、大模型训练和应用,须确保数据来源
合法[26]。
值得一提的是,2024年7月,“版权经纪人”作为新职业被正式纳入《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对这一职业的定义可以解释为专业性复合型版权运营管理人才,需要在版权运营方面具有专业知识和敏锐的市场洞察力,这一新职业的确立将有效推动版权运营的专业化、规范化发展。7月26日,武汉仲裁委、湖北省版权保护协会仲裁庭正式成立,这是全国首个“版权仲裁庭”。版权仲裁庭的设立,为涉版权案件纠纷提供更加高效、专业的解决通道,为版权产业的规范、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法律
保障[27]。
从司法层面到行业层面,从机构设立到新职业确立,数字版权良性生态持续构建,推动数字版权价值持续释放。
8 人才选育体系进一步健全
2024年,出版业学科建设取得积极进展。随着2023年底中宣部、教育部联合印发《关于推进出版学科专业共建工作的实施意见》,出版学科共建成为2024年出版人才培养体系建设的重点,管理部门、出版单位、高等院校等各方携手进行积极探索,取得了积极成效。
2024年7月,中国人民大学联合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组建出版研究院,构建本、硕、博的多层次跨学科交叉融合培养体系,组建出版研究院,设立跨学科实验班、双学位项目及出版研究博士后流动站,构建本科到硕博的多层次、跨学科交叉融合培养体系,围绕出版理论、数字出版和国际传播领域培养出版拔尖创新人才。河南省委宣传部联合河南省教育厅牵头推进出版学科共建,研究制定共建方案,其中推动郑州大学成立出版研究院,聚焦古籍数字化、出版新兴业态等进行研究攻关,加强高层次人才培养和高质量学术研究[28]。
出版单位对新型出版人才培育的重视程度也在不断加深,持续健全人才培养机制。比如,中国出版集团研究出台《关于加强名编辑培养的工作方案》,针对编辑人才建立更加系统全面的培养体系。首批授予56位编辑“名编辑”称号,进行重点培养,充分发挥名编辑示范引领作用,通过设置首席编辑、名编辑工作室等,打造创新型编辑人才。重庆出版集团等出版单位按照深化体制机制改革要求,加快推进组织机制改革和人才储备,形成与内容建设、数字化发展相适应的组织结构体系和管理考核机制,围绕“选育管用”,健全人才工作全链条
机制[29]。
9 结语
2024年,在习近平文化思想强大指引下,数字出版向高质量发展持续迈进,在传递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满足人民多元化多层次精神生活需求、提升国际传播效能方面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
“十四五”即将迎来收官之年,中国数字出版也要坚持守正创新,在推进精品建设、科技创新应用、创新服务模式、建强人才队伍等方面持续深化,加快发展出版业新质生产力,为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推进文化强国建设注入更加强劲动力。
(责任编辑:郭剑)
参考文献
[1] 数字阅读用户规模达5.70亿《2023年度中国数字阅读报告》[EB/OL].(2024-04-24)[2024-12-20].https://news.qq.com/rain/a/20240424A06NP800.
[2] “2024年数字阅读推荐作品”公布,《中国为什么能》入围[EB/OL].(2024-11-21)[2024-12-20].https://www.whb.cn/commonDetail/958375.
[3] 三部网络文学作品首获“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EB/OL].(2024-06-19)[2024-12-20].https://sczjw.net.cn/news/detail/878870173058514944.
html.
[4] 喜报!《甲骨文动漫故事鼎喵喵和鼎小喵之春夏秋冬》获2024年网络文明建设优秀案例[EB/OL].(2024-08-29)[2024-12-20].https://www.sohu.com/a/804739844_121315.
[5] 2024年度数字出版优质平台公布:青岛出版集团的AI阅读融合出版平台引领动漫新潮流[EB/OL].(2024-10-17)[2024-12-20].https://www.sohu.com/a/817533552_122001005.
[6] 章朝阳:筑巢引凤久久为功,共绘凤凰出版新篇章[EB/OL].(2024-10-28)[2024-12-20].https://news.qq.com/rain/a/20241026A085UL00.
[7] 知识照亮未来“火把知识”举办新版发布会[EB/OL].(2024-10-26)[2024-12-20].https://bookuu.zjcbcm.com/index.php?process=newsamp;newsID=
8343.
[8] 第十四届中国国际数字出版博览会主论坛聚焦发展出版业新质生产力[EB/OL].(2024-09-22)[2024-12-20]._https://www.cbbr.com.cn/contents/533/ 94424.html.
[9] “新质生产力视角下的出版融合创新之路”主题论坛举办[EB/OL].(2024-03-31)[2024-12-20]._http://news.cyol.com/gb/articles/2024-03/31/content_BbvWWvtlY7.html.
[10] 《黑神话:悟空》走红,浙版数媒的机遇和挑战同在![EB/OL].(2024-09-02)[2024-12-20].https://news.sohu.com/a/805729045_121851272.
[11] 明慧.带动出版业增收超150亿元,数传集团发布新AIGC产品[EB/OL].(2024-06-19)[2024-12-20].http://www.cfgw.net.cn/xb/content/2024-06/19/content_25097054.html.
[12] 出版社集团书天堂AI新阅读平台入选2024年度出版融合发展工程数字出版优质平台[EB/OL].(2024-10-24)[2024-12-20].http://news.gxnu.edu.cn/2024/1024/c1330a300254/page.htm.
[13] 教育部办公厅等四部门联合部署规范义务教育课后服务有关工作[EB/OL].(2023-12-27)[2024-12-20].https://www.gov.cn/lianbo/bumen/202312/content_6922691.htm.
[14] 教育出版如何深度融合?这场会议有答案[EB/OL].(2024-11-27)[2024-12-20].http://www.ha.xinhuanet.com/20241127/a950a132c07a444489fe2693970650ca/c.html.
[15] 北语出版社喜获“十四五”国家重点出版物出版规划增补项目[EB/OL].(2024-10-23)[2024-12-20].http://news.blcu.edu.cn/info/1011/27539.
htm.
[16] 教育领域人工智能应用指南发布 覆盖本市学校教育29个典型场景[EB/OL].(2024-10-27)[2024-12-20].https://www.beijing.gov.cn/ywdt/gzdt/202410/t20241027_3928610.html.
[17] 微短剧迈入2.0时代,《中国微短剧行业发展白皮书(2024)》发布[EB/OL].(2024-11-07)[2024-12-20].https://news.qq.com/rain/a/20241107A049I900.
[18] 阅文VS番茄,2024网文迎来3000亿市场[EB/OL].(2024-12-05)[2024-12-20].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9546283.
[19] 广电总局要求对微短剧片名加强审核[EB/OL].(2024-12-05)[2024-12-20].https://m.gmw.cn/ 2024-12/21/content_1303928696.htm.
[20] 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 全面提升国际传播效能[EB/OL].(2024-11-19)[2024-12-20].https://www.dswxyjy.org.cn/n1/2024/1119/c427152-40364790.
html.
[21] 从网络文学发展报告看中国网文“三变”[EB/OL].(2024-07-17)[2024-12-20].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716/c404027-40279087.html.
[22] 又9部网文作品海外入藏!意英法三国举办中国网络文学座谈会[EB/OL].(2024-09-23)[2024-12-20].https://news.qq.com/rain/a/20240923A06LP400? suid=amp;media_id=.
[23] 大英图书馆收录10部中国网络文学作品[EB/OL].(2024-11-28)[2024-12-20].http://www.xinhuanet.com/book/20241128/dfc8a42d6af945b88b412d3d3e33129f/c.html.
[24] 伽马数据:2024年中国自主研发游戏海外实际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3.39%至185.57亿美元[EB/OL].(2024-11-28)[2024-12-20].https://cj.sina.com.cn/articles/view/1704103183/65928d0f02005y2lq.
[25] 《黑神话:悟空》斩获TGA两项大奖,实现中国游戏史上“零的突破”,外交部:祝贺[EB/OL].(2024-12-18)[2024-12-20].https://world.huanqiu.com/article/4KhuBfs6h69.
[26] 数字版权保护与发展年度关键词,涉版权经纪人、AI语料训练[EB/OL].(2024-12-29)[2024-12-29].https://www.163.com/dy/article/JKJCROCC05129QAF.html.
[27] 全国首个“版权仲裁庭”在武汉成立[EB/OL].(2024-07-28)[2024-12-20].http://hb.people.com.cn/n2/2024/0728/c192237-40925797.html.
[28] 以出版学科专业共建成果支撑出版强国建设[EB/OL].(2024-11-27)[2024-12-20].https://www.nppa.gov.cn/xxfb/ywdt/202411/t20241127_875364.html.
[29] 2024出版集团做什么怎么做[EB/OL].(2024-03-14)[2024-12-20].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314/c403994-40195685.html.
Inventory of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Digital Publishing in China in 2024
Wensi Mao
Chinese Academy of Press and Publication,Beijing 100073,China
Abstract 2024 is the strategic year for China's publishing industry to accelerate its digital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and deepen its integrated development by riding on the momentum of building a digital China, building a strong network nation, and vigorously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the digital economy. In the past year, digital publishing has made significant progress in policy guidance, content development, technology application, model innovation, talent development,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capabilities, and security mechanisms. Digital publishing is moving towards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and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force in China's cultural construction in the new era, playing a more important role in the construction of a cultural power an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digital economy. The article comprehensively reviews the development status of digital publishing in China in 2024, explains the new characteristics and achievements of digital publishing development in the past year, and reveals the path and direction of digital publishing development.
Keywords Digital publishing;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Integrated development; Cultural construc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