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标视域下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

2025-02-15夏宇

小学教学参考(综合) 2025年1期
关键词:审美能力小学美术新课标

[摘 要]新课标视域下,注重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是落实艺术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要认识到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重要性,注重对学生审美兴趣的激发,并通过合作欣赏、美术与生活结合、美术实践活动的开展及美术成果的评价等策略,深化学生的审美体验,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发展学生的艺术核心素养。

[关键词]新课标;小学美术;审美能力;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 G623.7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25)03-0056-03

《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艺术新课标”)在“课程性质”中指出:“坚持以美育人、以美化人……引领学生在健康向上的审美实践中感知、体验与理解艺术,逐步提高感受美、欣赏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美,无处不在。美术作为艺术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引导学生感受美、欣赏美、表现美、创造美上起到了媒介的作用。但在实际教学中,许多教师只注重对学生美术知识和技能的传授,忽视了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因此,教师要以艺术新课标理念为指引,注重挖掘教材中隐含的审美因素,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一、依据课程内容,激发学生审美兴趣

美术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重要课程。在小学美术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教师就要找准课程内容与审美之间的关联,激发学生的审美兴趣,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

如人教版美术教材三年级上册《黑与白》一课,教学的主要目标是让学生在欣赏黑白画的过程中感受艺术美,从中获得创作灵感,并通过对图案的排列、组合、转换等创作出黑白画作品,提升学生的创造力及对画面的感受力、理解力。那么,怎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审美兴趣,让学生感受到黑白图案的组合之美呢?首先,教师可以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入手,让学生说说自己知道的黑白事物有哪些、从这些黑白事物中感受到什么。通过交流,学生发现黑与白不仅能形成强烈对比,还能互相衬托,从而对黑白事物的特点有一个大致了解。其次,教师可以把足球、斑马及一些绘有连续纹样的黑白图案展示给学生看,让学生说说自己从中感受到什么。这样可以让学生初步认识到黑与白的搭配能给人以美感,收到意想不到的艺术效果。这样引导学生学习美术,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提供条件。

学生感兴趣的大都是具有强烈吸引力或者能带来视觉冲击的事物。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依据课程内容,采取多种方法激发学生的审美兴趣,引导学生感受不同的美,可以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感受到美无处不在且不同事物有不同的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二、激活审美感知,深化学生美术体验

审美感知是指审美主体调动视觉、听觉等多种感觉对艺术作品进行感性把握。审美感知为艺术欣赏的深入奠定了必要的基础。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注重对学生审美感知的激活,可以深化学生的美术体验。

如人教版美术教材二年级上册《彩泥世界快乐多》一课属于“造型·表现”实践范畴,教学的主要目标是让学生能够用彩泥来表现生活中有趣的事物,体验彩泥所具有的形、色上的美感;掌握彩泥的捏制方法及色彩搭配,提高想象力、创造力和动手操作能力。二年级学生在幼儿园时期已经积累了不少彩泥捏制的经验,但那时他们大都只是用彩泥捏制简单的造型,对彩泥形、色方面的要求不高。因此,在教学本课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说一说自己会用彩泥捏制哪些造型、具体是怎么做的;再把教材中的彩泥作品图展示给学生看,并让学生思考“你觉得这些彩泥作品漂亮吗?哪里漂亮?它运用了哪些制作方法?你最喜欢哪个作品?为什么?你想捏制什么样的造型?想怎样搭配颜色呢?”等问题。这样引领学生学习美术,可以有效激活学生的审美感知,引导学生创作出美丽的彩泥作品。

学生的审美感知不是与生俱来,而是要在一定条件下才能触发的。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抓住激活学生审美感知的契机,引领学生深入体验,可以让学生真正感受到美术课程中蕴含的美,有效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三、引导欣赏名作,培养学生鉴赏能力

名家的美术作品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引导学生欣赏名家名作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带领学生欣赏名家名作,可以让学生初步了解欣赏名画名作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艺术鉴赏力。

如人教版美术教材三年级下册《水墨游戏》一课属于“造型·表现”实践范畴,教学的主要目标是让学生学习水墨画的相关知识,并尝试运用中国画的运笔、用墨技巧进行水墨画创作,从中感受水墨画的美。在教学本课时,教师可以把我国著名画家张大千的《泼墨山水》、崔子范的《荷花小鸟》、齐白石的《虾》等水墨画展示给学生看,并让学生说说从这些画中感受到什么、这些画在表现风格和形式上有着怎样的特点、最喜欢哪位画家、他的作品风格是怎样的,等等。这样引领学生进行美术欣赏活动,可以让学生深刻感受到水墨画的美,激发学生学习水墨画的兴趣,提升学生的艺术鉴赏力。

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结合学习内容特点,引导学生欣赏名家名作,教会学生欣赏名画的基本方法,可以激发学生学美术及用美术来表现生活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四、美术生活融合,引导学生观察发现

美术与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著名教育家蔡元培曾说,美育者,应用美学之理论于教育,以陶养感情为目的者也。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只有把美术与学生的生活结合在一起,才能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的美,养成留心观察生活的习惯。

如人教版美术教材二年级下册《漂亮的包装纸》一课,教学的主要目标是让学生了解包装纸的种类和用途,学习包装纸的折叠和剪裁技巧,制作出漂亮的包装纸,提高观察力、创造力和艺术表现力。包装纸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物品之一,它不仅可以用于包装商品,还可以用于手工制作、装饰和艺术创作等。教学时,教师可以先向学生展示一些用包装纸包装的精美礼品,再让学生结合生活经验说一说自己喜欢什么样的包装纸。在此基础上,教师借助大屏幕向学生展示一些精美的包装纸,带领学生分析包装纸上图案的特点,感受图案排列的规律美与色彩搭配的和谐美。最后,教师创设情境:“母亲节就要到了,你想给妈妈送什么礼物呢?怎样才能让礼物看起来更加精美呢?请你用学过的方法,为这份礼物设计一个精美的包装。”这样把美术与生活有机结合在一起,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的习惯,提升学生的审美素养。

生活中不缺少美,只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依据学习内容特点唤醒学生的生活经验,可以帮助学生发现和挖掘生活中的美,并把美术课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达到以美育人的目的。

五、组织实践活动,丰富学生审美认知

审美认知与审美能力密不可分,从某种程度上说,审美认知决定了审美能力,而开展实践活动又是提升学生审美认知的有效途径。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依据学习内容特点组织学生开展实践活动,可以促使学生把学到的美术知识转变为实实在在的美术能力。

如人教版美术教材六年级上册《保护文物》一课属于“综合·探索”实践范畴,教学的主要目标是让学生通过欣赏、绘制文物了解其作用和用途;通过调查了解文物来源,增强文物保护意识;通过仿制文物、制作宣传保护文物的小报开阔视野、陶冶情操,提高观察力和欣赏水平。在教学本课时,教师可以先把教材中的文物图片展示给学生看,使其感受文物中蕴含的审美价值及文化内涵;再组织学生开展实践活动,了解自己所在城市有哪些历史文化遗产,在调查过程中搜集相关资料,并注明文物的年代、名称、地点等;最后组织学生到当地博物馆参观,绘制自己喜爱的文物或制作宣传海报,呼吁人们保护文物,珍惜我国宝贵的文化遗产。这样组织学生开展实践活动,可以深化学生对文物价值的认识,培养学生爱护文物的意识,促进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与传承。

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依据教学需要组织学生开展各种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感受美、欣赏美,可以丰富学生的审美认知,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

六、加强学习评价,提升学生审美维度

美术教学不应只是让学生欣赏艺术作品,更要强调对学生审美情操的陶冶。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既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还要注重对学生学习情况的评价,通过评价来提升学生的审美维度。

如人教版美术教材二年级下册《美丽的孔雀》一课,教学的主要目标是让学生认识孔雀的形态特征,通过欣赏千姿百态的孔雀图片,了解孔雀的特点和美术作品中孔雀的表现形式,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表现力,使其感受到自然之美和设计之美。在教学本课时,在学生感受与欣赏孔雀美的基础上,教师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想一想用什么样的材料和方法来表现孔雀。要让学生的作品更具美感,教师就要带领学生对孔雀的图片进行仔细观察,如观察图片中孔雀的羽毛、羽冠、头、喙部、身体、脚各部位的特点,并让他们与小组成员商量需要用到哪些材料。在学生完成孔雀作品后,教师让各小组在班级内展示本组的作品,组织学生评选出“最美丽的孔雀”和“孔雀设计之星”。这样注重对学生学习成果的展示和评价,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促进学生的团队合作,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

评价是提升学生学习质量的重要保证。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注重对美学因素的挖掘,引导学生感受美、欣赏美、表现美和创造美,并注重对学生学习的评价,可以让学生感受到美术给自己带来的乐趣,提升学生的审美素养。

综上所述,美术教师要认识到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重要性,并依据美术课程内容特点激发学生的审美兴趣,把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贯穿整个美术教学过程,帮助学生养成留心观察生活的习惯,为学生艺术核心素养的发展奠定基础。

[ 参 考 文 献 ]

[1] 王世军.核心素养理念下小学美术教学中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J].求知导刊,2024(16):140-142.

[2] 钟华珍.小学美术学科培养审美能力策略探索[J].学苑教育,2024(17):94-96.

[3] 彭婷婷.小学美术教学中审美能力的培养策略[J].新教育,2024(23):86-88.

(责编 蔡宇璇)

猜你喜欢

审美能力小学美术新课标
欢迎订阅4-6年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体现新课标 用好新教材
欢迎订阅4-6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情境教学法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
关于小学美术劳技课程的思考
谈谈如何提高小学生美术欣赏能力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艺术体操教学中提高审美能力的途径探索
新时期中学美术课教学方法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