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绘生动画面,提升表达水平
2025-02-15于洋
[摘 要]写景作文是小学阶段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作文类别之一。在写景类习作教学中,教师要关注学生语言的积累,教给学生观察景物的方法,引导学生按照一定顺序进行描写,并运用恰当的修辞手法,采取动静结合、情景交融的表达方法描写景物。教师引导学生将思维融入景物描写中,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关键词]写景类习作;生动画面;表达水平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25)03-0040-03
小学阶段的作文以写景、写人、记事为主。其中写景作文是一种以自然景物为主要描写对象的作文类型,是提升学生写作能力的主要训练形式。统编语文教材中编排了不少写景类习作,有“这儿真美”“我的植物朋友”“游 ”“ 即景”等,这充分表明编者对小学生学写景物描写类文章的重视。写景作文对学生来说虽然不是很难,但是存在着景物描写角度单一、景物描写顺序混乱、语言单调乏味的问题。那么,在小学阶段,如何对学生进行指导才能提升其写景类习作的水平呢?
一、立足文本,积累语言
统编语文教材中选编了许多文质兼美的文章,这些文章是学生学习写作的范例。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进行积累,为学生的语言表达奠定基础。
1.词语积累
统编语文教材非常重视学生的语言积累。在小学低年级许多课文的课后练习中都提出了让学生积累词语的要求,如《黄山奇石》课后练习中的“风景如画”“一枝独秀”“名不虚传”“百闻不如一见”都是需要学生积累的词语;《日月潭》课后练习中“读一读,记一记”的“群山环绕”“树木茂盛”“名胜古迹”“山清水秀”等都是写景类文章常用的好词,积累这些词语可以为学生今后进行景物描写奠定基础。在学生积累词语的基础上,教师结合具体的景物让学生运用所积累的词语进行表达,可以提升学生的习作能力。
2.句子积累
统编语文教材中选编的写景类文章有许多,如《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秋天的雨》《美丽的小兴安岭》《海底世界》等。这些课文中有许多好句子,读起来给人以美的享受。教学这些课文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通过阅读感受这些句子在表达上的妙处,再引领学生积累语言,为学生之后完成写景类习作积累素材。在句子积累方面,教师可以采取文图对应、引读背诵或者朗读表演等方式,以避免学生的机械积累。在学生积累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一些简单的模仿训练,以提升学生的迁移运用能力。
3.段落积累
段落是组成篇章的基本单位。统编语文教材中选编的写景类文章有许多,这些文章在段落构成方面有着各自的特点。积累这些段落的优美语言和描写方法不仅可以让学生得到语言的滋养,还可以为学生在习作中构段行文奠定基础。如《海底世界》一文中“总分”的构段方式和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的运用,都是学生积累段落结构和优美表达的好素材。《四季之美》一文“先总后分”的构段方式和动静结合的表达方法的运用都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值得学生学习与积累。在学生积累段落知识的基础上,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段的训练,以提升学生的构段能力。
二、仔细观察,积累素材
要想写出一篇优美的写景文,就要对笔下的景物进行认真观察,只有观察得仔细认真,才能胸中有丘壑、下笔如有神。
1.定点观察
定点观察一般指的是站在相同的位置进行观察,特别适合描写自然景物的文章。在定点观察景物时,需要站在恰当的观察位置,选择恰当的角度,针对观察对象按照一定顺序进行观察。如《鸟的天堂》一课中,在“……我有机会看清它的真面目,真是一株大树,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这部分描写中,作者先观察了大榕树的整体形象,再对大榕树的枝、叶、根进行细致的观察。在这里作者将观察的视角定点在大榕树上,展现出大榕树旺盛的生命力。作为教师,要帮助学生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先让学生运用定点观察的方法观察一棵树、一片花海或者公园的一角,再让学生把自己观察到的景物特点写一写。经过定点观察,学生在描写景物时就会更具个性,写出来的文章就会给读者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使读者与作者产生共情,从而增强文章的表达效果。
2.动点观察
移步换景是游记中常用的一种写作手法,是不固定立足点和观察点,按照地点转移视角并进行观察的一种方法,也就是说,随着观察者脚步的移动,观察到的景物也不断变化。如《记金华的双龙洞》《七月的天山》这些课文中,作者就采用了移步换景法,把自己观察到的景物生动形象地描写出来。随着社会的发展,许多学生都有去某个地方旅游的经历,但是他们对移步换景的感受并不是很深刻。在四年级下册“游 ”的习作指导中,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回想一下在自己的旅游经历中,哪一次旅游给自己留下的印象最为深刻,先把题目补充完整,再运用移步换景法把自己的游览过程和感受写下来。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动点观察指导的时候,要让学生先看全貌,对观察的景物有一个整体的印象,再对景物进行连续不断的深入观察,感受景物的不同形态与美。只有这样,学生描写出来的景物才会更加具体、更加细致。
3.抓住景物特点进行观察
在写景类文章中,抓住景物特点进行观察是常用的观察方法。虽然美景有许多,但不同景物的特点是不同的,即使是同一种景物,受到天气或者季节等因素的影响,其特征也会发生变化。如同样是对“云”的观察,角度不同观察到的结果也不一样,有时候观察到的是蓝天白云,有时候观察到的是绚丽的云彩,而《火烧云》的作者则抓住火烧云的颜色和形状变化进行观察。这种抓住景物特点来观察的方法,可以为学生进行景物描写提供很好的参考。为了让学生真正掌握这种观察方法,并能够像课文那样进行表达,教师可以先让学生仔细观察天空中的朝霞和晚霞,发现景物的变化,再让学生任选一个自己观察到的景物变化的现象写一写。这可以促进学生对写作方法的内化,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
三、按照顺序,写有条理
学生有了积累与观察作为基础,还要按照一定顺序把景物的特点生动形象、有条理地描写出来。在写景类习作中,作者通常运用时间顺序和空间顺序进行描写。
1.时间顺序
时间顺序一般按照春夏秋冬,或早中晚,或“前、时、后”等顺序进行描写。如《美丽的小兴安岭》一文是按照春夏秋冬的时间顺序进行描写的,《观潮》一文是按照潮来前、潮来时和潮退后的顺序进行描写的,《海上日出》是按照日出前、日出时和日出后的顺序进行描写的。这些都是描写景物时常用的方法,教学这类课文时,教师要以文本为基础,引导学生理清文章的写作顺序,为学生能够有条理地进行表达奠定基础。当学生对时间顺序有了一定的理解之后,在描写植物生长或者自己观察到的景物时,他们就会运用时间顺序把景物的美展现在大家面前,使习作表达更具条理性。
2.空间方位顺序
空间方位顺序一般按照由远到近、从左到右、从前到后、从上到下等顺序进行描写,在描写自然景观、名胜古迹等文章中运用得较多。如《海滨小城》一文就是按照空间方位顺序描写了小城的大海、沙滩、庭院和街道的美丽景色,《记金华的双龙洞》一文则是按照游览顺序来描写景物的。教学这些课文的时候,教师要善于结合名家名篇,先引领学生揣摩作者的表达顺序,初步感受作者的构思技巧,再让学生以自己的学校或者某个有名的地方为描写对象,按照空间方位顺序把这个地方的特点写一写。这样指导,可以使学生的语言表达显得更有条理,有助于学生习作能力的提升。
四、运用修辞,优化表达
写景作文离不开“文辞优美”这一要求。要想实现这一点,就要运用比喻、拟人、夸张等多种修辞手法,使写出来的内容生动、形象,让读者能够从中受到美的熏陶与感染。教师要善于结合教材及优秀范文对学生进行习作指导,让学生感受修辞在写景类文章中的妙用,感受这样表达的好处,为学生习作质量的提升奠定基础。
如《富饶的西沙群岛》的第4自然段,用“总分总”的方式描写了西沙群岛海里的鱼很多。作者在描写西沙群岛的鱼时不仅写出了鱼的多,还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写出了鱼的美。又如《海底世界》一文第3自然段中“……有的像蜜蜂一样嗡嗡,有的像小鸟一样啾啾,有的像小狗一样汪汪……”这一排比句,把海底动物的声音描写得特别生动形象。再如《观潮》一文中“……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这句话,运用比喻与夸张的修辞手法形象地写出了钱塘江大潮来时的壮观景象。在对学生进行习作指导的时候,教师要以教材文本为基础,引领学生赏析品味,感受这样表达的好处,并鼓励学生在习作中运用修辞手法,让文章显得更加生动、精彩。
五、动静结合,情景交融
动态描写和静态描写是统编语文教材对学生表达方面提出的重要要求。在写景类习作中,要想让写出来的文章更加精彩,就不仅要把景物的静态美描写出来,还要把景物的动态美表现出来,做到动静结合、情景交融,以增强文章的画面感,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受。
如《鸟的天堂》一课中运用了动静结合的表达方法。作者先采用静态描写的方法写了大榕树的茂盛,再用动态描写的方法写了大榕树的热闹,最后以“当小船向着高塔下面的乡村划去的时候……我感到一点儿留恋……”为结尾,表达了恋恋不舍之情。这样的描写动静结合、融情于景,比起单一描写景物给人的感受要深刻许多,能增强文章的感染力,引起读者的共鸣。有了这样的阅读经验作为基础,在“ 即景”的习作指导中,教师不仅要让学生采用动静结合的方法,按照一定的顺序把景物的特点写出来,还要让学生把自己的感受表达出来。景物是客观存在的,在描写景物的时候如果不能与自身的情感联系起来,就会给人一种单调乏味的感觉,不管词句多么华丽,也很难引起别人的阅读兴趣。只有将人的情感融入景物中,才能写出蕴含丰富情感的写景类文章,让读者能够津津有味地阅读。
综上所述,要想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除了要教给他们以上习作技巧,还要让他们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多观察、多积累、多实践,鼓励他们运用恰当的修辞手法,同时融入自己的真情实感展开描写,这样才能使学生写出生动精彩的文章。
[ 参 考 文 献 ]
[1] 陈璐.浅谈小学语文景物描写教学中落实语文要素的有效策略:以统编教材习作单元教学为例[J].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与研究,2024(2):130-132.
[2] 王荣新.统整单元内容 优化习作教学:以统编语文教材四年级下册习作单元为例[J].小学教学参考,2024(19):88-90.
[3] 脱彩红.小学语文景物描写教学中语文要素的落实:以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习作单元教学为例[J].教育界,2024(3):65-67.
(责编 刘宇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