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家养老的老年人食品安全风险防控策略研究
2025-02-14张蓓蕾
摘 要:本文阐述老年人食品安全风险防控的必要性,分析居家养老的老年人食品安全风险防控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居家养老的老年人食品安全风险防控策略,以期为保障居家养老的老年人食品安全,促进健康老龄化提供参考。
关键词:老年人;食品安全;风险防控
Research on Prevention and Control Strategy of Food Safety Risk for the Elderly in Home Care
ZHANG Beilei
(Weinan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Weinan 714026, China)
Abstract: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necessity of food safety risk prevention and control for the elderly, analyzes the existing problems in th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food safety risk for the elderly in the home care, and puts forward th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strategy of food safety risk for the elderly in the home care, in order to provide references for ensuring food safety for the elderly in the home care and promoting healthy aging.
Keywords: the elderly; food safety; risk prevention and control
随着老龄化进程的加剧,养老问题日益凸显。然而,居家养老模式下,由于缺乏专业的照护指导和安全管理,老年人面临的食品安全问题日益突出[1]。因此,如何在居家养老情形下,加强对老年人食品安全的风险防控,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1 老年人食品安全风险防控的必要性
1.1 老年人是食品安全事故的易感群体
在众多食品安全事故中,老年群体往往成为受害最深的人群。究其原因,存在两个方面。①老年人的免疫功能下降,消化系统老化,对食源性疾病的抵抗力减弱,发生食源性疾病的风险更高,病情更重,恢复期更长[2]。同时,营养不良、慢性病高发等问题进一步加剧了食品安全风险对老年人健康的危害程度。②老年群体普遍存在食品安全意识淡薄、缺乏必要的食品安全知识和风险防范能力等问题。许多老年人难以辨识食品安全风险,缺乏正确选购、存储和烹饪食材的经验和技能。在缺少子女照料的居家养老情形下,上述风险因素更加凸显[3]。因此,亟待加强老年人食品安全风险防控,增强老年人食品安全风险防范意识和能力,切实保障老年人“舌尖上的安全”。
1.2 食品安全是提升居家养老质量的关键
切实加强老年人食品安全风险防控,对于推动居家养老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食品安全是居家养老的基本保障之一。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加强食品安全风险防控,可以为老年人提供更加安全、健康的饮食环境,从而提升居家养老的整体质量,增强老年人的幸福感和满意度[4]。
2 居家养老的老年人食品安全风险防控中存在的问题
2.1 食品安全教育和风险意识薄弱
一些居家养老的老年人及其照料者存在食品安全意识淡薄的问题[5]。①老年人受年龄、文化程度等因素的限制,对食品安全知识了解不够全面,缺乏必要的风险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②老年人的家庭照料者大多是子女或保姆,他们往往将注意力集中在老人的起居照料上,而忽视了食品安全问题。③基层社区在食品安全宣传教育方面的工作力度有待加强。社区是开展食品安全宣传的重要场所,直接服务辖区内的居家老年人及其照料者。但目前许多社区对食品安全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宣讲形式单一,内容不够贴近居家养老的实际需求,覆盖面和影响力有限。宣传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不强,导致老年人及其照料者难以及时更新食品安全知识、提高风险防控意识和能力。因食品安全意识淡薄,有些居家养老的老年人为了节约开支,购买和食用快过保质期的食品;有些居家养老的老年人缺乏专业的腌制知识和卫生防护意识,导致腌制食品存在亚硝酸盐超标、霉变等问题;有些居家养老的老年人外出就餐时对餐饮店的卫生条件不够重视,容易引发肠道传染病[6]。
2.2 食品溯源管理制度有待完善
食品安全溯源是指通过信息化手段,对食品从源头到消费终端的整个环节进行数据采集、存储和追踪,从而实现食品质量安全的全程可控。但目前,我国居家养老领域的食品溯源体系还不够健全,存在诸多薄弱环节。①居家养老服务机构内部的食品溯源管理不到位。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点、社会化养老机构的配餐企业等是食品安全管理的重点单位。但个别机构尚未建立食品供应商评价和准入退出机制,对供货渠道的安全把控不严;进销存登记不规范,原料验收、加工制作、餐饮配送等环节缺乏信息化、标准化管理,无法实现食材的可追溯、过程的可控管。②居家养老服务机构与监管部门的数据对接不充分。目前,政府食品安全监管部门与居家养老服务机构之间缺乏有效的信息互通机制,难以实现数据的实时共享和比对复核。③老年人消费环节的溯源管理覆盖不全。例如,居家养老的老年人从市场或超市购买食材,以及网购熟食、农产品等方面尚未实现信息化、透明化管理。许多散装、小包装食品缺乏追溯码标识,消费者无法获知其生产日期、保质期、生产商信息等关键要素。
2.3 食品安全监管力度有待加大
当前,我国食品安全监管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在居家养老领域还存在监管力度不够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日常抽检频次偏低。食品安全抽检是监管工作的重要手段,通过随机抽取样品进行检验,能够及时发现安全隐患。但就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点、社会化养老机构的配餐企业等而言,日常抽检的频次明显偏低,抽检的品类和批次有限,难以全面反映食品安全状况。②对高风险环节的排查不到位。食品生产加工过程中,原料控制、人员健康、卫生消毒等环节最容易产生安全隐患。但目前基层监管力量有限,难以对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点、社会化养老机构的配餐企业的上述高风险环节实施全覆盖、常态化的检查。③投诉举报的处置不及时。消费者投诉举报是发现食品安全问题的重要线索来源。但部分基层监管部门对居家养老服务对象反映的食品安全问题的重视度不够,存在受理不及时、调查不深入、处理不到位等现象。④居家养老机构内部自查自检流于形式。个别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尚未建立科学规范的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存在流程不清晰、职责不明确的问题。
2.4 食品安全信息化、智能化水平不高
随着信息技术与智慧养老服务的加速融合,运用现代化手段提升食品安全治理效能已成为大势所趋。大数据分析、物联网监测等新技术为实现食品安全的精准监管、溯源控制提供了有力支撑。同时,“互联网+”智慧健康养老的发展,也对食品安全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当前,居家养老领域在食品安全信息化、智能化建设方面还存在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数字化监管手段偏少。目前,个别基层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对智慧监管的认识还比较局限,现代信息技术在监管工作中的应用率不高。②养老机构数字化改造滞后。部分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养老机构对信息化的投入不足,缺乏数字化转型的意识和规划。③智能化设备供给不足。与食品安全管理相关的各类智能化设备,如智能监测传感器、自动化检测设备、食品溯源软硬件等,在居家养老服务领域的普及率较低。④公众获取信息的便利性不高。智慧养老时代,通过多元渠道发布食品安全信息,加强与消费者的互动交流,有助于提升居家老人的知情权和监督力。但目前,官方权威的食品安全信息发布渠道较为单一,内容更新不够及时,难以满足公众多样化、精细化的知情需求。
3 居家养老的老年人食品安全风险防控策略
3.1 加强食品安全教育,提升风险防范意识和能力
①相关人员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和网络等大众传媒,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食品安全宣传活动,加深公众对食品安全问题的理解。②基层社区要定期开展食品安全讲座、培训等形式的教育活动,向居家养老的老年人及其照料者普及食品安全知识和技能,引导其掌握食品挑选、存储、烹饪等环节的安全要领。同时,应加强与居家养老服务站点、配餐企业的沟通联系,督促其切实履行食品安全主体责任,加强从业人员食品安全教育培训。
3.2 完善食品可追溯体系,筑牢食品安全防线
食品安全风险防控的关键在于源头治理。相关部门应加快推进食品可追溯体系建设,实现食品“从农田到餐桌”全过程的信息化、透明化管理,从源头上强化食品安全监管。①大力推行食品安全追溯标准,从种植养殖源头做起,建立覆盖食品生产、加工、流通和销售等各环节的信息采集和追溯机制。②加快食品追溯平台建设,运用物联网、区块链等现代信息技术,实现食品全链条信息的数字化采集、存储和共享,强化食品来源可查、去向可追、责任可究。③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点、配餐企业等要严把食材采购关,建立合格供应商管理制度,从源头把控食品安全[7]。④加强供应链管理,建立食品追溯信息内部管理制度,及时、如实记录并妥善保存食品进销存信息。⑤积极对接政府食品追溯平台,及时上传食品追溯数据,实现食品流向信息互通共享。
3.3 建立食品安全监测预警机制,消除安全隐患
①相关部门要加大监督抽检力度,定期和不定期对肉类、蔬菜、水产品等进行抽检,全面排查影响居家老年人食品安全的各类风险隐患。②相关部门要高度关注农兽药残留、非法添加、微生物污染等食品安全敏感指标,加大对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点、配餐企业食品原料的抽检频次,严防不合格食品流入居家养老终端。③居家养老服务提供者应当树立风险防控意识,完善食品安全自查自控机制。同时要定期开展食品安全自查,重点排查原料控制、员工健康、环境卫生和餐饮具清洗消毒等环节的安全隐患,做到风险早发现、早预警、早处置。④相关人员要严格落实食品留样观察制度,确保食品可追溯、可核查。⑤相关部门要高度重视消费者投诉反馈信息,及时妥善处理食品安全相关投诉问题,主动公开食品安全承诺和自查情况,接受社会监督。
3.4 大力发展智慧养老,促进食品安全管理创新升级
随着智慧养老的快速发展,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为居家养老食品安全管理带来了新的机遇。①顺应时代发展大势,加快推进智慧养老建设,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促进食品安全管理的创新升级。例如,可以开发智慧食品安全监管平台,实现食品安全数据的自动采集、智能分析和实时预警,提高监管的精准性和有效性。②建设智慧养老大数据中心,整合汇聚食品安全、医疗保健、养老服务等多源异构数据,挖掘居家养老的老年人膳食安全和营养健康的内在规律,为精准施策提供数据支撑。③研发智能化食品追溯设备,利用二维码、射频识别(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RFID)技术等,实现食品“来源可查、去向可追、线索可循”,提升食品安全追溯的信息化、自动化水平。
4 结语
本文分析老年人食品安全风险防控的必要性以及居家养老的老年人食品安全风险防控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居家养老的老年人食品安全风险防控策略,希望对于保障老年人“舌尖上的安全”,实现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庞童,姜欣,张倩薇,等.社区老年人营养膳食状况与肌少症可能相关性研究[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24,32(11):848-852.
[2]赵丹丹,邰思聪,帅才.注重合理膳食从多方面加强老年人营养摄入[J].中国食品,2023(11):144-145.
[3]车小雯.老年人营养不良风险评估及营养干预措施研究:评《老年人营养与膳食指导》[J].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2022,13(15):5082.
[4]姜婷,陈莉,宁艳花,等.基于潜在类别分析的养老机构老年人营养知识及态度与膳食指南符合率的关联性研究[J].现代预防医学,2021,48(11):1959-1962.
[5]栾皓,李双双,焦鸿飞.长清区不同职业老年人营养膳食KAP调研分析[J].家庭生活指南,2019(4):285.
[6]岳和欣,冯丽,杜珍.济宁市某城区老年人营养膳食知识态度行为调查[J].中国校医,2018,32(11):826-827.
[7]王黎荔,林丹,邵永强,等.温州市2社区中老年人营养知识与膳食行为关系分析[C]//2017浙江省营养学会年会暨西湖营养学术论坛资料汇编.宁波:浙江省营养学会,2017:195-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