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高城固县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的方法

2025-02-13饶晓梅马娟陈峰

新农民 2025年1期
关键词:农机现状问题

摘要:本文为提升本区域内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加快农机新装备、新技术推广步伐,满足适应现阶段现代农业发展需求。应对新形势下,农业社会服务体系建设中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所面临的问题和需求,加强基层农机推广人员的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指导协调职能,提升区域内农业生产机械化的普及率、装备完好率,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破解一家一户“干不了、干不好、不想干、干了不划算”,有田无人种,撂荒地严重的现象和难题。

关键词:农机;农机社会化;现状;问题;发展

1 农村农业机械化发展现状

1.1 发展农村农业机械化意义

随着农业现代化、农业机械化的步伐加快,农机装备现代化水平越来越先进,更新速度日新月异,新装备、新技术层出不穷,为全面实现农业现代化、农业机械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实现农业机械化是发展现代农业,实现农业现代化,产业振兴的有效载体,是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减轻农民劳动强度、提高劳动效率、节约农业生产成本的有力举措[1],是提高粮食增长、确保粮食安全、缓解农村劳动力短缺和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有效方法。随着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逐步完善,特别是农业机械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建设和完善,有效解决了有田无人种、撂荒地严重的现象,确保了田有人种、地有人耕。

1.2 基层农业机械推广人员现状

随着乡镇机构改革的深入,原有乡镇的各站所从事农业技术工作人员的人事关系划归到了所在乡镇,完全脱离农业农村部门职能范围之外,部分人员脱离了原来自己熟悉,而能胜任的工作岗位。有的乡镇为充实其他科室力量将原农技人员补充到与其业务不熟悉的科室,脱岗不脱责,繁重的工作量,加之农业工作的特点就是走村入户、深入田间地头开展工作,任务重、事头多、难度大、认可度低,导致离开农业岗位的农技人员不想再从事农业工作,致使镇(办)一级的农业服务体系职能逐渐弱化。乡镇一线的农机推广服务人员,因岗位的变动,职能的弱化,以及与上级农业农村部门脱节,对本区域内的农业社会化服务现状、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需求、帮助和技术指导了解甚少,无法及时给上级农业农村部门提供有效的有关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的需求和现状,更谈不上为组织服务了[2]。县一级农业机械推广部门人少事多,面对县域各乡镇的农机推广指导工作,加之对镇(办)农机推广人员无管辖权,乡镇农机人员只有协助本分,无法积极参与农机推广工作,使县级农机发展部门无法及时了解农民种地需要何种农机,也无法及时掌握各农机社会化服务企业的具体情况和需求,两者之间的信息不畅通,致使农机推广工作在整个农业生产过程中没有发挥最大的效能。

1.3 农业机械推广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农机装备从弱到强,从低端装备到高端装备,从单一装备到种类繁多、科技感十足、领先世界水平,适应各种农作物种植、防治、收获的先进农机装备的广泛使用,层出不穷的新装备、新技术的出现和使用,确保了国家的粮食安全。但土地的分散化、零片化,加之留守老人思想保守,不愿将手中闲置土地流转出来,造成土地无法连片,限制农机装备的使用,导致农机装备使用率不高。城固县的地形呈两边高中间平、丘陵众多,中、小型农机装备少,缺少适应在丘陵山坡作业的中、小型农机装备。适用城固农业八大主导产业(粮油、柑橘、猕猴桃、生猪、大鲵、元胡、中药材、茶叶)相配套的农机装备少,农机装备科技含量不高。农机操作人员水平参差不齐,部分农机操作人员对农机装备的操作、维护、保养知之甚少,违规操作现象时有发生。目前全县农机总动力达到28.49万kW,农机拥有量达到3.96万台套,全县从事农机操作人员3.6万多人,参加各类农机培训人员3 000多人次。

2 农机推广过程中存在问题

2.1 信息传达不到位

镇(办)农机管理站在划归所属镇(办)前,县级农机管理部门对镇(办)农机管理站的工作、人员都有管理权限,并对其工作进行监督管理,工作任务下达、技术指导、人员培训考核等方方面面,任务垂直到底,农机推广工作能快速高效开展。镇(办)农机管理站的职能、人员划归各自所在镇(办)后,县级农机管理部门面临尴尬的困境,有关需要基层农机人员完成的工作,先发文通知所在的镇(办),再由镇(办)通知相关人员协助配合完成,大大降低了工作时效性,增加了农机推广的难度。

2.2 农机监理手段滞后

随着信息智能化的快速发展,而城固县农机信息智能化装备率还很低,现有的农机监理装备手段已不适应现阶段农机发展水平,加之农机安全存在面广、线长、监管难度大的问题,制约了农业机械装备的健康发展。

2.3 购机补贴资金少,补贴不及时

随着购买适应自己种植需要的中、小型农机具农户的购机热情高涨,每年下达的农机购置补贴资金已经不能满足每年增长的购机量,部分农机装备还未进入农机购置补贴目录中,由于补贴资金缺口大,农户购机时间不一,先购置资料齐全的领取补贴就早,购置晚的,当年的补贴资金已用完,不能及时领到补贴,致使已购买机具的农户意见大,严重影响政府的公信力[3]。

2.4 推广经费不足

县级农机推广中心,不光要加强对县域农机装备使用者的技术推广、政策宣传、安全监管做好管理职责,还要对适应本区域作业的农机装备做好推广应用。“攻其事必先利其器”只有农机推广人员熟练掌握新技术、新装备才能更好地服务“三农”。加之县财政吃紧,用于支持农机管理部门发展的经费有限,用于农业机械操作人员培训教学仪器、教材、机具等设备,以及农机推广人员的进修、培训等能力提升工作,无法正常进行,资金的不足导致想引进适合本区域的新装备、新技术有一定难度,没有资金的支持想推广一种新装备、新技术更难,致使许多新装备、新技术不能得到很好推广运用。

2.5 农机科技创新能力不足

作为一线农机推广人员,最了解哪种农业装备适合区域农业生产,农民需要何种农业生产机械,需要哪方面的农业机械技术,农机推广人员也想帮助农民朋友解决生产中所面临的难题,但由于资金、政策等方面因素限制了农机推广人员技术创新的热情。目前,城固县农作物所适用的机具都已存在,但是作为全国最大的元胡生产基地县,元胡全程机械化机械是空白,没有研制成功推广的元胡播种、收获机械。致使在种植、收获时节增加了成本。虽然有企业和个人参与设计、制造出元胡收获机械。其投入的科研费用大,由于种植元胡的土质、地理环境不同,收获时的土壤含水量、土质的松软度、天气等因素的影响,还没有研制出一款适合本区域元胡种植、收获的机械。

2.6 农机作业基础设施建设滞后

城固南北山区主要是丘陵地形,田块碎小、梯田较多、机耕道路缺乏、种植分散,不适应大中型农机装备作业,而且缺少适合的小型农机装备,导致农机“下田难”“作业难”,存在“有机无用”“望机兴叹”的问题。平川地区有的机耕道路没有农机下田坡道,机耕道路窄且高于田块、落差较大,有的田块分散、不成片。农机合作社农机具停放库棚设施缺乏,农机库棚、粮食晾晒场、存储场、烘干塔等用地困难,全县没有专业的、全程服务的农机维修企业,作业前、作业中、作业后对机械维护保养缺失,机械完好率不高,存在“存放难”和“保养难”的现象。

3 促进区域农机发展的建议

3.1 加强沟通协调

建议镇(办)人民政府在深化机构改革过程中,尽量保留或加强农业技术推广站人数,尽量减少承担与本业务无关的工作,鼓励农技人员调研、技术指导、新品种推广等工作,为发展本区域农业生产建言献策。县级农业技术推广部门应组织协调镇(办)农机推广人员,积极参加农机新装备展销会、新技术研讨会、培训会等,使农机推广人员业务能力得到提升。在镇(办)举办的农机推广会、现场观摩会、农忙时的技术指导等相关工作,都要依托本区域的农机推广部门进行。

3.2 完善数字农机平台建设

通过已建成城固县智慧农机服务平台及时提供农机新政策、农机安全宣传、农机安全管理、新机具推广、作业管理、维修服务、天气、农作物收获时间等信息发布,做好管好智慧农机服务平台,探索智慧农机服务平台向操作人员智能手机联网的路径,充分发挥云平台农机管理数字化、机械使用数字化、作业监测数字化的作用,真正实现农机数字化、可视化、智能化、精准化管理,提升农机操作人员工作效率,推动智慧农机快速发展。

3.3 加大购机补贴实施力度

以实施农机购置补贴政策为载体,大力推广新型环保节能高效的农机具,确保惠农政策落到实处,切实改变农机装备结构,提高城固县的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对稻油机械、畜牧机械、果园机械、茶园机械推广新型农机进行重点扶持。积极宣传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对符合要求的购机农户应补尽补,预留部分资金对购机迟的农户进行贴补,化解矛盾。

3.4 加强农业机械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

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是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重中之重,是确保田有人种、地有人耕的根本保障,是实现农业现代化、集约化,缓解农村劳动力短缺和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有效方法。积极协调、争取资金,按照建设标准、任务,加快农机农事服务组织建设,对建成的农机农事服务组织指导其进行农机装备提升、农机技术提高等服务。对财政资金扶持的村级农事服务中心按照政府采购程序,采购适合本区域作业的农机设备。切实提高农业社会化服务能力和农业机械化综合水平。

3.5 开展新农机装备示范推广

以项目实施为抓手,围绕城固县主导产业,大力引进推广先进实用的新型农业机械装备,着力提升粮油全程机械化、茶园机械化、畜牧养殖机械化、果园机械化水平,积极创建省、市级主要农作物全程机械化示范县和试验点。

3.6 加强农机安全管理

以农机安全无事故为目标,严把操作人员考证关、年检审验关、车辆入户关,从人、车的源头杜绝安全事故隐患,加强农机安全宣传,开展丰富多彩的宣传形式,做到人人知安全、懂安全、守安全、全民意识不断增强。加强对外来农机作业人员的安全宣传、教育工作,确保外来农机操作人员的人身、财产安全。对农机监理系统内登记注册即将达到报废期限或已达到报废期限的农机车辆发放告知书,督促农机拥有人办理补审、补检和报废、注销手续,保证全县农机安全无事故。

3.7 加强队伍建设,做好保障工作

一是提高技术人员能力。加大对县、镇(办)级农机推广人员的业务技能的培训,鼓励专业人员参加技能提升、农机展示(销)会,新农机推介会等有关开阔视野、提高认知,增加专业知识的活动。积极到农机销售网点和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调研,及时掌握农机发展新动向,新趋势,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在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困难。二是做好桥梁作用。县、乡镇级农机推广人员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做好农户与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与农机销售、农机生产企业的信息畅通。三是做好服务工作。县镇(办)级农机专业人员协助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农机操作人员的培训,技能提升,农机具的维护保养,农业法律法规,农机安全宣传教育,信息资源共享。

参考文献

[1] 张峰,张建琴.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J].新农民,2021(2):45.

[2] 孙照,方婧,冯大刚.发展农机经济助推行业引擎[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6(18):123.

[3] 李怡璇,赵文强.新时期农业机械技术的创新与培训对策分析[J].新农民,2020(4):15.

猜你喜欢

农机现状问题
沃得农机
春来好时节 农机备耕忙
不一样的农机展
职业高中语文学科学习现状及对策研究
语文课堂写字指导的现状及应对策略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技术的现状与发展分析
我国建筑安装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构建与实施的措施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