仔猪消化不良性腹泻的诊治
2025-02-13李石友
摘要:仔猪消化不良性腹泻病在农村地区极易发生和流行,它严重影响仔猪的生长,降低了仔猪成活率,是阻碍养殖业发展的一大疾病之一。它容易给广大的基层兽医工作者在治疗上形成一个误区,腹泻大多从大肠杆菌感染上思考,以大剂量的抗生素以及抑制胃肠道蠕动的药为主,不但治不好本病,反而因贻误了最佳治疗时期而给养殖户造成较大的的经济损失。本文就此问题进行阐述,以期给广大的基层兽医工作者和生猪养殖户提供一定的诊疗技能和帮助。
关键词:仔猪;腹泻;病因;治疗
仔猪消化不良性腹泻是由于仔猪消化机能紊乱所引起的一种以腹泻为主症的疾病,本病为仔猪常发病之一,它的重点在于“消化不良”,一年四季均可发病,按照疾病性质的不同可分为单纯消化不良和中毒性消化不良两类。
1 病因
1.1 仔猪机体因素
仔猪消化道发育不完全,消化机能不健全。仔猪因胃肠道消化酶分泌少,胃酸分泌不足,影响了仔猪对乳汁或者饲料中蛋白质、脂肪的正常消化,是发生仔猪消化不良性腹泻的重要因素。
1.2 母猪妊娠期营养不足
妊娠母猪在饲养管理中,长期不饲喂青绿饲料,饲料单一,品质差,维生素、矿物质、蛋白质等营养物质供给不足,致使母猪新陈代谢紊乱,易引起胎儿机体代谢障碍,仔猪体质衰弱,胃肠机能降低;同时母猪的乳汁营养不全或者乳汁中蛋白质等营养素过高也易引起仔猪消化机能紊乱,致使本病发生。
1.3 外界环境变化和应急反应因素
外界环境变化,如气温突变,持续性高温、低温,长时阴雨,湿度过高或者过于干燥;有时由于气温降低、遭受雨淋、圈舍潮湿以及仔猪久卧湿地,机体受凉等;仔猪断奶,饲料改变、去势、运输、转群等应急因素也是发生本病的诱因。
1.4 饲养管理因素
仔猪管理不善,圈舍清扫不及时,舔食脏物,饮水不洁,母猪乳房不洁或乳腺炎。仔猪过早的采食粗硬、难以消化的饲料,或者不能定时定量供给饲料,让仔猪暴饮暴食,或者人工哺乳时乳温过高、过低;饲料选择不当,饲料品质太差,硒、铁、锌等微量元素和维生素、烟酸等含量不足;或者饲料中蛋白质、脂肪、纤维素含量过高,也易引起仔猪消化不良性腹泻的发生[1]。
2 发病原理
2.1 仔猪小肠绒毛膜发育不完全
仔猪的消化受小肠绒毛膜影响,而小肠绒毛膜具有营养吸收、促进消化液分泌和肠上皮细胞生长修复、维持小肠微生物环境稳定、影响免疫应答等功能。小肠绒毛膜发育不完全,是仔猪消化不良性腹泻发生的重要机理之一[2]。仔猪出生后在一段时间内,小肠绒毛膜发育不完全,其胃肠结构和消化机能均不健全,如各种腺体分泌量少,胃液酸度低缺乏游离盐酸,消化酶不足而且活性弱,肠黏膜有丰富的血管、柔软脆弱,容易遭受伤害,加以乳酸杆菌生长受抑制,中枢神经系统对胃肠的调节机能较差,因此在饲养仔猪时,任何一个环节的失误,均易引起消化机能的紊乱。
2.2 仔猪发生应激
由于各种内外应激因素的影响,仔猪胃液酸度和消化酶分泌减少,活性降低,胃肠内食物长期得不到消化,所产生的致病因子刺激胃肠黏膜,引起胃肠蠕动加快,分泌增多,从而引起呕吐、腹泻以及消化、吸收能力降低。断奶仔猪从吃奶转为吃料,因其营养、蛋白质、脂肪等含量均发生变化,所需要的消化酶也不同;同时在发生应激时,容易使仔猪抵抗力下降,机体抗病能力差,母源抗体的来源终止,致使引起胃肠功能紊乱[3]。
2.3 仔猪喂养不科学
仔猪如果发生暴饮暴食则机体不能立即适应其变化,食物发生异常腐败、发酵,分解不全产物,对胃肠黏膜感受器的刺激,反射地引起胃肠蠕动增快,分泌增多,引起呕吐、腹泻、消化以及吸收能力降低等机能紊乱的发生。仔猪对纤维素含量过高的饲料消化力差,因其粗硬易致消化道黏膜受损,而发生消化功能障碍。
2.4 仔猪发生中毒性消化不良
仔猪中毒性消化不良性腹泻,主要是由于仔猪胃肠道内食物长期得不到消化、后送,食物发生腐败,分解有毒产物和致使细菌滋生,产生毒素,胃肠道吸收毒素导致机体中毒。肠道内形成的有毒物质刺激肠黏膜,反射地使大脑皮层的兴奋增高,出现防御性反应,发生电解质比例失调,导致剧烈腹泻。同时肠道吸收的有毒物质进入肝脏,破坏防御和解毒机能,使毒物侵入中枢神经系统,导致中枢神经呈抑制状态,在临床上出现精神抑制的一系列病理变化,甚至死亡。
3 症状
3.1 仔猪消化不良性腹泻症状
仔猪消化不良性腹泻多发生在产后1~3周,断奶后1~3 d内发生腹泻,或者某次暴饮暴食后发生腹泻,仔猪全群发病,体温正常或偏低,发病初期仔猪腹围增大,粪便呈水枪样自肛门射出。粪内带有未消化的米粒大白色颗粒饲料,后期腹围减小,腹泻症状减轻,如此周而复始。
3.2 仔猪单纯消化不良
仔猪单纯的消化不良,病情相对较轻,临床上以腹泻为主,有食欲。粪便内有未消化完全的饲料,一般无异常恶臭,尿量减少,饮欲增加,如果病程持续,胃肠内腐败加剧引起自体中毒或者继发肠炎症状,致使病情加重。
3.3 仔猪中毒性消化不良
仔猪发生中毒性消化不良性腹泻时,表现精神沉郁、食欲废绝、腹泻剧烈、粪便恶臭体温下降、叫声嘶哑、脱水、昏迷,医治不及时或者治疗不当时,容易发生死亡。
4 鉴别诊断
4.1 仔猪消化不良性腹泻的鉴别诊断
细菌性感染的腹泻,如大肠杆菌、魏氏梭菌引起腹泻,多以红、黄、白痢为主,该病体温伴有升高,不食、腹围小,粪便恶臭,多呈急性腹泻经过,应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病理解剖分析以及病原学检查。细菌性感染引起的腹泻在治疗上以抗菌消炎为主。
4.2 仔猪单纯消化不良的鉴别诊断
单纯的消化不良性腹泻时,以消化不良为主线,其体温正常,腹围增大,有一定食欲,病程较长,死亡率低,粪便内有未消化的饲料粒,臭味不太重等特征,预后良好。仔猪消化不良性腹泻以调整胃肠机能、健胃为主[4]。
4.3 仔猪中毒性消化不良
中毒型消化不良性腹泻多为单纯的消化不良性腹泻的后期继发所致,其精神不佳、不食,如不及时治疗,多预后不良。
5 治疗
5.1 仔猪单纯消化不良性腹泻的治疗
仔猪单纯的消化不良性腹泻以除去病因、调整胃肠机能、助消化、补体液、控感染为主。在清水中投放助消化药物,如大黄苏打粉、山楂、乳酶生等。饲喂等渗生理盐水、电解多维等补充体液。
5.2 重症仔猪腹泻的治疗
对重症仔猪适当给予止痢口服液,如杨树花口服液、硫酸黏菌素口服液、氟苯尼考口服液等,以控制继发性感染,防止再次脱水可以进行补液;严格控制采食,严重的禁食,多预后良好。
验方:以10头仔猪,每头平均8 kg给药:大黄苏打粉100 g、电解多维100 g,一次性投于清水中让仔猪自由饮水,连用3 d。对下痢较严重,有脱水可能的仔猪可以使用杨树花口服液10 mL进行口服治疗。对全群仔猪禁食5 h,对脱水严重者可以进行补液,后给予少量饲料,缓慢调整。
5.3 仔猪中毒性消化不良的治疗
中毒性消化不良性腹泻以抗菌消炎,补液解毒,调节酸碱平衡为主。可以使用磺胺脒或者硫酸黏菌素口服,利用恩诺沙星肌内注射。并补液解毒,用5%的葡萄糖生理盐水+维生素C注射液进行静脉注射。为缓解酸中毒可静脉注射5%的碳酸氢钠。
验方:以10 kg的仔猪给药:5%硫酸黏菌素口服液10 mL,大黄苏打粉1 g,一次性口服。使用5%恩诺沙星注射液2 mL,穿心莲注射液2 mL,一次性肌内注射。针对重症脱水仔猪可以使用5%的葡萄糖生理盐水200 mL+维生素C注射液1 g,一次性静脉滴注。
6 预防
6.1 针对母猪饲喂营养均衡的优质饲料
在妊娠母猪和哺乳母猪饲喂营养均衡的优质饲料,并加喂矿物质,适当供给青绿饲料以补充维生素等,防止维生素、矿物质的缺乏,圈舍应设有运动场,让母猪有适当的运动和阳光照射[5]。
6.2 加强仔猪饲养管理
加强仔猪的饲养管理,保证圈舍干净。防止仔猪舔食脏物粪便等,及时供给干净饮水,经常清洗母猪乳房,保持清洁。
6.3 注意环境因素及应急因素的预防
保证圈舍的通风保暖,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加垫料、使用木板垫、使用红外线灯泡以及风扇等保温通风措施,不要让仔猪长期睡在僵硬,冰冷的地板上。同时要防止贼风侵袭,保持圈内干燥,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饲养环境,保持适宜温度,夏季防暑降温,冬季防寒保暖,为猪只提供充足的活动空间和适宜的生存环境,应尽量避免噪声、强光、长途运输和免疫、治疗等造成的应激反应。加强猪只在断奶、分群、换圈、运输和销售过程的不良反应的发生,尽可能的选用应激能力强的猪只品种。
为了减小仔猪应急反应,可在猪的饮水中添加维生素C,也可选用地塞米松、肾上腺素、盐酸氯丙嗪等抗应激药物来控制应急反应的发生,在出现其他应急继发性病例时应进行对症治疗。
6.4 针对仔猪饲喂营养均衡的饲料
为仔猪提供品质优良,营养均衡的饲料,保证仔猪能够获得足够的能量以及仔猪所需的矿物质元素、维生素和蛋白质。
7 总结与讨论
该病注重与细菌性感染的鉴别诊断,治疗本病需以调整胃肠道、帮助消化为主,止痢、抗炎为辅。健胃是治疗仔猪消化不良的重要一环。当仔猪出现消化不良症状时,应先考虑使用健胃剂来促进其胃肠功能恢复,做到早发现早治疗,针对发病初期时只要使用适量的药物就能起到很好的治疗效果,对发病中后期的病例则需要投入大量的药物和精力,重症者甚至出现死亡。
治疗该病时禁止大量投放饲料,根据疾病的情况适时进行断料治疗,防止暴饮暴食,在投喂饲料时应当严格控制饲喂量,少喂勤添,逐步换料,否则治疗效果不佳。在治疗急性腹泻病例时,初期应当使用助消化药物,中、后期应当适时止泻,适当使用抗生素防止感染,纠正原来饲养管理上的不足,注意饲料搭配,定时定量饲喂。坚持“预防为主、治疗为辅、养防结合、防重于治”的原则,加强仔猪的饲养管理及清洁消毒工作,使用科学、合理、完善的饲料配方。
8 结语
仔猪消化不良性腹泻是一种生猪养殖过程中比较常见的腹泻疾病,仔猪一旦感染此病,轻则会导致仔猪的生长发育不良,严重的还会直接导致仔猪死亡的病例发生,给生猪养殖业带来极其严重的经济影响。而导致仔猪腹泻的原因很多,并且相对很复杂,在诊断仔猪消化不良性腹泻时,应该综合考虑,注意与一般性腹泻与中毒性腹泻加以鉴别诊断,并采取合理的治疗措施,降低此病对养殖户造成的经济损失。
参考文献
[1] 张丁华,王艳丰.仔猪消化不良性腹泻的诊治[J].河南畜牧兽医,2004,25(10):43-44.
[2] 杨延辉.一起断奶仔猪消化不良性腹泻的诊治体会[J].饲料博览,2021(8):80-82.
[3] 孙建军.仔猪腹泻病发生的常见原因及防制措施[J].农村养殖技术,2006(13):17-18.
[4] 张建新,葛位西,邵勇超.仔猪腹泻的临床鉴别及控制[J].北方牧业,2012(6):18-19.
[5] 闫栋.仔猪顽固性腹泻的病因、症状及防治措施[J].现代畜牧科技,2017(2):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