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分析法在临床检验基础教学中的应用效果
2025-02-08樊永萍杨松涛
【摘要】" 目的" 探讨病例分析法在临床检验基础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某高职院校2023级医学检验技术专业两班共80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整群分组方法分别将两个班的学生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名学生。对照组采用传统讲授式教学法;观察组采用病例分析讨论式教学法。比较两组学生的教学效果。结果" 观察组学生在课堂满意度、思维创新能力、临床检验能力和基础知识水平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lt;0.05)。结论" 在临床检验基础教学中,病例分析法应用效果良好,能够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实践技能。
【关键词】" 临床检验;基础教学;病例分析;应用效果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 1671-0223(2025)03--03
Application effect of case analysis in basic clinical laboratory teaching" Fan Yongping, Yang Songtao. Yulin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Yulin 7190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Explore the application effects of case analysis method in the basic teaching of clinical laboratory testing. Methods" Select 80 students from the 2023 class of medical laboratory technology major in a certain vocational college as the research subjects.The students in the two classes were divided into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with 40 students in each class.The control group adopts the traditional lecture teaching method, while the observation group uses the case analysis and discussion teaching method. Compare the teaching effect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students. Results" The stude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significantly outperformed the control group in terms of classroom satisfaction, innovative thinking ability, clinical testing skills, and basic knowledge level (Plt;0.05). Conclusion" In the basic teaching of clinical laboratory testing, the application of case analysis method has been effective, enhancing the students' comprehensive abilities and practical skills.
【Key words】" " Clinical laboratory;Basic teaching;Case analysis;Application effect
随着医学检验技术的发展,临床检验在疾病诊断、治疗和预防中有着越来越高的地位[1]。作为医疗体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临床检验是医生进行临床决策的重要依据[2]。在这样的背景下,临床检验基础教学愈发受到重视,其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更加坚实的理论基础,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的综合素养[3]。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学方法不同,最终的教学效果也有所区别[4]。在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法中,教师往往更侧重于理论知识的传授,很多时候都会忽视实际操作技能的培养,导致理论与实践出现脱节,学生在面对真实的临床案例时,就会感到无所适从,无法灵活运用所学知识[5]。面对这样的情况,病例分析法应运而生,其通过分析真实的临床病例,让学生在模拟诊疗过程中,联系理论知识进行临床实践,提高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和实践操作技能[6-8]。基于此,本研究通过对比观察,探讨病例分析法在临床检验基础教学中的应用效果。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研究选取某高职院校2023级医学检验技术专业两班共80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医学检验专业学生;②知情且同意;③能够全程配合。排除标准:①严重疾病;②心理障碍;③无法进行课堂讨论;④无法接受调查问卷。采用整群分组方法分别将两个班的学生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名学生。观察组男10名、女30名,年龄17~21岁,平均18.01±0.56岁,入学成绩为84.07±3.01分。对照组男11名、女29名,年龄17~20岁,平均18.02±0.55岁,入学成绩为84.09±3.00分。两组学生经比较后,年龄和性别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gt;0.05),具有可比性。
本研究已获得陕西省职业技术教育学会伦理审查委员会的批准。所有参与研究的学生均提供了书面知情同意书,同意参与本研究。研究过程中,所有研究对象的信息均进行了匿名处理。数据收集和处理严格遵守保密性和准确性原则,所有潜在风险和益处已在知情同意书中明确告知参与者。本研究不涉及任何对参与者身心健康的不利影响。
1.2" 教学方法
1.2.1" 对照组" 采用传统讲授式教学法。教师根据教学大纲和课程目标规划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教材和辅助教学资料,制定详细的教学计划,包括每节课的主题、目标、时间分配和教学方法。每节课开始时,教师按照教学计划,系统性讲解理论知识。在讲解过程中,教师可以适时提问,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在讲解完一个知识点后,教师可以布置课堂练习题,让学生当堂完成。布置课后作业,定期进行小测验或考试,评估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1.2.2" 观察组" 采用病例分析讨论式教学法。①病例选择与准备:选择与课程内容相关的真实病例,病例应具有代表性、典型性和教学价值。整理好病例,根据需要制作幻灯片、视频资料、图表。②学生分组:划分学生小组,每组4~6人组成,小组成员背景和知识水平应具有多样性。③课前准备:每个小组成员负责研究病例的不同方面,如病史、体征、实验室检查结果、诊断标准等。并收集与病例相关的文献资料,为讨论做准备。④课堂实施:教师简要介绍病例,引导学生进入病例情境,提出问题鼓励学生进行讨论。小组成员分析病例,提出诊断和治疗方案。讨论完成后,每个小组选派代表汇报结果,其他小组成员补充。教师进行点评,指出讨论中的亮点和不足,并提供专业指导。⑤深入讨论:教师根据病例提问,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可以邀请学生扮演医生、患者或其他角色,模拟临床场景,加深对病例的理解。教师总结讨论过程,强调关键知识点,解答学生疑问。⑥反思与评价:学生课后进行反思,总结经验教训。小组成员之间互相评价,提出改进建议。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对学生提出建议。⑦持续跟进:通过课后作业、复习题等形式巩固所学。根据学生的反馈和讨论效果,调整和优化教学方法。
1.3" 观察指标
包括课堂满意度、思维创新能力、临床检验能力和基础知识水平,各项目评分范围均为0~100分,分数高则效果好。
1.4" 数据分析
数据使用SPSS 22.0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lt;0.05)。
2" 结果
观察组学生在课堂满意度、思维创新能力、临床检验能力和基础知识水平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lt;0.05),见表1。
3" 讨论
本研究结果表明,病例分析法在临床检验基础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更好[9-10]。与传统讲授式教学法相比,病例分析法在学生的课堂满意度、思维创新能力、临床检验能力和基础知识水平上均有所提高,并能够在培养学生实践技能和综合素质方面发挥重要作用[11-12]。病例分析法可以模拟临床场景,将抽象的理论知识与临床实际问题相结合,使学生在面对真实案例时,灵活运用所学知识[13]。既可以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力,还可以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将理论知识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14-15]。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培养了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以及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16]。
在课堂满意度方面,应用病例分析法,可以使课堂变得生动有趣,学生通过参与讨论和解决实际问题来体验学习的乐趣,有效提高课程满意度[17-18]。在学生思维创新能力的培养方面,学生需要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分析病例,并进行逻辑推理和判断,有助于提高相关方面的能力[19-20]。在临床检验能力的提高方面,通过分析真实病例,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各种检验项目的临床意义,提高实际工作能力[21-22]。在基础知识水平的加强方面,学生可以更好地回顾和巩固基础知识,通过实际应用加深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记忆[23-24]。在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发挥病例分析法的优势,选择真实、具有代表性的病例,并在课堂上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综上所述,病例分析法在临床检验基础教学中的应用效果良好,应当成为医学教育中不可或缺的教学方法。
4" 参考文献
[1] 何艳,王从林,张锦泉.RBL联合CBL教学模式在临床检验基础教学中的应用探索[J].卫生职业教育,2024, 42(17):65-68.
[2] 吴妮.基于蓝墨云班课的中职SPOC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以中职临床检验课程为例[J].学园, 2024,17(19):39-41.
[3] 陈晓延,盛跃颖,张晴雯,等.临床检验基础混合式教学的创新方式与实践 [J].继续医学教育,2024,38(3):47-50.
[4] 陈胜杰,卢卫国,吴培洁,等.多媒体结合以病例为基础的教学模式在临床检验基础实习带教中的应用[J].检验医学与临床,2024,21(5):718-720.
[5] 卢峰,张开炯,吴立春,等.基于检验组学及机器学习的乳腺癌诊断模型研究 [J].现代肿瘤医学,2024,32(7): 1264-1272.
[6] 王婷婷,黄楠,王玉芳.“新医科”背景下“临床检验基础”课程的德育教学实践与反思[J].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4,23(1):64-67.
[7] 周小东,李丹,段佳慧,等.临床检验基础课程案例库建设和教学应用[J].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24(2):30-33.
[8] 张海燕,任立平,许子华.岗位胜任力培养的第二课堂在临床检验基础实验教学中的应用探究[J].基础医学教育,2024,26(1):54-58.
[9] 杨拓,罗洁,熊绍刚.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岗课赛证创”五维融通教学模式构建——以《临床检验基础》课程为例[J].襄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3,22(6): 87-90.
[10] 聂丽艳.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胱抑素C及凝血功能的临床检验分析[C]// 榆林市医学会.第三届全国医药研究论坛论文集(二).湖北省恩施市中心医院,2023:4.
[11] 陈波,黄海樱,周强,等.基于H5的移动端《临床检验基础》在线考试教学资源的开发[J].检验医学与临床,2023,20(19):2936-2938.
[12] 徐昕宇,虞啸炫,宋云霄.临床检验常规数据与干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2023,23(5):370-374.
[13] 韩庆月,张辉,李少川,等.病例挖掘式实验教学法的应用与评价——以《兽医临床病理学实验课》为例[J].北方牧业,2023(17):11.
[14] 周玉利,王海滨,何晓,等.基于信息化教学平台建设的医学检验细胞形态学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J].临床检验杂志,2023,41(6):469-473.
[15] 张军,李光曦,汤思思,等.“病例分析+竞赛演练”教学法在临床血液学检验技术教学中的运用[J].皖南医学院学报,2023,42(2):181-183.
[16] 曹媛媛,刘想,严佳婧,等.医教协同背景下“临床微生物学检验技术”教学实践探索——以“发热门诊病例的微生物学检验”模块为例[J].镇江高专学报, 2023,36(2):116-120.
[17] 王也飞,徐子真,丁磊,等.“临床血液学和血液学检验”教学改革的实践探究[J].诊断学理论与实践,2022,21(5):659-662.
[18] 郭金鑫,汪千力,林莉,等.郑州市流感和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住院病例的抗生素使用及合理性评估[J].实用预防医学,2022,29(9):1044-1049.
[19] 禹松林,王丹晨,邱玲,等.新媒体微视频联合病例教学对八年制临床医学生检验项目的理解有效性的影响[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22,43(12):1528-1530,1536.
[20] 张福勇,李晞,邓燕,等.CBL联合TBL教学模式在临床检验基础实习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检验医学与临床,2022,19(13):1857-1859.
[21] 张仕华,戈宏焱.多媒体结合案例情境教学方式在临床检验基础教学中的应用效果[J].实用检验医师杂志,2021,13(4):229-232.
[22] 廖林,向利群,林发全.科研成果融入临床检验实习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J].检验医学与临床,2021,18(18):2766-2767.
[23] 吕林蔚,梁元贵,张先慧,等.病例讨论式教学法在临床检验基础教学中的设计与应用评价[J].黑龙江科学,2021,12(17):122-123.
[24] 朱琳琳,赵庆伟.线上微课在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教学中的应用探索[J]. 现代职业教育,2020(40):70-71.
[2024-08-23收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