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育人视域下试卷讲评课的教学改进

2025-02-03武丽虹

中国数学教育(初中版) 2025年1期
关键词:教学改进学科育人试卷讲评

摘" 要:试卷讲评课是初中数学教学中的重要课型. 通过分析试卷讲评课的育人价值,结合具体案例探索试卷讲评课的实施措施,并提出对试卷讲评课的一些思考,以期加强试卷讲评课的育人效果.

关键词:试卷讲评;学科育人;教学改进

中图分类号:G633.6" " " 文献标识码:A" " " 文章编号:1673-8284(2025)01-0031-05

引用格式:武丽虹. 育人视域下初中数学试卷讲评课的教学改进[J]. 中国数学教育(初中版),2025(1):31-35.

试卷讲评既是落实立德树人、发展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也是“教—学—评”一致性中“评”的关键环节. 但在实际教学中,有些教师常常就题论题,不对学生的错误进行归因处理,导致试卷讲评课无法真正达到帮助学生学会学习和发展核心素养的目的,从而不能发挥试卷讲评课应有的育人价值. 因此,加强试卷讲评课的教学改进应当成为育人视域下一线教师的切实行动.

一、试卷讲评课的育人价值

试卷讲评课是考试的延续,是及时将考试测评结果反馈给学生的最佳手段. 对于促进学生的发展,它发挥着其他课型不可替代的作用.

1. 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

试卷讲评课中,学生从对试卷成绩的统计和分析中可以看到自己知识的疏漏处及能力的不足处,从而对自己的学习做出客观的评价和判断,有效促进了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学生亲历知识的完善和重构过程,通过演算、推理帮助自己或他人分析和解决问题,有效促进了数据观念、运算能力、推理能力、模型观念、几何直观和抽象能力等核心素养的发展.

2. 促进学生思维品质发展

试卷讲评课关注学生在讲评中的体验、建构、迁移和应用,促进学生思维进阶和品格形成. 学生经历积极思考与质疑紧密结合、证伪与证实和谐统一、主动探究与意志努力相互促进的数学学习过程,发展了理性思考的能力、批判质疑的意识和勇于探究的精神,收获从解题到解决问题、从做题到做事的积极体验和成功经验.

3. 促进教师教学行为优化

通过讲评试题,教师能够分析全班学生评价结果的变化,了解自己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反思教学过程中影响学生能力提升和核心素养发展的原因,寻求改善教学的对策. 同时,可以以适当的方式将学生一些积极的变化及时反馈给学生. 以持续评价助推师生反思、批判、质疑和创新,促进教师找准问题、精准发力,促进学生学会学习,实现教和学的高度匹配与融合,进而提高育人质量.

二、试卷讲评课存在的问题

1. 重知识,轻素养

试卷命题已经从知识立意转向素养立意. 通过分析试题的价值导向引领教与学的改进. 有的教师在试卷讲评课中重复强化知识,导致学生活动被掩盖,从而无法发展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也无法达到考试的育人效果.

2. 重讲解,轻评价

诊断是试题讲评的重要功能. 但有的教师不能全面收集、审查学生答卷情况并进行真实评价,从而不能抓住典型问题客观评价学生,也不能放手让学生自主评价,而是一手包办、一讲到底. 这种试卷讲评未能围绕“讲”做文章,未能在“评”上下功夫,无法帮助学生完善认知结构.

3. 重训练,轻创新

试卷讲评课是促进学生创新的良好契机. 有的教师误认为“讲评”就是讲题后学生再反复训练. 这种试卷讲评课未能引导学生对试题进行类比、拓展和迁移,未能利用一题多解、一题多变引导学生积极探究、完善思维,从而使学生错失促进能力提升、方法优化、思维创新和核心素养提高的机会.

三、育人视域下初中数学试卷讲评课的教学改进

立德树人、学科育人是时代赋予教育的要求. 教师理应深耕建构“教—学—评”一致性的试卷讲评,积极实践基于学科育人的试卷讲评教学.

1. 育人视域下试卷讲评课的教学改进设计

育人视域下的试卷讲评课是与数据实情诊断相衔接、与“以学为中心”相一致的限时性教学活动. 教师要以错误资源为素材,给学生营造一个思维开放、体验深刻的学习场域,用“少讲”助力学生“多学”. 以问题为抓手助推学生深刻思考、发现问题——在乐思中寻疑;以活动为载体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提出问题——在乐探中解疑;以思维为核心引领学生多向审辨、分析问题——在乐辨中质疑;以素养为旨归促进知识迁移再构及问题解决——在乐构中活疑. 基于实践思考,积极探索育人视域下的数学试卷讲评课教学改进路径(如图1),从而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育人视域下的试卷讲评课][乐思寻疑][自主矫正][育人起点][乐探解疑][合作诊断][育人支点][乐辨质疑][变式融通][育人节点][乐构活疑][素养提升][育人高点][培养核心素养,发展思维品质,优化教学行为] [图1]

2. 育人视域下试卷讲评课的教学改进实践

学科教学育人价值的开发,不仅局限于学科内容的深度研发,还包括围绕学科教学进行的实践过程. 以九年级某次考试试卷的讲评课为例,思考育人视域下的试卷讲评课的教学改进措施.

(1)乐思寻疑,精准育人起点.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 试卷讲评是一种反思性教学活动. 为了充分发挥试卷的矫正功能,优化讲评形式,教师应摒弃以自我为中心、以题序为形式的传统式讲评,而是设计让“教”引“学”的教学改进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并建构试卷复盘的学习清单,鼓励学生自主“寻疑”,让学生在课前完成试卷自我问诊评析表(如表1),并在课堂上进行交流.

[考试时间

考试类型 " "月" "日

考试 对考试情况的满意度 满意(" ")

一般(" ")

不满意(" ") 错误分析 审题不清 理解不透 思路不明 方法不对 规范不当 题号 失分 独立思考下,我已经解决的问题 错题:

订正过程: 启示:

在同学的帮助下,我已经解决的问题 错题:

订正过程: 启示:

我目前还不能解决的问题 错题:

订正过程: 原因:

自我评价 ][表1" 学生自我问诊评析表]

以设计试卷自我问诊评析表的方式来实施试卷讲评课,可以给学生课前反思和寻疑提供路径和思维导向,帮助学生积累基本活动经验,完善知识结构,培养学生的自我监控和自我评价能力. 学生在独立纠错中缜思,在与同伴交流中熟虑,在类比联想中笃行,在自我评价中致远. 同时,教师可以借助试卷自我问诊评析表判断学生的知识缺漏处、能力不足处、经验缺失处,从而精准定位试题讲评的学科育人起点.

(2)乐探解疑,凸显育人支点.

依据试卷自我问诊评析表,教师可以在评卷的基础上对当下的学情有更清晰的了解. 该卷内容多、跨度大,考查的核心素养要求高. 因此,教师可以对试题结构进行微调整,以思维为主线创设“微专题”组织学生积极探究,助力学生突破难点、消除盲点、解决疑点,从而促进学生思维进阶和品格形成.

例如,该卷中的第6题、第11题和第25题分别为2024年中考四川达州卷第8题、山东卷第15题和四川成都卷第17题.

(四川·达州卷)如图2,由8个全等的菱形组成的网格中,每个小菱形的边长均为2,[∠ABD=120°],其中,点[A],[B],[C]都在格点上,则[tan∠BCD]的值为(" " ).

[图2]

(A)2" " " " " (B)[23]

(C)[32]" " (D)3

(山东卷)如图3,已知[∠MAN],以点[A]为圆心,以适当长为半径作弧,分别与[AM],[AN]相交于点[B],[C],分别以点[B],[C]为圆心,大于[12BC]的长为半径作弧,两弧在[∠MAN]内部相交于点[P],作射线[AP]. 分别以点[A],[B]为圆心,大于[12AB]的长为半径作弧,两弧相交于点[D],[E],作直线[DE]分别与[AB],[AP]相交于点[F],[Q]. 若[AB=4],[∠PQE=67.5°],则点[F]到射线[AN]的距离为" " " " " " ". [图3]

(四川·成都卷)如图4,在Rt△ABC中,∠C = 90°,D为斜边AB上一点,以BD为直径作⊙O,交AC于E,F两点,连接 BE,BF,DF.

(1)求证:[BC⋅DF=BF⋅CE].

(2)若[∠A=∠CBF],[tan∠BFC=5],[AF=45],求CF的长和⊙O的直径.

[图4]

由于这几道题的正确率不是很高,诊断出学生在几何直观、推理能力和运算能力等素养方面有待提升. 教师应引导学生探究交流,既讲错因及当时的想法,又讲当下的思路及解法,对优秀的解法要肯定他们见解的创造性,同时重视错误资源,引导学生正本清源、归类归因并自主防范.

为了重视对教学内容的整体分析,帮助学生建立能体现数学学科本质、对未来学习有支撑意义的结构化数学知识体系,可以以几何直观为微专题,实现试卷讲评的教学改进. 在教学中,通过充分挖掘试题所蕴含的丰富的学科价值,聚焦数学本质,以整体观念建构单元知识模块,基于图形直观引导学生将知识与方法关联的问题进行组合,驱动学生对通性通法的理解,实现化“知”为“能”,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理解观念和有条理的系统思维.

(3)乐辨质疑,融通育人节点.

试卷讲评课是完善学生思维系统的教学活动. 审辨是发展思维的助推器,质疑是提升思维的加速器. 试题讲评始于“有疑”,但不能终于“解疑”.“乐辨质疑”是为了提高学生的认知和建构能力,诱发学生深入探究. 在试题讲评中,教师应该选择融思辨性、开放性于一体的新情境试题,着力引导学生对新旧试题主动思辨,对解决问题的方法主动质疑,从而帮助学生融通思维节点、开阔思维视域,使学生自然产生数学联想和探究,自觉迁移提出新问题.

例如,该卷中的第27题选自2024年中考江苏南京卷第25题.

(江苏·南京卷)已知[y=ax2+bx+c]的顶点在[y=x2]上,顶点坐标为[m,n],图象过点[1,2].

(1)当n最小时,[a]的值为" " " .

(2)用含m的式子表示a.

(3)在函数上有三个点[-2,y1],[-1,y2],[2,y3],当m取何值时[y2lt;y1lt;y3]?

该题得分率不到30%. 部分学生已经在课前自主反思并独立订正,也有学生通过与同学交流或小组合作完成了该题的纠错. 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问题意识,让学生深刻体验“会一题、通一类”,笔者提出下列问题引导学生思考:(1)如何表示二次函数的顶点坐标在[y=x2]上?(2)图象过点[1,2]可以得到什么?(3)怎样在m与a之间建立关系?如何用m表示a?(4)如何理解并正确表示二次函数的增减性?(5)你还能提出并解决哪些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是知识再建构的认知过程,充分展现了学生在历经错误后对知识的整合能力、理解能力和迁移能力.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借题发挥,适度延宽问题情境,拓宽学生思维触角,将内隐的单元知识逻辑结构和思维结构与学生的认知规律有效衔接,使学生经历循序渐进、层次分明的活动序列;以一题多解丰富思维广度,以一题多变灵活思维宽度,以多题归一贯通思维深度,引导学生学会对“评价”再做“评价”,使学生不断形成学科理解力、探究力和创新力.

(4)乐构活疑,提升育人高点.

试卷讲评课是学生“反思—探究—辨析—迁移”的学习之旅,也是转“知”为“智”的思维之旅. “乐构活疑”不仅是“温故”,更是“知新”. 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在知识整合过程和策略等方面的差异. 因此,教师可以在课末组织学生适时回望,帮助学生进行系统反思,完善思维结构,从而帮助学生在寻疑、解疑、质疑活动中生发问题意识,起到“活疑”效果,助推学生习得学以致远的新知识、新方法、新经验. 为此,在试卷讲评收尾阶段可以设计如下问题:(1)在本节课的学习过程中,你遇到的最大困难是什么?你是如何解决这些困难的?(2)选择你原有困惑的两道题改编并整理到纠错本上.(3)回顾试卷评讲的整个过程,你有哪些新的认识和启发?把你的体验和感受选择要点记录在纠错本上.

问题设计要着力在学生“已知”“未知”“习得”的过程,使学生感悟知识的逻辑性、整体性和关联性. 通过帮助学生重建知识、完善结构、促进迁移,助推学生学得更深入、更全面、更合理. 通过鼓励学生提出疑问,助力学生增发新认识、引发新观点、迸发新思想、生发新智慧. 教师也应该转变视角,从关注学生“学什么”,转变到关注学生“如何学会学习”,并形成学以致用的经验积累,从而实现数学的育人价值.

四、教学实践思考

1. 灵动方式,统整讲评系统

在育人视域下的试卷讲评课中,可以建构“试题—教师—学生”的三维育人系统,如图5所示. [试题讲评育人系统][系统三个要素][教师][试题][学生][营造育人情境][提供育人载体][凸显育人主体][系统三个维度] [图5]

面对静态的试题文本,教师需要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用心营造融洽的育人情境,灵活转变讲评方式,用动态思维挖掘试题的育人价值. 教师要充分抓住错题资源,不仅要引导学生学会思考和表达,更要培养学生勇于战胜困难的毅力. 典型试题是促进学生能力发展的重要抓手,教师要引导学生对其进行整体建构、优化重组、拓展变式,如建立微专题或围绕问题开展多维探究和多元对话,促进学生有序思考. 通过设置开放性问题,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对试题进行逆向设计,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促进学生的思维从表层走向深刻,使得思考在活动中沉淀、思维在交流中拔节.

2. 灵活过程,彰显教学本质

试卷讲评是落实“教—学—评”一致性的重要体现,也是师生双向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过程. 教师应该站在学生的立场,促进学生数学能力和素养的再生长,并正确施力于讲评前、讲评中和讲评后. 讲评前,设计问诊评析表,引发学生学会反思和合作. 讲评中,设计讲解环节,抓住试题交会点灵活教学,促进课堂动态生成. 借力试题重组、问题衍生,促进知识盘活;施力探究活动、迁移运用,促进方法灵活;给力学法建构、多维评价,促进素养发展. 讲评后,帮助学生订正试题,指导学生总结回望,让学生在“乐思”中知道学了什么,在“乐探”中知道如何学习,在“乐辨”中知道学得怎么样,在“乐构”中了解知识体系的重构,从而获得学习的科学路径和情感的内在动力. 同时,教师结合对试卷讲评课的分析与反思,反省平时教学中的不足,给出整改措施. 例如,反思知识是否夯实、能力是否扎实、方法是否充实、思想是否丰实、育人是否落实等.

3. 灵敏思维,凸显育人价值

数学学科德育内容作为数学学科德育的一项重要载体,对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有着深远而持久的影响,所以试卷讲评课中要深挖试题蕴含的数学思想方法. 在试卷讲评过程中,教师既要高站位引导学生学会数学思考,又需低起点,将隐性的育人目标显性化,回归对教育本质的追求. 教师要抓住试卷讲评中出现的典型问题,在数学理性和严谨中加强对学生核心素养和思维品质的培养;基于真实的问题情境,搭建思维成长支架,实施任务驱动,促进学生坚毅求真;积极组织学生经历寻疑、解疑、质疑和活疑的学习过程,让学生在对话中思维求变、在质疑中思维求新.

五、结束语

试卷讲评课受课时约束和学情差异影响,需要教师用心思考、精心施教、慧心育人. 广大教师要在坚持素养导向、强化学科育人的教学改进中积极实践,开发试卷讲评学科教学的育人价值,促进“讲”与“评”的深度融合,“思”与“悟”的自觉转换,“知”与“智”的密切关联,引领学生从自觉、自主走向自为,从而实现知识育人、活动育人、方法育人和文化育人,构建充满学科育人的试卷讲评的深刻课堂.

参考文献:

[1]董林伟,石树伟. 数学实验工具:助力初中生数学学习的应然选择[J]. 数学通报,2018,57(11):1-4.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

[3]武丽虹,邱慧. 基于学科育人的“乐活”课堂教学实践与思考[J]. 中学数学杂志,2022(10):26-29.

[4]武丽虹. 指向学科关键能力的数学活动教学改进[J]. 中国数学教育(初中版),2021(6):12-16,24.

[5]武丽虹,李君. 育人指向的“小结与思考”的教学改进:以“代数式”中“小结与思考”为例[J]. 中学数学杂志,2022(4):24-27.

[6]包铖铖,王贤德. 近二十年我国数学学科德育研究的回顾与反思[J]. 中国德育,2022(7):9-15.

[7]宋秀云. 寻思考路径" 促思维进阶:试卷讲评课的教学思考[J]. 数学通报,2022,61(5):8-12.

基金项目:江苏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立项课题——促进思维进阶的初中数学深度教学改进研究(D/2021/02/693).

作者简介:武丽虹(1973—" ),女,正高级教师,主要从事中学数学教育研究.

猜你喜欢

教学改进学科育人试卷讲评
关于协同推进各类课程与思政理论课同向同行、学科育人的思考
以审美的方式教学历史
浅谈高三化学试卷评讲课的有效性
MOOC参与的安全实验课程教学改进研究
大数据背景下高效试卷讲评课的探索与实践
《微电子工艺原理》课程的教学改进
小学数学教学探微
如何上好高三物理试卷评析课
小学数学学科育人探微
论小学语文结构化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