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现代学徒制模式下高职院校动物医学专业劳动教育路径研究

2025-02-01徐达明

智慧农业导刊 2025年1期
关键词:教育路径劳动教育现代学徒制

摘" 要:该文研究现代学徒制模式下高职院校动物医学专业劳动教育的路径,指出当前教育中存在的职业性教育融合不足、专业实践与劳动脱节,以及时代适应性不足等问题。该文提出通过校企合作框架构建、行业对接课程制定、案例教学法应用、实践导向课程体系构建、实操能力培养强化,以及“双导师”制推行等措施,以强化专业实践与劳动教育的整合。强调现代技术的引入与更新对于提升劳动教育时代适应性的重要性。研究认为,通过这些创新路径,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职业技能和劳动素养,促进其全面发展,为高职院校动物医学专业教育改革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

关键词:现代学徒制;高职教育;动物医学;劳动教育;教育路径

中图分类号:G712" " "文献标志码:A" " " " " 文章编号:2096-9902(2025)01-0123-04

Abstract: This paper studies the path of labor education for animal medicine majors in vocational colleges under the modern apprenticeship model, and points out the problems in current education such as insufficient integration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disconnection between professional practice and labor, and insufficient adaptability to the times. It is proposed to strengthen the integration of professional practice and labor education through measures such as the construction of a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framework, the formulation of industry-aligned courses, the application of case teaching methods, the construction of a practice-oriented curriculum system, the strengthening of practical ability training, and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double tutor\" system. The model emphasizes the importance of introducing and updating modern technology to improve the timeliness of labor education. The study believes that through these innovative pathways, the vocational skills and labor literacy of students can be effectively improved and their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will be promoted, which provides theoretical support and practical guidance for the reform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in veterinary medicine specialties.

Keywords: modern apprenticeship;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animal medicine; labor education; education path

2018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提出:要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2019年6月,《教育部关于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与实施工作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强调,职业院校需实施涵盖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的教育策略。《意见》中特别提出,应通过实习和实训环节强化劳动教育,确立劳动教育的固定时段,并将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劳模精神整合融入教学实践中,以培养学生的劳动观念,并鼓励他们投身于劳动实践活动中。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中,高职动物医学专业肩负着培养具备专业技能与劳动素养人才的使命。劳动教育作为专业教育的关键组成部分,对学生的全面发展至关重要。然而,目前该专业劳动教育存在融合不足、实践脱节和时代适应性差等问题,这些问题制约了学生专业技能和劳动素养的提升。

本研究旨在分析现代学徒制模式下高职院校动物医学专业劳动教育的现存问题,并探讨优化路径。构建一个更科学、系统、与时俱进的劳动教育体系,以促进学生专业技能与劳动素养的同步提高。为高职院校动物医学专业劳动教育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同时为相关专业劳动教育改革提供参考。本研究将聚焦高职院校动物医学专业劳动教育现存问题的具体表现及其成因,现代学徒制模式下劳动教育与职业性教育融合的有效策略、专业实践与劳动教育整合的方法,以及劳动教育内容的更新与时代适应性提升措施。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深入分析,本研究期望为高职院校动物医学专业劳动教育的改革提供有价值的见解和建议。

1" 高职院校动物医学专业劳动教育现存问题

1.1" 职业性教育融合不足

在现代学徒制模式下,高职院校动物医学专业劳动教育与职业性教育的融合问题日益凸显。课程设置与专业结合不够紧密,劳动教育课程虽然采用理论加实践的方式,但学生参与度和频次的不一致性暴露了授课形式缺乏统一标准的问题。教育内容未能充分融入专业特点,导致劳动教育与职业精神的结合不够紧密,这直接影响了学生对劳动教育的认同感和参与度。校企合作的深度不足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虽然职业院校和行业企业在形式上积极合作,但在为对方提供实质性服务上却存在欠缺,这种“合而不融”的现象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劳动教育与实际工作的有效对接,影响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的培养。经费投入不足的问题同样严重制约了劳动教育的发展。高职院校的劳动教育经费投入较少,难以满足劳动教育的需要,这不仅限制了劳动教育场地、设备等条件的改善,也影响了劳动教育的质量和效果。实践教学的比重不足也是当前高职院校动物医学专业劳动教育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课程设置仍然沿袭传统兽医专业的学科体系,过分强调专业知识的系统性、完整性和全面性,而忽视了实践教学的重要性。这种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模式无法有效提升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影响了学生的专业技能培养。

1.2" 专业实践与劳动脱节

高职院校动物医学专业的劳动教育与专业实践之间存在明显的脱节现象。劳动教育课程以理论讲授为主,却未能与动物医学专业的实际工作需求紧密结合。课程内容多停留在课本和校园内劳动责任区活动,缺乏对动物医学专业实践的深入探讨和应用,导致学生在实际工作中难以将所学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高职院校在劳动教育方面的专业指导教师教学能力严重不足,现有教师队伍多由缺乏专业背景和实践经验的辅导员和兼课教师组成,限制了教师的专业发展,也影响了学生专业实践的有效指导。实训设备的不足和校企合作的形式化进一步加剧了这一问题,使得学生难以获得充分的实践机会。实验实训设备和校外实习基地的缺乏,是动物医学专业实践教学中的另一个突出问题。许多学校尚未建立完善的校内实习基地,使得理论学习和实践教学严重脱节,影响了教学效果。同时,部分参与学院人才培养的单位对改善教学保障条件缺乏主动性,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学生的实践技能培养。劳动教育的评价机制缺乏明确的目标和动力引导学生参与劳动教育。授课形式单一,缺乏统一标准和多样化活动选择,限制了学生的参与热情。长效劳动实践机制和劳动评价机制未能有效落实,进一步削弱了劳动教育的实效性。社会组织很少为高职学生提供劳动实践的平台和机会,国家及教育行政部门也未出台足够的高职教育保障措施。家庭层面上,家长往往忽视劳动教育的重要性, 过分强调知识学习和文凭获取,加剧了劳动教育与专业实践脱节的问题。

1.3" 时代适应性不足

高职院校动物医学专业的劳动教育在适应时代需求方面存在显著不足。课程设置与现代行业需求脱节,传统的学科结构重理论轻实践,导致学生在毕业后难以满足岗位的实际需求。许多课程侧重于公共课和基础课,而专业课的实践教学比重不足,多为验证性实验,无法有效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实践教学资源的匮乏也是制约劳动教育时代适应性的重要因素。尽管一些院校进行了改革尝试,但技能竞赛实训基地等设施的使用率和覆盖面仍有限,实验实训条件也未能完全满足教学需求。劳动教育内容的单一性同样不容忽视。当前劳动教育主要集中在基本操作技能的训练上,缺乏对现代畜牧业、宠物行业等新兴领域的覆盖。劳动教育与职业精神的结合不够紧密,未能充分挖掘劳动教育在培养学生综合职业素养方面的潜力。教育模式的保守性也是一个突出问题。许多高职院校在教育模式上过于保守,开放程度不够,不能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传统的三段式结构忽视了产教融合的重要性,未能有效整合行业资源,促进教育内容与行业需求的紧密结合。

2" 高职院校动物医学专业劳动教育路径研究

2.1" 优化职业性教育融合

2.1.1" 合作框架构建

在校企合作框架构建中,明确双方的职责与分工至关重要。企业方面,应提供实际的工作岗位,明确所需的用工人数,以及岗位职责和关键任务。这些岗位应与高职院校动物医学专业紧密相关,确保学生能够在实践中学习到与专业直接相关的知识和技能。企业还应参与课程设计,提供行业最新动态和需求,为学生提供实习指导和职业发展建议。学校方面,应制定具体的校企合作制度,明确校内各部门在合作中的角色和责任。教学管理部门需与企业沟通协调,确保课程内容与企业需求对接;学生事务部门负责学生的实习安排和职业指导;科研部门则可以与企业合作开展相关研究项目。学校应将校企合作纳入教学质量保障体系,通过定期的检验和反馈,不断优化合作模式,提高合作效果。教育部等六部门发布的《职业学校校企合作促进办法》为校企合作提供了政策支持,学校应充分利用这一政策优势,建立长效机制,确保校企合作的规范化和制度化。

2.1.2" 行业对接课程制定

课程目标的明确性至关重要,它需要针对动物医学行业不同岗位的具体要求来设定,确保课程内容能够满足行业企业对人才的实际需求。例如,对于兽医助理岗位,课程目标可能聚焦于基础的临床技能和动物护理知识;而对于动物疫病防控岗位,则可能更侧重于流行病学和实验室诊断技能。职业标准的融入是课程设计的核心。随着产业的转型升级,动物医学行业对人才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因此,课程内容的设计必须紧跟行业发展的步伐,将最新的职业标准和行业规范融入到课程中,实现教学内容与生产实践的紧密结合。这不仅包括专业知识的传授,还应涵盖行业法规、职业道德以及创新能力等综合素质的培养。校企共同制定课程大纲是实现教育与行业对接的有效途径。学校应与动物医学行业的企业紧密合作,共同规划和设计课程教学内容,确保教学大纲能够反映行业的最新动态和人才培养要求。企业专家的参与能够为课程提供实际案例和行业见解,还能够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提供指导和反馈,增强课程的实用性和针对性。

2.1.3" 案例教学法应用

案例教学法在高职院校动物医学专业劳动教育中的应用,旨在通过真实或虚构的案例,提升学生对职业劳动的认识和理解。这种教学方法通过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学生能够在模拟的工作环境中学习和应用专业知识。构建丰富的案例资源库是实施案例教学法的基础。学校应收集和整理与动物医学相关的各类案例,包括临床病例、动物疫病防控、动物养殖管理等,形成一个多维度、覆盖行业各个方面的案例库。这些案例应定期更新,以反映行业的最新发展和挑战。强化师生互动与讨论是提高案例教学效果的关键。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设计互动环节,如角色扮演、案例分析竞赛等,激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通过小组合作,学生可以共同探讨案例中的难点和解决方案,从而加深对劳动教育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结合现代技术手段可以进一步增强案例教学的实践性和互动性。利用数字模拟、虚拟仿真等技术,学生可以在虚拟环境中进行手术操作、疾病诊断等实践。案例教学法的应用还应注重评估和反馈。通过定期的考核和反馈机制,教师可以了解学生对案例的理解和应用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确保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有效性。

2.2" 强化专业实践整合

2.2.1" 实践导向课程体系构建

构建以实践为导向的课程体系,是实现理论与实践有效结合的重要策略。动物医学专业应以培养职业能力为核心,开发“教、学、做一体化”的专业核心课程,使学生在真实工作环境中学习和应用知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高职院校需组织职教专家、专任教师和企业技术人员,从职业岗位能力需求出发,对产业链中的职业岗位进行差异化分析。这有助于确保课程内容与行业需求紧密对接,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基于典型工作过程的模块化专业课程体系,如学徒初阶、学徒进阶、学徒升阶,可以使学生逐步掌握更高级别的技能,并在企业导师指导下进行实际操作训练。构建多维度实践教学平台,如校内技能训练中心、生产性实训基地和市级重点实验室,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实践机会,帮助他们在真实工作环境中锻炼和提升综合能力。实施“学校+企业”的双元四段能力递进人才培养模式,将学习期分为多个阶段,安排不同学习内容和任务,如公共课、专业基础课、跟岗实习、专业综合技能实训、毕业设计和顶岗实习。完善实践教学评价系统,建立定期评价实践教学运行质量的制度,并与企业联动,确保实践教学质量稳步提高。通过校企双方教师共同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和职业素养,进一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2.2.2" 实操能力培养强化

建设产教融合实训平台是提升学生综合应用能力的关键。例如,山东畜牧兽医职业学院采用的“做学教”一体化教学模式,通过在校内技能训练中心完成课程实验实训,并将技能大赛项目内容融入其中,有效提升了学生的实践技能。这种模式不仅增强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也激发了他们对专业技能学习的兴趣,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接近真实工作环境的实训平台。丰富实践性教学环节的设计对于培养学生的实操能力至关重要。课内实践、独立设置的实验实训课程以及集中进行的实践性教学环节,这些环节共同构成了一个系统化的实践教学体系。通过这些环节,学生能够分析和解决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综合运用所学的动物医学知识。此外,通过开展专业知识抢答赛、畜禽品种图片识别比赛等活动,以及设计外科手术技能竞赛、家禽解剖技能竞赛等,提高了学生的实操能力,增强了他们的竞争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在第六学期开设的顶岗实习实训课程,通过6个月的实际操作,让学生在真实的工作场景中进一步锻炼和提升自己的综合解决问题能力。同时,毕业设计课的设置,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具体问题,进一步提升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2.2.3" 双导师制推行

“双导师”制通过校内导师和校外合作导师的共同参与,实现了理论与实践教学的有机结合,显著提升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双导师”制的实施需要在课程设置上进行创新。将“双导师”制融入专业核心课程,如宠物解剖生理、宠物病理与药理等,采用“项目化+跟岗实训”的教学法。通过对课程对应工作岗位任务的分析,将相应技能进行项目化训练,并在项目训练过程中结合课程实操及跟岗实训,使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从而提升其岗位操作技能。建设产教融合实训平台是“双导师”制成功实施的关键。通过进一步完善实训基地的建设,确保其能够满足高职院校动物医学专业的实践需求,为学生提供接近真实工作场景的实训环境。校企共同选定企业教学岗位,配置校外导师(师傅)指导顶岗实习,使学生在导师指导下综合运用专业知识和技能,完成生产任务。为了保证实践教学的质量,建立定期对实践教学运行质量评价的制度,以及与企业联动的实践教学环节督导制度至关重要。此外,建立实践教学正常进入、退出机制,确保实践教学质量稳步提高。

“双导师”制的优势在于,学生可以在真实的工作场景中提升岗位操作技能,发现问题并参与问题的研究解决能力。企业导师的参与,使学生不仅学习到专业知识,还能磨砺稳定的职业素养与良好的职业道德,培养较高的沟通能力、环境适应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推行“双导师”制有望提高学生的就业质量。由于学生在校期间已经接受了系统的实践训练和职业指导,他们更容易适应社会需求,具备较强的竞争力。通过这种模式,学生能够更好地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为其未来的职业生涯打下坚实的基础。

2.3" 更新劳动教育内容

2.3.1" 现代技术引入与更新

结合新技术优化课程设置是提升教育质量的关键。根据《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劳动教育应融合技巧、技能与科技实践活动,形成完整的劳动教育概念。在动物医学专业中,可以引入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等现代科技手段,模拟临床操作和实验动物处理等实践环节。这些技术能够提供沉浸式的学习体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更加积极地参与到劳动教育中。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是实现教学手段多样化和教学模式创新的重要途径。

2.3.2" 信息技术教育应用

网络平台和移动设备的普及为学生提供了随时随地学习最新兽医知识和技能的便利。通过在线课程、虚拟实验室、远程诊断系统等信息化教学资源,学生可以参与在线讨论和互动,提升自主学习能力。信息技术的应用还能帮助教师及时获取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策略,确保教学内容与行业需求的紧密对接。

通过这2个方面的更新,高职院校动物医学专业的劳动教育能够更好地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高效的学习体验,培养他们成为具备现代技能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3" 结论与展望

本研究明确了构建科学、系统、与时俱进的劳动教育体系的重要性。实践表明,通过校企深度合作、案例教学法的应用、实践导向课程体系的构建以及“双导师”制的推行,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职业素养和创新思维。展望未来,高职院校动物医学专业的劳动教育应继续紧跟行业发展的步伐,不断探索与新技术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关于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与实施工作的指导意见(教职成〔2019〕13号)[EB/OL].http://www.moe.gov.cn/srcsite/A07/moe_953/201906/t20190618_386287.html.

[2] 崔廷锋,王凤清,史雪洁,等.新时代高职院校劳动教育实践路径优化研究[J].现代职业教育,2024(22):121-124.

[3] 赵希彦,李云飞,田晓玲.高职院校专业教育与劳动教育融合育人的价值、困境与优化路径[J].教育与职业,2024(14):66-72.

[4] 陈璐.高职医学生劳动教育实践路径研究[J].就业与保障,2024(2):61-63.

[5] 严杜建,曹雅芳,吴晨晨.基于现代学徒制管理模式的畜牧兽医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提升路径探索[J].安徽农业科学,2023,51(24):278-282.

[6] 袁甬萍,李幼琴,吴晓琴,等.现代学徒制模式下高职口腔医学生劳动教育路径研究[J].现代职业教育,2020(50):122-123.

基金项目:2023年度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实践育人”专项课题(SJYR202309);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2023年度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课题(2023NLDJ-ZZD05)

作者简介:徐达明(1981-),男,实验师。研究方向为动物医学,兽医临床。

猜你喜欢

教育路径劳动教育现代学徒制
探讨农村小学学生的管理工作
马卡连柯劳动教育思想对儿童劳动教育的启示
大学生政治认同的现实困境与教育路径
艺术设计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下的高职软件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研究
苏霍姆林斯基的劳动教育思想的原则
“微时代”背景下大学生文明行为养成教育路径探索
“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高职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路径探究
民族文化传承的家庭教育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