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山议事汇”民事民议解难题
2025-01-31葛继祖杜颖
2024年以来,昌平区小汤山镇党委围绕昌平区“实干争先年”主题活动,坚持党建引领,立足实际,在居民层面汇民意民智、在社区(村)层面汇各类资源、在镇街层面汇多方力量,通过开展提议、商议、共议、实议、评议,探索建立“汤山议事汇”镇级议事品牌,高效解决居民身边的烦心事、忧心事。
2024年10月22日,昌平区委书记甘靖中带队到小汤山镇调研基层社会治理情况。“相比过去各个自治主体自己协商议事,‘汤山议事汇’品牌的建立使得参与主体更加多元,资源更加丰富,流程更加规范,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效率也得到了显著提升。”小汤山镇党委书记耿宝华在现场介绍。
畅通渠道“汇民声”
“我们小区由于建成时间早,配套设施很不完善,没有车棚和电动车充电桩,电动车乱停乱放、飞线充电、居家充电问题突出,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2024年5月,家住龙脉社区富来宫温泉公寓小区的张先生向居委会反映。
龙脉社区党委负责人徐杰第一时间组织“两委”成员实地检查,收集小区居民对搭建车棚、安装充电桩等诉求的具体需求。“我们通过实地走访、接听热线电话等方式收集居民对小区改造的意见建议,把一件件百姓的‘心上事’,变成主动治理的‘上心事’。”徐杰表示。随后,社区党委组织物管会、居民代表、物业公司等召开协商议事会,最终在富来宫温泉公寓小区增建了自行车车棚、电动车充电桩、快递柜等多项设施设备。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广泛听取民意、汇聚民智,是“汤山议事汇”坚持的第一条原则。社区通过微信公众号、电子屏等广泛宣传协商议事工作,让“协商议事”逐步成为推进精细化治理的关键词。同时,利用包社区干部一线调研,社区干部、网格员入户走访等契机,收集群众意见建议与需求。此外,还着力推进楼门院治理示范点建设,鼓励居民骨干担任楼门长,开展楼门、单元“敲门行动”,提高群众参与积极性,拓宽议题收集渠道。
群策群力“汇资源”
“我们屋子里的手机信号特别差,有时连电话都接不到。”一年前,汤南社区红橡墅小区的业主们对小区移动通信信号差的问题抱怨连连。
针对群众诉求,汤南社区党总支立即组织红橡墅小区物业、物管会和业主代表等召开了协商议事会,发挥党建工作协调委员会成员单位结对共建机制的作用,督促移动公司履行社会责任。在明确小区需要增设信号杆后,“信号杆有没有辐射?”“增加的信号杆安装在哪?”“是否影响小区景观和谐性?”……居民又提出一个个后续问题。
为安抚居民焦虑情绪,汤南社区党总支动员小区居民骨干积极参与其中。业主吕先生是居民微信群群主,又具有工程家装专业特长,他便主动承担起普及专业知识的任务,帮助居民正确理解信号杆的用处。同时,物业公司、物管会也积极参与工作。经议事会多轮沟通协商,最终决定在小区内多个点位架设小型信号杆,解决了小区内移动信号差的问题,实现由“众口难调”变为“众望所归”。
“汤山议事汇”突出群策群力,坚持打好“能人效应”和协商议事组合拳。吸纳专家教授参与,组织退休干部、热心群众等治理力量成立议事“智囊团”,充分发挥“能人”的带头示范作用,为社区治理出谋划策;按照“服务做进去、效果引出来”的思路,深入挖掘辖区资源优势,深化结对共建,举办“汤+医疗”“汤+科技”等6类主题党建活动,激发居民主动参与社区治理的积极性,使“汤山议事汇”真正成为群众认可和信赖的社区治理重要平台。
多方联动“汇力量”
“施工产生的噪声怎么办?”“工程进度应该在何处公示?”“主路汇入口处围挡过高会不会存在安全隐患?”……自2024年安立路(科荟路—北六环)快速化改造工程项目启动后,立汤路(汤南路段)快速化改造工程让汤南社区的居民们疑虑重重。
汤南社区党总支在了解情况后,第一时间启动了“吹哨报到”机制,并向小汤山镇政府申请开展提级议事。镇政府及时协调环保、交通等16个职能部门和施工方,就居民关心的12个个性问题和两个共性问题深入探讨和交流,商定解决方案,将哨音落到实处。
针对主路汇入口处围挡过高的问题,镇党委召开协商议事会与施工单位、建设单位达成共识,通过在路口处安装可视化围挡、定期清理围挡处的杂草等措施,保障居民安全出行。“对于居民的需求,社区能解决的及时办理,不能解决的,我们及时发挥镇街议事的平台作用,提级办理、多方联动,真正把好事儿做到居民的心坎里。”汤南社区党总支书记王丽表示。
“汤山议事汇”议事品牌成立以来,小汤山镇通过汇民声、汇资源、汇力量的方式,截至目前,已开展协商议事会80余次,形成了一套议题办理迅速、机制衔接流畅、督导跟踪高效的议事体系。同时,小汤山镇党委注重跟踪反馈,在每场协商议事会结束后,第一时间围绕议事会各关键环节进行复盘和反思,紧扣议事前后问题的变化对比、接诉即办诉求量等多项指标分析成效,保证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促进协商与决策的良性互动。
“今后,我们将继续提升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引领力、发展力,把民生事办到民心里,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耿宝华说。
(责任编辑:曹晓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