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注意力感统训练对低年级学生问题行为的应用研究

2025-01-26钟芳李双玉江松华

师道·教研 2025年1期
关键词:感统后测注意力

一、引言

儿童问题行为 (Behavior

Disorder)一直是备受各方关注的儿童发展议题。已有研究表明,儿童行为问题的出现与维持是遗传和环境因素相互影响和作用的结果,引发儿童发展过程问题行为表现的因素是复杂的。在现有研究中对于问题行为干预的研究尚少,尤其是针对儿童问题行为的干预及长效效果更有待展开。在ADHD儿童干预研究方面,ADHD儿童服用适合自身的药物,又将家长培训、行为疗法、感统训练和体育运动等方法结合在ADHD儿童的干预中,以期取得良好的干预效果。对于儿童行为问题的研究发现,发现行为问题的年龄越小、干预疗程越长、训练强度越大,最终治疗效果越好(曾淑萍,2006)。

1969年美国心理学家 Ayres提出感觉统合理论(Sensory,Integration Theory),该理论指出感觉统合的过程同时也是个体大脑信息加工的过程,而感觉统合发生失调则是由大脑对感觉信息进行组织协调时出现不良情况所导致的。感觉统合训练是基于感觉统合理论提出,采用游戏的方式训练个体感觉统合能力,通过运动锻炼控制感觉的输入,能够刺激前庭系统、对个体本体感和触觉进行有效训练,如肌肉、关节及皮肤等,让机体适应性应答更流畅,从而对大脑加工信息的过程产生影响,让机体能够在适应环境的过程中形成良好行为并不断巩固,提升儿童动作协调能力,进一步改善儿童多动行为、注意力持续、情绪起伏大和学习困难等问题。同时,感觉统合训练对于儿童心身障碍、冲动等方面也能过有效改善。

注意力训练将焦点集中在有意注意,从有意注意的稳定性,注意广度、注意转移和注意分配四个品质出发,对儿童问题行为的学习问题、冲动和多动等系列维度上进行综合矫治。 对于学生而言,在学校进行系统学习是他们的主要任务,而注意力水平又是影响学业成绩的关键因素。此时,提高注意力水平成为了改善学生学业不良的重中之重。Ross的研究表明,注意力功能的发展迟滞是造成学习障碍的重要因素。国内的现有研究同样持以上观点,使用注意对目标任务进行搜寻、稳定、转移、集中能力上,学习困难学生与优等生之间存在显著差异,该差异无论是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都有存在。小学阶段是注意力塑造的关键时期,在该阶段针对注意力水平发展不良的儿童进行注意力干预训练,通过练习提升注意力水平并巩固注意技巧,将对儿童的未来发展起到有益作用。部分干预训练后的被试注意力水平得到了有效提高。但不同的训练方式各有利弊,在学校现实情境中不易实现。为此,为满足学生在学校教育的一线教学情境中注意力提升需求,探索一套更简单、有效、易操作、远期效果良好的干预方法课程体系是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的。

二、研究方法

1.被试。从深圳市宝安区翻身小学2021级一年级274名新生中选取。 筛选方法:(1)一年级家长填写《CONNERS家长问卷》,多动指数偏高但在正常范围内(男:"""" -0.28~1.52" 女:-0.19~1.17)作为此次研究的对象。 初筛出30名学生。30名学生问题行为主要集中在学习问题(50%)和品行问题(25%)。容易走神、较难长时间集中注意力是他们常见的问题。(2)知情人的评定(班主任、家长主观评价)。 由研究者和班主任一起在每个班级通过观察学生平时行为和学业成绩选出符合行为问题症状的被试 ,最终确定 11名同学。

2.前测阶段。于2021年9月开始。(1)《CONNERS 教师问卷》由班主任填写;(2)《CONNERS 家长问卷》(筛查阶段已测);(3)斯诺佩评估量表(家长填写);(4)听觉注意、视觉注意和注意力综合水平测试(心理老师组织);(5)舒格尔方格测试。由 1-64 的随机数字方格组成,可以作为学生注意力水平的参考(心理老师组织);(6)感统测试,跳绳、单脚跳、俯身滑行,学生的身体协调能力可以体现出来(心理老师组织测试); (7) 行为记录,了解学生问题行为的发生频率和程度(由家长、班主任填写行为观察表);(8)对干预个案进行家庭教育咨询,与个案订立行为契约。

3.干预阶段。(1)时间安排。每周两次,共60次(去除节假日,疫情停课),周二、四下午第8节,每次 60 分钟,第一次家庭教育咨询在2021年10月11日晚上七点,钉钉交流,给家长介绍训练必要性和安排,以及家长需要配合的地方。2022年9月26星期一,家长讲座《关注儿童专注力》,主讲人温馨,正向教养儿童引导师。(2)训练形式。注意力训练+感统训练+家庭教育咨询相结合。(3)注意力感统训练干预课程设计 。

根据学生认知发展水平发展规律,学习规律,我们分为三个阶段:

4.效果评估。(1)后测:2022年9月,《CONNERS 家长问卷》,《CONNERS 教师问卷》,听觉注意、视觉注意和注意力综合水平测试;(2)长效后测:2023年9月,《CONNERS 家长问卷》,《CONNERS 教师问卷》,听觉注意、视觉注意和注意力综合水平测试,斯诺佩评估量表;(3) 知情人评定(班主任、家长);(4) 学生自我评价。

三、结果分析

1.听觉注意、视觉注意和注意力综合水平测试。听觉注意、视觉注意和注意力综合水平测试各条目总分都有明显提高。

2.《CONNERS 家长问卷》结果。Conners儿童行为量表(父母问卷)Parent Symptom Questionnaire, 简称PSQ是Conners编制的父母用儿童行为评定量表 。该量表共有48个项目,采用四级评分法。这48个项目可归纳为六个因子:品行问题、学习问题、心身障碍、冲动-多动、焦虑、多动指数。通过《CONNERS 家长问卷》前后测差异比较表明,被试的冲动-多动,多动指数两个因子在前后测有显著差异。后测较比前测有显著降低。被试品行问题、学习问题、心身障碍、冲动-多动、焦虑、多动指数前后测没有显著性差异。

3.《CONNERS 教师问卷》结果。通过被试《CONNERS 教师问卷》前后测差异比较表明,被试的品行问题、多动、不注意-被动,多动指数后测分数显著低于前测。通过被试《CONNERS 教师问卷》后测和长效后测差异比较表明,被试的品行问题、不注意-被动两个因子分,长效后测得分显著低于后测。显示该辅导有长期维持效果。

4.斯诺佩评估量表-后测和长效后测。本量表具有良好的信效度,可用于筛查ADHD,量表由注意力不足和多动/冲动两部分组成,每部分9个项目,共18个项目。本量表釆用四级计分,每题分为四个等级(完全不像,不太像,有些像,非常像)。通过被试斯诺佩评估量表前测和长效后测差异比较,表明被试注意力不集中、多动或冲动、总分三个因子的长效后测和前测没有显著性差异。但是平均分长效后测低于前测。可能儿童的注意力、情绪控制能力可以随着年龄增长而发展。

四、讨论

1.本研究采用多维度、长期的注意力感统训练对学生的注意力、行为问题进行干预,效果显著。特别是在冲动-多动、不注意-被动等方面的得分显著优于干预前。由此可证明,以注意力感统训练为主的团体辅导,对我们学生问题行为的干预是有效的。

2.我们通过长效后测的设置,探讨干预后学生问题行为改善的稳定性。研究表明学生仍能维持改善状态,这对于教育干预的长期有效性有着重要的意义。

3.本研究对采用多维度、长期的注意力感统训练,这对于小学一年级学生问题行为的改善具有积极的启示意义。针对类似学生问题行为的教育干预策略,我们可以借鉴研究中的多维度、长期的注意力感统训练,对学生进行同质性团体辅导,或者把注意力感统训练融入日常课堂。

4.本研究局限性和未来展望。本研究的样本量小、干预时间只有一年时间,场地也有限制。未来研究可以扩大样本规模、延长干预时间、选取对照组对比不同干预方式的效果等,以进一步完善和验证研究成果。

五、结论

1.11名被试听觉注意、视觉注意和注意力综合水平高于训练前的水平。

2.《CONNERS 教师问卷》调查显示,被试的品行问题、多动、不注意-被动,多动指数因子,后测得分显著低于前测;被试的品行问题、不注意-被动因子,长效后测显著低于前测。多动和多动指数两个因子没有显著性差异。

3.《CONNERS 家长问卷》调查显示,被试在前测和后测的冲动-多动,多动指数上后测得分显著优于前测。显示团体辅导的训练效果能得到保持。

4.斯诺配量表冲动—多动因子长效与前测相比,均值降低。 说明儿童的情绪控制能力的发展,跟训练效果和年龄的增长有关系。

研究结论:对儿童进行长期的、多维度的注意力感统训练,这对于改进他们的问题行为是有效果的。

责任编辑 徐国坚

猜你喜欢

感统后测注意力
图说
自闭症儿童感统训练玩具设计研究
让注意力“飞”回来
感统失调是怎么回事
CBI在大学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应用
巧用“一课三测”优化数学教学
“扬眼”APP:让注意力“变现”
顺学而教,提高记叙文阅读教学有效性
基于前后测的数学课堂教学反思
A Beautiful Way Of Looking At Thin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