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完善统计制度体系建设筑牢统计数据质量生命线

2025-01-25仇学敬

中国商界 2025年1期
关键词:统计人员统计数据体系

统计制度体系建设,对于保障统计数据的质量来说,既是根本性措施,也是现代化统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几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统计数据在各个领域的应用正变得越来越广泛,与之相对应的是,其对数据质量的要求也变得越来越高。在这种情形下,建立和完善统计制度体系建设,不仅是为了满足国家、社会各层级、各行业对统计数据的基本需求,更是为了确保统计数据的科学性、准确性、可靠性。因此,构建健全的统计制度体系,守牢统计数据质量的生命线,现已成为统计工作中众多从业者急需关注的重点方向。

完善统计制度体系建设筑牢统计数据质量生命线的重要性

保障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当前,保障统计数据的准确性以及可靠性,是完善统计制度体系建设、守牢统计数据质量生命线的关键所在,而且,准确、可靠的数据,也是政府科学决策、社会公众监督的重要依据,从而在整体层面上直接影响着国家各行业的发展方向以及实际的发展效果。首先,必须从源头入手,规范、加强基层统计数据收集以及报送环节的管理,这就需要建立健全数据质量责任追究制度。第一,应明确各层级、各部门在保持数据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等方面的职责,进而形成数据质量终身责任追溯机制。第二,还需要加大对统计数据造假以及其他弄虚作假行为的惩治力度,从而对违规者形成有力震慑。第三,应加大对统计从业人员的培训力度,全方位提高其业务素质和职业操守,并树立良好的职业精神楷模。其次,要完善统计数据审核制度,加强对统计过程的全程监控,这就需要建立统计调查项目管理制度。第一,应对调查方案、指标体系等方面进行严格论证把关,这其中,需要先健全统计数据审核复核机制,之后对重要统计数据,进行多级别、多渠道的核查核实,进而确保数据的准确性、一致性。第二,要加强专家评审以及社会公众对此类事项的参与度,充分听取各方面意见,以提高统计工作的透明度。再次,应推进统计数据资源整合共享,以实现对数据的动态监测以及精准核查,这不仅需要建立统一的政务数据平台,并且需要汇聚整合各部门、各系统现有的数据资源,进而实现数据信息的互通共享与实时采集核查。与此同时,可以利用大数据技术手段,开展对统计数据的关联核查和再加工等工作,以便及时发现数据错误并迅速采取措施予以纠正。另外,还应加强针对统计数据的安全保护措施,在最大程度上防止数据遗漏、失真和被非法窃取等情况的出现。

总体而言,唯有从制度层面入手,从根本上扎牢数据质量根基,方能为统计工作持续提供高质量数据提供有力支撑,从而为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的决策参考。

提升统计工作的科学性和系统性当前,提升统计工作的科学性以及系统性,是完善统计制度体系建设、守牢统计数据质量生命线的关键环节,它有助于构建相互衔接、高度协调的统计调查体系,且能够确保统计工作的有序运行,为统计结果权威性和公信力的提升奠定坚实的基础。

首先,统计工作必须遵循科学的原理和方法,这就需要根据统计调查对象的具体特点以及实际需求,制定科学、合理的统计指标体系以及兼具有效性、适用性的调查方案。第一,应选择适当的抽样方法,并优化调查程序,以确保统计样本具有代表性。第二,在统计分析和数据处理环节,要采用先进的数据模型构建方法,并借助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手段,全方位提高统计分析的科学性、准确性。第三,要加大对相关统计理论的研究力度,不断创新统计方法,进而为后期的统计实践提供有效的理论指导。

其次,统计工作必须高度系统化,这就需要从国家层面统筹规划、合理布局统计调查,避免不同部门、不同地区的统计工作存在交叉重叠部分,从而造成各类商业资源的浪费,这需要构建统一、规范的统计制度体系,明确统计职责,理顺统计管理体制,从而形成分工合理、高效协同的工作格局。第一,有关方面应建立科学的统计管理体系并完善各项规章制度,规范统计程序,从而切实保障数据统计的全过程可追溯性、可核查性。第二,还需要加强统计基础工作建设,以此来夯实统计基础数据库以及其他基础资源的体量。第三,统计工作流程中的各大环节必须相互紧密衔接、协调一致。例如,从统计项目规划到方案设计,从数据采集到数据加工,从结果发布到解读分析,要做到无缝衔接、系统协调,杜绝因统计环节不衔接而导致的统计失真等现象。又如,要建立统计协调机制,加强部门间的联动和协同效应,以实现统计资源的共享,并尽可能消除统计盲区,从而在最大限度上延伸统计覆盖面。

实施策略

制定和完善统计法律法规制定和完善统计法律法规,是完善统计制度体系建设、守牢统计数据质量生命线的重中之重。健全的法律法规体系,不仅将为统计工作提供颇为坚实的法治保障,与此同时也明确、明晰了各方主体的权责义务边界,从而为维护统计数据质量、提高统计工作的公信力提供强有力的制度武器。第一,要制定统一的统计基础性法律,并对统计工作的性质、原则、任务、统计职责以及管理体制等,作出顶层设计和制度安排。第二,需要明确统计机构的职责权限,赋予其独立统计权和监督权,避免部门间的利益冲突对统计工作的不当干扰。第三,需要加强对统计工作的基本流程以及操作规范等方面的建设,这其中,需要对违法、违规的统计行为作出明确界定,并对违法、违规者所要承担的责任作出明文规定,从而为统计工作的平稳有序开展提供坚实的制度基础。第四,要制定与统计工作相关的专项法律法规,且对重点领域、重要行业的统计工作要作出具体的制度安排。例如,可制定涉农、人口、能源等领域的统计法规,明确相关部门的统计职责,统一数据采集标准、审核程序等,并针对统计数据应用、管理、发布等环节制定相应的配套法规(例如统计信息公开条例、数据安全管理条例等),以保障统计数据利用的科学性、合理性,最终加强统计数据使用的安全性、可靠性。第五,还需加快统计领域的其他制度建设,以完善统计工作的操作细则、技术标准等配套制度。例如,订立数据质量核查办法、统计人员职业准入标准,以及相关行业的统计制度等。又如,精准定义统计工作的各个环节和关键节点,并对其进行制度性约束。第六,未来应将对新兴技术的使用、新业态的运营等方面均纳入统计法规管理范畴,以确保法规体系的及时性、包容性。

规范统计数据的采集和处理流程当前,规范统计数据的采集以及处理流程,是确保统计数据质量的重中之重,也是在完善统计制度体系建设并守牢统计数据质量生命线的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关键环节。因此,唯有从源头抓起,将每一个环节的操作规范执行到位,方能真正为统计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和权威性提供根本性保障。第一,需从统计调查项目立项阶段开始就严格进行把关。例如,对统计目的、指标体系、调查对象等事项进行充分论证,进而确保调查项目在设计层面的科学性。第二,需要对调查方案进行严格审查,规范数据采集方式、调查程序、质量控制措施等,从而确保调查实施流程的标准化。第三,需要对一线统计人员进行岗前培训,加强业务指导,以提高其专业水平。第四,应加大对数据造假及其他弄虚作假等违法违规行为的惩治力度,并加强思想教育,从根源上遏制违法违规行为的动机。第五,在数据采集过程中,可以采取双录入、逻辑审核等措施,及时发现错误,并迅速采取相关措施予以纠正。第六,需要对重点指标实行重点监控,并对可疑数据开展“常态化”核查以及“绿色通道”复核。在这其中,需要实行入户直报、第三方审核等机制,及时发现隐匿行为,堵住数据源头的漏洞,并加大对各类违法违规收集、监测数据行为的惩治力度,从根源上降低伪造数据的可能性。第七,在数据汇总以及加工处理环节,需实行电子化和智能化管理,以提高工作效率,这就需要对重点指标实行多级复核,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第八,需要建立健全数据溯源体系,将每一个调查问卷、分项记录结果等进行编码化标识,从而确保数据的可回溯性、可核查性。第九,需要加大专家评审力度,尤其是对具有重要意义的统计数据,需进行独立审核和抽查,进而迅速发现潜在问题并及时采取相关措施予以更正。第十,在统计数据发布环节,需要建立统一的统计数据发布制度,并严格遵照发布时间节点以及发布操作规程,从而确保所发布的数据与原始汇总数据的一致性。与此同时,需要建立修订发布机制,对后期发现的重大统计错误进行及时更正并重新发布数据。

加强统计人员的专业培训和能力建设首先,要从入职培训开始抓起,全面提升新入职统计人员的理论素养以及实操技能,这需要制定统一的培训大纲和教材,而后安排经验丰富的讲师、业内专家对新入职的统计人员实施系统性培训。在设计培训内容时,应包括统计学基础理论、实践操作、法律法规教育等方面的内容,确保其快速掌握必备的专业素质。除此之外,还要注重培养这部分统计人员的职业操守,使其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工作作风,从而筑牢数据质量的人文根基。

其次,要加大对在岗统计人员的教育培训力度,建立常态化、制度化的培训机制,这就需要紧跟统计理论的变化以及统计方法的最新发展,及时组织研讨会和专业培训,全面提升统计人员的专业认知水平。同时,需要针对统计工作中经常出现的难点、潜在问题选聘资深业内人员和专家进行授课,传授实操经验。

再次,需要鼓励并资助统计人员参加组织外部的各类专业培训,确保其持续增进专业水平。同时,要加大统计专业人才的引进力度,以激发统计队伍的发展活力,这就需要从高校和科研院所等单位招聘大批具备统计学、数理统计等专业知识背景的人才,进而为统计工作注入新鲜血液。此外,还需要为现有统计人员提供丰富的在职进修的机会,资助其攻读相关学位,鼓励其拓宽知识储备。同时,应建立一体化的职业晋升机制,从而为业绩表现优异的统计人员提供广阔的职业发展空间。

作者单位:山东省临沂市费县卫健局

猜你喜欢

统计人员统计数据体系
创新视角下统计数据的提取与使用
构建体系,举一反三
国际统计数据
2017年居民消费统计数据资料
试论如何提高财政局统计人员的素质与能力
试分析街道基层统计工作的存在问题和对策
统计数据
“曲线运动”知识体系和方法指导
提高统计分析水平始于提高统计人员素质
浅谈如何提高基层教育统计人员能力与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