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数字化转型路径
2025-01-25李云芳
![](https://img.fx361.cc/images/2025/0207/ETxitp8Q8ffkTjvzEU7eaD.webp)
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现状
近年来,我国国有企业在不断深化改革的过程中,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也在不断地完善,但受传统管理理念的影响,人力资源管理存在诸多问题。例如,一些国有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大多为兼职人员,专业性不强,对于人力资源管理的理解不够深入;在开展员工培训工作时,大多采取“灌输式”教学方式,对员工培训效果不够理想;在人才选拔过程中缺乏科学合理的标准和流程,使得人才选拔工作成效不佳;在绩效考核环节中,大多采用人工统计和计算方式,无法体现公平公正的原则。以上问题严重影响了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效率和质量。
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意义
有利于提高人力资源管理水平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涉及员工的招聘、培训、绩效评估、薪酬福利等各个环节,其质量的高低将决定企业的经营状况与未来的发展方向。而数字化转型是一种新型的人力资源管理方式,可以让信息技术和人力资源管理更深入地结合起来,充分发挥优势与作用,提高企业的管理效率。为了更好地适应新时代的发展需要,国企必须进行人力资源管理的数字化转型,以更好地满足企业的发展需要。与此同时,在数字化转型中,还可以利用一些最新的科技手段来提高员工的工作能力和工作质量,从而更好地促进国企的人才引进和培训。
有利于构建数字化人才队伍企业的数字化转型,不仅仅是对信息技术的创新,更重要的是提高企业的数字化管理水平。国企要进行数字化转型,首先要重视对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改革和发展,以信息化为手段,提高整个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能力,这也是企业进行数字化转型的根本。在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企业必须持续提高自身的信息化水平,构建一支高素质、高层次的人才队伍,方能顺利完成数字转型。这就需要不断更新人才队伍建设理念和模式,让人力资源管理和信息技术相融合。
有利于推动企业战略转型升级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国企正在加速向世界级企业迈进,这对国企数字化转型的需求日益迫切。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数字经济发展给国企带来了新的发展机会,能够促进国企的高质量发展,对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在此背景下,通过数字化转型来提高企业的人才管理能力,可以有效推动国有企业战略升级,为我国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数字化转型路径
构建数字化管理体系构建数字化管理体系是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数字化转型的第一步。国有企业应围绕管理体制、组织架构、人才队伍、信息系统等方面,加快构建数字化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一是建立数字领导力,强化对人力资源数字化转型的认知和推动。二是构建数字组织,形成更具活力的组织生态,支撑数字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建设。三是完善数字人力系统,整合业务系统数据和人力资源系统数据,构建统一的人力资源管理数据中心。四是升级数字人事系统,提升人事管理效能。五是建立数字人才培养体系,促进人才成长成才,为企业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变革传统的组织结构在国有企业的组织架构中,传统的金字塔组织结构仍然占据主导地位,以“层级汇报”“层级授权”的方式,对基层经营活动进行有效的监督与控制。但是,随着数字化的不断发展,企业的经营活动已经开始跨地域、跨行业、跨领域,这样的企业管理模式已经越来越不能满足新时期国企发展所需。另一方面,由于企业规模的扩大,企业的业务范围日益增多,而在原有的组织架构中,层级过多、授权不足导致基层人员无法实时、精确地掌握企业的经营情况;同时,由于企业层级不断增加,授权越来越少,使得一线人员不能实时获得工作进展与工作效果的相关信息,从而影响企业的工作效率与服务水平。这就要求我国国企人力资源管理要以现行的组织架构为前提进行改革。在此背景下,可以将组织结构分为横向型和纵向型两种类型:横向型组织结构是以业务单元为基础的直线职能制组织结构,纵向型组织结构是以职能部门为基础的事业部制、矩阵式组织结构。
构建在线化运营体系在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中,管理人员一般都是以纸质化方式来完成一些事务性的工作,如考勤、考评、薪酬等。而在数字化运行中,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需要突破时间和空间的局限,让员工能够在任何时候都与管理人员进行有效的沟通。这就要求企业主动构建在线化运营体系,实现从线下向线上的转变。在线化运营体系的构建离不开企业信息化建设,一方面需要把传统线下管理中形成的数据进行收集、整理和存储,并且把这些数据与线上业务系统进行集成,从而达到信息共享。另一方面要建设智能办公平台,打造人力资源管理在线化服务平台,从而提高工作的效率。基于这个平台,可以更好地实现线上线下协同作业。
推进智能化管理工具应用运用智能技术与工具,对人力资源管理各个方面进行流程再造、流程优化和流程整合,让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更加智能化,进一步提高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效率。一是在招聘过程中,采用人脸识别技术、大数据技术和人工智能机器人等技术,实现线上面试和视频面试;二是在培训方面,利用智能测评技术和视频直播等技术,对员工进行网络教学,并对员工的学习行为进行分析,对培训效果进行诊断;三是在工资与待遇方面,运用智能核薪、智能核算等科技手段,对工资进行精确计算;四是在人员关系方面,利用智能考勤和语音识别等手段,完成人员的个人信息自动处理,并对其进行行为特征的分析,进而对其心理状态进行诊断。
推动数据化人力资源管理国企数字化人力资源管理应该促进数据资源的利用,收集、整合、处理各种类型的数据,让人力资源管理数据形成“智慧大脑”,从而为企业的人事决策提供及时准确的数据支持。一是要建立健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基础信息平台,为企业的各种业务系统提供统一的基础数据来源;二是通过构建员工个人资料与招聘管理信息平台,实现员工招聘、转入调离、薪酬福利、考核评价、培训发展等业务系统的一体化;三是要构建人员基本信息数据库及职务任职条件数据库,实现各类专业技术人才与管理人才的统一分类管理;四是建立员工入职、离职全过程的全过程管理体系,将员工从入职到离职的整个过程进行统一的管理;五是制定人员个人资料保密制度,确保人事信息数据的安全。
搭建智能化决策平台在信息化时代,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部门需要打破数据壁垒,建立多源数据融合的智能化决策平台,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手段,将人事、薪酬、绩效等信息进行采集和汇聚,并将人力资源管理涉及的所有业务流程进行梳理和优化,确保数据的真实、准确与可靠,为管理者提供全面、及时的人力资源决策支持。国有企业应按照“业务驱动”原则,建立覆盖企业各层级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在此基础上,应建立统一的人力资源管理平台,打通不同业务系统之间的信息壁垒。同时,还应建立统一的数据标准和接口标准,实现不同业务系统之间的数据共享。通过推动数据资源开发利用,加强人力资源管理和人才队伍建设各项工作的分析研究,科学预测人才需求变化趋势和数量结构变化情况,为人力资源规划、配置、使用与考核提供决策依据。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人才是企业的第一资源。近年来,我国国有企业在数字化转型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人才队伍建设与新形势、新要求相比还有一定差距。一方面,人才数量不足。目前,我国国有企业的职工人数约占全国企业职工总人数的1/4,但人才数量仅占全国劳动力资源总量的1/20。国有企业人才队伍的年龄、知识结构不尽合理,复合型人才短缺,特别是数字化人才相对缺乏。
针对上述问题,国有企业应抓住“十四五”期间国家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加快推进数字化转型的重大机遇,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是构建以数据为核心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提升人力资源管理效能;二是全面加强人才队伍建设,补齐数字化转型人才短板;三是加大数字化专业人才培养力度,促进数字技术与人力资源管理的深度融合;四是推进数字化转型背景下的人力资源管理转型升级,加快推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向数字化、智能化方向发展。
作者单位:宝石花医疗健康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