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影响颅内未破裂动脉瘤患者动脉瘤破裂风险的危险因素分析

2025-01-24覃志红杨崇双张建程史天亮席敏

大医生 2025年3期
关键词:子囊影响因素

【摘要】目的 分析影响颅内未破裂动脉瘤(UIA)患者动脉瘤破裂风险的危险因素,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2年1月至2024年7月铜仁市人民医院收治的32例UIA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颅内动脉瘤(IA)破裂风险预测模型(PHASES)评分的不同将患者分为破裂高风险组(11例,PHASES评分gt;3分)及破裂低风险组(21例,PHASES评分≤3分)。比较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影像学特征,分析影响UIA患者动脉瘤破裂风险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两组患者吸烟史、饮酒史、高血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史、高血脂史占比和动脉瘤长轴与颈宽比(AR)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gt;0.05);破裂高风险组患者病灶最大直径大于破裂低风险组,子囊占比、瘤壁强化占比、形态不规则占比均高于破裂低风险组(均Plt;0.05)。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病灶最大直径大、子囊、瘤壁强化、形态不规均是影响UIA患者动脉瘤破裂风险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lt;0.05)。结论 病灶最大直径大、子囊、瘤壁强化、形态不规均是影响UIA患者动脉瘤破裂风险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应加以关注。

【关键词】颅内未破裂动脉瘤;破裂风险;影响因素;病灶最大直径;子囊

【中图分类号】R4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2665.2025.03.0022.03

DOI:10.3969/j.issn.2096-2665.2025.03.008

颅内动脉瘤(intracranial aneurysms,IA)是一种常见的脑血管疾病,是由于血流的持续冲击,导致血管壁逐渐扩张形成囊状结构,囊状结构一旦发生破裂,会引发蛛网膜下腔出血,严重情况可能危及患者生命[1]。依据IA是否发生破裂,可将其划分为颅内破裂动脉瘤与颅内未破裂动脉瘤(unruptured intracranial aneurysms,UIA)。颅内破裂动脉瘤指已经发生出血的动脉瘤,通常会导致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可出现头痛、神经功能障碍、昏迷等症状。UIA是指尚未发生出血的动脉瘤,可能不会立即出现临床症状,但具有潜在的破裂风险,因此,对UIA的监测和管理非常重要。高分辨率磁共振血管壁成像(HR-VWI)通过应用高场强磁共振成像(MRI)设备,并结合先进的图像处理算法,对肿瘤微结构进行精细描绘[2]。相较于传统的MRI,HR-VWI具有更高的空间分辨率和对比度,能够揭示肿瘤内部细微的变化,对于疾病的早期诊断及治疗过程的监测具有重要意义[3-4]。基于此,本研究旨在观察影响UIA患者动脉瘤破裂风险的危险因素,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22年1月至2024年7月铜仁市人民医院收治的32例UIA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IA破裂风险预测模型(PHASES)评分[5]的不同将患者分为破裂高风险组(11例,PHASES评分gt;3分)及破裂低风险组(21例,PHASES评分≤3分)。破裂高风险组患者中男性7例,女性4例;年龄45~70岁,平均年龄(58.34±10.64)岁;BMI 20~ 27 kg/m2,平均BMI(23.21±1.14)kg/m2。破裂低风险组患者中男性13例,女性8例;年龄45~70岁,平均年龄(58.52±10.45)岁;BMI 20~27 kg/m2,平均BMI(23.26±1.12)kg/m2。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gt;0.05),组间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铜仁市人民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纳入标准:⑴符合UIA的诊断标准[6];⑵患者均行HR-VWI检查;⑶既往无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病史。排除标准:⑴合并认知功能障碍者;⑵合并其他严重器质性病变者;⑶行介入治疗或开颅手术治疗后的动脉瘤者。

1.2 研究方法 两组患者均行HR-VWI检查。采用超导型磁共振成像系统[西门子(深圳)磁共振有限公司,国械注准20173284488,型号:MAGNETOM ESSENZA]及32通道矩阵头线圈进行HR-VWI数据采集。采集3D快速自旋回波序列T1加权成像-快速自旋回波(T1WI-VASTA)的平扫与增强扫描,对比剂选用钆特醇注射液(海南倍特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244916,规格:15 mL∶4.1895 g)0.2 mL/kg(最大剂量不超过0.3 mL/kg)。利用3D快速自旋回波T1WI-VISTA技术定位动脉瘤后,以动脉瘤为焦点执行T1WI平扫和增强扫描,两种扫描的定位平面保持一致,采用视野为160,矩阵为200×200,层厚为0.8 mm,层间距为0.4 mm,翻转角为90°。扫描范围根据动脉瘤的尺寸确定,通常为150层。扫描的重复时间(TR)为800 ms,回波时间(TE)为30 ms,平均扫描时间为5 min。两组患者均进行轴位扫描。图像处理工作采用工作站内置的飞利浦ISP软件完成。

1.3 观察指标 ⑴比较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包括吸烟史、饮酒史、高血压史、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史、高血脂史。吸烟史:连续和累计吸烟6个月及以上;饮酒史:5年以上,等效酒精含量大于40 g/d;高血压史:收缩压≥140 mmHg,舒张压≥90 mmHg(1 mmHg=0.133 kPa);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史:动脉血管狭窄gt;50%;高血脂史:三酰甘油≥1.7 mmol/L,总胆固醇≥5.1 mmol/L,低密度脂蛋白≥3.3 mmol/L。⑵比较两组患者影像学特征。包括病灶最大直径、动脉瘤长轴与颈宽比(AR)、子囊、瘤壁强化、形态不规则(形状不均匀,具有膨胀或有多个突出部分,边界模糊不清,难以界定,在短时间内出现显著的增大或形态改变)情况。⑶分析影响UIA患者动脉瘤破裂风险的独立危险因素。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以[例(%)]表示,组间比较行χ2检验或校正χ2检验;计量资料以(x)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影响因素采用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以Plt;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资料比较 两组患者吸烟史、饮酒史、高血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史、高血脂史占比与AR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gt;0.05);破裂高风险组患者病灶最大直径大于破裂低风险组,子囊占比、瘤壁强化占比、形态不规则占比均高于破裂低风险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lt;0.05),见表1。

2.2 影响UIA患者动脉瘤破裂风险的多因素Logistic分析 将可能影响UIA患者动脉瘤破裂风险的因素行量化赋值,以破裂风险高低为因变量(破裂高风险=1,破裂低风险=0),病灶最大直径(连续变量)、子囊(是=1,否=0)、瘤壁强化(是=1,否=0)、形态不规则(是=1,否=0)为自变量。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病灶最大直径大、子囊、瘤壁强化、形态不规均是影响UIA患者动脉瘤破裂风险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lt;0.05),见表2。

3 讨论

UIA是指颅内动脉壁上出现的异常凸起,通常位于动脉分叉处,其形成与多种因素相关,包括遗传因素、高血压、动脉硬化和血管炎等[7]。有研究显示,动脉瘤破裂是导致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主要原因[8]。且临床研究显示,UIA患者动脉瘤破裂的发生率相对较低,大多数患者不需要接受手术治疗[9],然而,一旦动脉瘤发生破裂,患者的死亡风险将增加。因此,早期识别和预防动脉瘤破裂的风险至关重要。HR-VWI是近年来新兴的磁共振成像技术,不仅能够评估血管狭窄的程度,还能清晰地展示血管壁、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及其周围结构。通过HR-VWI技术,临床能够详细分析斑块的成分和特性,从而判断其是否属于易损斑块。易损斑块是指容易破裂并可能导致血栓形成的斑块,增加患者发生心脑血管事件的风险。因此,HR-VWI技术在临床诊断和治疗指导中提供重要的信息和依据,制订更精准的治疗方案,从而提高治疗效果,降低患者发生严重心脑血管事件的风险[10]。

本研究结果显示,破裂高风险组患者病灶最大直径大于破裂低风险组,子囊占比、瘤壁强化占比、形态不规则占比均高于破裂低风险组;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病灶最大直径越大、子囊、瘤壁强化、形态不规均是影响UIA患者动脉瘤破裂风险的独立危险因素。分析原因为,通过HR-VWI检查,可以得到动脉瘤的精确测量数据,包括病灶最大直径、子囊的形态和分布、壁内血栓、钙化斑块及壁的厚度和形态,有利于临床评估其破裂风险。较大的动脉瘤受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更大,剪切应力、涡流与湍流等,对血管壁造成损伤,促进动脉瘤的生长,随着动脉瘤的逐渐增大,其壁内的应力增加,导致动脉瘤壁的薄弱部分更易发生破裂。子囊的存在增加动脉瘤壁的局部应力集中效应。当血液在动脉瘤内循环时,子囊区域的血流动力学特性会发生改变,导致该区域的动脉瘤壁承受更大的压力和剪切力。这种应力集中效应会加速动脉瘤壁的退化过程,从而增加动脉瘤破裂的风险[11-12]。有子囊的动脉瘤往往表现出更快的生长速度,可能是因为子囊的存在改变动脉瘤内的血流模式,促进血栓形成和炎症反应,进而加速动脉瘤的扩张。随着动脉瘤体积的增大,其壁内的张力也随之增加,最终可能导致动脉瘤壁的薄弱部分发生破裂。血栓可以加固瘤壁,减少其扩张和破裂的可能性,因此,动脉瘤壁内的血栓形成通常被认为是一种保护机制。但这种血栓并非总是有益的,在某些情况下,血栓可能变得不稳定,脱落成为栓子,随血流进入其他器官,导致严重的并发症[3]。然而,血栓的不均匀分布和不稳定性也可能导致瘤壁局部薄弱,增加破裂风险。此外,动脉瘤壁内的钙化斑块也是影响瘤壁稳定性的因素之一,钙化斑块的存在通常反映动脉瘤壁经历长期的病理变化,可能增加其破裂的风险。动脉瘤壁的局部血流动力学改变可能导致壁内压力分布不均, 引起形态的不规则变化,形态不规则的动脉瘤通常表现为壁的局部凸起或凹陷,可能与动脉瘤壁的薄弱区域有关,这些薄弱区域在血流压力的作用下更易发生破裂[13]。

综上所述,病灶最大直径大、子囊、瘤壁强化、形态不规则均是影响UIA患者动脉瘤破裂风险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应加以关注。

参考文献

刘艺超,修良昌,王超,等.三维CT血管成像对颅内动脉瘤的诊断价值[J].中国CT和MRI杂志, 2023, 21(11): 31-33.

杨晨轩,许百男.颅内动脉瘤稳定性的影响因素及其评估方法的研究进展[J].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2024, 40(4): 429-432.

范然,李一鸣.高分辨血管壁成像评估颅内动脉瘤破裂风险的研究进展[J].国际医学放射学杂志, 2023, 46(2): 177-180.

刘文涛,王谦. CTA与高分辨磁共振血管壁成像评估颅内动脉瘤破裂风险的临床价值[J].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2, 7(1): 134-138.

JACOBA P G, MARIEKE J H W, ROBERT D B J, et al. Development of the PHASES score for prediction of risk of rupture of intracranlal aneurysms: A pooled analysis of six prospective cohort studies[J]. Lancet Neurology, 2014, 13(1): 59-66.

耿介文,翟晓东,吉喆,等.中国颅内未破裂动脉瘤诊疗指南2021[J].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2021, 18(9): 634-664.

丁煜昊,王剑刃,谢涛,等.颅内未破裂动脉瘤破裂风险因素研究进展[J].国际外科学杂志, 2021, 48(10): 700-705.

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学分会,中国卒中学会脑血管外科学分会,国家神经系统疾病医学中心,等.中国未破裂颅内动脉瘤临床管理指南(2024版)[J].中华医学杂志, 2024, 104(21): 1918-1939.

许淳明,李袁树,覃彬,等.青年颅内囊状动脉瘤临床特征及破裂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2021, 18(7): 438-445.

陈思静,宋建勋,符念霞,等.高分辨血管壁成像显示的瘤壁强化程度与颅内动脉瘤破裂风险的关联研究[J].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2020, 19(11): 1116-1121.

刘潇,蒋涛. HR-MRI VWI在颅内动脉疾病诊断中的研究进展[J].临床放射学杂志, 2019, 38(12): 2450-2453.

崔雪花,叶玉芳,单春辉,等. MR高分辨率管壁成像与超声评价颈动脉斑块负荷的对比研究[J].中华放射学杂志, 2019, 53(8): 690-693.

陈建秋,徐峰,仇成丞,等.基于CTA分析颅内动脉瘤破裂危险因素的初步研究[J].中国CT和MRI杂志, 2023, 21(11): 28-30.

猜你喜欢

子囊影响因素
红心曲来源Thermoascus aurantiacus QH-1 的生长代谢特征
中国疱衣属地衣的初步研究
破壁方式对冠突散囊菌有性繁殖体提取物抑菌活性的影响
冠突散囊菌繁殖体提取物抑菌活性研究
粗糙脉孢菌7种子囊型归类教学探究
水驱油效率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突发事件下应急物资保障能力影响因素研究
环卫工人生存状况的调查分析
农业生产性服务业需求影响因素分析
村级发展互助资金组织的运行效率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