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牌楼“跨界”在朝外

2025-01-24曹磊

北京纪事 2025年2期
关键词:东岳庙山门牌楼

机灵鬼儿,透亮儿碑,小精豆子不吃亏……如今溜达在朝阳门外,嘴里念叨着这两句顺口溜,抬眼瞧瞧挂着蓝底金字大匾的东岳庙山门,再扭头看看对面“永延帝祚”的琉璃牌坊,没来由的,老觉得什么地方不对劲。全国各地的寺庙格局都差不多,山门坐北朝南,进去以后,正对面几座大殿沿中轴线前后排列,左右两侧是钟鼓二楼。东岳庙正好反着,钟鼓楼在山门外头,一左一右围成个类似故宫午门的凹字形,夹在中间的那座“山门”,怎么看怎么像个牌楼,仔细一看,还真是个牌楼。这么别扭的设计是怎么弄出来的呢?

张留孙建东岳庙

公元1276年,江西龙虎山第36代天师张宗演千里迢迢跑到大都城,跟新皇上忽必烈见了个面,双方融洽了感情,统一了思想,临了还把徒弟张留孙留在宫里,目的是向初来乍到的蒙古贵族普及以道教知识为主的中原文化,捎带手也给皇上瞧瞧病。张留孙每回见着忽必烈,最核心的话题就是劝他在大都城东边修座东岳庙。

为什么非得修东岳庙呢?草原上的蒙古族信的是长生天、喇嘛教,跟中原汉族崇拜的神仙算两套班子,谁也管不着谁。忽必烈入主中原以后,大都城的各类寺庙全修齐了,唯独就缺一座供奉泰山山神的东岳庙。泰山,您都知道,古时候的地位举足轻重。大都城没有东岳庙,往小了说,那是不认可张天师为代表的这个道教流派;往大了说,则是不尊重中原汉族的风俗习惯,拢不住人心,元朝的天下必定坐不长久。张留孙就这么掰开了、揉碎了,嘚啵嘚连着劝了好几年,总算把忽必烈的心眼说活泛了,不光传旨在元大都的齐化门外,也就是今天北京朝阳门外建起一座东岳庙,还赐给张天师一把宝剑。

元朝东岳庙的规模不大,山门修得也中规中矩,跟别的寺庙没太大区别。明朝就不一样了,信道教的皇上多,尤其是万历年间的李太后,什么神仙都信,见庙就烧香。老太后觉得元朝小庙的门脸儿忒寒酸,特意自掏腰包,在东岳庙山门的东西两侧加了两座三门四柱、七层庑殿顶的木头过街牌楼。

到了嘉靖年间,皇上信道信得都魔怔了,太监们为了拍领导马屁,集体出份子,又在东岳庙山门对面修了座琉璃牌坊。这么一来,3座牌楼等于是从东、西、南3个方向把东岳庙山门给包了起来,形成了一个相对封闭的小广场。类似这样的三牌楼结构,古建领域有个专门的说法叫“牌楼院”,又叫“宝坊院”,代表着最高规格的礼遇,一般只有神佛才能用,凡人没资格享受。如今您要想瞧瞧原汁原味的宝坊院,雍和宫门口有一套,景山公园寿皇殿的门口有一套,北海公园东门的大高玄殿门口本来也有一套,可惜1950年代拆了,最近两年只复建了其中的一座牌楼。

来自遥远的星星的门

东岳庙正好卡在朝阳门外连接通州的必经之路上,南来北往的行人进出北京,都得从庙门口的牌楼底下经过。万历年间,朝鲜使者柳梦寅先走海路,再走运河,在通州张家湾弃船登岸,一溜鞭光沿着大道往西赶,走到朝阳门外,手搭凉棚遥望北京,远处的城墙和城楼高大巍峨,近处的牌楼金碧辉煌,山门内烟雾缭绕,道士们的诵经声直达天庭,情之所至,一口气用了7个感叹词……噫吁戏环乎怪哉,东岳之庙乃在北京东闉之东。高门当大逵,苍玉雕玲珑。金榜巨字题其额,光彩照烂通衢中(《朝天录》)。

从通州运河码头到朝阳门正好40里地,骑马、走路最快也得小半天工夫。按明清两朝的规矩,来京面圣的朝鲜使者到了朝阳门外,都要在东岳庙打尖休息,然后才进城去西交民巷的玉河馆等候召见。负责招待的道士把他们接进山门,迎面就能看见一座牌楼,它是东岳庙的第二道门,叫“灵星门”。

中国古代以紫微星为中心,将夜晚的星空划分成青龙、白虎、朱雀、玄武,东西南北中5大块区域。灵星是组成青龙左犄角的3颗星,因为连起来的形状酷似旧式的窗棂,也被称为“棂星”。民间传说,这3颗星执掌着人间的农业生产,尤其对降雨、下雪抓得特别紧。早在西周时期,天子就要在都城的东南方向给灵星设坛盖庙,每年开春烧香磕头,保佑全年风调雨顺,庄稼有个好收成,这座庙的大门顺理成章就叫“棂星门”。

到了北宋年间,四帝仁宗不知哪顿饭没吃对付,专门发了个文件说灵星不光主管农业生产,做学问的事好像也能挨得上,全天下的孔庙必须统一把正门修成棂星门的样式。宋朝的孔庙正门实现规范化、标准化以后,新的问题就出现了。什么问题呢?古时候有个约定俗成的规矩,一个地方要是没出过状元,当地的孔庙就不能开正门,可中状元的概率实在太低,挺好的棂星门摆在那,几十年、上百年老不能开,浪费不说,关键是面子上忒难看。天长日久,大伙就想了个办法,干脆让棂星门退居二线,放在孔庙的大门后边。再后来,这道门就演化成了纯装饰性的牌楼,中国古代很多跟农事、文教有关的建筑,比如天坛、地坛,都能找到类似的设计元素。东岳大帝和种地、考状元的事多少还都沾点边,东岳庙本身又是按周朝制度建在北京城的东边,山门后头合情合理也有一道牌楼式的棂星门。进了这道门,庙里还有棵“状元槐”,据说末代状元刘春霖进京赶考,曾在这棵树下睡过午觉,梦中受了东岳大帝点拨。

东岳庙有座“假山门”

小说《状元媒》的开头,头顶镇国将军虚衔的叶四爷约着状元刘春霖和远亲七舅爷,出朝阳门欣赏金台夕照的美景,为避雨跑到永星斋饽饽铺吃七宝缸炉,邂逅南营房的穷丫头“盘儿”,老夫少妻由此开启了一段别别扭扭的因缘,也勾连出后来若干个家族故事。永星斋是朝阳门外真实存在过的一家铺子,老门牌是朝外大街292号,掌柜叫王芝亭,光绪六年白手起家,靠着做蜜供、萨其马的手艺,买卖越开越大,东岳庙的每天上供用的糕点基本上都归他们家承包了。1950年代初,这家饽饽铺公私合营为前进副食店,成了后来三四十年间,朝阳门一带很多老街坊的集体记忆。

差不多是在永星斋消失的同一时期,朝外地区的火药厂发生爆炸,震坏了东岳庙门口的木牌楼。随后又赶上朝外大街拓宽改造,施工队索性把破损的牌楼和山门全拆了,只留下南边的琉璃牌楼,庙内的房屋多数被警察学校占用。1980年代初东岳庙重新开放时,由于条件所限,老山门无法复建,只能在棂星门两侧重砌院墙,再挂上原属山门的大匾,最终形成了今天钟鼓楼在前、大门在后的另类格局。

猜你喜欢

东岳庙山门牌楼
东岳庙文化元素符号在文创产品设计中的应用
山西省泽州县周村东岳庙正殿勘察浅析
西单和瞻云坊
对润城东岳庙的现状研究
被遗忘的角落:畅春园遗迹恩佑寺、恩慕寺山门考
龙岩市社前村天后宫山门舞楼及舞台题记考述
福建省龙岩市永定区社前村天后宫山门舞楼
搭纸牌楼
搭纸牌楼
介休城内五岳庙及山门戏楼考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