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方法探究
2025-01-07张立雳
摘要:阅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分支。在信息爆炸时代,大多数高中生都习惯于短小精悍的碎片化阅读,但这种缺乏宏观背景的阅读模式很容易导致学生的理解流于片面化和表面化。实施整本书阅读,有助于学生拓宽阅读视野,积累丰富的知识并形成良好的语文素养。本文结合部编版高中语文教材,对整本书阅读教学方法展开分析。
关键词:高中语文;整本书阅读;多元支架
一、厘清教学目标,选择阅读内容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从“整合性素养”以及“情景化能力”两个角度对“整本书阅读”目标提出了明确要求,分别是“拓宽阅读视野,建立阅读习惯”以及“多角度理解文本,具备科学的阅读方法”。想要科学开展整本书阅读教学并取得理想的成果,教师第一步需要界定教学目标,并立足新课标建构语文课堂。同时,教师还需要结合教育学、心理学理论,从学情出发,为学生筛选适宜的阅读内容,做好阅读教学规划,为整本书阅读教学的顺利实施创造良好条件。
例如,针对巴金的代表作《家》开展整本书阅读教学时,教师组织学生共读教材中的“名著导读”,并为学生制定如下目标。其一:阅读视野。全方位把握章回体长篇小说的特征,从不同视角了解该书的创作背景,全面理解以及记录作品中的精彩故事,对高觉新、高觉民、高觉慧等人物进行深入解析,体会作者传递的主旨思想,全方位建构整本书内容。其二:阅读习惯。设计一份具有可行性且详细的阅读规划,如利用1~2周的时间通读全书,做好批注,每日坚持打卡,记录自己的阅读收获和心得。其三:文本解读。了解社会动荡背景下人物的精神追求以及个性心理,把握书中人物间的关系,理解作品的主题思想,并通过“鸣凤之死”等关键章节领略作者巴金的写作艺术风格。其四:阅读方法。将批注式阅读、思维导图、小组探究、精读与略读等方法融为一体,进一步把握人物的命运走势以及故事的核心脉络。通过设计明确的阅读教学目标,学生的阅读更具针对性,且能保持持久的阅读动力[1]。
二、采取多元方式,点燃阅读热情
为了保持学生的阅读热情,教师需要采取科学手段营造阅读氛围,激发学生的阅读憧憬。可以借助信息技术手段为学生打造视听情境,让学生产生沉浸式阅读体验。
例如,在开展《乡土中国》整本书阅读教学时,教师可采取如下方式:其一,引入数字资源,创设视听情境。在阅读第六章时,大多数高中生并不理解“氏族”这一家庭模式,教师可将纪录片《氏族热血》播放给学生看,让学生了解中国这一基本社群结构,明白“氏族”的概念。其二,选择生活概念,触发生活经验。作者在第一章中提到了一个“总领性”概念“土”:那是他第一次出国时,奶妈偷偷在箱子底下塞了一包用红纸包裹的灶土。还告诉他,如果想家或者水土不服,就可以用灶土煮汤吃。教师以此为切入点设计话题:你了解哪些用“土”来祛病的事例?你知道哪些带“土”的俗语或成语?接着,将86版《西游记》中唐太宗送别唐僧的情节播放给学生看,并让学生思考:唐太宗给唐僧敬酒时为什么将尘土弹入其中,包含怎样的深意?以此引导学生理解“乡土情结”。通过上述方式,学生将对《乡土中国》这本书产生浓厚的探索兴趣。
三、搭建学习支架,指导阅读过程
开展整本书阅读时,教师不能只给学生提供书单,还需要搭建学习支架,指导学生的阅读。搭建学习支架有两种方式:一是向学生传授阅读策略,比如略读、精读、跳读、借助思维导图等等,让学生结合阅读目的以及作品特点灵活选择阅读方法;二是结合作品内容以及主题设计有深度、有探究价值的问题,激活学生的思维,启迪学生的思路,使学生的阅读走向深刻。通过搭建学习支架,学生的整本书阅读过程会更加高效。
例如,在开展《平凡的世界》整本书阅读教学时,教师从两个角度为学生搭建学习支架。其一,传授阅读策略。举个例子,作品中有一些段落描绘了陕北农村自然风光,学生不需要逐字逐句阅读,可以采取略读的方式,粗略领会其壮阔之美;对于书中描写主人公孙少平和田晓霞的情感互动章节,则需要细细揣摩、认真品读,体会作者在字里行间流露的深情。除此以外,学生也可以随文批注自己喜欢的句子或者段落,如对触动自己的心弦或让自己产生怀疑的句子,这可以加深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其二,设计有效问题。《平凡的世界》以人物为线索安排情节,因此对人物形象的把握是学生整本书阅读的重中之重。教师可设计相关问题,如“你最喜欢作者笔下哪一个人物?说一说为什么?”在问题的引导下,学生可从语言、心理、体貌等角度把握人物的特点,并能抓住阅读鉴赏的关键点,从而提升整本书阅读效果。
四、丰富阅读课型,开展多种活动
整本书阅读包含导读、推进以及成果展示三个环节,涉及八大课型,如激趣课、自读课、方法指导课、讨论交流课等等。为提升整本书阅读教学质量,教师需对课程形式和教学活动进行优化设计,以此保障学生的整本书阅读成效。
例如,在开展《红楼梦》整本书阅读教学时,笔者设计了四个课型,分别是激趣课、精读指导课、项目共读课以及成果展示课;同时设计了三个活动,分别是朗读者活动、创意读写活动以及课本剧活动。激趣课上,用微课的方式向学生介绍了《红楼梦》流传于世的众多版本、作者生平经历以及创作背景。在精读指导课上,以红楼梦第三回“贾雨村夤缘复旧职,林黛玉抛父进京都”为基础,向学生传授了具体的阅读策略。在项目共读课上,结合《红楼梦》作品设计了若干个学习项目,并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探究项目,比如其中一个学习项目是:如果你和大观园众姐妹是微信好友,你认为他们各自会有怎样的微信名、头像以及朋友圈?在成果展示课上,每个小组可以派代表汇报自己的学习成果。
综上所述,开展整本书阅读教学是一个持续发展的过程,需要教师深入实践以及探索。教师应从创新角度指导学生的整本书阅读,让学生真正享受阅读,提高语文学科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张春.整本书阅读教学的优势及方法指导[J].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下旬),2022(5):11-12.
作者简介:江苏省南通市海门第一中学语文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