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经典赏读中指导学生开展写作
2025-01-07谢爔贤
摘要:高中学生总是面临无从下笔、找不到表达对象的窘境。在经典作品赏读教学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探究经典文本在情节设计、形象塑造与冲突设置等方面的奥妙,在表达实践中慢慢习得写作方法。
关键词:高中语文;经典赏读;写作指导
欣赏经典文学作品是高中生经常进行的阅读活动,他们已经掌握了一些文学鉴赏方法,具备了一定的文学欣赏经验。教师需要抓住学生阅读文学经典的契机,指导学生在经典赏读中找到通向写作的关键路径。现笔者以《老人与海(节选)》为例,谈谈具体实践策略。
一、情节设计:重复中追求变化感
课文《老人与海(节选)》主要描写圣地亚哥与鲨鱼的搏斗,是一首英雄主义的赞歌,也是该小说中最为经典的表达之一,值得学生细细品读与赏析。
所谓赏读强调读者对文本的审美体验和感受,要求读者通过欣赏文本的语言、结构、风格等方面来体验阅读的乐趣。从写作的角度看,情节设计是最容易入手的内容。《老人与海(节选)》中,圣地亚哥与鲨鱼的搏斗竟然有五次之多,乍一看五次搏斗的场景明显有重复的嫌疑。并且搏斗的结果作为主人公的一方居然没有取得胜利,最后回到自己住的小棚屋时只带回了被鲨鱼吃光了肉的大马林鱼骨架,难免让人觉得那么多的搏斗是得不偿失的。海明威这样的设计中藏着怎样的表达秘妙呢?教师可以让学生集中阅读圣地亚哥与鲨鱼搏斗的内容,并自主设计表格梳理文本信息。在每一次搏斗中,注意提取“时间、对象、使用工具、老人的身心状态与搏斗结果”等相关的信息,填入表格后,就能够对作者设计圣地亚哥五次与鲨鱼搏斗的情形进行异同点比较。进而全面感知主人公在与鲨鱼多次的搏斗过程中,面临的困难越来越大:时间是从晌午一直延续到半夜,对象是由一头灰鲭鲨到一群鲨鱼。这些都暗示环境变得对圣地亚哥越来越不利。可见,圣地亚哥与鲨鱼的一次次搏斗好像是重复的情节,实际上看重复背后的变化,才能明白圣地亚哥渐渐进入了身体与心理能够承受的极限,但他还能够战斗到底,其百折不挠、顽强不屈的个性特征就获得了充分体现。
大多数文学作品设计重复情节时,以三次为多,而海明威设计了五次圣地亚哥与鲨鱼的搏斗,实现了推进故事情节稳步发展的目的。这样的重复情节设计,关键在于将人物安排在特定的环境中,使其身心经历一次次类似的“搏斗”,而每次重复“搏斗”中又存在变化的梯度感,这样就让人物一步步凸显个性。在多次训练这种重复情节设计后,学生也渐渐地就能深刻感悟“重复与变化”之间的奥妙。
二、形象塑造:复杂中追求立体感
形象塑造是文学作品创作的核心任务,尤其在小说创作中,环境描写是为情节发展、塑造人物形象服务的[1]。这是经典作品塑造人物形象的有效方法。形象塑造既是学生赏读经典需要关注的重点内容,又是学生应该掌握与灵活运用的写作方法。
在《老人与海(节选)》中,无论是处在平静航海状态,还是与鲨鱼奋力搏斗中,圣地亚哥的内心世界总是纠结不已,这种纠结多以强烈的内心独白来体现的。在圣地亚哥的内心独白中,海明威习惯以直接呈现和转折性描述这两种方式进行表达。二者结合运用,在肯定与否定的交织中,体现了圣地亚哥在茫茫大海上不仅要独自在夜色中与鲨鱼搏斗,更要与疲惫不堪的自己搏斗。可以说战胜自己显得比战胜鲨鱼更重要,所以圣地亚哥才一次次打起精神与鲨鱼搏斗,也使“不能被打败”的硬汉形象得到完美演绎。
海明威在《老人与海(节选)》中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最值得赏析的是:人物面对外在的袭击,一次显得比一次无力,结果看上去必然失败,但圣地亚哥内心激起的斗志却一次比一次强烈,因而成就了他精神上的永不言败。这种由情节发展与内心纠结营造的复杂场景,让人物具有了立体感。而学生所写的人物,往往是性格单一的,形象也多是扁平的。从《老人与海》的经典表达中,学生可以学习设置人物时,一方面需要面对多次挑战,而且一次比一次有难度;另一方面还需要有强烈的内心活动相匹配,以充分体现人物在面对挑战时所经历的心路历程,让人物能够在读者面前立起来并渐渐呈现丰满状态。
三、冲突设置:反差中追求震撼感
在经典作品中,作者所描述的并非都是惊天动地的大事件,但人物身上往往都会爆发出震撼人心的力量,使读者深受感染,这是作者在设置冲突时以巨大反差来追求震撼感。不同文学体裁中,设置冲突的方法与效果有异。在经典小说中,作家善于通过层层加码让矛盾变得不可调和,尤其是对主人公来说,面临的障碍越大,所形成的反差也就越大,冲突程度就越厉害。学生在写作中没有学会设置冲突,往往让人物在经历的事情中显得波澜不惊,自然也就不能吸引读者的注意。
海明威在《老人与海(节选)》中,采用的叙述模式是:圣地亚哥有一股强烈的愿望想证明自己渔夫身份,来回击他人的嘲笑,捍卫个人尊严。因而尽管他已上了年纪,依然驾着小船独自出海了。在茫茫的大海上捕鱼,人老、船小本身就处于危险之中,偏偏还捕获到了自己从未遇到过的一条大鱼,老人与这条大马林鱼的捕捉过程是其面对的第一次严重冲突;更严重的冲突是在圣地亚哥带着大马林鱼返回时,遭遇了异常凶残的鲨鱼的一次又一次袭击,尽管他不停地奋力与鲨鱼搏斗,但原本能够证明他渔夫身份的大马林鱼,还是被鲨鱼吃得只剩下了一副骨架。这就是海明威在主观愿望与客观障碍之间设置的冲突,让人物在巨大的反差中带给读者深深的震撼。总结这一冲突设置模式并迁移运用到写作中,学生需要将人物的某一刻骨铭心的愿望在实现过程中经受种种磨难,这样情节曲折也有了,人物外在行为与内心活动也有了,人物也就实实在在被写活了。
总之,教师在经典赏读中指导学生学习写作,需要结合学生目前的理解和认知能力,引导学生探究经典文本在情节设计、形象塑造与冲突设置等方面的秘妙,使学生能够更有条理地进行表达,为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李明琴.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想象力的策略[J].新教师,2022(07):70-71.
作者简介: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实验学校(集团)海乐实验学校语文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