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引导高中生品读小说的策略探索

2025-01-07王娅妮刘先银

语文世界(初中版) 2025年1期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学策略

摘要:小说由于情节性强、内容生动、情感饱满,深受学生的喜爱。小说品读要有多元化取向,关键在于注重小说的细节,即要紧扣读环境、读人物语言、读情节差异、读文本内涵等;要从小说的多方面入手以潜入文本,这样才能领略小说中除情节外更多的精彩,品读出作者的思想和情感,从而形成对小说精准、全面的理解。有效品读小说策略包括:基于文本元素,培养品读意识;引导情节对比,思考写作意图;进行内涵延伸,对话人物情感等。

关键词:高中语文;小说品读;教学策略

高中语文几乎每册教材中都安排了一个单元的小说阅读,小说由于情节性强、内容生动、情感饱满,深受学生的喜爱。小说的品读不仅仅是了解故事内容那么简单,触摸小说精髓才是品读的关键。高中语文阅读教学要想不限制学生的想象思维,不制约学生的有效思考,让学生拥有良好的阅读体验,应该允许学生在阅读中产生不同的看法,这就是多元化品读的基本思路。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多元化品读的时候,应该鼓励学生对文本进行独立思考,包容学生所产生的不同见解,这样才能促进语文阅读教学的多元化发展,从而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进而推进高中语文教育事业的进步与发展[1]。笔者对小说阅读中实施多元化品读策略进行了探究,希望能够为广大高中语文教师开展小说教学提供一定的借鉴。

一、基于文本元素,培养品读意识

首先,多元化品读必须从小说的原意出发,如果脱离了小说原意,读出的内容可能与实际意义大相径庭。另外,高中生受生活经验、文学知识等限制,在小说品读中难免会出现一些认知上的偏差。因此,教师在小说品读教学中,应提醒学生在尊重作者原意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知识经验从多角度、多层面来理解文章,以增强自身多元品读意识。

例如,在教学《装在套子里的人》这篇小说时,在文章主旨讨论环节,一位学生提出:“这篇文章是想告诉读者,别里科夫有心理疾病,呼吁社会加强对心理疾病患者的关注。”很显然,这位学生的理解出现了很大的偏差,教师应给予引导。于是,教师提出:“如果文章真的是为了说明别里科夫有心理疾病,那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学生纷纷找出“证据”,说出来很多有形无形的“套子”枷锁。教师适时为学生补充了别里科夫所处的社会环境、时代背景相关知识,令学生对这些“套子”的理解更深。这样,教师既没有否定学生的观点,又培养了学生多元品读意识,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自主纠错的能力。

二、引导情节对比,思考写作意图

细心的读者会发现小说中有非常多的情节变动的差异,虽然这些差异十分微小,但通过情节差异的对比能够对作者写作意图理解更到位。教师在引导学生品读小说时,可以建议学生以系统品鉴的方法进行品读,即重点关注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并从复杂的情节中找到情节差异,以挖掘小说主题。

细品《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这篇佳作,首要任务是了解背景知识。课文选自脍炙人口的《水浒传》,情节脉络清晰,可以概括为沧州巧遇故交、酒店中密谋策划、看守草料场的孤寂时光、夜宿神庙的静谧夜晚以及偷听机密后奋勇杀敌的英勇瞬间。通过情节差异对比可以发现,故事开篇林冲在沧州遇到一对小夫妻故人,他告诉他们:“我是因为受到高太尉的陷害,被刺配到了沧州。”言语中对他人诬陷并没有反抗的意图,而且还担心连累了这对小夫妻。林冲住在破旧的草屋,看管草料场他都未曾有反抗。但随着情节的发展,林冲在雪夜因草屋倒塌来到山神庙住宿,无意中听到了高太尉派人刺杀自己的阴谋,这给了他一个情绪宣泄的突破口,他奋起反抗。通过情节的前后对比,学生深入了解了林冲这一人物性格的变化原因,激起了对封建社会的批判之情。

三、进行内涵延伸,对话人物情感

小说有着丰富的情节,同时也有着深刻的内涵,品读小说对高中生思想观念的健康发展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这就需要教师对小说进行情感的延伸和拓展,并进行适当的处理,让学生在品读时能够挖掘出小说中隐藏的内涵,并进行情感的内化。

例如,在品读《林黛玉进贾府》一文时,文中人物的细节描写令人动容。在描写林黛玉的外貌时,小说中写道:“黛玉年貌虽小,……便知他有不足之症。”已能察觉她身有微恙,这不禁让读者知晓黛玉身体欠佳。另外,作者还以王熙凤的视角来写林黛玉:“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儿才算见了!……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口头心头一时不忘。”既凸显林黛玉非凡气质,更彰显贾母对黛玉的宠爱,也写出了王熙凤的性格特点,灵动、会说话。贾宝玉眼中的林黛玉更是如仙子一般:“厮见毕归坐,细看形容,与众各别:……病如西子胜三分。”短短几句,林黛玉的外貌就给读者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她美貌、体弱、惹人怜爱。在动作描写上,林黛玉见了贾母是“补行拜见的礼节”;见了迎春姐妹,是“急忙起身相迎”;见了王熙凤,是“称呼上十分的小心”;对于贾母询问她是否念过书,她先回答“只刚念了《四书》”,后又想起封建社会对女子的束缚,便改口道:“不曾读,只上了一年学,些许认得几个字。”林黛玉在语言动作上,也是“时时小心,处处留意”,这都衬托出了她的谨慎。虽然这篇课文只是《红楼梦》中短短的节选,但我们仿佛能够想到黛玉日后在贾府的生活必然也是小心谨慎的。教师在品读指导时,可以将这些经典语句挑选出来,再节选《红楼梦》中描写黛玉的其他语句进行对比,对文本内容进行适当延伸,让学生对林黛玉这一人物的性格、情感有更深刻的认识。

在对文本内容进行延伸时,并不是随意进行的,还是应该建立在尊重原文的基础上,要树立大语文观,通过文本的适当延伸提升学生举一反三的品读能力。

综上所述,开展小说教学时,教师一定要以学生的阅读体验为主体,实施多样性品读教学策略,立足于不同的视角进行挖掘探究,准确把握小说的内涵意蕴,将文本意义架构起来[2]。同时,在小说多元化品读中,要注重“细”字,要从多方面入手领略小说情节、作者思想情感。

参考文献:

[1]高德群.“多元化品读”在高中小说教学中的应用[J].语文世界(中旬刊),2024(12):12-13.

[2]林豪英.引导小说品读,提升审美能力[J].语文世界(教师之窗),2023(11):63-64.

作者简介:江苏省姜堰第二中学语文教师。

猜你喜欢

高中语文教学策略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五味俱全”的思考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
谈以生为本的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谈高中语文如何在“新”中求效
写话教学策略初探
浅谈复习课的有效教学策略
舞蹈教学策略之我见
高中英语读后续写的教学策略
关于高中语文修辞教学的一些看法
关于高中语文鉴赏阅读教学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