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运动康复研究进展

2025-01-02刘新琦廖碧红

大医生 2025年1期
关键词:运动康复慢性心力衰竭研究进展

【摘要】慢性心力衰竭是心血管疾病的终末期表现。临床对慢性心力衰竭的治疗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其中,药物治疗的使用较多。但长期使用药物治疗不仅对肝脏造成损伤,且单一药物治疗的效果有待进一步提高。除药物治疗外,运动康复治疗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恢复具有重要作用。运动康复治疗可改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肺功能,且方法简单易行,无不良反应。现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运动康复禁忌证、方法和强度等进行综述,为临床提供参考。

【关键词】慢性心力衰竭;运动康复;研究进展

【中图分类号】R54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2665.2025.01.0128.04

DOI:10.3969/j.issn.2096-2665.2025.01.042

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指在心肌梗死、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等心脏疾病的基础上,心肌结构及功能发生变化,导致心脏泵血功能减退,需依靠充盈压升高来补偿的病理状态,有研究显示,2022年我国心力衰竭患者人数达890万[1-2]。CHF患者典型临床症状包括呼吸困难、乏力和体液潴留等,若不及时干预治疗,可能会导致肺水肿,增加患者负担,影响生命健康。CHF治疗方法较多,通常以药物治疗为主[3-4]。但单一药物治疗可能存在疗效不佳的情况。卧床休息作为CHF治疗的常规手段之一,可减少心肌耗氧量,减轻心脏负担。但长期卧床可能导致下肢深静脉血栓、褥疮等并发症,不利于患者恢复。且大多数CHF患者由于运动耐力降低而出现呼吸困难或乏力等症状,因此,适当运动在CHF治疗中有一定作用。有研究显示,运动康复能够帮助CHF患者改善生活质量、提高运动耐力,可作为CHF患者的推荐治疗方案[5-6]。基于此,本研究对CHF患者运动康复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CHF患者临床运动康复治疗提供参考。

1 运动康复禁忌证

有研究显示,心功能分级为Ⅰ~Ⅲ级的稳定期CHF患者规律进行运动锻炼是安全有益的[7],而心功能分级为Ⅳ级的CHF患者运动方案的制订和安全性仍缺乏相应证据。临床根据美国纽约心脏病学会分级将CHF患者心功能分为Ⅰ~Ⅳ级,Ⅳ级患者心功能严重受损,任何活动都可能导致其不适症状加重[8]。欧洲心脏病学会认为以下人群不适合进行CHF运动康复:近1~3 d内体质量增加超过1.8 kg;正在进行间歇或持续的多巴胺治疗;运动期间收缩压出现明显降低;心功能分级为Ⅳ级;活动或安静时伴有重度心律失常;卧床休息时心率gt;100次/min[9]。高敏等[7]的研究显示,无法控制的糖尿病、急性全身性疾病或发热、活动性心包炎等也是CHF患者运动康复的禁忌证。

2 中医运动康复方法及临床研究

2.1 八段锦 八段锦是中国传统气功功法,共八式,以肢体动作为核心,同时配合特定的呼吸方法,对人体脏腑、气血和经络有良好的疏通和调节作用,不仅可增强腰力和腿力等肢体力量,还能有效提升肺活量,从而达到强身健体的效果[10]。在练习八段锦的过程中,通过深长且有节奏的呼吸,配合肢体动作,能够有效调节身体内部的气血流动,促进脏腑功能的正常运作,还能增强身体力量与柔韧性,帮助缓解压力,放松身心。此外,八段锦通过特定的呼吸技巧,如腹式呼吸和逆腹式呼吸等,练习者能够逐步提升肺通气功能,增强肺部弹性和功能,进而增加肺活量,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身体的耐力和活力。从现代医学的角度看,八段锦属于中低强度的有氧运动,能够有效改善患者心肌缺氧情况,增强患者心功能,增加肺活量及运动耐力,恢复患者在日常生活及工作中的活动能力。八段锦强调呼吸与动作协调配合,练习者进行缓慢深呼吸,吸入更多氧气,使肺部得到充分扩张,长期练习可增加肺活量和血液中的氧含量。随着血液携氧量的升高,心肺循环系统可得到显著改善,进而提高机体血液循环效率[11]。循环系统的优化不仅可增强心脏及肺功能,还可为全身各个器官提供充足的氧气和养分,从而促进整体健康水平提升。方淑玲等[12]对心功能分级为Ⅱ~Ⅲ级的老年CHF患者给予八段锦治疗,结果显示,练习八段锦12周后,患者生活质量及活动耐力得到显著改善,且B型脑钠肽水平明显降低,这提示八段锦在老年CHF患者中疗效确切,可增强心功能、运动耐力,改善生活水平。

2.2 太极拳 太极拳是一种中国传统武术,将中医经络学、导引术和吐纳术有机结合在一起,进而形成一套集内外修炼于一体的武术体系。太极拳倡导练习者在动作上追求缓慢与柔和,以及圆润、连绵不断的走圆划弧,使练习者能够在运动中达到身心的和谐统一。太极拳的动作温和,注重调节呼吸,能够避免因动作激烈而对肌肉、关节、韧带等器官、组织造成损伤,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可达到强身健体的效果。对于运动耐力不足的心血管疾病患者来说,太极拳为适宜的运动康复手段。太极拳的动作徐缓,既不会对心脏造成过大的压力,又能通过平和的运动促进血液循环,增强心肺功能,有利于疾病的恢复[13]。太极拳是一种将身体动作与呼吸吐纳紧密结合的古老武术形式,这种独特的运动方式不仅能够有效促进肺部功能的正常发挥,还能在心脏和肺脏的共同协作下,将气息均匀地输送至身体的各个脏腑和组织器官中。太极拳能够平衡体内的气血,使气血运行更顺畅。与太极拳动作相结合的呼吸吐纳不仅能够增强肺部的通气功能,还能有效锻炼心脏,使心脏泵血能力得到提升,从而改善心脏功能。此外,太极拳动作柔和,能缓解肌肉紧张,进一步促进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长期练习太极拳,不仅可以增强心肺功能,还能改善整体的健康状况,增强免疫功能,预防各种慢性疾病的发生。王新婷等[14]的研究显示,太极拳结合常规治疗可改善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中医证候、运动耐量和生活质量。这提示太极拳是值得应用的心脏运动康复方法。

3 西医运动康复方法及临床研究

3.1 有氧运动 氧化应激是指体内自由基的产生与抗氧化防御系统之间的失衡,导致细胞和组织损伤。CHF患者因心脏泵血不足,身体的组织和器官无法获得足够的血液供应,导致组织、器官缺血、缺氧,发生氧化应激。无氧运动主要依赖于无氧代谢来提供能量,这种运动通常强度较大、持续时间较短,并且缺乏规律的节奏,可能会进一步加剧氧化应激,对患者的身体状况产生负面影响。因此,对于 CHF 患者来说,不适宜进行无氧运动。 相较于无氧运动,有氧运动更适合CHF患者,有氧运动是指在氧气供应充足的情况下进行的运动,其主要通过有氧代谢来提供运动过程中所需的能量,运动时间持续较长且有一定规律。通过规律的有氧运动,CHF患者可以有效减轻体内氧化应激水平,进而改善血管内皮细胞功能,并提高心脏泵血效率,从而改善心功能[15]。有研究显示,有氧运动能够调控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进而抑制心脏重塑[16]。有氧运动包括慢跑、游泳、骑自行车和爬楼梯等,特点是强度低、有节奏、不中断和持续时间长。慢跑是一种简单易行的有氧运动,不仅能够提升肺部的容量,还能增加血液中氧气的携带量,从而提高心脏的功能。通过慢跑,可以实现静息心率的减慢,同时增强血管壁弹性,从而提高心血管健康水平。游泳能够全面锻炼身体的各个部位,同时对关节的冲击较小。游泳时调动全身肌肉参与,增强肌肉力量的同时,还能提高心肺功能,促进心血管系统的健康。骑自行车能够锻炼下肢肌力、增强全身耐力,提高心肺功能。爬楼梯既能够锻炼下肢肌力,又可提高心肺功能,为改善CHF患者运动耐力提供帮助。通过规律的有氧运动锻炼,能够增强患者心肺耐力,改善心脏功能。一项Meta分析显示,有氧运动能够降低心力衰竭患者炎症因子水平,改善炎症状态[17]。这可能与有氧运动为机体提供更多氧气,从而减轻氧化应激水平,抑制炎症有关。

3.2 抗阻运动 抗阻运动是指通过主动运动克服外部阻力而进行的一种锻炼方式,这种阻力可以来自于他人、自身的肢体或者各种健身器械。抗阻运动能够增强肌肉的力量,同时还能刺激骨骼的生长和修复,有利于预防骨质疏松症等骨骼疾病,从而保持骨骼健康[18]。抗阻训练的方法多种多样,包括使用杠铃进行弯举、直立提拉及卧推等动作,同时也包括部分不需要器械的训练方式,如仰卧起坐、深蹲等。对于心脏疾病患者来说,抗阻训练具有显著益处,通过定期进行抗阻训练,患者肌肉力量及运动耐力可得到提高,从而改善其心功能,提高生活质量[19]。康翠霞等[20]研究显示,早期弹力抗阻运动能够改善CHF患者心功能,降低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提高运动耐力及生活质量,可能与其调节脑钠肽、神经激素等有关。

3.3 其他 平衡性训练。由于肌肉力量减弱、关节灵活性降低及神经系统功能退化等原因,老年患者的平衡能力降低。进行平衡训练可以有效预防跌倒事件发生。常见的锻炼方式包括脚跟站立、足尖站立及沿直线行走等。进行锻炼时,应注意选择安全且舒适的环境,在专业人士指导下进行训练,以减少跌倒的风险。呼吸训练有利于改善气道通畅度,能够增强肺活量、提高肺功能,可以加强膈肌和胸廓肌群的力量,提高呼吸效率,并且减少呼吸困难的发生。此外,呼吸训练还能促进新陈代谢,将血液和氧气输送至全身组织,从而提升康复速度。常见方式有缩唇呼吸、深呼吸和腹式呼吸等。王媛等[21]在CHF患者治疗中应用常规药物联合呼吸肌训练,结果显示,呼吸肌训练能够改善患者心肺功能及心率变异性。

4 运动康复强度

《世界卫生组织身体活动和久坐行为指南》[22]提出,18~64岁成年人每周应至少进行150 min中等强度有氧运动,这能降低心血管疾病死亡率。运动康复强度的确定对CHF患者至关重要,过强的运动强度可能导致患者病情加重,过轻则可能效果不足。目前通常使用最大心率百分比和Borg疲劳感指数评分设计运动治疗方案。有研究显示,相较于常规运动或中等强度运动,高强度间歇有氧运动更能提高心力衰竭患者运动耐力及生活质量,改善心功能[23]。另有研究显示,高强度间歇训练及中等强度持续训练均能逆转左心室重构[24]。临床制订运动方案还需根据患者实际情况进行,通过Borg疲劳感指数、心肺试验等制订合理运动方案。

5 运动康复的评价方法

由于CHF患者的心肺耐力普遍降低,因此,在运动康复过程中,需要通过一系列能够准确反映心肺耐力的指标来对其效果进行科学评价。其中,峰值氧耗量能够直观地显示患者在最大运动负荷下所消耗的氧气量,从而帮助评估其心肺功能的恢复情况。同时,6 min步行距离也是有效的评估方法。通过测量患者在6 min内能够步行的最大距离,可以了解其心肺耐力水平及运动康复对其的改善程度。

另外,心功能指标也是反映运动康复效果的重要指标。其中,B型脑钠肽(BNP)和射血分数是两个常用的评估指标。BNP水平的变化可以反映患者心脏的压力负荷和容量负荷情况,而射血分数则能够直接显示心脏每次搏动所泵出的血液量占心室舒张末期容积的百分比,从而更全面地了解患者的心功能状态。

此外,生活质量量表也可用于 CHF 患者运动康复的整体效果评估中,明尼苏达心力衰竭生活质量问卷可评估患者在日常生活中的活动能力、症状严重程度及心理状态等方面的情况,从而提供更全面、客观的评估结果。

6 运动康复的注意事项

6.1 运动康复依从性 运动康复依从性是指患者在执行运动康复措施中行为的客观倾向与程度,是运动康复过程中一个重要因素,直接影响康复效果和患者的恢复速度,只有严格依照康复计划进行锻炼和恢复活动,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从而实现最佳的康复效果[25]。但在临床实践中,患者往往因各种原因导致其运动康复依从性不佳,如自我管理效能低下、缺乏监督、时间不足、无法正确掌握运动康复操作步骤等。运动康复依从性包括按时参加康复训练、正确执行康复动作、坚持完成康复作业及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康复指导原则等多个方面。提高运动康复依从性不仅需要患者的积极参与和自我管理,还需要康复专业人员的密切监督和有效沟通,以确保患者充分理解康复计划的重要性,并掌握正确的操作步骤和方法。在进行运动康复的过程中,专业人员可以对患者的康复进程进行监测和评估。通过监测、评估,可以发现患者在康复过程中依从性降低的具体原因,并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如调整康复计划、提供更多的心理支持、进行教育和沟通,以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确保患者更好地遵循康复指导,从而提高康复效果,帮助患者更快地恢复健康。

6.2 运动康复安全性 运动康复的安全性是指在进行运动康复训练时,确保患者在整个过程中不受任何伤害或不良影响。为保障运动康复的安全性,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订个性化康复计划,确保其在安全运动强度内进行运动康复,避免运动引发心脏不良事件,并在训练过程中密切监测患者的反应和身体状况。此外,康复设备的选择和使用也必须符合相关标准,避免意外事件的发生。通过科学合理的运动康复训练,不仅可以帮助患者恢复身体功能,还能有效预防运动损伤,确保患者康复过程的安全性。

7 小结与展望

运动康复作为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在CHF患者的康复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在运动康复方案的制订过程中,需要严格遵守适应证及禁忌证,并根据患者耐受程度制订合适强度的运动,避免运动对患者病情造成刺激。同时,在实施运动康复的过程中,也需注意患者运动依从性等问题,以提高疗效。但单一运动康复训练可能存在效果不足的情况,因此,两项康复运动结合或中西结合在CHF患者的运动康复治疗中或能发挥更大作用。但目前关于中西医运动康复疗法联合在CHF患者中的效果的研究较少,这可能是未来CHF患者运动康复研究的方向。

参考文献

樊蓉,石永鹏,万小芬. 326例患者慢性心力衰竭流行病学特征及疾病负担分析[J].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2022, 33(4): 133-136.

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编写组.《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22》概要[J].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2023, 31(7): 485-508.

张永珍,范媛媛,高炜.规范化、个体化使用心力衰竭治疗新药[J].中华内科杂志, 2021, 60(4): 294-298.

杨萍,丁澍,刘培晶,等.血管紧张素受体脑啡肽酶抑制剂治疗伴射血分数降低的心力衰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观察[J].临床心血管病杂志, 2020, 36(3): 257-261.

NICHOLS S, MCGREGOR G, BRECKON J, et al. Current insights into exercise-based cardiac rehabilitation in patients with coronary heart disease and chronic heart failure[J]. Int J Sports Med, 2021, 42(1): 19-26.

SACHDEV V, SHARMA K, KETEYIAN S J, et al. Supervised exercise training for chronic heart failure with preserved ejection fraction: A scientific statement from the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and American College of Cardiology[J]. Circulation, 2023, 147(16): e699-e715.

高敏,孙国珍,邢双双,等.慢性稳定期心力衰竭患者运动康复的最佳证据总结[J].护理学杂志, 2020, 35(4): 10-15.

郭玉君,杨峰,孙娟,等.慢性心力衰竭老年患者不同心功能分级与相关血清学指标的关系研究[J].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2016, 39(7): 862-865.

刘杰.欧洲心脏病学会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运动试验和运动训练建议简介[J].中国医药导刊, 2002, 4(4): 235-242.

黄睿臻,朱锐,罗园园,等.八段锦健身气功疗法对慢性心力衰竭的辅助治疗[J].山西医药杂志, 2020, 49(13): 1666-1668.

王亚楠.探索八段锦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西藏医药, 2022, 43(2): 128-129.

方淑玲,姚桐青,方翠霞,等.八段锦对老年心力衰竭伴衰弱患者的生活质量及运动耐量的影响[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2022, 37(1): 108-111.

于涛,杨海玉,杨忠奇,等.不同训练时间太极拳运动康复方案对慢性心力衰竭病人心功能的影响[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9, 17(12): 1772-1775.

王新婷,贾美君,刘永明.太极拳对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患者临床疗效:随机对照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2, 42(8): 961-967.

陈啸,张嘉玮,笪月芳. 有氧运动联合认知行为治疗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认知功能损伤的改善作用[J]. 现代医学, 2019, 47(2): 141-145.

朱政,付常喜,马文超,等.有氧运动调控自发性高血压模型大鼠心脏重塑的机制[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22, 26(14): 2231-2237.

聂文鹏,张媛媛,杨宏博,等.有氧运动对心力衰竭患者炎症因子水平影响的Meta分析[J].四川医学, 2024, 45(1): 11-17.

胡小红,楼娟,林媛珍,等.抗阻训练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的影响[J].重庆医学, 2020, 49(3): 383-386.

白延平,刘智娜,李海军,等.适量抗阻运动对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血清PTH、DA、ALD水平和心功能、运动耐力与生活质量的影响[J].临床误诊误治, 2020, 33(1): 35-40.

康翠霞,程方兵,张伟珍.早期弹力阻抗运动干预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脑利钠肽及神经激素的影响[J].中国医师杂志, 2023, 25(6): 917-920.

王媛,刘丹,刘培良,等.呼吸肌训练对老年慢性射血分数保留心力衰竭患者心肺功能及心率变异性的影响[J].中国医刊, 2023, 58(2): 152-155.

王瑞青,孔宪菲,张华,等.世界卫生组织身体活动和久坐行为指南[J].中国卒中杂志, 2021, 16(4): 390-397.

高敏,孙国珍,邢双双,等.高强度间歇有氧运动对心力衰竭患者运动耐力及生活质量影响的Meta分析[J].中国循证医学杂志, 2020, 20(1): 53-62.

茅溢恒,苏敏,袁鹏.不同强度的运动康复训练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疗效及安全性比较[J].中国康复, 2020, 35(1): 7-11.

DING H, JAYASENA R, CHEN S H, et al. The effects of telemonitoring on patient compliance with self-management recommendations and outcomes of the innovative telemonitoring enhanced care program for chronic heart failure: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J]. J Med Internet Res, 2020, 22(7): e17559.

猜你喜欢

运动康复慢性心力衰竭研究进展
MiRNA-145在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中的研究进展
离子束抛光研究进展
独脚金的研究进展
运动康复治疗心力衰竭的作用机制研究
40例慢性心力衰竭住院患者下呼吸道感染临床分析
阿托伐他汀联合中医中药改善慢性心力衰竭预后的临床观察
推拿与运动康复治疗腰肌劳损的疗效
慢性心力衰竭并发心肾综合征护理探讨
真武汤加减治疗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临床观察
运动康复专业医疗体育学课程性质内容设置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