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术治疗颅内动脉瘤破裂的价值

2025-01-02王伟强王朝晖王茂琳何立俊单培根

大医生 2025年1期
关键词:炎症因子

【摘要】目的 分析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术治疗颅内动脉瘤破裂(RIA)的价值,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2年1月至2024年1月无锡市惠山区中医医院收治的60例RIA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单纯弹簧圈栓塞术,观察组患者接受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术。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即刻和术后6个月栓塞效果、脑脊液炎症因子水平、Barthel指数(BI)评分、围术期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后即刻和术后6个月的整体栓塞效果均优于对照组(均Plt;0.05)。术后3 d,两组患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IL)-8、IL-4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但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lt;0.05)。术后6个月,两组患者BI评分均高于术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均Plt;0.05)。两组患者围术期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gt;0.05)。结论 与单纯弹簧圈栓塞术比较,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术治疗RIA的效果更佳,能够降低患者脑脊液炎症因子水平,提高日常生活能力,安全性理想。

【关键词】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术;单纯弹簧圈栓塞术;颅内动脉瘤破裂;炎症因子

【中图分类号】R65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2665.2025.01.0053.03

DOI:10.3969/j.issn.2096-2665.2025.01.018

颅内动脉瘤破裂(ruptured intracranial aneurysm,RIA)是一种极其危险的脑血管疾病,动脉瘤破裂后,血液会迅速进入脑组织和脑室系统,导致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脑内血肿、脑疝,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1]。目前,血管内介入是治疗RIA的有效手段,弹簧圈栓塞术是将微小的弹簧圈通过导管送入病变部位,在血管内形成血栓,封闭病变血管,防止出血,但颅内动脉瘤的结构复杂,单纯弹簧圈栓塞术的手术难度较大[2]。近年来,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术治疗RIA被广泛应用于脑动脉瘤手术中,通过在动脉瘤内放置弹簧圈并使用支架稳定弹簧圈,从而提高封闭动脉瘤的效果[3]。基于此,本研究分析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术治疗RIA的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22年1月至2024年1月无锡市惠山区中医医院收治的60例RIA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中男性9例,女性21例;年龄29~78岁,平均年龄(53.56±5.34)岁;病灶位置:前循环25例,后循环5例。观察组患者中男性8例,女性22例;年龄3~80岁,平均年龄(54.12±5.87)岁;病灶位置:前循环26例,后循环4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gt;0.05),组间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无锡市惠山区中医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纳入标准:⑴符合RIA的诊断标准[4],且术前经减影血管造影证实;⑵符合SAH的诊断标准[5],且经CT检查确诊;⑶发病时间lt;28 d,且均为首次发病。排除标准:⑴合并重要脏器功能异常者;⑵合并血泡样动脉瘤、夹层动脉瘤等其他类型动脉瘤者;⑶合并外伤、感染者;⑷合并严重认知功能障碍者。

1.2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实施血管内介入治疗。术前均常规消毒、铺巾。患者取仰卧位,行全身静脉麻醉及全身肝素化,麻醉起效后,在股动脉处插入6-8F桡动脉鞘(深圳市益心达医学新技术有限公司,国械注准20153031543,型号:RD-0409),并将相同管径的导引导管(浙江巴泰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型号:RDC D-RDC-08080)放置在颈内动脉C2段,采用全脑血管造影观察颅内血管情况。对照组患者接受单纯弹簧圈栓塞术:选用微导管(广东博迈元通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国械注准20233031022,型号:NMC0170152)放置在动脉瘤中进行弹簧圈栓塞,直至动脉瘤不显影后停止。观察组患者接受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术:患者于术前2 h口服300 mg阿司匹林肠溶片(河北瑞森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73209,规格:100 mg/片)与300 mg硫酸氢氯吡格雷片[赛诺菲(杭州)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56410,规格:75 mg/片],手术过程中将微导管预留在瘤体内,依据载瘤血管的长度和直径,使用大小合适的颅内取栓支架[柯惠医疗器材国际贸易(上海)有限公司,国械注准20243030972,型号:SFR-4-15-CN],在载瘤血管的末端放置支架后并半释放支架,经导引导管缓慢推注盐酸替罗非班氯化钠注射液[远大医药(中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43290,规格:50 mL/瓶(盐酸替罗非班12.5 mg与氯化钠0.45 g)],10 μg/kg,最大剂量不超过20 μg/(kg·min),推注时间lt;3 min,随后注射速度调整为0.1 μg/(kg·min),连续给药24 h,动脉瘤栓塞致密后,将支架全部释放。术后给予观察组患者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片,100 mg/次,1次/d;口服硫酸氢氯吡格雷片75 mg/次,1次/d,持续治疗3个月。于术后对两组患者进行为期6个月的随访。

1.3 观察指标 ⑴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即刻和术后6个月栓塞效果。采用Raymond分级[6]评估两组患者术后即刻和术后6个月的动脉瘤栓塞效果,Ⅰ级:完全栓塞(血管造影显示瘤颈与瘤体均无造影显影);Ⅱ级:近完全栓塞(血管造影显示瘤体无造影显影,而瘤颈显影);Ⅲ级:部分栓塞(血管造影显示瘤体显影),分级越低表示动脉瘤栓塞效果越佳。⑵比较两组患者脑脊液炎症因子水平。于术前及术后3 d采用腰椎穿刺的方式采集两组患者的脑脊液3 mL,采用离心机以3 000 r/min的转速离心20 min(离心半径为15 cm),取上清液,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IL)-8及IL-4水平。⑶比较两组患者Barthel指数(BI)评分。采用BI[7]评分评估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总分最高为100分,评分越高表示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越好。⑷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并发症发生情况。围术期并发症包括术中动脉瘤破裂、术后缺血、术后再出血。围术期并发症总发生率=各项并发症发生例数之和/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数资料以[例(%)]表示,组间比较行χ2检验,等级资料比较行秩和检验;计量资料以(x)表示,组间比较行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比较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以Plt;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术后即刻和术后6个月栓塞效果比较 观察组患者术后即刻和术后6个月的整体栓塞效果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lt;0.05),见表1、表2。

2.2 两组患者脑脊液炎症因子水平比较 术前,两组患者各项脑脊液炎症因子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gt;0.05);术后3 d,两组患者TNF-α、IL-8、IL-4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但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lt;0.05),见表3。

2.3 两组患者BI评分比较 术前,两组患者BI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gt;0.05);术后6个月,两组患者BI评分均高于术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lt;0.05),见表4。

2.4 两组患者围术期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两组患者围术期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gt;0.05),见表5。

3 讨论

颅内动脉瘤是由于脑动脉壁的局部薄弱,在血流冲击下逐渐扩张形成的囊状结构,一旦发生破裂,血液进入蛛网膜下腔则会引发脑脊液循环障碍,威胁患者生命安全。单纯弹簧圈栓塞术虽然在治疗颅内动脉瘤方面具有一定的效果,但术后动脉瘤内血流并未被完全阻断,残余的血流可能促进瘤体的生长,影响治疗效果。而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术通过精确的影像引导,将弹簧圈准确地定位在动脉瘤内,从而达到封闭动脉瘤的目的;同时,支架的使用可以提供额外的支撑力,防止弹簧圈移位,确保治疗效果的持久性,降低患者的死亡率[8]。因此,本研究分析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术对RIA患者的效果。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术后即刻和术后6个月的整体栓塞效果均优于对照组,这提示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术治疗RIA的栓塞效果优于单纯弹簧圈栓塞术。分析原因为,单纯弹簧圈栓塞术虽能够有效地封闭动脉瘤腔,但由于动脉瘤的形态各异,导致单纯弹簧圈栓塞术在某些情况下可能无法完全填满瘤腔,造成弹簧圈向动脉瘤颈部或主血管内移位,血流动力学发生改变,引发新的血栓形成或血管阻塞[9]。而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术则通过在动脉瘤腔内放置支架,重塑动脉瘤颈的形态,为弹簧圈提供稳定的框架,有利于弹簧圈在动脉瘤腔内形成更稳定的结构,提高栓塞效果;同时,支架的置入还可改变血流方向和速度,减少对动脉瘤壁的冲击,避免弹簧圈发生移位和压缩,提高栓塞的完整性和稳定性,长期效果较好[10]。本研究结果显示,术后3 d,两组患者TNF-α、IL-8、IL-4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但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这提示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术治疗RIA的炎症反应较轻。分析原因为,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术通过稳定动脉瘤腔内的弹簧圈结构,减少弹簧圈对动脉瘤壁的直接刺激,对周围正常血管的损伤相对较小,有利于减少炎症介质的释放,降低脑脊液中的炎症水平;同时,支架的置入可减少血流对动脉瘤壁的冲击,进一步减少炎症细胞的浸润和炎症介质的释放,减轻脑脊液炎症水平[11]。

本研究结果显示,术后6个月,两组患者BI评分均高于术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这提示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术能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分析原因为,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术能减少对周围正常血管的压迫和损伤,改善血流动力学,加速动脉瘤的愈合过程,从而促进患者术后恢复,提高日常生活能力。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患者围术期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这提示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术安全性理想。分析原因为,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术在操作过程中对血管壁的损伤较小,且微导管可以精确定位并填塞动脉瘤,因此,未增加并发症发生风险[12]。

综上所述,与单纯弹簧圈栓塞术比较,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术治疗RIA的栓塞效果更佳,能够降低患者脑脊液炎症水平,提高日常生活能力,安全性理想。

参考文献

刘涛,朱晓锋,马俊,等.颅内后交通动脉瘤破裂出血的临床特征和形态学的危险因素[J].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2021, 42(12): 67-73.

李静伟,向思诗,张鸿祺,等.单纯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破裂宽颈动脉瘤的安全性和有效性[J].中华解剖与临床杂志, 2021, 26(4): 408-413.

施磊,陈赟东,冷硕,等.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颅内破裂动脉瘤疗效及安全性分析[J].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22, 19(1): 22-28.

中国医师协会神经介入专业委员会,中国颅内动脉瘤计划研究组,张鸿祺,等.中国颅内破裂动脉瘤诊疗指南2021[J].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2021, 18(8): 546-574.

国家卫生计生委脑卒中防治工程编写委员.中国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诊疗指导规范[J].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2016, 13(7): 384-392.

陈力,邓波,刘卫东,等. 改良Raymond-Roy分类评估颅内分叉部动脉瘤血管内治疗效果的一致性[J]. 介入放射学杂志, 2020, 29(10): 968-972.

王赛华,施加加,孙莹,等.简体版改良Barthel指数在脑卒中恢复期中的信度与效度研究[J].中国康复, 2020, 35(4): 179-182.

谢昌纪,周志宇,韦成聪.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后脑血管痉挛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J].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21, 26(9): 727-728.

马可,廖晓,吕华东,等.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与单纯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破裂动脉瘤的疗效对比[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1, 20(11): 1216-1219.

陈振,张松,晋亚洲,等.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与单纯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破裂动脉瘤疗效的对比分析[J].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2020, 36(1): 38-43.

牛艳国,王献.支架辅助弹簧圈颅内栓塞对颅内破裂动脉瘤患者的影响[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23, 27(22): 123-126.

蒋宽,许文辉,周志平,等.支架辅助栓塞与单纯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对比分析[J].中国现代手术学杂志, 2022, 26(3): 205-210.

猜你喜欢

炎症因子
不同临床类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营养状态及炎症因子差异分析
乌司他丁对急腹症患者围术期炎症因子的影响
胸腔镜微创手术对早期周围型肺癌患者术后炎症反应和免疫功能的影响
胸腹腔镜微创手术与传统开胸手术对食管癌患者术后肺功能、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
阿托伐他汀强化降脂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疗效与炎症因子的影响
血必净治疗重症肺炎的效果观察及对炎症因子和氧化、抗氧化因子的影响
氨氯地平联合阿托伐他汀对高血压合并高血脂患者内皮功能的影响
泮托拉唑联合生长抑素治疗急性胰腺炎对血清炎症因子及疗效影响
不同剂量瑞舒伐他汀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清炎症因子和颈动脉斑块的影响
补充维生素C对剧烈运动后人体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及ROS/NF—κB信号通路在其中的作用